仡[gē]佬族是中国古老的少数民族之一,根据2021年第七届人口普查,仡佬族的人口数为677521人,主要分布于在贵州省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及正安、六枝、水城、黔西、织金、大方、金沙、纳雍、遵义等70多个县。仡佬族有自己的语言,没有文字。其语言属
汉藏语系,大体上可分“稿”“哈给”“多罗”“阿欧”4种方言,各方言间差异较大。
仡佬族是今贵州土地最早的开拓者。据汉文史籍记载,仡佬族在正式形成之前,其祖先大致经历了“人”“僚人”两个阶段。早在殷商时期,濮人就已经形成部落联盟,活动较为频繁。战国至汉朝期间,濮人逐渐演化为僚人族群,在中国西南地区建立了许多民族政权,如夜郎国等。“仡僚”(即仡佬)这一名称在
文言文史籍中的首次出现在
隋唐。隋唐时期,统治者在仡佬族聚居区设郡置官,由中央王朝管辖。两宋时期,统治者基本上沿袭了
唐代后期以来的统治局面。到了元朝,统治者在唐宋
羁縻政策的基础上,对西南少数民族首领实行进一步“招抚”,建立了从路到
总管府、军民府的军事统治机构,土司制度由此确立。之后,元王朝又逐步完成了“土流并治”的地方行政体制。及至明代,仍沿袭“土流并治”政策。当时仡佬族地区,接受中央王朝封号的有贵州
宣慰司、播州宣慰司、
思州宣慰司等数十个。明清时期,“仡佬”的称谓逐渐在记载中成为主流,随着“
改土归流”的政策推进,仡佬族人逐渐被纳入中央王朝的州县体制之内。清朝末期,贵州、广西地区的仡佬族人民和周围各民族一同积极地投身于反帝反封建的反抗斗争中。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仡佬族地区建立了各级人民政府,废除民族压迫,实现了民族平等。
1986年,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和道真仡佬族
苗族自治县成立。1986年至2006年,贵州省仡佬族散杂居住区又相继成立了20个仡佬族民族乡。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使广大仡佬族人民实现了当家做主、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的充分权利。历史悠久的仡佬族获得了快速发展,人口总数成倍增长,人口素质有了显著提高。改革开放以后,仡佬族地区商品经济开始繁荣,各项事业蓬勃发展,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广播、电视、体育等各行各业得到飞速提升,尤其随着
中原地区西部大开发、“富民兴边”、扶贫攻坚等重大战略的实施,仡佬族地区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
仡佬族居住地区位于云贵高原东部,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湿润,多阴雨天气。其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等自然条件,都适宜于各种农作物的生长,物产资源比较丰富。仡佬族主要从事农业,开采丹砂与炼汞历史悠久。主食以玉米、稻米为主,喜食酸辣食物与糯米糍粑,特色饮食有
砸酒、油茶等。
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仡佬族苗族自治县的
汞矿,得天独厚,储量较大,被仡佬族及其先民开发利用,并形成独具特色的民族传统产品。仡佬族的村寨早期是以血缘为纽带,由氏族、部落组成。基本一个姓氏组成一个村寨。每个家族都有选举产生的族长,族长根据族规管理宗族事务。家族内设置供奉祖先灵牌的祠堂,供家族成员聚会、祭祀。明清以来随着社会动荡和迁徙,村寨结构逐渐被地缘关系所取代。而今,许多仡佬族村寨,虽然同为一个民族,但并非同一宗族。大部分的仡佬族常常与
汉族、苗族、
彝族、
布依族等民族杂居,人口分布呈现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仡佬族人普遍存在祖先崇拜、自然崇拜、灵物崇拜等原始信仰崇拜,奉祀多神,如“
竹王”“蛮王老祖”“山神”“大树神”等。其口头文学丰富,有传说故事、诗歌和谚语等多种形式。在节庆、生产劳动、社交场合中,仡佬族人常以歌唱抒发情怀。其傩戏[nuó xì]、民歌、
三幺台等民俗艺术被列入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族称由来
仡佬族的族称来源于仡佬语中的自称“glao”,该词本意是“竹”,现指“人”,即仡佬族人。“仡佬”古读“klao”或“glao”。不同地区的仡佬族有不同的自称。
贵州省遵义、仁怀、关岭等市县仡佬族自称“哈仡”,织金县仡佬族自称“埃审”,大方县普底乡、黔西县仡佬族自称“布尔”,大方县青山乡仡佬族自称“濮”,普定县仡佬族自称“布告”,
平坝区县仡佬族自称“褒佬”,六枝特区仡佬族自称“当佬”。
仡佬族又分为许多不同的支系,每个支系的名称亦各不相同。仡佬族内各支系间相互称:红仡佬称白仡佬为“布欧奥”,称花仡佬为“布欧挂”,称打铁仡佬为“布那舍”,称雅意仡佬为“布搓外”;披袍仡佬称打牙仡佬为“那”;篾[miè]仡佬称打牙仡佬为“夺搂娄布郎”。
仡佬族的他称也较多。彝族称仡佬族为“濮”;苗族大多数称仡佬族为“克”“凯”,亦有称为“友”“直蚩”或“嘎赫”的;
壮族称仡佬族为“孟”;
布依族族称仡佬族为“戎”或“布戎”;汉族称仡佬族为“仡佬”“阁老”“古族”“古老户”;汉文文献里的仡佬族于
唐代写作“葛僚”“仡僚”;宋代写作“僚”“”;元、明、清三代多称为仡佬族。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6年,经仡佬族各支系代表协商,报经国务院同意,统一名称为“仡佬族”。
族源传说
仡佬族民间流传着一些关于
人类起源及其先民原始社会生活的传说。仡佬族民间传说《四曹人》这样说道:很久很久以前,世间上本来没有人烟,后来有了人类,并且经过几度兴衰,才发展成今天这个模样。从“风吹一曹,火烧二曹,水淹三曹,到现在,已经是第四曹人了……”。随着远古人类生产经验的积累,同一群体中逐渐产生同辈男女互为夫妇的现象,即“血缘群婚”的原始婚姻关系,仡佬族中流行着的远古时期兄妹结婚的传说即是这一印证。在《阿仰兄妹制人烟》的传说中,“后辈儿孙就要分支分姓才开亲啦”,反映了仡佬族从
内婚制向族外婚发展的过程。到了距今约五至七千年的
新石器时代,人们进入了以定居为主的原始农耕生活。仡佬族传说《谷种的来历》讲述了其先民从狩猎向农业经济过渡的大致过程:“在古老古代,仡佬族没有稻谷。有一天,一只神狗跑到月亮上去,因路途遥远,就躺在谷堆里睡觉,滚了一身稻谷。返回途中过大河时,尾巴上几粒稻谷未被冲走,后来长成了谷子,但主人不敢吃。第二年,长得更多,主人还是不敢吃。第三年,拿谷子尝,觉得好吃;煮来吃,更香”。由于农业的出现,狩猎得来的幼小野兽,有的被驯养成家畜,在仡佬族传说《家畜咋个帮人做事的》就能看出这种变化。进入了父系氏族社会后,在仡佬族传说《张打抢》《没娘儿和倒挂刺》《七生和仙女》中,仙女与男子相爱成亲,共同生活,反映出一夫一妻制的家庭结构初步形成,氏族长老也渐渐产生。
历史沿革
溯源
拓荒者
仡佬族是中国西南、
中南地区一个古老的民族,其民族渊源,可以追溯至遥远的古代。他们是今贵州土地的最早开拓者,至今在贵州各地还流传着“仡佬仡佬,开荒辟草”的歌谣。与仡佬族杂居或相邻的汉、苗、布依、彝、土家等民族也都承认仡佬族是贵州最早的居民。有的地区每到七、八月过“
吃新节”时,仡佬族可到附近田地里采摘一些新熟的谷物、瓜、菜以祭祀祖先,视为传统惯例,不受非议。另外,仡佬族老人去世,出丧时不丢“买路钱”,并可在其他地界内任选葬地,不受阻拦。有些地区的群众还把仡佬族的祖先作为“山神”敬供,有的甚至在自己家里的
神龛[kān]上设有“地盘业主,古老前人”的牌位。直到今天,务川、
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
正安县、
安顺市、平坝等县和
六盘水市的仡佬族,还被人们称为“古老族”或“古老户”。据汉文史籍记载,仡佬族在正式形成之前,其祖先大致经历了“濮人”
侗族两个阶段。
濮人阶段
濮人是中国古代人口众多、支系纷繁、分布辽阔的庞大族群,又称“卜”或“百濮”。《逸周书·王会篇》载“正南瓯[ōu]邓、桂国、损子、产里、百濮、九菌”,可以看出,早在
商朝时期,濮人就已经形成部落联盟,活动在西南、中南广大地域,并与中原王朝有着联系和交往。商周时期,濮人活动较为频繁。《尚书·牧誓》载,周
牧野之战率领大军进抵
殷郊时,有“蜀、羌、髳[máo]、微、卢、濮”等部族参加了大战前的牧野会誓,濮人就在其中。
姬静六年(公元前822年),楚国“叔堪亡,避难于濮”。
春秋时期,西南地区的濮人曾建立牂牁[zāng kē]等早期
奴隶制国家。据《国语》载,周匡王二年(公元前611年)“麇[jūn]人率百濮聚于选,将伐楚”。后来势力渐衰,《左传》载,鲁昭公十七年(公元前525年)“楚子为舟师以伐濮”,濮人为楚国所败。之后,濮人大部分与其他部族融合,一部分被迫西迁。战国初,牂牁国衰裂,南部为南越国所占,北部另一支濮人兴起,建立了夜郎国。其邻近有、、莫、且兰、句町[tǐng]、毋敛以及滇、漏卧等地方邦国。夜郎为了扩张势力,将周边各国吞并,控制了西南广阔疆域,约今
贵州省大部、
云南省东北部、
广西壮族自治区西北一小部及
