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产业园区是指现代农业在空间地域上的聚集区。它是在具有一定资源、产业和区位等优势的农区内划定相对较大的地域范围优先发展现代农业,由政府引导、企业运作,用工业园区的理念来建设和管理,以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以现代科技和物质装备为基础,实施集约化生产和企业化经管,集农业生产、科技、生态、观光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示范园区,是农业示范区的高级形态。
报告分析
数据显示,产业园区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龙头,是对外开放、
招商引资的主要载体,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促进产业集聚的重要平台。在各地“十二五”规划中,产业园的上马和扩建令人瞩目,如
贵州省要建设百余个特色产业园、
重庆市要建设离岸数据开发和处理中心两大基地、
黑龙江省要建设哈大齐工业走廊建设区、安徽要形成10个左右的新兴产业基地,据不完全统计,“十二五”期间,各地千亿级的产业园规划就有十余个,这意味着,未来五年,中国或将进入各类产业园区建设的高峰期,投资规模数万亿元。
各地在加快上马产业园区项目的同时,要注意选择适合自身特点的开发模式。报告详细分析了产业园四种开发模式,现结合案例介绍其中的两种,具体情况如下:
在布局模式上,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采取园中园的模式。该种空间布局是依据系统论,按其布局结构分为大园和小园。大园是科技园系统的有机整体,它的主要功能是为小园系统提供科学的管理、高质量的服务、优惠的政策、完善的基础设施,并致力于小园系统和科技园关系协调及整个系统发展规划;而小园系统是科技园大系统的重要支撑和整体目标实现的基础。
大连软件园开发过程中,采取了“官助民办”的模式。“官助”,就是
大连市政府在宏观指导、政策制定、园区推介、整体管理方面以主动的参与意识和为园区服务的心态,帮助园区尽快壮大。在
软件园的规划设计、可行性论证、协调贷款、人才引入、企业项目引进等各方面,都派出专门人才协助软件园,以保证各项事业顺利有序地完成。总而言之,就是政府主要为软件园营造投资、创业和发展的良好环境。
类型
按投资主体划分:
(1)政府主办。各级政府主办的园区,经济目标是着眼于区域经济发展,带动现代农业建设和农业结构调整。利益目标是建立园区和农户的利益共同体,实现产业化经营,不求园区本身利益最大化。主要变化是将农业发展资金由分散使用转向集中使用,由主要投向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转向投入农产品生产。
(2)企业主办。企业主办的园区围绕利益最大化进行设计和布局,与当地农业结构和主导产业有一定的联系,但没有必然联系。
(3)企业与政府(农民)联办。政府与企业联办的园区,由政府规划、招商和管理,企业投资自主经营,但产品生产要符合园区发展方向,使政府的经济目标和企业利益目标相结合。一般认为,这种类型更能体现园区的综合效益。
(1)种植类农业园区。包括花卉园区、苗木园区、种子园区、
反季节蔬菜园区。这类农业园区用地基本上是租用农村集体土地,在种植区内一般没有固定的建构筑物,没有破坏耕地的耕作层,土地用途没有改变,仍属农用地。这类农业园区引进
高科技对传统
种植业进行改造和调整。园区建设规模大、标准高,对当地农业起到了示范和辐射作用。这类农业园区除种植基地外,建有与之配套的农产品集散地、花卉展示交易厅、蔬菜批发市场、农产品深加工工厂、科研所等建设项目,这些场所用地虽然占园区面积比例不大,但是标准高、投入大,是农业园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2)养殖类农业园区。包括养猪(牛、羊)场、养鸡(鸭)场、养鱼(虾、蟹)塘等。这类农业园区大部分租用农村集体土地,尤其是转包农民承包地居多。各种养殖场按照标准化建设的要求,大多远离村庄,养殖场之间有1公里左右的间隔距离,场内的畜禽棚房之间也有一定距离的
安全警戒带。这类农业园区建有标准化的畜禽饲养棚房、饲料储备房和管理人员看护房,生产和配套设施多,园区占地面积大,场地硬化比例较高,建筑密度较大。
(3)旅游观光类农业园区。这类农业园区主要依托发展
