孔伯华中医世家医学传习录
孔伯华中医世家医学传习录
《孔伯华中医世家医学传习录》是2009年7月1日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孔令谦。本书作者详细阐述了先祖及第二代、第三代部分学术传人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
图书信息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第1版 (2009年7月1日)
丛书名: 京城四大名医经验传承
平装: 407页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开本: 16
ISBN: 9787122059147
条形码: 9787122059147
尺寸: 23.8 x 16.8 x 2.4 cm
重量: 680 g
作者简介
孔令谦,北京四大名医孔伯华嫡孙,孔伯华养生医馆馆长,孔伯华国医学堂创办人。应邀在北京电视台养生堂栏目举办题为“会吃才健康”的讲座
内容简介
孔伯华中医世家学术已成功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北京市中医管理局“中医药薪火传承3+3工程”孔伯华名家研究室为了更全面地展现先祖学术思想体系和后人的传承与发扬,编撰了这部《孔伯华中医世家医学传习录》,收录了先祖及第二代、第三代部分学术传人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
媒体评论
出书背景
中医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明的精粹。继承和发扬中医学的思想和临床实践经验,是对全人类健康事业的贡献。名老中医代表着中医学术和临床发展的最高水平,他们的临床经验和学术思想是中医药学术特点、理论特质的集中体现,整理研究名老中医临床经验、学术思想对中医药学的发展和创新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我国《中医药创新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提出,“系统继承中医药的宝贵知识和经验是中医药发展创新的源泉和基础”,其主要任务之一是“收集整理名老中医的学术思想、临床经验和用药方法并进行系统研究,建立高效的传承方法和个体化诊疗体系” 。
北京市四大名医始于民国时期(20世纪30年代),代表着当时中医临床的最高水平,创办了北平市、华北国医学院,为北京和华北地区培养了大量高级中医人才,推动了北京地区中医临床医学与学院派学术的发展,同时也继承发展了中西汇通派的学术思想,对于北京以至全国中医学发展的历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北京四大名医的学术涵盖了师承教育、学院派与宫廷医学、中西汇通派学术特点,是构成燕京中医学派的核心与历史渊源。
北京四大名医既是中医学的临床学家,又是中医理论家、教育家,他们的学术思想深深地影响着他们的后裔、弟子、门生或再传弟子。在北京地区乃至于全国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从政府、媒体到当今中医界人士,对于四大名医的学术始终给予高度的重视,在2008年5月由四大名医的后裔和入门弟子共同发起,成立北京四大名医学术研究中心,目的在于进一步全面深入研究、继承、弘扬四大名医的学术,
为推动中医中药文化的传承和弘扬,深入挖掘四大名医学术内涵及精华,我社与北京四大名医学术研究中心合作,邀请北京四大名医的传人及其后裔整理出版了这套丛书,通过记述他们的医德、医术、医案、医话,展现他们中华大医的风采。
2008年8月6日,京城四大名医经验传承项目正式签约启动。萧龙友先生嫡孙女萧承、孔伯华先生嫡孙孔令谦施今墨先生之子施小墨以及高益民教授等光临我社参加签约仪式。
2009年2月19日,汪逢春先生入室弟子谢子衡老先生,以92岁高龄,亲临我社参加了《同砚集医话》的签约仪式,中国中央电视台“人物”栏目对此次签约活动进行了全程采访和拍摄。
我社对这套丛书的编辑出版工作高度重视,俸培宗社长非常关心丛书的出版情况,亲自指导生产调度及图书封面的设计制作。《孔伯华中医世家医学传习录》,是本套丛书最先推出的品种,内容涉及孔门三代人的学术经验和传承,字数达50万字,学术性强、篇幅较大、加工难度大、出版时间紧。2009年5月20日,作者交齐全稿,开始进入生产流程。在社领导的关心指导下,我社编辑、印制、发行各部门通力合作,加班赶制,在1个月的时间内出版了这本反映孔伯华中医世家医学传承的学术专著。体现了我社对作者守信重诺,对书稿严谨负责的出版作风。
目录
第一章 孔伯华医学学术特色1
一、主要学术思想2
二、辨证论治临证要则2
1.论治病必求其本2
2.论祛邪与扶正3
3.论知时变则不庸3
4.论两纲六要不能平列4
5.论脉5
三、论脏腑及脏腑病6
1.心病说6
2.肝病论7
3.脾病论8
4.肺病解9
5.肾病说10
6.心包络病辨11
7.胆病说12
8.胃病说12
9.小肠病说14
10.大肠病说14
11.膀胱病说15
12.三焦病辨15
13.命门病辨17
第二章 孔伯华临证备忘录19
第一节 内科病症20
一、温病及外感论治20
二、疟疾51
三、中风54
四、厥闭64
五、神志病66
六、心悸75
七、不寐76
八、痹证78
九、眩晕88
十、头痛105
十一、痨病并咳喘109
十二、水饮123
十三、黄疸131
十四、胁痛134
十五、症积聚136
十六、水肿140
十七、噎食反食142
十八、胃痛144
十九、胀满148
二十、呕逆149
二十一、吐利151
二十二、泄泻152
二十三、痢疾157
二十四、便秘164
二十五、血证165
二十六、消渴171
二十七、遗精173
二十八、脱发174
二十九、跟痛症174
三十、牙龈肿痛175
三十一、牙龈出血177
三十二、耳聋177
三十三、口疮178
三十四、口唇肿裂178
三十五、痰核179
三十六、风饼180
三十七、浮肿181
三十八、疝182
三十九、药毒中络182
第二节 小儿科病症183
一、外感183
二、咳喘188
三、温暑湿燥热193
四、温疟201
五、温毒发颐201
六、痘疹202
七、惊风抽搐205
九、积209
十、虫证210
十一、停滞212
十二、呕吐213
十三、泄泻214
十四、痢疾216
十五、头痛219
十六、眼病219
十七、耳病221
十八、口齿咽喉病221
十九、血便血222
二十、尿频遗尿茎肿223
第三节 妇科学病症223
一、痛经224
二、闭经228
三、经水先期232
四、经水后期233
五、经水不调233
六、倒经234
七、月经过多235
八、崩漏238
九、带下病244
十、恶阻245
十一、胎嗽247
十二、子淋247
十三、胎漏248
十四、流产249
十五、脘腹痛251
十六、滑泻251
十七、外感252
十八、恶露不绝252
十九、儿枕痛253
二十、产后杂病254
第四节 外科病症258
一、内259
二、肺痈259
三、脘痈260
四、肠痈262
五、乳痈乳聚乳核263
六、耳痈266
七、腋痈267
八、疮癣268
九、粟疮269
十、湿疹湿毒270
十一、蛇头271
十二、鼻息肉271
十三、痔漏272
十四、游丹273
十五、风包风疹273
第三章 孔伯华中医世家
第二代传人临证经验275
第一节 北平国医学院的创办276
一、学院的创建与发展276
二、学院的特色和主要经验277
第二节 部分第二代传人学术经验278
一、孔祥琛278
二、孔祥琳278
三、孔嗣伯279
四、孔祥琦279
五、孔少华289
六、刘孝威326
第四章 孔伯华中医世家
第三代传人临证经验337
一、孔令诩338
二、孔令誉339
三、孔令谦343
四、张希增348
五、步云霓351
六、经燕356
七、秦立新358
八、阮劲平370
九、尹燕武376
十、王彤390
十一、赵宇宁397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
目录
概述
图书信息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媒体评论
目录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