四川省南部少许地方。是以《史记·西南夷列传》记载,“西南夷君长以什数,夜郎最大”。直到战国末,楚顷襄王二十年(公元前279年),大将庄骄率军“循江上,略巴、黔中以西”,控制了夜郎、且兰、滇国等广大地区。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全国后又把上述濮人地区纳入了象郡、
蜀郡、巴郡管辖。西汉时期,武帝大力经营西南地区,先后设置了犍为[qián wéi]、越嶲[xī]、牂牁、益州等郡。但这些邦国,仍独立于秦、汉王朝,割据统治一方。直至汉成帝河平二年(公元前27年),夜郎亡,各邦国归附,才结束了割剧状态。
僚人阶段
在战国至汉朝期间,杂居于中国西南地区的濮人与
越人等族群相互交流渗透,发展出了一个新的族群“僚”(又写作“獠”)。
东汉时期,濮人在史书上以濮、僚或濮僚并称。
常璩[qú]《
华阳国志·南中志》中记为“夷濮”;《后汉书·西南夷列传》则记为“夷僚”。《
水经注·若水注》既有“夷濮”,又有“夷僚”的记载。在《华阳国志》中有“谈稿县有濮僚”“
兴古郡……多鸠僚濮”的记载。这一时期,为了便于管理,汉王朝招募了一些封建地主、豪商,进入西南夷地区屯垦,同时,由于汉王朝对当地土著上层推行“附则受而不逆,叛则弃而不追”的政策,不少土著上层也逐步演变,西南夷地区形成了一些夷、汉“大姓”集团。这些“大姓”见于汉文献记载的主要有龙、傅、尹、董、谢等家族。其中除谢氏外,都是从“
三蜀”(即
蜀郡、广汉、犍为三郡的合称)迁来。这些夷、汉大姓在以后的长期历史发展中,成为地方的统治势力。
魏晋以后,濮称消失,以僚专称。《
魏书》载:“僚者,盖南蛮别种;自汉中达于邛[qióng]、笮[zé]、川洞之间,所在皆有。”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载:“僚自
牂牁北入,所在诸郡,布满山谷。”晋
张华《
博物志》载:“荆州极西南界至蜀诸民曰僚子。”晋郭义恭《广志》载:“僚在
牂牁、
兴古、
郁林、
交州、苍梧。”从殷商至魏晋,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仡佬族的祖先由濮人演变为僚人,分布遍及今
四川省、贵州、
云南省、广西、
湖南省等地。
变迁
唐宋时期
僚人经过长期的发展,逐渐形成为仡佬族。“仡僚”(即仡佬)名称,最早于隋黄闵《武陵记》中正式出现。其后在唐
李吉甫《元和郡县志》中也有记载。据北宋
陈彭年等修撰的《
广韵》解,“僚”作为部落称谓当读作“佬”,说明仡佬是从僚人中演变而来。宋代,
欧阳修、
宋祁在《
新唐书》中称为“葛僚”,
陆游在《
老学庵笔记》中称为“仡僚”,
黄庭坚在《山谷全集》中称为“噶[gá]僚”,朱辅在《
溪蛮丛笑》中称为“仡佬”,及至宋《溪蛮丛笑》始写作“仡佬”。这些称谓虽然繁多,但都是“仡佬”的同音异写。
唐宋时期的仡佬族居住在今川、黔交接的
长江南岸一带和沅江[yuán jiāng]以西的湘、黔交接地区,由于与汉族地区紧密相连,早就由中央王朝设官治理。唐王朝建立后,即沿袭
隋朝建置,在当地置郡设官,制订户口版籍,规定贡赋,分隶黔中及剑南二采访使管辖。两宋时期,统治者一方面总结了唐王朝因征
南诏失败引起国力中衰的教训;另一方面需要集中力量应付西、北两方的夏、辽、金、元,无力顾及对
中华人民共和国西南地区的统治,因而对包括仡佬族在内的西南各族地区,基本上保持了
唐代后期以来的羁縻统治局面。
唐宋时期,仡佬族地区的社会经济较前又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农业、畜牧业、手工业、商业及交通都有了一定的发展。宋代仡佬族杂居的今湘西地区,已是“周围数十里皆是膏腴之田”。位于今黔南地区的南宁州(今贵州惠水县),也是“人尚耕种”“土宜五谷,多种杭稻”。此时,封建领主势力已初步形成。在这些地区,广大仡佬族人民在表面上虽然仍保持着村社成员的身份,并通过社会基层的组织取得一份土地归自己耕种,有的也可开荒种地。但必须以村社为单位向封建领主缴纳贡赋或提供无偿劳役,作为领用土地的经济报酬。这时诸谢地区的仡佬族社会,尽管在形式上还保留着农村公社的痕迹,但从政治、经济上看,封建领主制已经确立。
元明时期
为了加强对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统治,元王朝统治者在唐宋
羁縻政策的基础上,对西南少数民族中的上层首领进一步实行“招抚”,并建立了从路到
总管府、军民府的军事统治机构,用以安置归附的各族首领。按归附者原来所辖地区的大小,分设州县,加封各族首领为土
知州、土知县、
宣慰使、
宣抚使、
安抚使等职,通过他们对各族人民进行统治。由此,初步建立起了土司制度。各级土官在辖境内虽仍具有较大的独立性,职位世袭,但其所辖地区的人民已被王朝纳入编户,“皆赋役之,比于内地”。
仡佬族地区的土司设置,早在
孛儿只斤·蒙哥蒙哥招降
乌蛮于矢部、普里部,分设普安、普定二路时即已开始。及世祖
孛儿只斤·忽必烈统治时期又将归附的乌撤部、
思州田景贤、
播州区杨邦宪等领地,先后设为乌撤路和思州、播州安抚司。至元十六年(1279年),更“招谕西南诸部族酋长,能率所部归附者,官不失职,民不失业”。至元二十七年(1290年),又“招到罗甸国扎哇……仡佬、
苗族诸种蛮夷”4万余户,从而设罗甸
宣慰司。这样,元王朝遂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初步完成了“土流并治”的地方行政体制。当时,仡佬族地区分属四川、
云南省、
湖广3个行省,行省以下土流并存。不管是由
流官治理的路还是
土司统治的宣慰司,均设
达鲁花赤一员,一般均由
蒙古族充任,以进行监督。
及至明代,仍沿袭“土流并治”政策。仡佬族地区是明朝实行土流并治的重点地区之一。明朝统治者本着所谓“宽猛适宜”“威德兼施”的原则,一方面在仡佬族分布地区的交通道上,自东向西先后设置了
辰州、
镇远县、偏桥、清浪、
黄平县、
都匀市、平溪、平越、新添、
龙里县、
贵州省、贵州前、镇西等二十余个卫,每卫统兵5600人,控制地方
土官,镇压各族人民。另一方面,对原有
土司仍宣布“
西南夷来归者,即用原官授之”,达到“乃易统摄,故奔走惟命”的目的。当时仡佬族地区,接受中央王朝封号的有
贵州省宣慰司、
播州区宣慰司、
思州宣慰司、思南宣慰司、乌撒
乌蒙宣慰司等数十个。
元明时期,仡佬族地区的社会经济又得到进一步发展。在农业生产领域,铁器牛耕普遍得到推广。当时仡佬族的农业经营,除大量种植粮食作物外,棉、茶等经济作物也占有一定的比例。这一时期的手工业和商业,在过去的基础上也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从手工业来看,纺织、采矿、冶铸、酿酒仍是主要的生产部门。以纺织来说,不但原料更丰富了,而且技术也有所改进。农村集市大量增加,出现了各族定期携带土特产前往交易的“赶场”。元明时期,各地
土司凭借中央王朝的支持,享有很大的政治、经济特权,使仡佬族地区的封建领主制更加趋于完善。
明清时期
在“土流并治”的情况下,广大的仡佬族居住地区虽有不少地方已纳入中央王朝的
流官统治之下,但还有许多地区仍处于土司的势力范围。这些土司利用自己手中的特权,从仡佬等各族人民身上榨取财富,在经济上与中央王朝发生了冲突。由于土司世袭权力的存在,具有相当的独立性,因而在政治上也不可避免地与中央王朝的集权发生矛盾。有的
土司甚至割据称霸一方,与封建王朝公开对抗,妨碍了中央王朝的统一权力。因此,明清以来,朝廷便利用一切机会,裁撤土司,改设流官。
“
改土归流”是明
清王朝的既定方针,在实施时根据各地具体情况陆续展开。早在明朝初年,统治者就在条件比较成熟的地区,裁撤了一些不受节制的土司。明清以来,由于多次进行“改土归流”,土司政治权力相继丧失,土司地区的封建领主经济亦逐渐解体,封建地主经济随之得以逐步发展起来。在“改土归流”过程中,中央王朝每废置一
土司,遂将其领地或安置为屯田,或赏给有功
将弁[biàn],或招民承租,甚至任人占种。明永乐十一年(1413年),中央王朝将思南、
思州两宣慰地废司改府后,“籍其十八庄,减半起科”,没收了田氏土司的官庄,招人耕种,租赋减半交纳。在土地所有制发生巨大转变的历史阶段,广大仡佬人民由于无地、少地而成为各族地主的雇工和佃户。在不断地推广“改土归流”和
卫所屯田日益废弛过程中,土地买卖很快盛行起来,领主经济逐渐为地主经济所取代。地主经济的日益发展,使广大地区的仡佬族人民从封建
农奴制严厉的人身依附关系下解放出来,加之大量屯军和汉户的迁入,给仡佬族地区带来了内地先进的生产技术。
在农业生产方面,突出地表现在粮食作物品种的增加和山坡高地的开发利用。其次,在水利灌溉上也有进一步的发展,仡佬族人民,除了继续发挥原有水利设施的作用外,还不断开辟和利用新的水利资源,受益地区不断增。在手工业方面,仡佬族传统的纺织、采矿、冶铁、酿酒业,不但生产面宽,生产技术也有一定提高。纺织除了传统的丝、毛织品外,麻织品在此时也得到比较大的发展。并且白银已作为支付手段,并在商品交换中普遍流通使用了。
清末民国
18世纪中叶以来,在仡佬族居住地区,清统治者仍用营、汛、屯、堡的军事组织和府、厅、州、县的政权机构进行统治。广大仡佬族人民被紧紧地束缚在小块土地上,被迫承受统治者纳税应役的残酷剥削。鸦片战争以后,为了偿付赔款和支付战费,清政府巧立名目,加重
地丁草田粮,把一切沉重负担统统转嫁到各族人民的头上。加之吏治腐败,各级官吏乘机勒索,使边远少数民族地区的积弊日趋严重。在帝国主义和封建统治的双重压榨下,各种矛盾日益激化,全国各族人民奋起反抗。
爱新觉罗·旻宁三十年(1850年)十二月十日,
太平天国革命在
桂平市县
