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惜春,中国古典
四大名著《
红楼梦》中的人物,
宁国府贾敬之女,
贾珍的胞妹,与
贾宝玉为堂兄妹关系。因母亲早亡,父亲沉溺修道炼丹,自幼在荣国府贾母、王夫人身边长大,为
金陵十二钗之一。
贾惜春是贾府第三代中年龄最小的女孩,其相貌在《红楼梦》中仅有“身量未足,形容尚小”一句带过。贾惜春从小没有父母怜爱,虽贵为贾府嫡出的小姐,却品性孤僻、冷心冷面,“矢孤介杜绝宁国府”,她自知是宁国府的人,对荣国府的事总是把自己列为旁观者的身份冷眼观看,越是这样越会加重她内心的冷漠与隔阂。她爱好和擅长绘画,不喜欢热闹而真心向佛,在
贾元春、
贾宝玉等人的光环下显得无足轻重。
年幼的贾惜春未来得及体验繁华美好的岁月,就伴随着贾府的没落而陨落。随着贾府被抄,
妙玉被掳,贾惜春最终看破红尘,
出家为尼。
角色设定
身份
贾惜春出身
宁国府,自幼年之时母亲便已离世,父亲
贾敬沉溺修道炼丹,死于金丹中毒,
贾母怜及惜春一人无父母在旁,便将她接来
荣国府,与府中姐妹一同成长,是贾府上最小的小姐。
外貌
小说《
红楼梦》中在描写贾惜春外貌时,着墨颇为吝啬,只有:“身量未足,形容尚小”八个字,相较于其他姐妹的描写,惜春的描写真可谓是少的可怜。
才华
在
曹雪芹的笔下,惜春主要的才能表现在她的绘画功底和对未来的预知能力上。她会画画,而且画得还不错,连贾母都赞赏,以至于在
刘姥姥进大观园的时候,贾母向刘姥姥介绍惜春“我这个小孙女儿,她就会画。”惹得刘姥姥听了,激动地拉着惜春的手说这个姑娘莫不是神仙托生的罢。甚至她的丫鬟名字也叫做“
入画”和“彩屏”。
惜春的绘画技术刚开始并不全面,在第四十二回中,她自己也谦虚地说道“我又不会这工细楼台,又不会画人物。”绘画对于惜春来说原只是随兴而发的风雅行为,现在却变成了充满压力的命令式任务。
贾母把惜春的这一爱好当做炫耀的资本,一会儿要她画大观园行乐图,一会儿又要她画
薛宝琴雪下折梅图。所幸的是小妹妹惜春才华与灵气兼备,在
薛宝钗、宝玉等人的帮助下,她也克服了自己不擅长画工细楼台和人物的技巧缺陷,把人物描绘得活灵活现。
在《
红楼梦》第四十八回中,大家拉着呆
香菱到暖香坞看惜春作画,看着画上的几个美人,香菱也一眼就看出“这一个是我们姑娘,那一个是林姑娘。”可见惜春的毅力和才能,硬是在短短时间内就提高了自己的绘画技巧,弥补了以前绘画时的缺陷。
性格
贾惜春有着孤僻冷漠的性格,心冷嘴冷心狠意狠。抄检大观园时,她下定决心,撵走
尤氏同意原谅的丫鬟
入画,对其求饶无动于衷。四大家族的没落命运,三个本家姐姐的不幸结局,使她产生了弃世的念头,便剃发为尼,缁衣乞食。
判词
贾惜春的判词:“勘破三春景不长,缁衣顿改昔年妆。可怜绣户侯门女,独卧青灯古佛旁。”
贾惜春的判词与其对应的画作,暗示了惜春今后的命运。“三春”指的是贾府中除了惜春外的另外三位小姐,暗示她们最后的遭遇悲凄。的确如此,
贾元春离世,
贾迎春受夫婿折磨,而
贾探春则远嫁他乡。“景不长”字面上的意思是春天的时间已经不长,暗示贾府繁荣的日子即将离去。第二句说的是尼姑所穿的衣服更换下了昔日里华美的锦服。透过这两句话,可以看出惜春在亲眼见到了自家姐姐的遭遇后,决意
出家为尼。判词的最后二句话,对惜春表示惋惜,更是向读者道明惜春最终命运,从此青灯在旁,陪伴在
佛像之侧。
