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晋鸣,新闻干事,后来考入光明日报新疆记者站,光明日报江苏记者站站长,教授高级记者,全国百佳优秀新闻工作者。现为
东南大学董事会董事,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兼职教授,
河海大学兼职教授。
人物经历
郑晋鸣,男,第十二届
长江韬奋奖长江系列10名获奖者之一,曾从军在新疆部队当过文化教员、新闻干事,后来考入光明日报新疆记者站,光明日报江苏记者站站长,教授高级记者,全国百佳优秀新闻工作者,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他从事新闻工作20多年,先后在5个省市自治区驻站和工作。他对新闻事业充满热情,曾说:“新闻是自己的最爱,爱之胜过爱自己”。凭借这种对新闻事业的热爱,再加上勤奋、智慧和永不向困难低头的顽强,他写出了一篇又一篇精彩的报道,连续5届获得中国新闻界的最高奖——
中国新闻奖。到
江苏省工作期间,连续10年获得江苏报道奖
一等奖,每年的头版头条总数、好稿总数、发稿总数均居光明日报全国各记者站之首。
现为
东南大学董事会董事,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兼职教授,
河海大学兼职教授。
人物事件
“新闻是自己的最爱,爱之胜过爱自己。”这是郑晋鸣的人生格言,也是他的真实写照。正是源于这种热爱,他“半路出家”做了记者,在尔后的二十余年间,他甘于吃苦,拼命学习和工作,为自己所痴情的事业奉献着每分每秒。
郑晋鸣出身于
山西省农村一个普通的教师家庭,大山里艰苦的生活环境培养了他不甘向困难低头的性格。经历了饥寒交迫的童年,青年时代,他
参军离开了家乡。在新疆的部队里,他当过文化教员、新闻干事,后来考入光明日报新疆记者站,开始了他梦寐以求的记者生涯。
为了熟悉民情,老郑在刚到
江苏省的三年内跑了20万公里,江苏省64个县,426个乡镇,他都跑过两次以上;为了节省开支,老郑舍不得雇专职驾驶员,有时候出差,既要开车,又要采访,个中风险和艰辛,让人不忍回首;为了采访第一手的独家新闻,他出过两次较大车祸,死里逃生,至今腰间还留有术后的钢板;为了采访抗洪抢险,他与在抗洪第一线与群众同住堤坝五天,差点被毒蛇咬伤,写出了《人心更比洪水高》,获江苏报道奖
一等奖;为了采访徐州矿井瓦斯爆炸事件,他冒着生命危险与营救人员一同深入井下,受到
徐州市领导的高度赞扬;为了揭露"
黑网吧"的真实状况,他带领实习生冒着39
摄氏度的高温一天跑了四个县20多家网吧,写出了《专家建议网吧整治重点下移》,受到当地领导的高度重视。
正是由于与群众有真感情,老郑写出了许多富有情感的作品。1999年5月,美国和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部队悍然轰炸了中国驻
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大使馆,光明日报驻南记者
许杏虎、
朱颖不幸牺牲。作为许、朱的同事,老郑主动来到许在农村的老家住了7天,白天帮忙接待客人、照顾老人,晚上熬夜写稿。《小院不了情》、《故乡的魂》、《送虎子归故里》等稿件都是他含泪写出的,文章感动了编辑,也打动了读者。
2004年7月19日,老郑经过两个多月的采访,在光明日报经济周刊头条刊发了分析文章《增长并不等于发展》,管窥
江苏省经济增长方式。此文切中问题要害,李长春同志曾高度评价说:"这篇文章很好,很有深度。"此稿在江苏也引起了极大反响,江苏专门举办了领导干部科学发展研讨班,进行专题讨论,
扬州大学、
江苏科技大学等大学将此稿印发给全校做课文学习。此文获得了
中国新闻奖二等奖第一名。
由于常年在外奔波,忘我的工作使他无法照料年迈的父母和年幼的儿子,这也让他一直心怀歉意。去年
2017年全国两会期间,正在北京采访的老郑接到电话,父亲病危,速归。一听到消息,这个向来倡导"流血不流泪"的铮铮汉子忍不住泪流满面。一边是生他养他的老父亲,一边是报社一年中最重要的报道任务,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他狠下心来留在北京继续采访,等回到老家时,父亲已经过世两天。老郑一下子在父亲灵位前长跪不起,没能见上父亲最后一面也成为他一生中最大的遗憾。就在几天前,他年近80岁的老母亲在种地时从山坡上滚落下来,情况危急。老郑得知消息后火速赶往飞机场,但就在半路上,他接到一个重要的采访任务,高度的敬业精神让他不得不调转车头,直接赶往采访现场。