金田村爆发后,贵州各族人民纷纷响应,先后有30多支队伍参加起义。在黔北各族农民起义的同时,
咸丰四年(1854年)十月,
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州仡佬族农民曾三浪率领仡佬、
布依族等族人民在三九支的孔旗堡发动起义,开展了抗粮、抗租、抗捐斗争。曾三浪领导的斗争爆发后,得到各族人民的支持,
安平县鸡场堡周老杠父子率领数万人响应起义。同年十月,清政府调集大批官军镇压,曾三浪不幸在贵阳殉难。咸丰七年(1857年),正安花池地区又爆发了仡佬族农民夏明领导的起义。次年
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又爆发了仡佬族农民申山领导的反抗斗争。咸丰十一年(1861年)五月十四日,当
太平军张遇恩部进兵
黔西市金沙县(今金沙县城)时,
遵义市县沙溪里平家寨(今枫香区平正寨)仡佬族农民山满率领当地抗粮、抗租、抗捐的起义队伍,参加了太平军,并转战于
仁怀、
桐梓及四川边境一带,给清军和地主武装以沉重的打击。光绪年间,在贵州务川又爆发了仡佬族农民夏勇虎领导的起义。由仡佬族领导和参加的这些反抗斗争,虽然都失败了,但打击了清王朝在贵州的统治。
由于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外国侵略者便依仗特权并以传教为名,向中国内地进行渗透。在贵州,传教士也愈来愈恣意妄为,以至杀人、抢劫事件不断发生,广大人民群众深受其害,而且部分地方官吏对此也非常不满。官民同仇敌忾,反洋教的呼声遍及全省各地。
在仡佬族地区,反侵略的教案斗争,最早是咸丰六年(1856年)发生在广西西北部的“
西林县教案”。西林、西隆地处桂、滇、黔三省交接一带,是仡佬族、
壮族、
布依族、
苗族人民杂居的地区。由于地处僻远,民情复杂,而且又与法属殖民地
越南相毗邻,早就被他们关注。
法国侵略者企图以此作为染指中国西南边疆的前沿据点。咸丰六年(1856年),法籍
神甫马赖先窜到贵州的
兴义市,
安龙县一带,后又到广西西林一带活动,其横行不法的罪恶行径引起了当地群众的强烈不满,愤而将其处死,这便是“西林教案”。西林各族人民反对外国侵略者的正义斗争,揭开了近代中国人民反洋教斗争的序幕。
从19世纪60年代到20世纪初,贵州各族人民在贵阳府属的
青岩古镇、开州和永宁、镇宁、
安顺市、遵义、仁怀、务川等地,连续开展了规模浩大的反洋教斗争。以上各地均是仡佬族聚居或仡佬族与其他民族杂居的地区。其中以咸丰十一年(1861年)的“青岩教案”和
同治八年(1869年)的“遵义教案”与仡佬族关系最为密切。这些反洋教的斗争不仅有仡佬等各族人民的积极参加,同时还得到一部分地方官吏的同情和支持。
1919年,“五四”革命运动爆发,中国开始进入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34年10月,
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从闽、赣边境的
中央革命根据地,开始了大规模的战略转移,于12月14日进入贵州
黎平。几日后,中央政治局在
黎平县城召开会议,作出了《关于在川黔边境建立新根据地的决议》,强调红军进入少数民族地区,必须执行党的群众路线和民族政策。12月24日又发布了《关于注意与苗民关系,加强纪律检查的指示》,规定保护少数民族,禁止宰杀耕牛,“克服一切侵犯群众、脱离群众的行为”。党的路线和政策受到贵州各族人民的热烈拥护。红军在广大群众的支持下,迅速占领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各县并进抵
乌江南岸。
红军长征途中,于1935年多次经过贵州仡佬族居住的广大地区,播下了革命种子,引导仡佬族人民走上了革命的道路。1936年2月,
中国工农红军第二方面军在黔西县沙窝的水淹坝,没收了
彝族土
财团法人,分送给当地仡佬族贫苦农民。仡佬族农民热爱红军,并用实际行动支援红军。一些仡佬族群众主动为红军当向导,抬担架;有的群众帮助红军查土豪、集粮食;还有的仡佬族青年自愿参加了红军队伍。红二方面军在经过仡佬族居住的黔西北期间,在黔西、大定、
毕节市等地发动各族群众、组织了“抗日救国委员会”“人民抗日同盟”等组织,得到各族群众的热烈拥护。同时,红军还派出
政工干部到33个地方组织游击队,其中就有仡佬族居住的
黔西市沙窝区和
大方县瓢儿井。
新中国成立后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人民解放军向大西南进军,击溃了国民党军队的负隅顽抗。1949年11月15日,解放了贵阳,年底解放了西南各省。仡佬族地区在新中国成立后,建立了各级人民政府,废除民族压迫,实现民族平等。1950年夏天,中央人民政府派出民族访问团来到西南地区,访问少数民族人民。以后省、地各级党、政领导部门,又组成访问团,给仡佬族人民带来了党和毛主席的亲切关怀,进一步宣传了党的民族政策,协助当地人民政府解决了群众生产、生活上的一些困难,还赠送给贫苦农民大批
生产资料和生活必需品。仡佬族人民感到生活在祖国大家庭中的温暖,激起更高的生产积极性和爱国热情。他们唱道:“千年古树开了花,仡佬翻身当了家,从前重重受压迫,今朝平等建国家。”
人口与分布
人口
新中国成立前夕,仡佬族已成为中国内人口较少的民族之一,总人口不足2万。至1964年
第二次全国人口普查时为2.9万人,1982年为5.42万人,1990年为43.82万人,2000年为57.94万人,2010年为550746人。2021年第七次人口普查统计,中国境内仡佬族的人口数为677521人,比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不足2万人增长了30多倍,在人口分布、人口构成等方面均有明显提高。
分布
分布区域
仡佬族在全国的31个省、自治区、
直辖市中均有分布,主要集中聚居在贵州省,共有55.90万人,占仡佬族总人口的96.49%。截至2005年,贵州仡佬族在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有20.5万人,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有17万人,
石阡县有10万余人,其余分布在正安、
六枝、
水城、黔西、
织金、大方、金沙、
纳雍、遵义、
仁怀、清镇、
普定、
平坝、安顺、
镇宁、
关岭、贞丰、
安龙、晴隆、
兴仁、
思南、
松桃、
江口、瓮安、
镇远等70多个县(市、自治县)。另外,
广西壮族自治区隆林各族自治县、
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麻栗坡县、
砚山县、广南、
富宁县、
马关县及四川
古蔺[lìn]等县,也有少数分布。
仡佬族还呈现出跨境分布的特点。从18世纪中叶开始,第一批仡佬人由
贵州省过云南转入
越南,至19世纪中叶,最后一批进入越南完毕。目前,越南的仡佬族主要分布于
河江省,有1400多人,有红仡佬、白仡佬、青仡佬三个支系。
地理与资源环境
仡佬族居住地区位于
云贵高原东部。地势起伏较大,高低极为悬殊。海拔最高达1700~1800米,最低约300米。境内山脉连亘,峰峦林立,溪流交错。山峦之间往往分布着小块洼地和坝子,蕴藏着丰富的
水力资源。这些地方,大多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温和湿润,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干湿季不甚明显。大部分地区年平均气温在10℃~20℃之间。由于地形复杂,高山、丘陵、河谷之间的气温差异较大。极端最高气温可达39℃,极端最低气温为-5℃。全年无霜期平均在270天左右,年降雨量一般在850~1600毫米之间,常年相对湿度在80%以上。秋季多阴雨,冬季多细雨,是中国阴雨天较多的地区。
仡佬族居住地区,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等自然条件,都适宜于各种农作物的生长,物产资源比较丰富。
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仡佬族苗族自治县的
汞矿,得天独厚,储量较大。这些自然资源,早就被仡佬族及其先民开发利用,并形成独具特色的民族传统产品。据汉文献记载,早在商、周时期,仡佬族先民濮人就以自己炼制的
朱砂石向中原王朝贡献。以后历代相袭,成为沟通中原政治、经济和文化的重要物资。仡佬族居住的地区,山川秀丽,被誉为“活化石”的孑[jié]遗稀有树种
银杉自然保护区,就在贵州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洛龙区大沙河。区内森林茂密,棵棵银杉挺拔其间,在国内外极为罕见。此外,有“高原明珠”之称的
花溪,原名“花仡佬”,过去也曾是仡佬族居住的地方。中外闻名的风景区安顺龙宫、被誉为“天下溶洞奇观”的
织金打鸡洞和
大方县、黔西县一带的“百里杜鹃林”等旅游胜地,都有不少仡佬族居住。
宗教信仰
仡佬族的崇拜与信仰以祖先为主,同时崇拜
山神、大树神和土地神等自然神灵,有的地方受汉文化影响较早,部分群众亦信仰佛教、
道教。
祖先崇拜
仡佬族崇拜祖先,每逢年末岁首过年时,都要打
糍粑供祖;七月龙日或八月蛇日,要采集新熟谷物祭祀祖先;
上巳节日拜神树;十月一日敬牛王。这些祭祀活动,形成了仡佬族传统的“年节”“
吃新节”“
拜树节”和“
