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篆字源研究(繁体竖排版)》致力于文字探源,旨在初步建立文字字源系列,进而明晰字族内字与字之间的同根系联及其繁衍发展的历史进程。全书共二十五个系列,作者在每个字例后都附上了一页毛笔书写的篆、隶、楷字样,以便明晰该字的源流,也可供书法研习者参考。
北京大学高明教授认为此书的“研究方法非常科学”,著名史学家、
古文字学家
李学勤先生认为此书“多有创见,有裨学人”。
龙口市王美盛先生精研害法,探源文字,新撰《籀篆字源研究》多有创兄,有裨学人。
“籀”本指我国
周代时通用的规范化文字,即籀文。籀文为大篆的典范,故也代指所有的大篆文字,包括
夏商周三代陶器、甲骨、鼎、
玉石等载体上的一切古文字。“篆”这裹指在籀文基础上重新统一厘定出来的
秦朝篆书,世称小篆。籀篆结合起来,就涵括了整个先秦篆系书法文字。
篆系文字在文字学分类
中统属古文字。篆形笔势是古文字的书法特色,篆书则是古文字的书法称呼。籀篆字源即籀篆字体的形义来源。籀篆字源研究就是解答籀篆文字的形体缘何而立,其本义是指什么的问题。形体是存在形式,本义是核心内容,二者密不可分。形随义走,义在形中,形义高度统一。
现在从事篆书创作的书家,无不感到先秦籀篆书法文字字源释读的困难,困难的症结在于许多文字的字源不明。不明字的形义来源,自然无法对一字多形及籀篆之间的差异等现象做出准确的观察和理性的把握。书写时,照葫芦画瓢,形散神离,古人原生态字形中所蕴涵的质朴自然、醇厚醉人的气息荡然无存,哪里还能创作出什么高质量的书法作品呢?当代从事篆书创作的书家数量也在相对减少,篆书创作薄弱落后的局面已是不争之客观现实。因此,要突破籀篆书法创作中文字释读困难的瓶颈,彻底改变篆书创作十分薄弱的落后格局,就必须大力推进籀篆字源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