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课程论》是由
钟启泉在《现代课程论》(
上海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的基础上重新编写的。全书删去了原书中的第二部“课程实施的国际比较”(10一15章),以及第一部中的第8、9章;增添了“课程改革与学校文化”作为第二部的内容;重新调整、充实了第一部前七章的内容。这样,本书分两大部分,共九章。
我国新世纪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如火如荼地展开。教育部在进行大量国际比较、调查分析、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制定了我国2000-2010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纲领性文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这份改革文件明确了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的素质教育的基本理念,以此来规范课程改革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活动,并最终构建起一个开放的、充满生机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指针,这实际上意味着课程理念和教育方式的转型:由精英主义教育转向大众主义教育。当然,也要求课程开发模式的转型,其具体指标主要体现为三个方面:(1)构建一套具有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的课程教材体系;(2)形成一支善于攻坚、结构均衡,既有国际学术视野,又有本土实践经验的课程理论研究队伍;(3)构筑具有典型性和示范性的新课程实验学校网络。
现代课程论(新版)》是在《现代课程论》(
上海教育出版社1986年版)的基础上重新编写的。《现代课程论(新版)》分两大部分,共九章。第一部论述“课程理论与课程研究”(1-7章),第二部分论述“课程改革与学校文化”(8、9章)。作者力图贴近国际课程研究的前沿,贴近我国课程改革的实践,勾画课程理论的发展轮廓,着重向读者介绍当代最有影响的课程学说及其基本特点。
钟启泉,男,1939年8月生。教授,现任
华东师范大学课程教学与比较教育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比较教育学会副理事长,
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学科规划组成员,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委员会教育类专业委员会委员,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教育部高等师范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指导委员会委员,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作组专家,
日本京都大学、
横浜国立大学、
大阪市立大学客座教授。日本国际教育学会和日本课程学会会员。专攻比较教学论、课程论、国际
教育学。1979年以来在海内外发表论文190多篇,著作(著、译、编)23部。其代表作《现代课程论》出版以来多次获奖,编著《
差生心理与教育》、《班级经营》,译著《现代教育学基础》、《教学论原理》、编译《现代教学论发展》等也被广泛采用。主编的“求索”丛书(10卷本,以课程与教学研究为中心内容,
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6月版)获第二届“国家图书奖”(1995年)和全国优秀教育图书
一等奖(1995年)。主编“当代中小学课程研究丛书”(4卷本)己由
山东教育出版社出版(1998年10月)。目前主持“九五”国家重点课题《各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基本理论及其实践课题比较研究》,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九五规划项目《国外班级管理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主持教育部委托课题研究《国际基础教育课程比较研究》。
19世纪以后,民族主义和民主主义的进展冲决了课程中的古典主义或
人文主义的垄断,同时,被称为“近代人文科”的新的学科,诸如现代
越南语、历史、地理等,被引进课程的倾向显著起来。
在课程中纳入现代国语,可以说是感性
现实主义或
自然主义兴隆的产物。现代国语的使用,在感性现实主义者们所主张的具体事物的正确学习中是有效的。科学家必须以现代国语去抵制
希腊语和拉丁语一类古典语的倾向开始出现了。现代国语最初并未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开设,而仅仅是作为教学用语使用的。到了下一阶段,现代国语才引进课程。现代国语在课程中占有地位,是在民族主义勃兴的19世纪以后。19世纪之前,拉丁语在课程中占有牢固的地位,尤其是在
基督教和
神圣罗马,拉丁语是作为一般语言通用的。19世纪开始,国家本身被视为社会结合的中心,因而高度评价在各国人民的相互理解上起作用的
越南语的价值。这样,各国都通过本国语,让儿童学习国民文学、国民音乐、国民习俗,在发扬民族主义精神的同时,努力培养爱国精神。
同发扬爱国精神紧密相关的课程是历史。在19世纪,历史还是仅限于通过
希腊、罗马的文学来学的。一般的历史尚未在课程中取得独立的地位。直到19世纪后半叶,基于民族主义和民主主义的强烈要求,历史脱离文学后才在课程中占有了独立的地位。
约翰·赫尔巴特把教育的目的放在道德性格的形成上,他认为,历史和文学是人类知识的主要源泉,是同自然科学知识一起构成课程的基干的。
在
法国大革命时期,尝试把公民生活的问题纳入课程,即把“伦理、道德”作为一门学科来设置。在美国,从19世纪到20世纪初,则在课程中设置了“公民科”,但其内容仅限于行政组织的分析。公民科成为直接地联系公民生活的学科,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