牛王节”。但各地仡佬族祭祀祖先有明显的地域差异。
隆林各族自治县的仡佬族大部分家庭把祖先神台安置在房子最中间的厅堂里。有的地区在灶房内放一小块木板或临时在堂屋贴上几张纸钱,以示祖先的位置。有的以自家房屋最近的小山作为祖先的替身或在灶前默念祖先的名字,进行祭祀。贵州的仡佬族祭祖活动则呈现出
黔北、黔西北、黔中、
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等地域性特征。道真县的仡佬族在除夕之夜祭祖,要用四个盘子盛四个大糍粑供在
神龛上,表示一年四季供祖。七月中旬“吃新节”要采摘新出产的农作物供祖。
仁怀市县
茅坝乡仡佬族祭祖是在腊月二十九或三十日,届时各家将糯米淘净蒸熟,放在碓[duì]、槽中打成粑。先做一大粑放在
簸箕中央,周围放小粑8个,放堂屋案桌上连同酒肉一起供祖,每日早晚烧香供奉。
自然神崇拜
自然神崇拜以三月三祭山神和大树神为主,有的地方也祭“
宝王菩萨”。仡佬族人相信万物有灵,天地山川、风云雷雨、
日月星辰、金石草木皆有神,五谷种子、碓、磨也有神,认为祭之可得福。石阡县的仡佬族三月三祭山神,全寨成年男子集体到寨外将山王牌放在山坳上,杀猪宰鸡连同酒一起放在神树下祭祀,并把供山神称为供“猫猫菩萨"。
安顺市弯子寨的仡佬族三月三全寨男子要汇集在弯子寨前的小山坡脚祭山王菩萨。祭祀时燃香九炷,烧纸二两,提篮内装一猪头和
公鸡,猪头和鸡的头皆朝向小山。另摆豆腐一碗,酒数杯,大家跪下,请山王菩萨保佑全寨人畜平安,五谷丰登。
普定县的仡佬族三月初三祭山神称作“久朵刀”。每年由6户人家轮值祭主,负责挨家收钱和购备祭物。三月初三前夕,由轮值中的一人推
杵磨三转表示惊动山神,后于寨内各巷道喊:“去做客的快转来了,我们要做三月三了!”然后按八前地、石板寨、窝子、柯施、新寨等顺序,呼请该地山神明日来享祭。务川的仡佬族祭祀“宝王菩萨”。传说宝王菩萨是仡佬族的祖先,数千年前开采
朱砂向
周代进贡,周武王如获至宝,封头领为“宝王”。后人在盛产朱砂、水银的三坑乡的金鸡山修建“宝王庙”,长年祭祀。祭祀时念祷词:“人家有年我无年,提起猪头要现钱,若得宝王来保佑,朝朝日日当过年。”
民神崇拜
在仡佬族的民神崇拜中,家供祀儒、释、道三教圣人,
观世音菩萨,牛王,
灶神夫子,四官财神和土府神祠。有一定技术的人员又依各自师传的教规门派而祭祀自己的祖师,如巫医要祭祀药王,木匠、石匠等顶敬
鲁班,铁匠敬李老君,阉割匠顶敬
华佗,染织匠敬梅葛二仙,屠夫敬桓[huán]侯,猎户
敬梅山神等。每逢二月十九、六月十九、九月十九观音圣会,有道观、佛寺和尼庵的地方,亦有部分仡佬族群众朝山拜佛赶香会,边走边唱《朝山偈[jì]》,身背香筒,捧香灯,接声唱:“报恩德
接引佛”,三五步一拜,颇为虔诚。
语言文字
仡佬族没有本民族的文字,普遍使用汉文。仡佬族有自己的语言,因其内部各支系语言差异较大,且深受其他民族语言的影响、渗透,其语言系属至今尚难断定。对于仡佬语的系属问题,现阶段在语言学界主要有几种看法:一是仡佬语属
汉藏语系,但语族、语支未定;二是仡佬语属汉藏语系壮侗(侗泰)语族,但语支未定;三是仡佬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仡佬语支;四是仡佬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仡央语支;五是仡佬语属汉藏语系仡佬语族仡羿语支;六是仡佬语所属语系、语族、语支均未定。仡佬族的语言独特,典型特征是复音较多,有双塞边音、舌尖塞边音、舌根塞边音、小舌塞边音、鼻边音和擦边音等。
仡佬族的方言,也有不同的分法。按其自称来分类,可分为“稿”“多罗”“哈给”和“阿欧”四种方言。其中“阿欧”方言包括比贡、红丰;“多罗”方言包括六枝居都;“稿”方言包括
平坝区县大狗场;“哈给”方言包括贞丰。按其分布地域分类,则有黔中方言、黔中北方言、黔西南方言、黔西方言。上面两种分类方法中,“稿”方言可对应黔中方言;“多罗”方言可对应黔西南方言;“哈给”方言可对应黔中北方言;“阿欧”方言可对应黔西方言。
目前,仡佬族中仍以仡佬语做母语的人已经很少,只占不到人口总数的1%,绝大多数人已转用汉语,或转用汉语并兼通所在地的一种少数民族语言。在交通便利、文化发达、民族杂居的地区,如
平坝、
安顺等县市的仡佬族,主要使用民族语言,成年人均能通用汉语。在靠近城镇、交通方便的散居地区,如
晴隆、普定等县的仡佬族,本民族大多数人已改用汉语,只有部分地区或老年人还兼通民族语。在多民族杂居的乡村,如大方县
普底彝族苗族白族乡的仡佬族,在使用本民族语言的同时,兼通汉语和
彝语。近现代以来仡佬族的双语制主要存在于贵州省
遵义、仁怀以西和以南仡佬族居住比较分散的地区。
民族文化
生产方式
农业
唐宋时期,仡佬族农业生产技术大为提高,产量颇丰。当时的
思州一带“土地稍平,垦田盈珍”。到元明时期,铁器牛耕得到普遍推广,在耕作技术上水利灌溉已经十分普遍。明代时思州地区便普遍使用
水车吸水、或修筑堰塘蓄水以资灌溉。“地处平隰[xí]者,则驾车吸水以艺秫[shú],”
唐末宋初聚居于
播州的仡佬族先民所筑的大水田,可灌溉太平庄几千亩田地,在
清代享有“播雅天池"的美誉。除了大量种植粮食作物外,仡佬族地区已开始大量种植棉、茶、漆、桐等经济作物。仡佬族地区自古以来就是产茶基地,据
华人陆羽所著的《茶经》记载:“茶之出黔中,出思州、播州、费州、
夷州……往往得之,其味极佳。”
畜牧业
在农业生产发展的带动下,仡佬族地区的畜牧业也逐渐兴盛起来。牛马成为人们的重要社会财富。两宋时期,由于与内地贸易和进攻中央的需要,仡佬族大量饲养马和羊等家畜。由于宋王朝战事频繁,责令
黔北各地定期进攻马匹和
毛毡(以羊毛制成),并在一些地区设立机构,向当地购买马匹,如在
播州、
罗甸县等地设马场,中央政府每年派官前来购马。明洪武二十三年(公元1390年)在贵州平溪等地设置了“十二卫屯守”曾向思州等地征调耕牛六千余头,以供屯军使用。
手工业
仡佬族善于开采
朱砂、炼汞。远在周时,就曾以丹砂作为向周王朝进贡的物品。民间也流传着仡佬族祖先曾以朱砂向周武王进贡,头领被武王封为“宝王”的传说。仡佬族地区不少仡佬族人以采砂炼汞作为生计。《
溪蛮丛笑》中载:“砂出万山(今
铜仁地区)之崖为最,仡佬以火攻取。”明时,政府为了对朱砂开采和水银的铸炼进行控制,在今
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板场设置了水银局进行管理。采朱砂炼汞,最早为仡佬族先民所为,后遂成为该民族的传统技术。另外,纺织、冶铸、酿酒等传统技艺也进一步发展,并独具仡佬族民族特色。
商业
熙宁七年(公元1074年),宋朝在四川成都设置了“都大提举
茶马司”,对四川地区实行茶叶专卖,并在川南地区广设茶马交易市场,对
黔北、黔西及滇东地区开展茶马贸易。仡佬族地区农村集市迅速增加,这些集市大都设于交通便利、人口集中的村镇,当地称之为“场”。或三日、五日、七日为一场。周围数里的各族定期携带土特产前往集市交易,称为“赶场”。今遵义、仁怀等地的许多场坝,最初都是由当地仡佬族兴起来的。如仁怀的五马场,原名吴马场,最早由仡佬族
吴姓开办。仡佬族地区与外界的商贸活动也日渐频繁,“上接乌江,下通蜀楚,舟楫往来,商贾麟集”。由于仡佬族地区特有的朱砂、
水银、蜡等地方特产,“皆中州所重者,商人获利,故多趋焉”。
风俗习惯
民族服饰
仡佬族服饰,男子穿对襟衣,用一条一丈多长的布包头。女子穿短仅及腰的上衣,袖背上绣以鳞状花纹,下穿无褶的长筒裙,分成三段,中间为红色羊毛织物,两端麻布,有青、白色条纹。外穿长袍,是整块青布,中间穿洞为领口,无袖,前短后长,绣有花纹。脚穿钩尖鞋,头盘大发髻[jì],有三条一丈多长的布包头,也有用花帕盖头,前面放银珠子。
仡佬族妇女穿“桶裙”(通裙)是其最为突出的特点。据《旧唐书·南平僚》记载:“妇人横布两幅,穿中而贯其首,名曰‘通裙’”。宋代,《
溪蛮丛笑》记载,仡佬“裙幅两头缝断,自足而入,阑斑厚重,下一段纯以红”,这种女裙自下而上穿着,颜色极为鲜艳。明代,仡佬族裙式据《炎徼纪闻[徼:jiǎo]》中说:“以布一幅横围腰间,旁无积,谓之‘桶裙’。”而且极为盛行,“男女同制”,说明当时男子也着“桶裙”。
中华民国,因统治者推行同化政策,仡佬族妇女穿民族服装者日趋减少,20世纪40年代,仅在云南
麻栗坡县杨万一带的仡佬族,还保留着妇女穿桶裙的传统。19世纪中叶以后,仡佬族受周围兄弟民族影响,服饰上逐渐与邻近
汉族或其他民族相同,至今已无过去仡佬族服饰特点。如今仡佬族传统服装仅有少数仡佬族地区的老年人穿着,完整、成套的仡佬族传统服装,尤其是衣裙、披袍,已不多见。
饮食习惯
仡佬族很早就过着以农耕为主的定居生活。生产稻谷、豆类等,同时饲养家畜、家禽和种植各种蔬菜。粮食不足,则猎取动物和采集野生植物补充。明代以后,小麦、玉米、薯类等作物,先后传入西南,仡佬族地区普遍种植。这时,仡佬族粮食作物品种多达数十种,饮食习俗日益稳定。仡佬族人民的主食,高山地区以玉米为主,坝子地区以稻米为主,其次是麦子、荞麦、小米、高粱和豆、薯类。副食品多为蔬菜、豆制品和肉类。
仡佬族爱吃糯米糍粑,并用作祭祀祖先的主要祭品。腊肉、豆腐、
酸菜是仡佬族招待客人必备之物。喜吃酸辣食物是仡佬族的传统习俗。仡佬族人民善于酿酒,凡逢喜庆佳节,都须以酒招待客人。酒的品种较多,宴席待客用
白酒,即白干酒,俗称火酒,用玉米或高粱酿造,味道浓烈。年节及产妇坐月子时做
米酒,用糯米或
玉蜀黍属、小米酿制成。仡佬族的“爬坡酒”(又称“咂酒”)酿制与饮法最富有民族特点。一般用玉米、高粱、毛、稻谷、小米酿制而成,盛放在坛子内。婚嫁期间,亲友纷纷挑来“爬坡酒”,并贴上红条,作为礼物,置于门外。坛内插长空心粽叶茎一根,其下用短篾片撑开,男女宾客可就茎而吸吮。一般是在寿筵、嫁娶、立房、丧葬、迁徙等红白喜事中进行。