高科技农业种植、现代化养殖来吸引旅客观光休闲,固定建构筑物占园区总面积一半以上,除种植、养殖用地外,园区其他用地全部硬化。这类农业园区的主要盈利是参观园区门票、住宿、餐饮等收入。旅游观光类农业园区主要包括农业
观光园区、休闲农业园、采摘农业园、生态农业园、民俗观光园、保健农业园、教育农业园等。
从批准和管理层面划分:
(1)国家级农业高新技术开发区。如
杨陵区国家级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区。它由10个科研教育单位及其试验基地作为园区的主体,常年开展以小麦育种,旱作农业,节水灌溉,水土保持等多领域研究与开发。
(2)工厂化高效
农业示范园。由国家科委正式立项启动,首批选在北京、
上海市、
沈阳市、
杭州市和
广州市5个城市实施,它们以现代设施农业为主体,集成国内外高新技术的组装配套,进行工厂化生产。
(3)持续高效农业示范区。由科技部1998年批准立项,第一批启动项目15个。示范区以先进实用的农业新技术为主体,以农业的持续高效发展为目标,为21世纪农业
可持续发展起引导作用。
(4)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高新科技示范区。示范区面积一般为1万亩以上,以突出农业高新科技成果的示范,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为主要目标,并将良种扩繁技术、节水灌溉、高效栽培、集约化种养技术、平衡施肥和
信息技术等农业高新技术作为项目的优选内容。
(5)都市现代化农业示范园区。以高效、生态、特色、观光为特点,集生产、科研、推广、旅游于一体,突出高起点、
高科技和高效益。
(6)民营农业科技园区。民营资本投资为主,如
河南省农民郭留成在中国农科院帮助下,投资1200万元兴建的精品农业科技示范园。
功能
随着创意农业理念的提出农业产业园也在进一步的发展过程中
(一)转变了传统农业的“低产”属性
传统乡土中国的农业生产,是以“低效、粗放、低价”为主,不仅农业生产的单位产值低,而且农业成了城乡
二元经济结构的
表征。
创意农业的提出,催生了大量的特色农业、景观农业、科技农业、
都市农业等新型产业形态,农业产业园因其优良的社会效益,吸引了大批企业和投资商。传统农业的“低劣形象”逐步转变,“创意、时尚、休闲、生态”成为新时代农业的特色标签。
(二)提升了农业生产的产品附加值
正因农业产业园融入了文化艺术、科技元素,把传统开发与文化开发结合起来,赋予了丰富的内涵与附加值。将传统的农业产品透过“创意”工具,转化为更具审美价值形态、健康生态理念、文化创造内涵的全新农产品,其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有了显著的提升,这是传统农业生产所无法比拟的。
当前,我国高端农产品稀缺,市场亟待开发。可以预测,不久的将来,创意农产品将是中国高端农产品市场的主力军。
(三)拓展了农业的产业链条
农业产业园的发展模式,最核心的观念在于透过创意打造“农业产业园区全景产业链”,这个全景产业链又被
日本的学者成为“第六产业”。
农业产业园的产业链是包括核心产业、支持产业、配套产业和延伸产业相关关联的一系列产业,它构筑了融合三产的全景产业链条。这极大转变了传统农业单一产业结构的限制,突破第一、二、三产的限制,实现
传统产业与现代技术的有效
嫁接,文化与科技紧密融合,带来产业融合的经济乘数效益。
(四)推动新村建设与城乡统筹
农业产业园通过特色农业开发、农业
景观设计、农业休闲旅游、农村基础设施跟进建设等一些列创新,提高了农业的效益、增加了农民的收入、提升了农民的文化水平、改善了农村环境、创造了农民“居家就业”的新型就业形式,并最终实现农村地区的经济形态、生活形态的结构变迁,改变农村的生产力布局和城乡生活格局,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体化,保障了城乡一体化建设的
可持续性与落地性。
作用
1、典型示范作用。
现代农业园区发挥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典型示范作用,探索传统农业向高产、高效、优质的现代化农业的发展路子,发挥了为农业服务的整体服务功能。现代农业园区是现代农业的展示窗口,是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孵化器,是
生态型安全食品的生产基地;是现代农业信息、技术、品种的博览园,是提高农村经济效益和农民收入的必然选择。现代农业园区以环境优美、设施先进、技术领先、品种优新、高效开放为特点,代表现代和谐农业的发展方向,是实现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亮点工程。
