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一九年“五四”运动初期,汕头华英中学(现一中)部分学生因参加爱国运动而受到学校当局的非难。便联络同益东巷青年会办的夜校学生,推选英文教员吴士超当校长,于这一年九月在商业街正式办起了学校,取名“友联中学”,取两校学生联合起来之意,这是当时
汕头市唯一由中国人自己办的中学。
学校创办后,学生除积极学习外,还积极开展抵制日货等爱国运动。著名爱国青年女作家
冯铿(在校时名冯岭梅)当年就读于本校,是一连串运动的组织者和参加者,后来被反动政府杀害,鲁迅先生在《
为了忘却的纪念》一事中也提到了。
由于时局危艰,1927年秋吴士超因故离汕,学校因没人管而停办,1928年春友联毕业生克服重重困难,慷慨资助,购置了一些课桌椅,推本校首届毕业生
李翔龙任校长,使学校复办,学校复办后面临种种困难,但学校师生员工并没有被困难吓倒,他们组建“火山”剧社,演节目,筹资办学,深受群众欢迎。此时学校还打破歧视女性的传统,招收了大量的女生入学。
解放后,友联在市文教局的领导下,继承革命的优良传统,师生们积极投入到土改,
抗美援朝战争等政治运动中,同时发展迅速,教学规模扩大,教学质量提高,为高一级学校输送了许多人才。
1956年秋,友联中学由私立纳入公办体制改校名为汕头市第七中学。1967年冬文革期间改名为“五四”中学,1969年增设高中班,1973年改回为第七中学,1979年恢复为初级中学,1989年10月3日复名为友联中学。
在近几年的中考中都有不少优秀毕业生被各重点中学录取。今年中考中上
普通高中录取线占了66%,还有38位同学被重点高中录取。
友联中学校舍占地面积是全市最小的,可以说是袖珍型的,占地面积不是三千平方米,建筑面积三千三百平方米。全校现有15个教学班,2010—2011届初一级因新学生过多而由五个班增设到六个班,初二也由五个班减少到四个班,初三级不变。学生约1200人,在任教职员工60多人。友联中学是一个优秀且美丽的学校,有优良传统的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