仡佬族地区产茶较多,以绿茶为主,除通常采摘培植的家茶外,还采摘野生的大树茶(苦丁茶)、藤茶及
老鹰茶等。
石阡的苦丁茶香气清柔、回味甘甜。
务川等地还流行油茶。
居住在道真一带的仡佬族人民,在娶亲嫁女或重大喜庆款待宾客时,有一种独特的饮食习俗,称为“
三幺台”。“幺台”是仡佬族方言,意为结束,“三幺台”就是请贵客吃饭,一顿饭要吃三台(次)才算完满。第一“台”为“接风洗尘”,食品为九盘果品糕点,主客在边饮茶边品小吃的闲暇中畅谈。第二“台”为“八仙醉酒”,食品一般为九盘卤菜和凉菜,酒则是自酿的包谷小锅酒,酒菜上桌后,先点香化纸敬祖之后,客主才就位入席。第三“台”为正席,名为“四方团圆”,九个大碗内装以肉为主的大菜,直到客人酒足饭饱不能再吃,主家才让客人离席,才算“幺台”。2014年,仡佬族“三幺台”习俗正式列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居住环境
仡佬族古代居室有其民族特色:“
吊脚楼”式“羊楼”。
南宋时,据《溪蛮丛笑》记载:“仡佬以鬼禁,所居不着地,虽酋长之富,屋宇之多,亦皆去地数尺,以巨木排比,如省民羊棚,杉叶覆屋,名‘羊楼’。”这多在盛产木材的地区,房屋全由木质构成。明清以来,仡佬族居住的房屋,有了较大变化。贫困之家“掘地为炉,火环卧”;富厚之家“用瓦砖封砌”。建筑形式多种多样,房屋结构已不限于木质。
贵州省安顺、安平一带的仡佬族,就地取材,不论平房和楼房,多用石块砌成,屋顶盖以石板。
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仡佬族的住房多属草房泥墙,有的也是石块砌墙、石板封盖屋顶的。滇东南和桂西北仡佬族的住房,一般多筑土墙,有木楼;贫苦农民多用竹编为墙,涂上泥土,屋顶用革覆盖。
仡佬族住房一般都选择在依山傍水或半山腰向阳处建筑。房屋座向依山势而不拘方向,讲究住地风水,寨子后面植茂密的树林,其中必有多年的特大“神树”,寨子中间和四周亦长着各种大树、果树和竹林。在贵州北部,仡佬族集中而房屋建筑较好的大寨较多;贵州西部,仡佬族分散而住房条件较差的小寨较多,大寨相对少一些。仡佬族的房屋建筑以石基盖瓦木架木壁一幢三间最普遍,也有一幢五间,“起单不起双”是必须遵循的习惯。现在贵州北部仡佬族住房基本上都是瓦房,草房很少,也出现了一部分钢筋水泥结构的新楼房。在贵州西部的一些仡佬族村寨,如
安顺市旧州区陇灰乡、二铺区下关乡、宁谷区宁谷乡杨梅村、龙滩村等地的大多数仡佬族农户的房屋都用石料砌墙、石板盖房。
交通方式
仡佬族居住区大部地处
贵州高原,山多平地少,古称“步皆山”“开门见山”。仡佬村多坐落在山腰上。生产劳动、家庭生活、人际交往,一代又一代地回旋于环境险恶的山谷之间,交通极为不便。高山深箐[jīng],练就了仡佬人吃苦耐劳的品性,也使仡佬人付出了很大代价。过去,仡佬人无论男女老幼皆赤足,或着草履,往返于茅草杂木丛生的小径上。因仡佬族人贫穷,常在半饥饿中度日,无力养马驮物,成年人常常负重穿行于崎岖陡峭的山道上。人们为便于在遍布
荆棘与
砾石的山路中行走,每日用烧热的
油桐擦脚,以增厚脚底的硬皮。负重行路较远,途中需要歇息,背的物品过重,很难放下,而放下又难再背上,故人们常挟带一根型如
钉耙的木拐(俗称拐爬子),随时可以用它支持着臀部,站着休息,待体力恢复后再继续前行。
民族节日
仡佬族由于长期与汉族等民族杂居,重要民俗节日也逐渐与汉族趋同,如
清明节、
端午节、
中秋节、
重阳节等。但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仡佬族也形成了本民族的传统节日。仡佬族传统节日中比较盛行的有年节、
拜树节、
吃新节、
牛王节等。
仡佬族多以农历正月为岁首,称为年节,有的地区还有大年、小年之分:以腊月三十为“打哲司”,即小年;以正月十四为“哲魁”,即大年。从腊月三十日起,仡佬族人要用蒸熟的糯米
打糍粑(糯米粑粑)用以供奉祖先和招待客人。从正月初一到十五,各地仡佬族人要举行各种娱乐活动,如打“花龙”、打“篾鸡蛋”、打“
磨秋”、对山歌和唱地戏等等。
又称祭祖树,该节日既是祭祀“神树”,也是祭祀祖先。部分地区的仡佬族人会在住处附近的山林里选择最大最粗的古树作为“神树”来祭祀和崇拜。“神树”一经选定,仡佬族人即要对该地区实行封山,禁止任何不当的行为,并在每年特定的日子集会进行祭树和祭祖,该日即为“
拜树节”。
各地仡佬族均过“尝新节”,时间不一,内容相近,是仡佬族比较重视的节日。采摘新粮、以新粮祭献祖先、举行将动物放归大自然的“放生”活动等,是这一节日的中心内容。按照习俗,在过节之后仡佬族人才能开始食用新粮。吃新节到来时,仡佬族人要到田间地头摘取新作物、瓜果,摘取烹煮新食物,备酒敬奉祖先,以感谢祖先拓荒种地、泽惠后人的恩德,然后所有人开始“尝新”,欢庆一年的丰收。
农历十月初一是仡佬族的“
牛王节”,又称“敬牛王菩萨”“祭牛王”。相传这一天是“牛王”的生日,贵州
遵义、
仁怀市、
镇宁和云南麻栗等地的仡佬族人除了杀鸡、打糍粑、备酒敬供“牛王”外,还要让牛休息、用最好的饲料喂牛,还要用上等糯米打两个糍粑(即糯米粑粑)挂在牛的角上,再把牛牵到水边让牛“照镜子”吃糍粑,给牛“做寿”。有的地方还要给牛披红挂彩,燃放鞭炮,表示祝贺。
婚恋习俗
南宋陆游在《
老学庵笔记》中曾记述仡佬族婚配由自己选择。明清时期的一些地方志也记载仡佬族男女青年“相会于野”,自定终身。
清代,遵义地区的某些仡佬族聚居村寨中,青年男女会到“耍房”或山林中对歌相爱。
贵州省西部少数地区,仡佬族青年也在“石硐”中互表衷情。他们通过各种形式自由选择对象,再告知父母按规矩而结成良缘。封建时代,仡佬族的婚俗受到“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封建礼教影响,基本上都是由父母作主,有的甚至尚未出世或在襁褓之中就已被“指腹为婚”或定下了“背带亲”。
黔北地区男子,即使与人定了亲,也不得与未婚妻见面。仡佬族基本上不与其他民族通婚,甚至在本民族的各个支系之间也不通婚,大多数情况下他们只在同支系不同姓氏之间联姻,“
姑表亲”“姨表亲”之类“亲上加亲”的婚姻形式盛行。
仡佬族的婚姻缔结,各地习俗略有差异,但基本上都要经过说亲、订婚、结婚三个阶段。在说亲环节,媒人第一次登门拜访女方家,双方都避而不谈婚事,待告辞时方说:“你煮好酒,等我二人哪天来喝”,预示会再次来谈亲事。待媒人往返两三次后,需女方家表态之时,女方家长也不会直接表示是否赞同这门婚事,而是以是否收下礼物或通过说一些隐语来暗示。
订亲阶段,由媒人背着男方家送的一壶酒、两把
面条、新布二尺来到女方家。进屋后,来到女方家祭祖的地方,先奠上三碗酒,以示对祖先的敬重。接着再上两碗酒,先敬对方母亲喝,再敬父亲。若有上辈老人在场,还要逐一酙给老人喝,这份酒就叫“允口酒”。女方家老人都依次喝下,表明这桩婚事已经被确定下来。
成婚阶段,仡佬族还有“
哭嫁”“打湿亲”和“挂锁等的习俗。仡佬族姑娘出嫁前几天,就要开始边哭边唱哭嫁歌,待男方家来接亲时,姑娘的双手要紧紧地拉着门枋[fāng]表示对娘家的眷恋。媒人和接亲的人们到达女方家后,还有“打湿亲”习俗。即女方家寨子的男女亲友们用洗脸盆盛着清水,热闹地用手捧水向接亲人的身上浇泼水,以这种方式向即将形成的亲戚接亲者们表示特殊的热情。有些地区的仡佬族还用细竹条或尊麻打来接亲的人,意为打掉晦气得福气。新娘被接到夫家后,进入大门内,立即把门锁和钥匙挂在夫家大门上,表示在夫家生活终身,没有二心。新娘挂上门锁之后,新郎新娘在堂屋拜堂成亲。仡佬族成亲拜堂的唱词内容丰富,包括:“戴红”“下红”“陪新郎”“喝红酒”“喝交杯酒”“闹新房”“说床”“戴帽”等。仡佬族结婚宴席,亲友少的有七或八桌,多的有十至二十桌客人(每桌八人)。除普通客人的宴席外,还设“客头宴席”。在客头宴席入座的是最亲和极有声望的贵客,因而这桌客人被称为“客头”。
仡佬族的家庭一直实行的是一夫一妻制的小家庭,男女在家庭中的地位也比较平等,以前曾经实行过的对于妇女的一些歧视性的禁忌,比如不能上楼,不能跨大门等都已经废除了。如父母去世而弟兄又较多者,尊大哥为家长,有“长兄当父,长嫂当母”之说。如果父母健在而弟兄分居,父母一般随小儿子居住,财产由各弟兄平均分配;假如小儿子未婚,可适当多分,以补偿结婚所需。
丧葬习俗
仡佬语称办丧事是“披塔里”。仡佬族的丧葬习俗基于灵魂不灭的观念。其丧葬习俗各个环节中都以这种意念为背景。仡佬族办丧事一般要进行两天两夜,加上通知亲友、请老莫、杀猪、买酒菜等各项准备工作,共三天左右。
在丧礼阶段,老人临终前,家中的至亲包括儿子、女儿、儿媳、女婿、家孙、外孙要在老人床前守候,直至老人断气,称为“送终”,而且仡家人以送终人多为有福。老人逝世后,家人还要为老人洗面沐身、梳头、换上新衣,为的是让亡人以“一身新”走向另一个“新”世界,去重获新生。为了安排好死者到彼岸的生活,仡家人要烧纸钱,还会扎纸房子、
纸家具等逝者生前用品,然后将之焚烧,期待逝者能在另一个世界过上安稳的生活。
仡佬族的下葬方式,历来有“横苗倒仡佬”的说法,这是仡佬族墓葬座向的特殊之处。仡家人对逝者埋葬的方式是“头枕空,脚登山”的倒埋法,这在贵州境内较为普遍,表达了祈求逝者能登天或从山顶升天的愿望。下葬之后,生者每隔一段时日还要行祭礼,为亡者烧纸钱,一直要烧七七四十九天,民间俗称“烧七”,之后死者牌位会进入家里的
聂氏宗祠和先祖一起接受后代的祭祀。
仡佬族的丧葬主持人是老莫先生。老莫用仡佬语按仡佬族的传统习俗主持丧葬。有的老莫是本民族的,如关岭麻凹寨、平坝大狗场寨。但相当多的仡佬族地区本民族的老莫已后继无人,他们便请汉族的阴阳先生“看地”(选择墓地),请汉族的道士先生做“道场”。在仡佬族习俗中,凡婚丧喜庆,都要设宴酬宾。不过因为事先往往没有准备,所以丧事席一般不大讲究,吊客也不在意,有“不迎不送丧家礼,自去自来自送情”之俗。
