仡佬族艺术历史悠久,涵盖音乐、舞蹈、戏剧、绘画、雕刻等多个领域,展现了独特的民族风格。
仡佬族音乐以
声乐为主,尤以民歌演唱见长。仡佬族
民俗音乐唱腔多样,曲调丰富。山歌分为高腔、平腔和低腔三种类型,节奏自由明快,曲调轻快活泼。酒歌旋律明快,氛围热烈。古歌和祭祀歌通常在节庆或祭祖仪式中演唱,曲调庄严肃穆。丧葬歌曲调低沉哀伤,有的甚至类似诵经。哭嫁歌情感真挚,曲调悲伤。打闹歌是一种带有伴奏的劳动号子,其音乐与当地的山歌、花灯、高台戏、板凳戏以及民间小调有着紧密联系。打闹歌按照不同的劳动时段可分为齐田号、催闹号、花花闹和放闹号四种形式,每种都有相应的唱法和节奏特点。
仡佬族传统乐器主要为
铜鼓。据《
旧唐书》记载,仡佬人在聚会时会敲击铜鼓,吹奏大角,伴随着歌舞娱乐。铜鼓在仡佬族历史中曾扮演过礼仪器具和乐器的角色,一度盛行,但由于社会变革,逐渐失传,如今只留下一些相关的习俗和传说。例如,清朝晚期至民国初期,
贵州省安顺市湾子寨的老年人去世时,家人们会将其扶坐在铜鼓上,然后才为其沐浴。平坝大狗场也有类似的风俗,除了让逝者坐在铜鼓上,还会用两面铜鼓作为脚垫。现代常用的仡佬族乐器包括笛子和
唢呐。相传,早期居住在山洞的人们会在闲暇时采摘树叶或砍伐竹筒来吹奏声音自娱。后来他们尝试在
喉管上钻孔,创造出高低不同、悦耳动听的声音,因此命名为“笛”。此外,他们还使用草管制作哨子,用树皮包裹,吹出类似于唢呐的声音,于是称之为“唢呐”。
仡佬族特有的乐器是“呜哇”,由一根长约两尺的泡木制成,去掉木芯,腰部开有两个孔,顶端插入竹哨。演奏时,口中含哨,手指按孔,能发出呜哇呜哇的声音。这种乐器一般在秋季收获结束后至农历正月十五期间吹奏,春季农忙开始后就不再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