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骑兵”的全称是“重装
甲胄骑兵”。是指
古代兵器时代,一种人和战马都披挂有厚重甲胄,使用重型武器的骑兵兵种。与传统
轻骑兵相比,重骑兵的人和战马由于披挂厚甲,而且人还普遍拥有一面巨大的盾牌,因此拥有优秀的防御力。由于士兵使用的武器通常是巨大的
长矛、长剑或
弯刀又拥有巨大的杀伤力。加上战马的速度和机动性,重骑兵拥有无与伦比的强大的冲击力、防御力、巨大的杀伤力和相对良好的机动性。
重装骑兵的威力和荣耀并存,他们是战场上的王者,是敌人眼中的噩梦。他们以坚固的装甲、强大的战斗力和无与伦比的勇气,书写着属于重装骑兵的传奇。
起源
据考究,重骑兵最早的起源是出现在斯基泰民族,南俄草原的
斯基泰人(也称西徐亚人),而重骑兵第一次将其运用到实战中的则是安息帝国。 公元前54年,
罗马帝国的七个兵团进攻安息帝国,而安息帝国仅仅是依靠着不到5000人的重装骑兵将罗马兵团打得溃不成军。这导致罗马帝国进行了军事制度改革,建立了重骑兵部队。 随后‘超级重装骑兵’的时代到来了。
武器装备
重骑兵是将人与马的防护能力发挥到最高水平的兵种。由六个部分组成:面帘、鸡颈、当胸、马身甲、搭后、
寄生,还配有马鞍、马镫、缰绳之类的装备,面对密集的步兵阵线,它的使命不是缠斗和追击,具有强大防御能力的甲骑具装可不畏刀剑,在战场上横冲直撞,即使是少量的甲骑具装也能用锐利的
长矛撕开敌军战阵。历史证明,训练优良、指挥得当的甲骑具装几乎可无视任何兵种,即使是弓骑兵,重步兵等所谓的重骑兵克星,对其也无可奈何。
历史上有名的重骑兵
宋朝在历史上以缺乏骑兵而著名,但在
北宋时期在
西北边境地区,存在着一支精锐的重骑兵军团,被称为镇西军。这支军队的装备和训练都非常精良,主要装备包括重型骑兵的钢制头盔、环锁和鱼鳞甲等。同时,他们的战马也装备了皮革和铁制鱼鳞甲。这支骑兵军团的特点在于其强大的远程打击能力,可以在高速移动中精确射击。此外,由于地处边境地区,镇西军中有许多骁勇善战的游牧民族士兵,如羌、回鹘、
吐蕃等,他们的骑术和战斗能力非同一般。镇西军的训练非常严格,包括弓弩射击、刀矛搏杀技巧、骑术训练和长途行军等。
铁鹞子”总数不超过5000人,
西夏最著名的骑兵,是
李元昊手中的王牌。除了用它作为最高统治者的护卫外,还用它来作为冲锋陷阵的“前军”。成员皆由
党项族贵族豪酋子弟和亲信组成,人和战马都披挂有厚重铁甲,人和马都只露出两个眼睛。而且人还被用绳索把和战马死死绑在一起,后头则是督战队的强弓硬弩!这样人受伤了也只能继续作战,即便人战死了依旧骑在马上。
铁浮屠是金帝国最精锐的重装钢甲骑兵,由
完颜宗弼创建和指挥,是他的私家兵。在反辽战争中,完颜宗弼仿效
辽朝皇室的“御帐亲骑”重甲骑兵,并加以发展,最终形成了铁浮屠。铁浮屠骑兵的装备非常沉重,包括精钢甲胄、长甲、护腿甲和厚皮靴等,整套甲胄超过80公斤,战马的则超过90公斤。铁浮屠的武器包括巨大的
马槊和
弯刀。由于甲胄过于笨重,
铁浮屠骑兵无法在马上使用
弓箭,导致其丧失了远射作战能力,成为只能近身格斗的“
枪骑兵”。
铁浮屠的数量和规模受到严格限制,而且为节省体力,一个士兵有多匹战马。
重骑兵的发展
中国重骑兵的发展
兴起
从
西汉开始,由于武器装备技术的发展和与匈奴连年的作战,西汉开始重点发展重骑兵。西汉重骑兵普遍装备铁甲,头顶铁盔,战马也披着护甲。武器上也大多使用弓箭和
长枪以及独有的骑兵戟。在长期与匈奴的战争中,西汉重骑兵发挥了巨大的作用。重骑兵的优势发挥的淋漓尽致。《
汉书》记载‘
漠北之战,重骑尽出,歼敌数万,再无匈奴骚扰’。漠北之战中充分体现了西汉的重骑兵对匈奴的骑兵有着压倒性的优势,但也体现出了重骑兵不能持续作战的特点。
东汉末年的战乱中,曹操集团的军事实力很大程度上在于其有一支较精锐的骑兵。比如在200年
官渡之战中,
曹操亲自率5000骑兵突袭袁绍军后勤基地乌巢,获得决定性胜利。又如211年
曹军进攻
关中,以步兵诱敌,而以“虎骑”为主力夹击,大败
马超、
韩遂。这种“虎骑”很可能就是人马都披甲的重装骑兵。
兴盛
十六国混战时期(304—439)是重装骑兵全面登上军事舞台的时期。北方游牧民族大批内迁,畜牧业的发展有可能使骑兵用马大量增加;马镫等更为完善的乘
马具的发明,大大增加了骑兵在马上的格斗能力;手工业的发展也能够为骑兵提供更完善的防护甲。因此重装骑兵已具有强大的突击能力,成为战场上令人生畏的决定性力量。军队中骑兵的比重也大大增加。如312年
汉族军阀
