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
海军陆战队,可以说是妇孺皆知、家喻户晓。在我军战斗序列里,还有一支鲜为人知的"陆军海战队",他们身着陆军服,却在我国三大海域蹈海疆,从怪石嶙峋的乱石礁岸到淤泥遍布的
缓坡泥滩,只要有他们就有势如破竹的抢滩,就有顺利上陆的登陆兵。这就是
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军区某训练基地船艇大队。
“陆军海战队”只是形象的称呼,正式称呼是南京军区某训练基地船艇大队,作为我军唯一担负登岛作战保障任务的
陆军船艇部队,该大队组建即形成战斗力,八载完成三军联合作战演练等重大演训任务40余次,每年承训渡海登陆部队上万人,在我军军事训练点燃向信息化转变的熊熊烈火中,书写出一个陆军海上作战尖兵的新传奇。
与海军大型登陆舰艇相比,陆军船艇大队装备的
登陆艇吨位较小,如果将海军登陆舰艇比作"
重装骑兵",那么登陆艇就是"
轻骑兵"。在信息化条件下诸军兵种联合作战中,有的人认为小小登陆艇难当大任。可大队长方荣松这样认为:"未来战争中的体系对抗,任何作战要素都是影响胜败的重要因素,登陆艇的优势,在作战中的作用同样不可替代。"
东海某海域,风起云涌,一场诸军兵种联合训练作战演习正在进行,大队十多艘登陆艇和海军主战舰艇编在一个作战集团参加登陆作战。没想到,演练一开始,威武雄壮的战役序曲先让大队的登陆编队唱了起来,让持有各种偏见的人不得不刮目相看。原来,海军大型水面舰艇只能在深水区锚泊换乘,搭载的部队还要经过较长距离的泛水才能登陆,作战风险大大增加。而
登陆艇不仅可以直接冲击抵滩,甚至可以在礁石上卸载登陆兵,出其不意大大增加了胜算。"战斗"一打响,大队输送编队在海空火力掩护下破水障、抢滩涂、巩固登陆场、接应后续部队,立了头功。演练讲评时,联合指挥员兴奋地说:"联合作战成员,虽不是'主战兵种',但不能没有主战意识。未来一体化作战缺哪个要素都不行,小兵种也能在关键时刻发挥大作用,船艇大队就是很好的例证。"。"小兵种"的主战意识,在联合作战中演变成主动的作为。一次,某集团军参加在东南沿海某岛屿的联合演练,没想到部队集结刚开始,导演部就出了一个难局:通住该岛的多座桥梁被毁。一时间,"陆战之王"被困多条国道。大队接到命令,十多艘
登陆艇抵达某
岸滩装载,连夜隐蔽航渡,将数十辆坦克、装甲车按时输送至集结地域。集团军指挥员赞叹:"刚才机动集结,你们才是主角啊!"
"我们和登陆部队同渡一条船,同一个奋斗目标,登陆部队的胜利就是我们的胜利。"大队政委林建业的话让记者明白了"船艇大队"与"船运大队"的几分不同:他们从组建之日起就是一支名副其实的"战斗队",打仗和准备打仗是他们的任务,精湛技艺、精心服务、精确保障,是他们的目标。2008年7月,
东海某海域,一场实兵
对抗演习激战正酣,第一波次登陆装载的重型武器装备如期上岸,吐着长长的火舌压制"敌"岸火力。随着第二波次抢滩登陆的战斗警报拉响,装载在ND735艇的某型车载火炮却迟迟不能起动,眼看船艇就要抵滩,分队指挥员急得团团转。得知情况后,刘港泉副大队长带领机电骨干力量,对牵引车
发动机进行紧急抢修。3分钟后,艇大门完成打开,该火炮犹如被困已久的野兽,咆哮上岸,直接火力覆盖"敌"岸。演习结束,指挥部专门登艇致谢,赞扬他们以登陆兵的需求为第一需求,不仅是在战术上密切协同,在装备技术保障上也给予极大支持。现代联合作战,战场瞬息万变,海战场上尤为如此。仗怎么打兵就怎么练,在诸军兵种联合演练场,该大队立足恶劣的战场环境,让登陆部队在危局、难局、险局中提高联合作战能力。去年,某集团军举行实兵
对抗演习,按行动方案,5艘船艇输送营属炮兵分队,10时在某
岸滩登陆。导演部"算计":10时登陆,此海域潮水正处高潮且岸滩坡度较陡,炮兵分队不用涉水就可冲击上陆,何不来个落半潮时登陆,看看他们的武器装备如何上岸?12时30分,船艇在某岸准时抵滩。分队指挥员接到炮兵指挥班报告:沙滩平缓,艇艏水深2.5米。只见炮兵分队借助准备好的飘浮器材,成两路队形武装泅渡上岸,并在岸滩一线迅速占领阵地发起攻击。尽管泅渡人员装备"战损"较大,但导演部对他们"全潮时登陆意识"却投去了赞赏的目光。某炮兵分队指挥员说,我们这种意识也是被"逼"出来的,"磨"出来的,在平时训练中,船艇大队出过多次类似的"难题",现在我们才能应对自如。
