挂亲
清明期间为亲人扫墓
挂亲,又叫“扫墓”,是中国鄂西南山区一带人们为亲人扫墓时的习惯性说法。
挂亲,即为缅怀逝去的至亲长辈而举行的简单祭拜仪式——在逝者坟前叩首鞠躬、焚香烧纸、燃放鞭炮;在坟头插上树枝或竹条,悬挂起五颜六色的“清明节吊”,以寄哀思。这一习俗自古沿袭至今,约定成俗。
挂亲大多并不是在清明节当天进行,而是在春风前后任意一天。
简要介绍
“挂亲”的说法显得形象而贴切,即为缅怀逝去的至亲长辈而举行的简单祭拜仪式——在逝者坟前叩首鞠躬、焚香烧纸、燃放鞭炮;在坟头插上树枝或竹条,悬挂起五颜六色的“清明吊”,以寄哀思。这一习俗自古沿袭至今,似已约定成俗:“挂亲”大多并不是在清明节当天进行,而是在春风前后任意一天。
主要意义
祭祖也好,挂亲也罢,都是纪念先人的方式,形式虽有别,宗旨却相同,即:传承孝道、推崇孝义、传递孝心、倡导孝行。愿天下父母福寿无边,含饴弄孙,颐养天年,无子女为争遗产而反目之忧;愿世上儿女心怀感恩,孝敬父母,善待亲人,不留“子欲养而亲不待”之憾。
倡议
清明节“挂亲”是我国较为浓重的节日,在这祭奠逝者、缅怀先人、寄托哀思的时节,大家以什么形式悼念祖辈,表达思念之情呢?一是保护生态环境,倡导低碳挂亲。二是发扬传统美德,倡导厚养薄祭。三是党员干部带头,推行文明祭扫。
历史传说
每年三月的清明节前后,总有一个晚上大雨滂沱,电闪雷鸣约一个小时,每当这个时候,城步杨家的年老长辈就会告诉后代:“杨令婆婆从山海关区回城步来给杨令公公挂亲来了,明天我们也要为先辈祖去扫墓挂亲”。杨令公公是城步杨氏的祖先,杨再思,生于唐朝咸通十年已丑(869年),卒于后周显德四年丁已(957年),享年89岁,受朝庭封授江淮湖广都铃辖使,并授银青光禄大夫,辰州刺史,后因功授左仆射尚书,统据湘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一带。杨再思的妻子马氏率子孙戊边而终,而每年的清明节她都要回故乡为杨令公公挂亲扫墓。所以,每当清明节前后,电闪雷鸣的夜晚,城步杨氏后裔就认为是“杨令婆婆挂亲”之时。
辨析
清明扫墓叫“挂青”“挂清”还是“挂亲”?
有人说坟头上的那些东西都是在清明时节挂的,顾名思义应该叫做“挂清”,于是常写成“挂清”。
也有人说清明扫墓叫“挂青”较为实际,因为外出踏青就是清明节的传统习俗,古人把清明节又叫踏青节。
在湘西南山区一带,却习惯把清明期间为亲人扫墓称为“挂亲”。乡下盛行土葬,也没有公墓,村民死后装入棺木中,就近葬在山坡上。“挂亲”的说法显得更为形象而贴切。因为在清明节前后,人们总会缅怀逝去的至亲长辈而举行简单祭拜仪式——在逝者坟前叩首鞠躬、焚香烧纸、燃放鞭炮;在坟头插上树枝或竹条,悬挂起五颜六色的“清明吊”。所以,这是挂念、惦记亲人的最好表达方式,叫“挂亲”再合适不过了。
流行地区
鄂西南、湘西南、云贵川、江西省等地区。
文化诗词
挂亲
葛新平(江西)
抚碑除杂草,深鞠泪潸然。
德泽心中记,音容梦里连。
诸孙皆气概,阿父莫魂牵。
极乐无劳苦,瑶台享永年。
参考资料
挂亲.中国法院网.2019-04-08
高明华:弘扬传统美德 倡导低碳挂亲.中国社会科学网.2019-04-08
目录
概述
简要介绍
主要意义
倡议
历史传说
辨析
流行地区
文化诗词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