记者站工作具有较大的自由,缺乏监管。为了加强自律,老郑给自己拟定了名为"一、二、三、十"的工作计划,即每月一个头版头条、两个二版头条、三个四版头条,每月共发10篇稿件。正是由于他多年来一直履行这个计划,连续8年来,他的发稿量、头版头条和其他版头条数、好稿率均居光明日报全国各记者站前列。
光明日报和
江苏省新闻圈里的人对老郑都有这样一个评价:老郑写新闻采访实、角度刁,感情真。的确,老郑就是源于对新闻事业的满腔热情,痴心工作二十余年,凭借勤奋、智慧和永不向困难低头的顽强,写出了一篇又一篇精彩的报道,3次获得
中国新闻奖,连续7年获得江苏报道
一等奖。
光明日报郑晋鸣同志事迹介绍
郑晋鸣,男,山西沁源人,1960年12月出生。现任光明日报社江苏记者站站长,高级记者。一直在基层从事新闻报道工作,曾获“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抗震救灾宣传报道先进个人”、“‘走转改’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30年来,公开发表各类稿件万余篇;用稿量、好稿量、头版头条数连续15年居光明日报全国各记者站之首。出版各种著作150余万字。在历届“
中国新闻奖”评选中,有2篇作品获“中国新闻奖”
二等奖。
郑晋鸣对党的事业高度负责,对群众利益时刻关注,在深入实际采访中总能挖掘出重大报道题材。
2004年,出访美国的郑晋鸣从一群“老外”对当时中国一味追求GDP增长的不理解中意识到,不能让逐年跳跃的GDP数字换来令人忧心的生存环境和发展空间。经过两个多月的深度采访,他写就了《增长并不等于发展》。甫一付梓,便引起轩然大波,在为经济增长数据一路走高的喝彩声中,这篇报道犹如当头棒喝。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但社会上一些人对增长与发展的关系仍然缺乏理性的认识,这篇报道见报后,有人甚至发出了“没有增长会有发展吗”的质疑。在这个关键时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同志认为“这篇文章很好,很有深度。”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曾培炎在一次讲话中原封不动地引用了这篇文章中的三个标题。后来,中央把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提法改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该报道获“
中国新闻奖”
二等奖。
近50年来,中国人一直奉行“多快好省”的信条,郑晋鸣在采访中以特有的新闻嗅觉敏锐地发现,好与快、富民与强省孰先孰后,需要探个究竟。2006年11月写出了《和谐文化催生江苏十余项领先》的报道,在全国第一次将“又快又好”变为“又好又快”,将“强省富民”变为“富民强省”。一个月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引人注目地提出了“又好又快发展”。于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又好又快发展、富民强国一并写入了党的十七大报告。十七大闭幕期间,郑晋鸣有幸成为接受
中国中央电视台《
新闻联播》采访的记者之一。1999年
春节期间,全国“三下乡”又掀高潮,如何使“三下乡”常搞
周涛,郑晋鸣深入采访后写出了《感情越拉越近——关于江苏“三下乡”的调查》,在光明日报刊出当天,时任中宣部常务副部长刘云山批示:“光明日报对三下乡的报道有声有色、有深度,尤以江苏的调查为最,这样的报道对实际工作有很好的促进作用。”2000年元月份,中宣部《新闻阅评》又一次转摘了郑晋鸣采写的《“下乡”搞活“乡下”》的文章,并在评语中说“这篇文章提出了新情况、新问题,总结新经验,发表新见解,问题切中要害,经验和见解有新鲜感,又实在可行,希望媒体多推出这样的好文章。”紧接着,全国“三下乡”现场会在
江苏省召开,会上郑晋鸣这两篇报道作为资料印发给与会代表。
郑晋鸣嫉恶如仇,敢于针砭时弊,勇于向党和政府反映社会问题。
上世纪90年代初,国内市场充斥着大量假冒伪劣产品,他在探亲期间,发现老家农村不少农民到
