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修信,是马华已故首任总会长兼创党人敦陈祯禄之独生子,祖籍
福建省漳州,是
马六甲市的巴巴世家。他在家中排行第三,有二个姐姐及二个妹妹。
人物履历
陈修信早年在
马六甲高级中学及
新加坡莱佛士设计学院受教育,后到伦敦攻读法律。
1939年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陈修信返国管理家族的橡胶园。
1941年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他到
印度的
新德里,在英国新闻部远东事务局工作。
1943年,他和父亲敦
陈祯禄在印度成立「海外华人协会」,出任总秘书。
1945年12月,陈修信重返马来亚,出任马六甲华人事务助理参事。
1946年,陈修信出任马六甲市政局总监。次年结婚,育有三名女儿:
陈学昭、陈淑丽及
陈淑珠。
1948年,陈修信开始受委为联邦官委立法议会议员,从殖民地官委至民选议会,他先后担任联邦立法议员26年,至1974年引退为止。此外,他也担任马来亚园主公会理事会成员。
1949年,陈修信开始积极参政,同时当选马华
马六甲支部秘书,马青支团团长及马华中央宣传委员会主席,此外,他也担任马六甲华人询局成员。
1952年至1957年陈修信担任马来亚种植人公会理事,薪金委员会委员和树胶业翻种局委员。
1955年起,陈修信连任马六甲国会议员。
1956年及1957年担任马来亚园主公会主席,同时也担任树胶生产人理事会和树胶业翻种局副主席。
1957年,陈修信出任马华副会长及
马来西亚工商部长。
1958年,马来亚独立后,陈修信担任联盟财政。
1959年大选后,他出任马来西亚财政部长。
1960年12月13日敦
陈祯禄逝世。敦陈修信禀承他父亲敦陈祯禄的政治理想继续在马华党内积极活动。于1961年11月11日马华公会中央代表大会中,原任代总会长拿督谢敦禄医生无意寻求连任,敦陈被选为马华会长。在他的领导下,肇因于1958年马华党选的党内分裂状态渐告结束,会务也逐渐趋于安定。同时,在他的争取下,马华议员进入政府内阁的代表增加到九位,计有:敦陈修信--财政部长、丹斯里翁麟--不管部长兼驻美国及
加拿大大使、丹斯里林瑞安--工商部长、许启谟--地方政府及房屋部长、吴锦波医生--卫生部长(1968年3月 22日至11月26日)社会福利部长(1968年11月27日)、李孝友--教育部副部长、李三春--劳工部政务次长、曾永森--首相署、国防部及乡村发展部政务次长。 1963年
马来西亚成立,
印度尼西亚苏卡诺政府恫言「粉碎马来西亚」,频频侵犯大马领空与疆土,使大马政府不得不宣布全国进入戒备的非常时期,在国家面临危难时刻,马华公会号召华人效忠我国,抗议印尼军事扩张主义的侵略。 1964年,敦陈修信被选为联盟副主席。4月25日马来西亚举行大选,马华公会在联盟旗帜下大胜,赢得33国席议席中的27席,中选率81%。联盟政府成功地在
印尼-马来西亚对抗声中,赢得了1964年的大选。这场大选成功阻止了印尼的阴谋及破坏行动。 1968年,马华成立「
马来西亚多元化合作社」,及发动全国性广招会员运动,获得踊跃响应。同年 4月,敦陈修信委任党总秘书许启谟,进行筹备设立高等教育学府。 1968年7月11日,
拉曼大学学院在马华公会的争取下获批准设立,政府答应以「1元对1元」的原则,负责拉曼学院一半的经费。 1969年 2月24日,拉曼学院在全民的期望下终于诞生,缓和了当时华裔学生在追求高等教育面对学额缺乏的问题,并为日后千千万万无法踏进大学门槛的华裔子弟,提供一个选择深造的地方。在马华党内,敦陈修信率先发起主办干部训练营,为党员进行党教育。敦陈修信出任资金投资委员会及国家财政理事会主席,这个职位通常是由首相或
副首相担任。
1969年5月大选,马华因种族情绪被挑动而遭挫折,许多候选人落选,鉴于失去华人代表性,敦陈修信与马华数名领袖,于 1969年5月13日前往首相官邸,会见首相
东古·拉赫曼,表明马华决定退出政府
内阁及各州行政议会的意愿,东姑挽留不果,只好要求敦陈修信再考虑。当天,
吉隆坡发生种族冲突事件,一些地区已失去控制,种族暴动趋于严重,首相东姑向全国人民宣告吉隆坡进入紧急状态。东姑较后表示,此次暴乱是反对党在胜利后表现的狂妄及
马来族对本身的政治地位感到不安所引起的。 513事件过后,马华中委会再重新讨论,鉴于华团纷纷要求马华重返内阁,于是接受正
副首相的劝请,彻消前次所通过的议案,重返政府内阁,出任特别任务部长,但不担任部门首长。 1971年国会恢复,
阿都·拉萨出任第二任首相,敦陈再度受委出任政府新