贾惜春的判词道出了惜春最后的归宿,惜春之所以会选择与青灯为伴,只因经历了贾府的衰败与见证了姐姐们的遭遇所致。可怜一代侯门女最终与青灯为伴。
人物经历
出场
《
红楼梦》第三回《贾雨村缘复旧职,林黛玉抛父进京都》描写惜春出场时:”被三个奶嬷嬷并五六个丫鬟簇拥着上来了,第三个“身量未足,形容尚小”,这就是惜春的初次登场。
初露出家端倪
第七回中,作者写借春和智能儿的玩乐,既表现了她的稚气纯真,又为她后来的悲剧结局淡淡地染了一层底色。当周瑞家的将“官花”送到她这里来时,她笑道,“我这里正和智能儿说我明儿也要剃了头同她作姑子去呢,可巧又送来了花儿来;若剃了头,可把这花儿藏在哪里呢?”这时她说出这样的话来,她还不知道剃头作姑子究竟是怎么回事。
猜灯迷
正值正月十五,
贾元春差人送出一个灯谜儿,让大家猜,猜到之后不要说出来,猜着了每人也作一个进去,写在纸上就可以。贾元春看完众人的谜底后,传来了谕旨,除了
贾迎春和
贾环,其余众人都猜对了,便赏给猜对的众人每人一个宫制诗筒,一柄
茶筅,唯独迎春、贾环二人未得。接下来
贾政走到惜春面前念到:前身
色相总无成,不听菱歌听佛经。莫道此生沉
黑海,性中自有大光明。
难为受画大观园
从成立诗社时,
李纨就曾明言“我和二姑娘四姑娘都不会作诗,须得让出我们三个人去。”(第三十七回)但惜春却会作画,且是大观园里唯一的小画家,而对于她的这个特殊才能的发现,是在于
刘姥姥的间接推介,“谁知我今儿进这园里一瞧竟比那画儿还强十倍,怎么也有人照着这个园子画一张,我带了家去,给他们见见.死了也得好处”。
贾母听说便指着惜春笑道:“你瞧我这个小孙女,她就会画。等明儿叫她画一张如何?’喜的刘姥姥忙跑过米,拉着惜春说道;“我的姑娘,你该多大年纪,又这么个好模样,还有这个能干,别是神仙托生的罢!’”(第四十回)
而当惜春真正着手画大观园时却未见结果。只有
薛宝钗的评价:“藕丫头虽会画,不过是几笔
写意,如今画这园子,非离了肚子里头有几幅丘壑的才能成画。”(第四十三回)惜春擅长
写意画,只是用简练概括的笔墨描绘物象的意念神韵,这样的画法并不适合为大观园作画。同时说明,惜春同
林黛玉一样也是个
感性敏感之人,有想法会马上表达出来,区别在于她的想法感受只是用画的方式表达。但可惜的是,大观园中没有懂画之人,即使薛宝钗曾开出画画所用的物品,但从未见她有过一幅画作,其他人就更不用说。因此惜春没有一个交流的平台,没有一个像诗社一样可以活动的画社,没有人能够了解她。
贾惜春自打接受画《大观园行乐图》便请了一年的假,一直到贾家漠落,书中也未曾提起送
刘姥姥这张画。
抄检大观园
“抄检大观园”起因是
傻大姐捡到了绣春囊,被
邢夫人遇见。邢夫人因为包藏祸心,决定把这个烫手的绣春囊交给
王夫人。王夫人得到后,非常气愤。王夫人在乎贾府名声,一定要找到绣春囊的主人。王夫人觉得大观园出现了这样的东西,倘若不慎,贾府众人会面上无光,难以见人。
王熙凤提出意见,这件事要暗中查访,不能大张旗鼓地进行。王夫人又因为轻信了
王善保家的谗言,决定肃清大观园的环境,为此,决定抄检大观园。
查到惜春的时候,她的丫头
入画,因私传东西受到遣责,惜春不但不为入画辩解讨情,反而催促或打,或杀,或卖,快带了她去。惜春坚信善恶生死,父子不能有所助。惜春只想保自已,不管其他。不作狠心人,难得自了汉。
惜春的结局
受父亲