无极县贩假药。他在第一时间报告总社并受命到无极县暗访,很快了解掌握了第一手资料。返京第二天,一篇题为《富了一县坑了全国》的内参给人们揭开了无极医药市场制假售假的真相。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很快对内参做出批示,一场打假活动迅速在全国范围内展开,很快端掉了无极假药市场。该内参获当年全国内参类评比特别奖。
1998年,就在
长江发生特大洪水之前的一个多月,郑晋鸣发现从
马鞍山市到南京长江段有人为一己之利不惜毁堤非法采沙,感到一旦洪水袭来,后果不堪设想。强烈的忧患意识驱使他连三赶四到沿江沿线采访,写下了《采沙毁堤何时休》的报道。文章并不长,却事关沿岸千家万户的安宁。1998年5月22日在光明日报刊出后,水利部火速命安徽、
江苏省两省严查采沙,封存船只,紧接着
江苏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定了《无限期禁止采挖江沙》的规定。之后一个月,长江流域遭遇特大洪水,唯有江苏有惊无险。2001年10月25日,国务院颁布了《长江河道采砂管理条例》,将长江采砂管理纳入法制化轨道。此稿获“
中国新闻奖”
二等奖。
2011年,南京市建设地铁3号线,需要沿线的600棵
三球悬铃木“让路”,郑晋鸣接到群众举报电话后,连续三天到现场采访,《从南京护绿历程看——大树不该被移走》、《城市管理更要讲科学——对南京“梧桐让路”之争事件的追踪报道》等系列报道相继刊出,有力抨击了城市建设“重面子轻里子”的弊端,引起中央高层的关注。国务院两位副总理打电话给南京市领导,希望他们在砍树上要慎重。南京市委市政府根据国务院领导的指示,多次召开专门会议,做出了调整城市建设规划方案的决定,出台了相关法规。地铁3号线沿线的600棵大树保住了,全城每棵古树名木都有了GPS“护身符”。
郑晋鸣以人为本,善于发现典型,乐于替好人说话。有关“好人”一类的题材一直备受关注,由此也在全国率先报道诸多典型。
人民的好干部孔繁森的最后14天是在新疆考察中度过的。任职新疆记者站的郑晋鸣在陪同考察的过程中,敏锐地察觉到这位领导干部身上有着不一般的品格和情怀。就在孔繁森牺牲后的日子里,郑晋鸣踏着孔繁森在新疆留下的足迹重走4000多公里,从
叶城县到
阿克苏市和喀什再到
乌鲁木齐市,他不肯错过与孔繁森有过接触的每一个人,不肯忽略孔繁森举手投足的每一个映像。回想着采访的一幕幕,郑晋鸣夜不能寐,深情写出了《孔繁森生命的最后十四天》。一年之后,孔繁森成为全国领导干部学习的榜样。
“全国模范教师”
徐其军是一名乡村教师。2002年,年仅25岁的徐其军被查出患有
肾衰竭并发
尿毒症,却毅然拖着病躯在讲台上一站就是9年。郑晋鸣凭着特有的新闻嗅觉,从徐其军身上看到了全国乡村教师淳朴的敬业精神和大爱情怀。他走进徐其军生长和工作的乡村,深度采访之后,写出了《坚守讲台,因为爱》,点出中国教育正是有了千千万万像徐其军这样的乡村教师才有了光明的前途。不久后,徐其军荣获“全国十大最美乡村教师”称号,并成为全国教师的楷模。李源潮同志在光明日报上批示,“这个典型很好,值得在全国宣传和学习”。
郑晋鸣主动请缨,六进汶川。在抗震救灾火线上经历生与死的考验。
按理说,他是江苏站记者,轮不着他出马。然而,震后第三天,他就将请战电话打给了总编辑。放下电话不到24小时,一篇《飞往汶川》的报道跃然光明日报上,此后一年,这位年近50、头发花白、身着
迷彩服的“战士”六次出现在抗震救灾的“战场”。
震后一月,他走遍了12个重灾区;
六进汶川,他写下了《震不垮的精神长城》等60多篇通讯报道;率先报道了映秀中学校长
谭国强、直升机长邱光华;
他还将为若干单位作抗震救灾报告所得酬金全部捐给了灾区。
获得荣誉
郑晋鸣,光明日报社驻江苏记者站站长。一直在基层从事新闻报道工作,曾获“第十二届
长江奖”、“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走转改’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用稿量、好稿量、头版头条数连续15年居光明日报全国各记者站之首。
参考资料
郑晋鸣.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2021-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