内阁的财政部长,并获最高元首封赐一级效忠护国勋章 SSM「敦」衔。 1971年,敦陈修信受委为国大名誉副校长,并获颁马大名誉法学博士学位。
1971年2月7日,马华公会发起华人大团结运动,获得华社各阶层人士的热烈响应支持。敦陈修信在华团领袖大集会上,呼吁华人大团结。他指出,为了国家与华人的利益,华人社会不能再四分五裂。华人大团结,目的不是要促进华人
沙文主义,不是要和
马来族或其他种族对抗,而是要和他们作有效的合作。一个彻底不团结的华族,只会造成
马来西亚政治不稳定,这对任何人都没有好处,除了那些居心不良者之外。总有一天,华裔将把自己视为马来西亚人,而要到达那一天,是必须经过一个颇长的过程,因为这是不能在一夜间达到的。此项华人大团结运动,分别在各地举行,吸引了百万华人群众参与。大集会亦通过了华人大团结运功六点宣言,并即席成立了〈马来西亚华人促进团结委员会〉。华人大团结运动引起华社群众的热烈反应,并形成一股带有
社会主义的全国性运动。敦陈修信个性直率,他是个以全民概念来看待问题的领袖,由于时常「我口说我心」,因而引来华社及马来族群极端份子的「内外夹攻」;可以说,他是国家的好领袖,也是一个具争论性的华族领袖。 1971年8月,马华召开第20届常年代表大会,敦陈修信在会上再三呼吁华人大团结,并发表「七一八」宣言,确定基本方针。他强调,华人团结是为了达到国家大团结,华人分裂是由于忽视了历史格局,忽视了政治条件局限,华人必须在当前
政治现实范围内,争取民族基本权益。华人大团结只能通过一个政治组织才能达到,这个政治组织就是马华公会。马华公会在敦陈修信的领导下竭尽所能地促进华人大团结。敦陈修信认为,那些批评马华领导层素质不佳,不愿支持马华的人,应立刻加入马华,并从马华党内着手改变现状,才能发挥实际效用。假如因为不满马华而另组
政党,将使华裔的政治力量分散,这是一种不健康的现象,只有那些抱存私己政治利益,及把这利益置于整个民族及国家利益之上的人,才会做出这种损害华裔政治权益的事。敦陈也批评那些对政治从不过问及没有兴趣、自认高人一等的华裔知识份子,不配享有任何政治权益。而且假如在时间流程中他们被远远抛在后头的话,不应作出任何投诉;因为假如在政治上没有立场也不参与,不论华裔的人数有多少,都不会产生作用。敦陈修信是一名奉行实用主义者,他领导马华公会,不相信政治对抗能为华社带来好处,他相信争取可实现,可达到和实践的事情是更为有效,而不是追求充满理想,但却是不切实际的事情。其中一个例子是华文独立大学。他选择补救的方法,设立
拉曼大学学院,他设法取得校地,资金来源和专业人才,以成立拉曼学院。今天,拉曼学院的教学素质,不仅获得华社,也包括土著和大马其他族群的认同。
人物功勋
1974年4月8日,敦陈修信由于健康理由辞去马华总会长职位及财政部长职位,为了感谢他对马华所作的彪炳动绩,中委会一致委任他为马华首位荣誉终生会长以及首席顾问。这项委任表示了中委会对他一生最辉煌的贡献的赞扬和崇高的敬意。敦陈修信在宣布引退政坛时,在辞职函中再三吁请华社给予马华全力的支持,团结一致在捍卫华裔权益的马华公会的旗帜下。敦陈修信在任职马华总会长13年及财政部长15年期间,曾缔造两项备受推崇的记录:(一)他是第一个,亦是共和联邦国家中资历最久的财政部长,达15年之久。(二)他担任财政部长的15年内,以稳健的理财手法,致使国家当时的财政稳定,独立后各种经济建设均能迅速发展,为国家经济奠下了良好的基础,使我国当时的货币也能成为世界最坚强货币之一。前首相已故敦拉萨在敦陈修信宣布退休时,对敦陈作出赞扬,他说:「今日我国的货币能成为世界最坚强货币之一,乃由于敦陈修信能谨慎,及具有先见地管理我国的财务及财政政策所致;由于可以保证,敦陈对我国的进步及发展所作的大贡献,必会受到后代人民及历史的永远铭记和珍惜。」言下之意,亦表示敦陈修信是世界最成功的财政部长之一。敦陈修信是我国卓越的政治家及财经专家,他引退政坛后,担任国家经济顾问及
森那美商业集团主席。 1988年3月17日,敦陈修信心脏病猝发逝世,国父
东古·拉赫曼在其亲笔撰文的哀悼词表示,敦陈修信的逝世是国家的损失,他对国家的效忠将永远铭记在人民心中。国父说,敦陈修信领导马华公会时,联盟日渐强大,我国开始享有有史以来不曾有过的繁荣,并成为东南亚最繁荣的国家之一。敦陈修信的贡献,
马来西亚前首相东姑阿都拉曼给予他最佳的评语。他在逝世后,获得政府为他举行国葬仪式。这标榜着他一生为国家所立下的显赫功绩。
敦陈修信逝世后,其女儿通过报章向国人表示,敦陈修信生前最大的愿望,是看到马来西亚国内弥漫着多元种族和谐共处的气氛,并且在他献身于政治生涯中,也致力于实现这个目标。身为建国的重要人物之一,敦陈修信的「遗言」,是有感而发的肺腑之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