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传真
吕传真
吕传真,男,1938年1月出生于浙江省,是一位教授和博士研究生导师。1961年,他毕业于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并被分配至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科工作。1978年7月,他晋升为主治医师和讲师,1986年5月晋升为副教授,1989年4月破格晋升为教授。自1992年起,他开始担任博士生导师。2004年,华山医院授予他“终身教授”荣誉称号。
个人简介
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男,1938年1月出生,浙江省人。
1961年毕业于上海第一医学院,后分配至华山医院神经科,1978年7月晋升为主治医师、讲师,1986年5月晋升为副教授,1989年4月破格晋升为教授,1992年起任博士生导师。2004年由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授予“终身教授”荣誉称号。
职业历程
吕传真教授是我国著名的神经病学家
历任华山医院神经科主任
复旦大学神经病学研究所所长
复旦大学“重中之重”学科--临床神经病学科负责人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神经病学系主任
上海市神经病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中华医学会神经科分会副主任/主任委员
中华神经科杂志》总编辑
国家医学神经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副主任
第七届中国药典委员会委员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新药评审专家库成员
《Cerebrovascular Disease》编委
《Stroke》中文版主编
东欧多瑙河神经科协会理事
国际神经科协会联盟(WFN)中国代表和提名委员会委员(Nominating committe member)
世界卫生组织神经科学研究与培训合作中心主任
吕传真教授从事医疗、教学和科研工作50年,在第一线辛勤耕耘,努力奉献,不但为成百上千的患者解除病痛,而且在医学科研领域创造出不凡业绩,不愧为在党的培养下成长起来的中国知识分子的典型代表。
成长经历
吕教授1938年正月出生于浙江省天台县,作为家中长子,儿时耕作牧牛的生活造就了他朴实善良、吃苦耐劳的秉性。1950年进入浙江省天台中学就读,他格外珍惜学习的机会,1955年中学毕业后即考入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大学期间,吕教授刻苦学习专业知识,1958年被学校抽调参与筹建“嘉定乡村医学院”(即现在的嘉定卫校)并担任解剖及生理学教师。1961年至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科工作,从此开始了在神经病学领域长达数十年的耕耘和探索。吕教授于1985年12月至1986年12月期间作为世界卫生组织进修医生赴瑞典Karolinska研究院Hudding医院进修神经免疫学,成为自改革开放以来该处第一位中国医学访问学者,由于他工作勤恳、态度严谨,深受著名神经免疫学家Link教授及同事的好评,成为此后前往该处进修的中国学者的良好榜样。吕教授于1986年5月晋升为副教授,1989年4月破格晋升为教授。1990年2月至10月期间以客座教授的身份再次赴瑞典工作。1991年9月至1992年10月作为世界卫生组织的“International fellow”,至芝加哥大学神经科参与多发性硬化症的免疫调节机制研究。同年参加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召开的重症肌无力会议,以壁报形式发表了“重症肌无力突触前膜损害和骨髓参与免疫机制”,为该病的发病机制提出了重要补充。1992年起任博士研究生导师。由于吕教授在神经病学临床和科研方面的特殊贡献,2004年即被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授予“终身教授”荣誉称号。
专业成就
吕教授从医执教50年以来,一直致力于神经病学的临床和基础研究,在脑血管病和神经免疫病领域取得了瞩目的成就。
早在1990年,他在国际著名医学杂志lancet上发表“Early diagnosis of 结核病 meningitis by detection of Anti-卡介苗 secreting cells in cerebral spinal fluid”一文,为结核性脑膜炎的免疫学诊断提出了革新方法,至今仍影响深远。此后,他一直主要从事重症肌无力发病机制、诊断和治疗的系列研究,1991年于J Nerul Sci上发表"Antipresynaptic antibodies in myasthenia GRAVIS",在国际上率先提出“重症肌无力”不仅仅局限于神经肌肉接头突触后膜病变,同时也有突触前膜的参与,为“重症肌无力”的发病机制作出了重要补充。“重症肌无力突触前膜抗体的特异性和交叉反应”课题先后2次获得上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重症肌无力突触前膜损害的证据与临床亚型”研究获卫生部科技进步二等奖。此后,他又从分子生物学角度寻找“重症肌无力”的相关致病基因,首次在PubMed基因库中注册了“P9”基因,还领导课题组在骨骼肌成分的研究中取得较大进步。他主持的重症肌无力系列研究在2005年先后获得中华医学科技三等奖、教育部科技提名一等奖
脑血管病研究领域,吕教授主要研究血液流变学和血小板行为和脑循环动力学、脑血管自动调节作用的研究,先后发表“脑卒中人的血液流变和血小板行为”、“血粘度与动脉均压的线性回归方程及其在急性脑血管病中的意义”及“脑循环与临床”的专著。1998年后与复旦大学丁光宏教授合作,研究Willis动脉环的脑血流动力学,获得教育部发明二等奖。1996年成为上海市医学领先学科首席科学家后成立了脑卒中病区,规范脑血管综合治疗方案,进行了糖尿病脑梗塞的临床和基础、缺血性神经元保护等研究,先后在Exp Neurol,Brain Research,Cerebral blood flow and 新陈代谢,Biochemistry Society Transaction等杂志上发表论文,为缺血性卒中的治疗拓宽了思路。
吕教授医术精湛,强调规范化和个体化诊治相结合,敢于打破传统诊疗模式,开辟和探索新的思路,不断为临床实践注入新理念。他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总是想方设法为病患解决问题。
作为学科带头人,吕教授坚持临床实践与基础研究相结合,应用现代医学新思路,对临床科室和研究所进行了具有创新意义的改革。首先,他对学科梯队进行调整和优化,建立了老中青三代相结合的学科梯队。其次,他倡导在临床科室实施专业分组制度,使得科室专业水平得到了纵深发展,目前各专业组在国内相应领域都初露头角。第三,他在研究所中调整、改造各个实验室,增添设备,优化配置,使神经病学研究所的实验条件在国内各大医院研究所中处于领先地位。第四,优化梯队结构,他先后引进任惠民、肖保国和吴志英等教授,弥补了生化、免疫和分子遗传相应领域的不足,为保证科室长期发展的后劲补充了重要的软实力。经过吕教授和全部科室同志的共同努力,目前学科的建设和发展初见成效,研究所人员发表的SCI论文数量逐年增长,神经病学药理学基地成为多个国际多中心临床药物试验的牵头单位,2001年使学科被评为教育部二级重点学科。
吕教授非常重视国内外在专业学术领域的交流――“走出去与请进来”,多次参加并在国内组织召开国际学术会议,为促进国内神经病学学科的发展与国际接轨做了大量工作。在他的积极努力下,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科分会于2007年底加入了世界神经病学联盟(WFN),在神经病学专业对外交流上迈出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步。
吕教授从90年代开始培养研究生,他为人师表,治学严谨,非常重视对青年医师的培养,主张“大胆放手和具体指导”的育人理念,要求青年医师在医、教、研全方位发展。他目前已培养了博士后2名、博士研究生35名、硕士研究生17名,目前在读博士后1名,博士研究生4名。
经过多年的探索研究,吕教授发表各种论文180多篇,其中SCI论文20多篇,最高影响因子达20分以上。此外,吕教授主编了《骨骼肌肉疾病》、《神经系统感染疾病》、《神经病学》教材;副主编《神经疾病基础与临床》、《临床神经免疫学》、《神经疾病新理论与新技术》、《实用神经病学》;分主编《实用内科学》第十一版至十三版;参编《脑循环与临床》、《中华内科学-神经症状篇》等著作。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
目录
概述
个人简介
职业历程
成长经历
专业成就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