民族禁忌
各地的仡佬族禁忌不一,尤以逢年过节忌讳最多。如吃年夜饭忌头一碗泡汤。大年初一忌扫地、挑水、下生(煮生的食物)、骑马、犁田、把污水倒在门外等;也不许男性用锄、耙,女性用针线。
惊蛰日忌犁田;春分日及三月初三忌上山砍柴;有的还有在“牛日”、“马日”逢
打雷则忌动土、插秧。出嫁的女儿回家,忌上楼、忌扫地。广西
隆林的仡佬族,在堂屋的“神台”上不许乱摆杂物,忌放辣椒。麻粟坡等地的仡佬族,在堂屋的
神龛后面不允许住人。个别地区,在安葬老人后,送葬队伍忌走原路,需绕路返回。
在平日的生产生活中,也有一些禁忌。如男人不插秧,女人不犁田、耙田;有些地区在“牛日”或“马日”逢打雷忌插秧、动土;不能站和停在门口或坐在门槛上,特别是妇女;两个男人谈话时,女人不能从中间穿插而过;新媳妇吃饭不得早于家公家婆,除非他们不在家;新媳妇不得在家公和
伯父面前摘头巾,否则被认为是极不礼貌;儿媳和弟媳不得与公爹、伯伯同桌吃饭;客人进门全家要暂停一切工作,立起迎接,如果是男客,妇女就必须离开(老年人除外);家有远行的人,任何人不能说不吉利的话;祭祀祖先和财神时,禁止妇女参加,就连预备供物也由男人一手操办;祭祖公得由和祖公有血缘关系的人担任。
宗族组织
据《贵州省志·民族志》记载,“仡佬族的村寨起初是以氏族、部落组成,以血缘为纽带。明清以来随着社会的大动荡、民族的大迁徙与流动,村寨结构渐以地缘关系所取代。”即明清以前,仡佬族基本一个姓氏组成一个村寨;而今,许多仡佬族村寨,虽然同为一个民族,但是并非同一宗族。大部分的仡佬族常常与汉族、苗族、
彝族、
布依族等民族杂居。仡佬族人口分布呈现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宗族组织是仡佬族民间的一种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社会组织形式,影响着
宗族社会生活的各方面。
族长
仡佬族每个家族都有家族长,家族长是自然形成的。族长一般是由本族人公开选举产生,是宗族集团的首领、支柱和灵魂,掌控着宗族内的最高权力。宗族组织对族长本人的要求也十分高。例如,贵州
大方县《高氏
家谱》中记载了一次族长的选举:“公元一九九五年岁次,
乙亥正月二十二日,
黄道大吉,在大寨高品贵家开启执书文。全族选定,大寨高品贵、金坡高华明、沙井高华成为众族长。以上三人,经全族评论,光明磊落、两袖清风、为人忠直、办事正大、毫不为己,能为本族办理一切事物。”从中可以看出,族长最为重要的是其“德行”,其次是个人能力,“能为本族办理一切事物”。仡佬族家族长有时也培养相应的接班人。当家族长年迈体衰,丧失了维护家族利益、办理家族事务的能力时,他便自动地把家族长应作的一切事务让给一个曾是他的助手、已有一定经验的新的家族长。
族长是族权的实际掌控者,承担管理宗族的一切事务。族长可以依照族规族训等管理族众,还可以依据宗法原则处理族人之间的矛盾纠纷,惩治违反族规者。在仡佬族民众中发生的纠纷,如果纠纷双方当事人同属于一个家族,可由本家族的族长来解决这一纠纷。他们的处理方式往往以调停为主,但是如果是因违反族规而引起的纠纷,族长有权动用家法对违反者进行惩治。族长的另一个重要职能是主持祭祀。每逢
清明节等重要的节日,族长都会带领族众以隆重的仪式纪念先祖。
宗祠
仡佬族每个家族都有一个设置全家族祖先
牌位的
聂氏宗祠,它是整个家族各成员聚会的祭祀场所。仡佬族还为此而设立了相应的祠堂产业(数亩田地、宗祠屋宇)和管理宗祠的人。祠堂内供奉着列祖列宗的牌位,每逢清明节等重要的节日,族长会带着全族的男性成员,齐聚此地,举行庄严祭祀。在祭祀过程中,族人要按照长幼、尊卑的次序站立,同时不能喧哗、嬉闹。凡宗族事务,均由族长带领族众在宗祠内商议解决;族长还会在宗祠中给全族人宣讲族规族训,一旦有人违反族规族训,必在宗祠当庭裁决。例如,
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县
平模镇仡佬坪村仡佬族《庞氏家训》载“议立十戒尺”,并言道“以上戒款,不可侵犯,倘有犯此条者,被人拿获,拘在宗祠,询其家法,就地整饬,业罚
聂氏宗祠,以作焚献。倘犯罪甚重者,将犯捆绑,具帖禀公,官律究治,绝勿宽容,此系自甘坐罪”。但是,并不是所有的纠纷都要在宗祠内解决。《庞氏家训》有记载:“即或族内,有是非皮绊,唯凭族人就乡理剖,不可轻上宗祠。”宗祠还承担着教导后辈的重任。道真、
务川等地的仡佬族还在宗祠内办私塾和学校,不仅收纳本宗族学生,也兼收其他外姓学子。其目的在于弘扬家族文化,教导宗族下一代读书识字,为宗族繁荣昌盛贡献力量。同时这也是增强宗族内部凝聚力的一种重要手段。
解放前
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县仡佬族地区宗祠十分发达。据调查,道真县53姓都建有宗祠,共有111所宗祠。这些宗祠大多为
清代修建。《道真苗族仡佬族自治县志》载“境内子孙繁衍姓氏大多建有宗祠,有的还按房份修建分祠。淞江乡即有
韩姓宗祠4所;梅江乡
张姓则以‘清河祠’为宗祠,又按分支建设有‘乔公祠’和‘良公祠’”。解放后道真县各地宗祠大多被占用或拆毁,所剩无几。
族规
仡佬族各家族都有族规,以此作为整个家族成员间相互关系的基本准则。族规族训堪称宗族的“法典”,对后辈族人的为人处世等产生深远的影响。据《道真苗族仡佬族自治县》记载,“境内各姓宗族,旧时多议族规,亦称为‘家法’、‘家训’、‘家戒’,或勒石于祠堂,或载之于家谱,或备案于州衙。以宣扬‘
三纲五常’,‘为忠,为孝、为名、为表’等封建伦理道德为核心,训示族人,教戒子孙,维护宗法制度”。族规族训是以宣扬封建伦理道德为己任,是维护宗族组织的重要工具。有一些家训涉及到日常生活中的很多细节,甚至对族人的言行举止也有要求,例如道真铜鼓《王氏家训》对坐势、走势和说话都有规定:“坐势。两脚平放,双手自然下垂两侧或交叉叠放于腿上,头正背直。忌偏头侧目,东张西望。走势。昂首挺胸……。说话,口齿清楚,大方自然……”。
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岩上《郭氏
家谱》还规定与长辈同坐,不能跷二郎腿。在与人谈及自己的父亲时不能呼其为“老者”“
老头子”。
族规族训还有惩治功能。如果族人违反族规族训,将被押送祠堂,禀告祖宗,明正其罪。对其惩罚方式有“罚银”“训斥”“不得入祠入祀”“逐出不许归宗”“杖责”“处死”等几种不同形式。贵州大方县
普底彝族苗族白族乡红丰村《高氏族谱》对违反族规的惩罚方式有明确说明:“打骂父母第一罪,祖坟面前受苦刑;杀人放火第二罪……酗酒闹事第十罪,酒醒以后判法行。”此族训列出了十种轻重不同的罪行,明确了每一种罪行的惩罚措施。
仡佬坟
每个仡佬族宗族大都有公共墓地,称为“仡佬坟”。有的仡佬坟有若干具棺木埋葬在一起;有的仡佬坟是一组大的石室墓,是当地过去“仡佬王”的墓葬,其附近有一些小的仡佬墓群。这些“仡佬坟”反映出仡佬族宗族世世代代葬于此地。有些仡佬族若生前家庭和睦,去世之后则会合葬,或父子婆媳同穴、或夫妻同穴、或兄弟妯娌同穴、或祖孙三代同穴,此种形式称为“家亲殿”。“仡佬坟”是仡佬族认同死者归属,维护和联结宗族血亲的另一重要形式。现在的一些仡佬族还将自己去世的亲人葬在公共墓地,以此表明死者归属某一个宗族。每到清明节,即使是外迁的仡佬族每年也都会赶回来给亡故的亲人扫墓“
挂亲”。
也有的仡佬族家族墓地并不集中在一处,而是在某一片地区里。正安县谢坝乡仡佬族谢氏家族,在人死后埋葬在本家族土地范围内,除秧田、菜园外,无论看中哪家土地皆可埋葬而不受阻拦,所谓“分阳不分阴”。这反映了仡佬族传统的土地家族公有的遗俗。
宗谱
仡佬族宗谱内容丰富、体例完善,可谓仡佬族宗族社会的“百科全书”。据《道真苗族仡佬族自治县志》记载,“县内世系绵远的宗族多有族谱。或曰《某氏宗谱》、《某氏支谱》、《某姓族谱》,或曰《某某郡宗谱》、《某郡某氏宗谱》,名异实同。所载内容有源流、
字辈、族规、宗祠、祖、传略、仕宦名录、艺文、各房支系名谱等。”仡佬族宗谱常见体例和内容大致为《县志》中所载“有源流、字辈、族规、宗祠、祖茔、传略、仕宦名录、艺文、各房支系名谱等”。例如,道真《傅氏族谱》的体例和内容为“谱例、序志篇、源流篇、世系篇、人物篇、文化篇以及附录”。《附录》包括《家训七篇》《功德簿修谱捐资榜》《修谱捐资收支说明》《傅文锡报约》《告世界傅氏宗亲书》等等。李良品、李思睿在《明清时期西南民族地区宗族组织的结构、特点与作用》一文中写道:“纵观明清时期西南民族地区的族谱,其体例包括序、凡例、图、节孝、像赞、考、世系、世系录、堂号、派语、传记、宗规家训、祠堂和祠产、坊墓碑、先氏考辨、志杂记、文献、修谱姓氏、五服图、余庆录、领谱字号等。”基本囊括了所有存世的仡佬族宗谱体例。
此外,每一个仡佬族宗族组织都有自己的世系谱牒,它是维系家族内在关系世代相传的基本形式。世系谱牒都用汉语编写,并且按
字辈先后顺序排列。字辈,也称
字辈。一般是姓名中的第二个字,它具有名世系,别尊卑的作用。为了便于后世子孙传送,字辈通常可以押韵,每句四、五、七字不等。内容多为忠孝伦理,且含有祝福家族兴旺发达之意。例如,贵州清镇蚂蟥村《闵氏族谱》中所载“清镇”字派诗“洪德登在国,仲举发万春;明朝开大会,家传福寿增”。通过字辈,整个宗族所有人的名字都按照既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字辈”不仅方便了宗族内族人取名,还可以明确宗族内世系,从而达到分辩尊卑、区别亲疏的作用。