联合作战是以信息为主导的体系对抗,只有嵌入信息元素,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联合。该大队参谋长雷树民介绍,他们以船艇信息化为抓手,高起点筹划、高标准建设、高效率推进,率先在全军装备了陆军船艇装备指挥控制系统,指挥员人人掌握卫星定位、无线传输指挥、导航定位通讯和自动化监控等信息指挥应用技能。记者点击该大队船艇指控系统,只见短短数秒,在近海训练的官兵与千里之外的海军某指挥中心实现了信息联网共享,显示屏上很快就接收到各种参数和信息。联合指挥员在船艇指挥台可随时精确掌控所有战位信息,陆上船艇指挥车可远程监控指挥船艇编队,海上编队联合指挥员可实时通联陆海空三军部队。一键连海天,信息通战位。该大队艇与陆、陆与海、海与空,武器装备、作战指挥与每个官兵实现"无缝链接",在联合中打造"信息航母"。
无风三尺浪,有风浪三丈。小吨位船艇,在浩瀚的大海中犹如一叶小舟,随风飘荡。长期以来,官兵们总结了一首"身"有体会的"
晕动病诗":一言不发、二目无神、三餐不进、四肢无力、五脏翻腾、六神无主、七上八下、久(九)卧不起、十分难受。大队政治处主任成开斌告诉记者,克服晕船,是每名官兵上船后的第一节课,因为他们首先要在船上站稳脚跟。2008年,特大台风"
普通海鸥"刚过,"
不死鸟"又袭。大队船艇编队正好在某海域保障
检验性演习任务,一个接一个的巨浪掀起了一米多高,好像要把整个编队"吞没",编队中的小型船艇更像是一个个"醉汉"摇摆不停。ND753艇驾驶室内,2个新兵
晕动病特别严重,胃里就像翻江倒海一般,呕吐不止。"快把我们绑在驾控台旁,吐也要站着吐,我必须过这一关",被称为"陆海骄子"的副参谋长王平笑着说:"你们不提这个要求,我们也只能这样做,因为很多人都有过这个经历。"这就是船艇大队官兵的毅力,这就是这群水兵像海一样的秉性--桀骜不驯。白天"兵练兵",晚上数星星。农历正月十五,群星璀璨浩月当空,是万家团圆的日子。可对这些航海人来说,也是练兵的好日子。月色下,只见船艇编队乘风破浪,不断变换队形,主甲板上官兵正利用星球仪、
六分仪"找"星星,测量它们的高度,进行
天体导航及定位训练。不论狂风暴雨,只争朝夕。从各种仪器设备的操作使用、战位训练到全艇协同,仅仅半年时间,他们既玩转了现代的导航设备,也掌握了传统的导航与定位方法,完成了新大纲规定需要一年才能完成的训练科目,训练保障水平大幅提升。一次综合演练,海军指挥员命令有关参演部队次日清晨在某海域集结。出于对船艇大队的"关照",提出了两种选择:一种是先停港口码头,第二天一早机动出发;另一种是按打仗要求,利用夜暗条件隐蔽集结。他们坚定地选择了后者。海上集结地夜黑风高,海军舰只稳如泰山,而小船艇摇晃不止,不敢停车,一直顶浪抗风。几小时后,他们和海军一起隐蔽出击,出色地完成了演练任务。
近年来,该大队先后参加三军联合作战演练等40多次重大演训活动,装载部队8万余人次,各类重型装备3千余台次,被总部、军区表彰为"全军陆空军船艇部队正规化建设先进单位"、"军事训练先进单位"、"基层建设先进
旅团单位"。,“陆军海战队”亮剑三军联合作战演练场,标志着我“陆军水兵”实现了从“保障队”到“战斗队”的跨越。据悉,这是一支伴随我军开展联合训练诞生的部队。该大队组建8年来,逐渐从传统
陆军船艇部队自训、自考、自评的训练模式中跳出来,积极开展跨战区训练、跨海区保障、跨军兵种协同,先后与10多个军兵种、30多个专业分队开展联训联演,分批次让军官担当海上各级指挥员,实现了从被动联合向主动联合转变,从阶段联合向全程联合转变,从局部联合向整体联合转变。
去年11月,这个大队接回一批新装备,在穿越数千
海里航程中,他们一路接装一路演练,开展了夜航、雾航、
岛礁区航行、破冰行进和编队航渡等多项联合作战重难点课目训练,摸索了装卸载、战时损伤、拖带训练、搁浅触礁等10余个联合作战背景下的新战法训法。他们积极开展艇型互换、岗位互换和专业互换训练,追求一兵多用、一人多岗、一专多能。目前,大队营以上军官都能指挥编队、操纵全部艇型,连级军官都能承担教练任务、熟练操纵舰艇,70%的
士官能够熟练掌握3个以上专业技能,所有士官能够实现岗位互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