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秋是我国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一种传统体育活动,类似于秋千。它分为转磨秋和磨担秋两种形式。这项活动通常由四个人参与,他们抱着环形装置旋转跳跃,其运动状态类似推磨,因此得名为转磨秋。1991年,全国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将其列入表演项目。
哈尼人在农历五月至六月期间举办磨秋活动。五月年的节日在戌日或亥日举行,称为“五月年”。六月年的节日选择中间的三至五天举行,被称为“六月年”,哈尼人称之为“苦扎扎”节。这些节日都是
磨秋节的一部分。磨秋的玩法是在场地中心竖立一根长度约1-2米的坚硬木材,顶部略微尖锐,作为轴心。然后,使用一根长约6米的木杆,在中部开凿一个圆形孔洞,水平放置在立柱上方。当参与者推动横杆并快速奔跑数步后,他们会迅速爬上或趴在杆头上,随着杆子的旋转而上下起伏。落地的一方会用脚蹬地,使得杆子反弹起来,并利用蹬力让横杆两端交替上升和下降,从而保持不断的旋转。
秋千作为一种具有悠久历史的民俗活动,至今仍然广泛流行。它不仅丰富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也为民俗研究者提供了宝贵的研究样本。磨秋在
云南省、
贵州省、
广西壮族自治区等地的
傣族、
景颇族、
苗族、
壮族、
哈尼族、
布依族、
仡佬族中尤为盛行,其中哈尼族的磨秋活动最具代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