出家的影响,和众姐妹不一样的是,贾惜春从小就对尼姑感兴趣,贾府没落之前,贾惜春便决意削发为尼。“独卧青灯古佛旁”是贾惜春最终的人生走向。贾惜春小小年纪就出家,一定程度上这也是她内心情感冷漠的表现。正如书中描述的那样:惜春从整天不吃饭,只想绞头发出家的执迷不悟到终归出家修行,这也正是应了判词中所言。
如果说第七回惜春孩子气的话只是个前兆,那么在第二十二回惜春的春灯谜中则是直接的预示。灯谜全文如下:前身色相总无成,不听菱歌听
佛教经典。莫道此身沉黑海,性中白有大光明。当时贾政猜是“佛前海灯”,惜春笑答:“是"。
惜春的这个
出家的结局,从写惜春命运的曲子《虚花悟》中也能看出,且是
贾氏四姐妹中最长的一首:
将那一春看破,桃红柳绿待如何?把这韶华打灭,觅那清淡天和。说什么天上天桃盛云中杏蕊多。到头来谁见把秋挨过?则吞那
毛白杨村里人呜咽,青枫林下鬼吟哦;更兼着,连天衰草遮坟慕,这的是,昨贫今富人劳碌,春荣秋谢花折磨。似这般生关死劫谁能躲?闻说道西方宝树唤婆娑,上结着长生果。(第五回)
人物关系
人物分析
冷漠无情的娇弱女子
贾惜春的情感世界是冰冷的,她拒绝所有阳光、温暖的事物。她冷冷地看着周围的一切,也以最冷漠的方式对待身边的人。不同于元春众人呵护下的绽放,也不同于贾探春自我努力下主动绽放,更不同于贾迎春隐忍退让式默默存在,贾惜春是拒绝,拒绝让自己绽放。她排斥着人间社会的一切情感连接,最终遁入空门,与青灯为伴。贾惜春就像来不及绽放就早早凋谢了的花朵,令人叹息,所以作者为她取名为惜春。辜负了生命,辜负了春天。
跳出世俗的出家之人
贾惜春在和
妙玉的相处过程中,受被妙玉的价值观和行为、言语方式的影响,最终变成自己的价值认同,
内化为自己的处世风格。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妙玉作为惜春唯一的交往对象,身处佛门的妙玉对贾惜春的出家,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贾惜春在自己现实的生活中找不到情感的寄托,她索性放弃了自己的情感需求,既然找不到,那我就不要了。所以在与人交往中,她不信任任何人,慢慢地她情感的大门逐渐关闭。表面上看贾惜春是心向佛门,但其实是为了跳出世俗的寻情而不得的烦恼和苦闷。这是她寻求心理慰藉的方式。所以小小年纪的贾惜春所能想到最好的方法就是遁入空门,削发为尼是贾惜春的最终选择。贾惜春对
入画的冷漠,说明她从没有主动寻求对亲情依恋。
人物评价
她是“爱惜羽毛的贾惜春”,是疏离型的人物性格,也是一位观察者。她疏离别人的方法,就是给自己建起一个情感的围墙,切断自己与外部世界的联系。遇到问题,她不是寻求解决方案,也不会试图控制别人,而是停止对事件或情景做出反应,她更喜欢享受独处的乐趣。——刘广迎(评)
从全书看来,作者在塑造惜春这一艺术形象时,并没有作直接的褒贬, 而只是在刻划中注入了他的审美评价,寄托了他无尽的爱怜和哀惋之情。惜春的命运悲剧,是一首能引起人们 怜悯的小诗。——叶澄碧(评)
如把《红楼》的人物整体比作一列雄伟瑰丽的山脉,惜春的形象就是其中一座不太显眼的侧峰。她既有自已独特的风光秀色,又与 整 体在气势、走向上保持严的协调一,并以自身的存在,充实着这个意境多变、奇景纷呈的整体。——喻天舒(评)
影视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