王浚组织5万军队进攻盘踞襄国的军阀
石勒,石勒先败后胜,在最后的追击战中缴获“铠马”5000匹。可见在王浚军队中重装骑兵至少要占到十分之一以上。328年石勒进攻
洛阳市,出动的军队中“步卒六万,骑二万七千”,骑兵达到全军近三分之一。383年
前秦苻坚以百万大军进攻
东晋,据说步兵有60万,骑兵有27万。可见步骑之比为2:1似乎是当时的惯例。而后来
北魏军队动辄出动数以十万计的骑兵大兵团作战,甚至在450年大举进攻
南梁刘宋时,出动的骑兵居然达到了60万,营寨绵延3000里。
消亡
唐以后,因机动性问题,重骑兵逐渐被马不披甲的
轻骑兵所取代。辽金时期,重骑兵又出现了短暂的复兴,直到
金朝的“
铁浮屠”(
南宋军民对金军精锐重甲骑兵的称呼)神话被
岳家军的
长刀大斧击破后,这一兵种才开始日暮西山。 真正导致重骑兵最终被废弃的主要因素是
发射药的发明和使用。在火药发明的初期,杀伤力还很有限,甲胄仍具有一定的防护能力,随着火药威力的日益显赫,当火枪正式装备军队后,重骑兵这一曾威震天下的特殊兵种才彻底退出了历史舞台。直到其后装甲
机械化部队的出现,骑兵成为了历史,只在某些庆典礼仪场合使用。
国外重骑兵发展
兴起
重骑兵最早起源于西亚伊朗高原的
波斯—安息帝国。安息人原本是古波斯帝国的附庸游牧民族,但在公元前331年,
马其顿王国亚历山大帝国灭亡古波斯帝国后,安息人摆脱了
波斯人的束缚开始迅速扩张,在其后逐步统一了整个
伊朗急性高原病陆续征服了
高加索山脉和美索不达米亚,成为雄霸西亚的强大势力。随后,就在
中东—
小亚细亚半岛和正向
亚洲扩张的
罗马帝国迎头相撞。在公元前54年,罗马帝国执政
马库斯·克拉苏率领7个精锐军团远征波斯,与安息骑兵军团在幼发拉底河畔千年古城卡莱爆发决战。
兴盛
安息参战的
清一色全是骑兵。其中主力,是与同一时期
中原地区的匈奴人类似的轻装射箭骑兵,核心精华则是重装铁甲
枪骑兵。首先由
轻骑兵围而不攻,切断
罗马军团退路和粮道。然后在罗马标枪的射程外,用西亚复合弓对着罗马人的“夹门鱼鳞阵”发射大量箭矢。亚洲复合弓强大的爆发力下,
箭镞轻易就击穿了罗马轻步兵那不到60公分直径的木质盾牌并杀伤补兵的手。当
罗马阵型崩溃后,不足5000人的波斯重装铁甲枪骑兵如坦克集群般,以方阵向罗马发动决定性冲击,为最终取胜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与波斯骑兵对阵中,罗马之前一直依仗的总共约5000名
努米底亚王国骑兵和高卢骑兵一败涂地根本毫无还手之力。罗马人此前一直为傲的轻标枪,对有重甲防护的波斯重骑兵毫无杀伤力。尽管由蛮族组成的、高大强壮的高卢骑兵在战斗中表现异常勇猛,但依旧无法匹敌波斯重骑兵。这是有确切文字历史可以考证的,
欧洲军队和
亚洲游牧民族骑兵间第一次大规模激战。更是欧洲人第一次面对重装
甲胄骑兵。卡莱惨败震惊了整个
罗马帝国,直接导致了随后罗马军制的彻底改革。而最重要的是从此开始,罗马人效法波斯人,建立了自己的重装铁甲骑兵军团。而且依仗欧洲人种和马种更加身高力大的先天优势,罗马重骑兵的甲胄和武器重量都大大超过对手波斯人。罗马重骑兵在后来的战争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由此,更正是拉开了此后近1000年的、近乎传奇般的
欧洲重骑兵史。此后,重骑兵逐步成为欧洲军队的主体。到
西罗马帝国别蛮族灭亡后的
中世纪。重骑兵已经成为欧洲各国的绝对主力。
消亡
到了15世纪,随着
火器的发展和战术的改变,重骑兵在战场上开始失去其作用。火器的射程和威力使得步兵和炮兵在战场上的作用日益增强,而重骑兵则逐渐失去了其优势。此外,新型战术的兴起,如线性战术和火炮的使用,使得战争形态发生了改变,重骑兵在战场上的机动性和冲击力受到限制。17世纪,随着火器进一步发展和新式战术的兴起,重骑兵最终被淘汰。火器的进步使得步兵和炮兵可以更有效地对抗
装甲部队,而新式战术则强调灵活性和机动性,这使得重骑兵在战场上的作用更加有限。此外,随着战争形态的改变,国家开始将更多的资源投入到
火器和其他新型武器的发展上,而重骑兵的装备和维护成本则变得越来越高昂。重骑兵已经不再适应新的战争形态和作战需求。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逐渐被其他更适应新型战争形态的兵种所取代。
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