文学艺术
文学
仡佬族没有本民族的文字,只有用口头文学的形式,将许多优秀的民间创作,世代相传下来。现在流传在各地仡佬族民间的口头文学,有诗歌、故事传说、寓言和谚语等。其内容大多是反映生产斗争、阶级斗争和民族历史的。在仡佬族的口头文学中,以诗歌歌谣最为丰富。仡佬族诗歌的历史悠久,早在
南宋时便已经是仡佬族人民所喜爱的一种文学形式,南宋《
老学庵笔记》言仡佬族“男女聚而踏歌”。仡佬族人在生产劳动中,男女青年社交场合里,节日喜庆亲朋宴请时,常以歌声抒发情怀。从内容来看,有苦歌、劳动歌、情歌、礼仪歌、新
民歌等几大类。仡佬族诗歌受汉族影响较大,体裁有三言、五言、七言不拘,但多为七言,兼具
赋比兴、押韵,类似
七言绝句诗体,在内容上也逐渐采用汉语编唱,很少再用仡佬语创作了。但是,也有用仡佬语歌唱的长短句形式。诗歌风格富有哲理和趣味,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
仡佬族的传说故事多以天地诞生、仡佬族源流、英雄人物及劳动人民的聪明、善良和勤劳勇敢为主题,如神话传说故事《巨人——由禄》中,仡佬族把大地的山川、草木等都看作是由禄尸体的各个部分变化而成。他的头变成山坡,头发变成了茅草,耳朵变成了树木,眼睛变成了湖海,鼻子变成了水坑,嘴变成了岩洞,牙齿变成了荆棘,肌肉变成了泥土,肠子变成了江河,腿脚变成了山峦等。流传较广的仡佬族传说故事有关于仡佬族人起源的《阿仰兄妹造人烟》,描述仡佬族先祖“夜郎
竹王”的《竹王》,关于采丹砂和仡佬族先祖“宝王”的故事《宝王》,解释啼血杜鹃的来历的《哥哥斧鹊》,还有人物故事如《山满》《活鱼退兵》《勇敢的姑娘》《聋兄瞎弟偷羊》等等。
仡佬族的民问故事,很多是歌颂劳动人民的聪明、善良和勤劳、勇敢的,同时也有不少作品尖锐、无情地揭露和批判了统治阶级的残暴和贪婪。如《刺坎严惩刁徒》记述了仡佬族青年杨树清在大恶霸袁大滚的一帮狗腿子仗势欺人时,挺身而出,只身与众歹徒搏斗,一个个将他们摔进水塘里去。其他如《王幺妹和吕幺妹》《牛腿退敌》《潘贵庭怒打“瞎马”》等,都反映了仡佬族人民在阶级压迫下敢于同社会恶势力进行斗争,热情歌颂了人民群众的反抗精神。
音乐
仡佬族音乐主要以唱歌为主,歌曲种类多样,有山歌、礼仪歌、哭嫁歌、
孝歌、儿歌、酒歌、古歌,此外还有情歌、苦歌等等。这些歌曲调不同,形式多样,各有特色,适用于不同的场合。山歌运用的范围最广,凡生产劳动、走亲访友、行路赶场、谈情说爱等场合,都以唱山歌为主。其曲调悠扬,声音嘹亮,唱词视当时情景新编,以切合实际情况为前提。仡佬族音乐在本族里有着特定的名称,例如山野歌曲称为“勾朵以”、爱情歌曲“达以”、酒宴歌曲“达以惹普娄”、婚嫁歌曲“哈祖阿米”、儿童歌曲“达以拉卑”等。
仡佬族民歌唱腔旋律中常运用下滑音与装饰音,其代表作即为
石阡县地区的《扯谎歌》。该歌曲充分体现了下滑音与装饰音应用的技巧与效果,并巧妙融合了当地的民歌和花灯因素。仡佬族的山歌唱腔和打闹歌也较引人注目,山歌分别以高腔、低腔与平腔为主;打闹歌表现形式为齐田号、花花闹、崔闹号与放闹号等,有独唱、对唱、齐唱与合唱等形式。
仡佬族还有一种较为特殊的音乐,即报信歌,也就是报信专用的山歌。唱此曲,便意味着族中发生了大事,或是
吐司家、或是外族豪强来袭,通知族人此时需逃跑隐匿。因为报信歌的特殊性,只能采用本族语言进行传唱。
六盘水市六枝有一首报信歌采用民族调式,大概词意这样写到“天晕黑,吆牛回,四面八方有人围,好汉不吃眼前亏”,简明地表达了报信的目的及内容。
仡佬族乐器使用历史悠久,多种多样。早在唐宋时期,仡佬族人民就已开始使用竹黄乐器,并有“踏歌”等艺术形式。
铜鼓、牛角、笛子、葫芦笙是仡佬族历史上的常用乐器,每逢庄严肃穆的祭祀活动,则用铜鼓敲击。仡佬族还喜欢吹树叶吹曲,随手从树上摘下一片树叶,用右手食、中二指轻轻按在唇上,就可吹出清脆婉转的各种曲调。箫、笛、
唢呐、芦笙等乐器既可以独奏,也可以合奏。合奏的曲调较多,如广西
隆林仡佬族人民喜欢吹奏的《八仙》《拾柳》《晒粮花》《南山北》《地板》等,都是比较好的曲调。泡木筒是仡佬族的独特乐器,用长两尺余的泡木捅去芯,做成筒,凿两孔,上端插竹唢筒,吹奏时发出“呜哇呜哇”的声音,仡佬族因此称呼它为“呜哇”。“呜哇”只能在秋收毕至正月十五期间吹奏,其余时间收藏不用。
舞蹈
仡佬族的舞种较多,著名的舞蹈有踩堂舞、
酒礼舞、芦笙舞、
牛筋舞、狮舞等。酒礼舞适用于传统婚礼,其舞蹈特点为一领众合、人口不限、动作简单、边唱边跳、气氛热烈。芦笙舞是在节日对跳。踩堂舞则是仡佬族的一种丧葬仪式。踩堂舞最初是在埋葬死者时的坟台前举行的,因受场地的限制,后来演变成在堂屋中进行。跳踩堂舞须在停放死者的堂屋中进行,表示哀悼和怀念。舞者三人一组,分别吹芦笙、打钱竿、舞丝刀,在灵前边跳边唱。舞时身体微曲,来回跳跃,右脚落地稍重。舞蹈的人数,视堂屋大小而定。黔北道真一带的仡佬族,每逢年节喜庆,均要表演高台狮舞,以示吉庆。居住在广西
隆林弄麻的仡佬族,一旦年过古稀的老人大病痊愈后,亲人们都要聚集在厅堂跳“
牛筋舞”,向老人祝福。舞后,由主跳人将手中的熟牛筋和几斤新鲜牛肉献给老人,祝老人身体如牛筋那样坚韧强壮。在
贵州省安顺县黑寨、弯子寨和
平坝区大狗场一带,还流行着一种“地戏”,又称“跳神”。一般是在
春节、“
吃新节”或重大喜庆时才进行。参加表演的人,面部蒙着一条黑纱帕,额部戴一木质面具,身穿戏衣,手舞道具。面具所表现的角色,分旦、生、净、丑,表演形式有念、做、唱、打。伴奏乐器只有一鼓一锣,击音沉重,节奏强弱分明。演唱的内容,多以古代历史故事为主。
傩戏
戏原始形态是早期的傩或傩祭,即一种祭祀巫术活动。据考证,商周时期出现的傩祭是如今傩戏的雏形,它经历了由祭祀祈祷到庆典娱乐的功能转变。明末清初,各种地方戏曲蓬勃兴起,
傩舞吸取戏曲的艺术因素,发展成为傩堂戏、
端公戏。
仡佬族傩戏主要分布在贵州
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
道真、
正安、石阡一带,由民间称为“道士先生”的艺人组班表演,有冲傩、打保福、阳戏、梓潼戏等多种表现形式。演出傩戏时,分开坛、开洞、闭坛三个阶段,演唱者须戴上面具。开坛和闭坛为酬神送鬼,表示对先祖先师的虔诚祈祷,开洞则是演出观众喜闻乐见的戏剧节目,每出戏间还有“插戏”,形式活泼,短小精彩,引人注目。演出时以锣、鼓、、唢呐等乐器伴奏,有歌有舞,或说或唱,庄谐交作。参与人数至少5~7人,多则10人以上;表演规模一天一夜、三天三夜、七天七夜不等。内容因信众目的与坛门派别而异,整个演出过程呈现出娱神和娱人结合、祭祀与艺术交融的特征。
傩戏的最大特点,是既有宗教性表演,又有艺术性戏剧,而且表演时,宗教性表演是基础,当中穿插一些富有生活情味的艺术性戏剧。例如《洪门土地》这个剧目是表演洪门土地奉三王天子之命下来打扫傩堂。因为这种打扫是以扫除的形式驱逐傩堂的邪恶,所以它是一种宗教性表演。在这类戏剧中,常通过人物与人物的对话来显示人物与人物之间的关系,从而使剧中人物形象更加鲜明突出。仡佬族傩戏是仡佬族文化与贵州
巫傩文化的载体,在宗教、历史、民俗、音乐、文学、教育等方面都具有特殊的研究价值。2008年,仡佬族
傩戏被列入
中原地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工艺美术
冶铸与锻造
仡佬族世世代代从事农耕、取丹炼汞,适应农耕、采矿生产的需要,冶铁、铸造工艺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在仡佬族古代墓葬中,曾发掘出铜发钗、铜柄木梳、铜釜、铜扣饰等铜器,证明仡佬族很早就掌握了冶铸铜器的技术。仡佬族善铸铜釜和铜鼓,铜釜,用为炊具。铜鼓敲击出声,用为乐器和礼器。除冶铸之外,仡佬族在锻造上也有很高的技术。元明时期,在
务川仡佬族中已出现以打制铁器为生的专业劳动者,被称为“打铁仡佬”。锻造工艺主要用于打造铁制工具,如锄、镰、小刀等小型器物。这些器物锋利耐用,深受大众所喜爱。
雕刻
是仡佬族传统的雕刻艺术有木雕、石刻、
砖刻等。木雕工艺最多体现在民居、法器、神像、
傩戏面具、酥食印板、木制家具等处。图形有狮虎蝙蝠、花鸟鱼虫、龙凤
麒麟、神话故事、风俗传说等。仡佬族的木雕工艺,内容丰富、构图饱满、疏密有致。工艺手法多变,高、中、低
浮雕、
透雕、
圆雕及
线刻相结合,装饰味浓厚,外型简练,刀法细腻,粗犷与清秀并存。石刻在民居中,主要体现在石墓、石碑、
石牌坊、石桥梁、石墩、石水缸等方面,一般都雕刻一些比较粗犷的花纹或动物图案。
石雕在
务川坟茔中体现很多,这是由于务川仡佬族由
岩葬转为土葬,大造花坟,寄托祖宗保佑。以安顺文庙龙柱、务川桃符石牌坊、
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王寅亮墓等为代表。砖刻作品见于
庙宇、阁楼、
聂氏宗祠等古建筑中。
编织
仡佬族男子擅长竹编。剖竹为
薄片或细丝,编制竹席、竹笠、竹椅、竹凳、竹几、竹箱、竹篮、
竹箩、竹筐、竹背笼等,拿到市场出售,深受附近各族人民喜爱。
遵义市务川丰乐黄都乡仡佬族编的
水竹凉席,图案美观,又可折叠,携带方便,20世纪50年代已出口
印度和
印度尼西亚。
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环城区
杨村乡珍珠峪村仡佬族编织的竹席畅销省内外。遵义地区的一支仡佬族,以擅长编制竹
簸箕著名,被称为“打簸箕仡佬”。仡佬族还有一种特殊技术,将新砍下的尺竹烤热,用牙撕下一缕一缕的细竹纤维,称为“竹麻”,用竹麻搓成竹索,耐水耐用。通常用作犁耕时的牛牵索,亦可作为引舟渡河的竹索或竹索桥的制作材料。
刺绣
