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焯忠
端砚制作技艺传承人
杨焯忠,男,汉族,端砚制作技艺传承人。
人物简介
杨焯忠,2000年前后,肇庆市为消除非法开采、保护不可再生的端石资源,采取全面“封坑”,从此端砚进入“纯库存加工”时代。端溪老坑、坑仔、麻子坑三大名坑的石料,在民间藏家当中频繁转手,10年身价飙升了数十倍。2010年深圳文博会上,由杨焯忠参与雕刻的一方重约2.5吨的 《中华腾飞》端砚惊艳亮相,标价6800万元。
如果要制作一方高档端砚,除了要花费高价购买上好石料,还必须在造型和工艺上独树一帜。对比端砚技法的今昔,杨焯忠说,以前主要靠师徒口传面授,现在通过上网,就可以博采众长。竞争激烈迫使从业者在形制式样、内容风格上出新、出奇,杨焯忠不仅从牙雕、红木的镂空技艺、立体雕刻偷师,还不断探索、拓展端砚表现范围。例如他有一方作品《情暖红山》,就大胆将布达拉宫日照雪山的景致作为题材,开创了端砚先河。
而杨焯忠恰是一位以“内涵”取胜的高手,尤擅以历史典故为依托展现个性,例如表现孙、刘联军火攻破曹的《借东风》,取材于老子出关的《紫气东来》。杨焯忠不喜欢那些匠气太重、过于雕琢的砚品,笃信“因石构图,因材施艺,天人合一”,他最满意的个人作品之一是《踏雪寻梅》,利用砚石上天然的“浮云冻”喻大雪纷飞,辅之以寥寥几笔,一树寒梅,显现高洁情怀。
杨焯忠说,他心目中的端砚上品,当以工艺为桥梁,引导石品与人心产生共鸣,妙在“弦外之音”,余韵不尽,而如何令这颗世代累积的“文心”,不致于湮没,也正是新一代制砚工艺师所面临的重任。
获奖感言
盛世兴收藏,工艺美术行当依赖的就是“太平”二字,没有社会的稳定繁荣,端砚的活力就无从谈起。在今天,虽然砚台的实用功能已经逐渐淡化,但作为一种文化载体,端砚所蕴含的文化内涵仍拥有着经久不息的生命力。人文情怀是砚之根脉,也是端砚文化不断超前发展的动力所在。
参考资料
目录
概述
人物简介
获奖感言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