仡佬族女子擅长刺绣工艺,从针法、设色、图案都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其中以
挑花最具特色。绣法有架绣、游绣、梭绣、
挑绣等。刺绣的图案可为周围环境的花草、山水、田川和各种可爱的动物。仡佬族姑娘从小学刺绣,在鞋面、围腰、腰带、袜带、衣裤边、帘、帷、枕头、裙、荷包、手帕、裕裤、
背扇等物,都绣上各种花样,点缀装饰,充分体现出仡佬族的审美意识。
剪纸
仡佬族传统剪纸基本上是作为其他工艺的组成部分或者作为仪式道具来使用,在如丧葬仪式、傩戏仪式、花灯戏等特有的民俗仪式中,剪纸充当人与神灵、祖先沟通的重要媒介。在花灯戏中,每一种类型的花灯在跳花灯仪式中的功能都是不一样的,依据每一种花灯的功能,会贴有形制不一的剪纸。不同纹样的剪纸蕴含着不同的深意。在傩戏中所使用的令旗,也由早期由布制作变成了剪纸制作,几乎每个傩戏班所使用的令旗纹样都不太一样。傩戏中的五瘟船上也有些许剪纸纹样。
早在民国初年,务川县仡佬族每逢
春节、新年,还有把贴有剪纸的灯笼挂在大门前或堂内的习俗,剪纸纹样多为花鸟鱼虫。后随着电灯的普及,这种灯笼逐渐消失。
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有关于宋子萍善于剪纸的记载,但其作品现已遗失。现在仡佬族聚居区从事剪纸创作的人为数不少,一般是剪纸艺人、爱好者或美术教师,他们用剪纸表现仡佬族题材。
美术
在仡佬族的一些年代久远的寺庙与宗祠中仍能见到古代仡佬族绘画遗存,以壁画为主。清光绪年间仡佬族画家韩全子擅长画神案、工笔宗教人物,有遗作《孔子》《老君》《观音》等16幅。
体育活动
打篾鸡蛋
“
打篾鸡蛋”,又称“打竹球”“打篾球”,是仡佬族的一项传统体育竞技游戏,现在已经被列为
贵州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仡佬族的打“篾鸡蛋”最早源于
南宋民间流行的“飞陀”,已有800多年的历史。现流行于大方、
织金县、遵义、
仁怀市、
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
务川等县。“”篾鸡蛋”常用竹篾条编成,大小不等,一般大如拳头,有空心、实心两种。实心的多用稻草、棉花、布团充塞球心;空心的内装铜钱、石子和碎碗片,有的还在球壳上涂上颜色,宛如彩球。重量一般在半斤,外形如同鸡蛋,故名为"篾鸡蛋"。“篾鸡蛋”的打法有两种:其一是选择宽敞的院坝,中间划一条分界线。人分两队,每队3~5人,各在一方,或用手送,或用脚踢。凡打不过线,球触了身体,便输了;其二是在荒山旷野中进行,不限制人数,也不分组。比赛时,先由一人将“篾鸡蛋”随意向空中抛出,其余的人竞相奔向“篾鸡蛋”跌落的地方,先抢到“篾鸡蛋”者继续扔出,以扔出次数最多者为优胜。
打花龙
打“花龙”流行于
遵义、
仁怀一带。“花龙”是用竹篾编成的空心小球,内装铜钱、碎磁或小砂石。欢度春节时,男女老少聚集在一个固定点,即“花龙坡”,两人一组,互相打来打去。“花龙”里面的铜钱、碰片、
砾石互相撞击,发出声音,十分有趣。打“花龙”中龙的制作分板凳龙、草龙、水龙、火龙、彩龙等。板凳龙是在长板凳的两端分扎
龙头龙尾,前两人,后一人,持凳脚玩舞,一凳一龙,可多龙合舞。草龙系用稻草束做成龙,为儿童游戏,模仿成人玩舞。水龙用
龙须草、柳须条扎成,用于求雨,每到之处,必以水泼淋。火龙每节亮灯,于夜晚起舞,所到之处,备有火花、鞭炮,于舞龙时追随前后燃放。彩龙披彩绘龙衣,舞于白天。当然这种喜闻乐见的打“花龙”,除了春节外,其他重大喜庆节日也可以舞动玩乐。
打秋千
打秋千活动,流行于贵州
遵义一带和广西隆林仡佬族地区,多在春节和正月十五举行。分打“甩秋”和打“
磨秋”两种。“甩秋”是用绳索在空中悬荡,青少年打起甩秋,腾空而过,宛如飞人。“磨秋”是用横木进行盘旋,两端各坐一人,距地面较近,参加者不局限于青少年。在隆林仡佬族居住地区,每逢春节期间,打“磨秋”是一项传统的节日活动,参加人数众多,还包括有壮年妇女,出现一派欢乐气氛。
高台舞狮
高台舞狮主要流传于道真、
务川、
正安、
习水县等县,是集民间杂技、民间舞蹈和民间体育于一体的综合艺术。每逢
春节喜庆时都要表演,以示吉庆。艺人扮演成狮子、
孙悟空、
阿罗汉,在十二张重叠的大方桌上完成角色情节,诸如逗狮、驯狮、恶作剧逗乐等,除此以外,还要表演“
苍鹰展翅”“冲天倒立”等五十多个高难动作。表演时间一般需要4小时左右,“狮戏”队一般由5~15人组成,道具主要有狮头、狮皮、猴、罗汉等。“踩斗”是高台舞狮的最高潮,狮子站在最高层桌子四脚上,移步起舞,间以踢腿、舔腹、踩脚等动作,风趣惊险,是节庆时深受群众欢迎的民间表演艺术。
民族医药
仡佬药来源广泛,品种丰富,包括植物药、动物药、矿物药及其他类的药物,其中以植物药居多。从各地调查的资料表明,当今所用的品种已达1000种以上,常用的达到200种。同其他民族一样,仡佬医用药多为鲜药,用药剂量凭经验以手抓,同一种药各地仡佬医用量均不相同。仡佬药的剂型常见的有水煎剂、水酒共煎剂、酒浸剂、油浸剂、
熏蒸剂、散剂、丸剂及其他一些剂型,另外还常用药物与猪肚、猪脚、鸡、鸽子等同炖(或蒸或煮)服;或将药物与水、酒、醋磨汁;外用药物常捣烂外敷等多种方法。在长期的实践中,仡佬族人民积累了丰富的医疗经验,如“小儿急惊不自然,朱砂南星各二钱,灯芯姜汤来服下,药到病除得周全”,“干疮原来皮火旺,吴芋花椒加硫磺,研末香油搽上好,药到病除此方良"等口诀普遍流传,是古代仡佬族人民智慧的结晶。
近现代发展
1950年12月9日,贵州省人民政府在《关于少数民族地区工作的指示》中确定,“少数民族聚居地区,条件具备时应实行区域自治”。根据上述决定,贵州省在仡佬族集中分布的区域建立了
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和
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两个自治县。同时,结合仡佬族散杂居分布的特点,还建立了20个仡佬族乡。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使广大仡佬族人民实现了当家做主、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的充分权利。在政治权益保障的前提下,历史悠久的仡佬族获得了快速发展,人口总数成倍增长,人口素质有了显著提高,人口结构的性别比、年龄比更趋科学化,为仡佬族地区的繁荣与进步奠定了发展基础。
同时,仡佬族地区的生产力水平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大多数人民群众的温饱问题得到解决,经济建设打破了长期以来形成的封闭的经济格局,产业结构调整逐步趋于合理,改变了新中国成立前信息不灵、交通不畅的落后状况,结束了没有一寸公路、没有一根电杆的历史,各项事业得到巨大发展。改革开放以后,仡佬族地区注入了商品经济的活力,各项事业蓬勃发展,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广播、电视、体育等各行各业得到飞速发展,尤其进入新时期,随着中国西部大开发、“富民兴边”、扶贫攻坚等重大战略的实施,仡佬族地区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
仡佬族地区交通条件有了很大改善,马、拖拉机、汽车、自行车成为主要的交通工具,贵州仡佬族地区绝大部分地方都通公路。贵州
务川的仡佬族地区如丰乐河一带,河深水急,难于架桥,交通不便。1976年以前,河两岸地区的仡佬族和其他民族靠船摆渡互相交往,1982年,国家共投资55.8万元,经过3年施工,架起长120米、宽8.5米的钢筋混凝土单孔桥,大大改善了当地仡佬族的交通条件。
在社会文化事业发展方面,通讯状况有了根本性的改善,现代通讯、科技、互联网技术已经深入仡佬族千家万户。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办学条件进一步得到改善,入学率、升学率有较大增长,培育了一大批仡佬族人民自己的科技队伍。人均收入及消费等指标显著增长,彩电、冰箱、洗衣机、移动电话等电器进入农村家庭,电脑、轿车等高档消费品开始进入城镇居民生活,市场繁荣,物价稳定,
商品供应充裕,人民群众生活质量普遍提高。城乡居民住房条件大大改善,城镇职工养老、失业和医疗保险基本实现全覆盖,保障资金实现了社会化发放。符合条件的城镇居民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基本做到了应保尽保。就业与再就业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其他社会事业协调并进。广大仡佬族地区旧貌换新颜,迎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参考资料
风俗习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2023-06-18
仡佬族民歌.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2023-06-19
概况.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2023-03-21
务川简介.务川自治县人民政府.2023-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