2、现代农业的抓手。
现代农业园区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载体和抓手,借鉴工业园区的经营管理理念,依托园区这一载体,推动农业
生产要素向园区集中、优势产业向园区集聚,推进农业产业化、多功能化经营,是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加快新农村建设、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手段,也是落实
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根本途径。在过去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总结经验,加强都市型现代农业园区建设,高标准规划建设一批国家级、省级和市级现代农业园区。
3、产业聚集的载体。发展产业化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规模化生产是农业产业化的内在要求。一家一户的分散经营、
农业企业的单打独斗已不适应新阶段农业发展形势的要求,发展现代农业,必须打破区域界限,突破规模优势,走农业区域化布局、一体化经营、合作化生产的路子。园区通过大力发展产业化经营,为发展现代农业增添了新的注脚。一是实施品牌战略,不断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市场竞争力。二是通过龙头企业带动,不断凝聚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驱动力。三是促进产业升级,不断吸纳农民成为产业工人。
农旅双链
以农业为主导的贫困地区往往给当地政府财政带来巨大压力,农业生产无法形成规模化运作,农产品没有品牌,打不开销路,人们缺少其他的收入来源,生活水平提升缓慢等等。这些问题困扰着当地政府与农民,如何抓住
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历史机遇,寻找农村发展的突破口,成为了公众共同关注的问题。
“农旅双链模式”的独特之处,以旅游开发吸引人气为起点,借助于每年上百万游客量的无形品牌宣传效应,倾力打造成功的果蔬品牌。使得旅游地变成了果品产地,农民跳出农家乐的局限,走入车间、工厂,成为品牌果蔬加工业的生力军。从而实现了旅游、现代农业两种产业互相促进和共同发展的联动效应。
“农旅双链”模式的优点是两条产业链能够同时运转,但运转过程中,不同阶段各有侧重点,其效应的显现也有一个先后过程,我们称之为“两步曲”。
第一步曲:旅游加快发展阶段
由于旅游业对经济具有巨大的带动作用,因此第一步首先要大力发展旅游业。在该阶段要借旅游发展良势,形成人群集聚效应,加大旅游商品品牌的宣传力度,使目的地形成特色农产品的销售。
灵山景区开放后的初期就以发展旅游为主,3-5年后是旅游的加速发展阶段。在该阶段通过主推“灵果汇”休闲度假业和做好宣传“灵果”品牌旅游商品,让“灵果”品牌随着“灵果汇”休闲度假业的火爆,红遍环渤海地区以及东北三省,为下一阶段的果品产业化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
第二步曲:农业产业运营期
当旅游的发展将农产品品牌正式推入国内市场后,农旅双链就会步入第二个阶段—农业产业经营期。在这个阶段,农业产业成为农民生财的第二条主渠道,品牌农业及农产品
加工业正式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之一。同时特色农业的发展反过来也能够推动旅游业的发展,从而实现旅游、现代农业两种产业互相促进和共同发展的联动效应。
灵山景区的第二个阶段在景区经营五年以后,景区旅游持续升温,上一阶段新引种的果品经过3-5年陆续成熟、挂果。借助旅游引爆的人气,将“灵山”系列果品品牌正式推入国内市场。“灵果”品牌的农业及农产品加工业正式成为
山神庙子乡的支柱产业之一。同时,主导产业将坚持走“公司+基地+商标+农户”的产业化扶贫之路,开始引领农民走产业化发展之路。
七大卖点——突破商业运营模式
一卖理念:独具匠心的理念,是一个项目的灵魂。它虽不能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却决定了项目
可持续发展的前景,并能够从精神上吸引一批志同道合的旅游者。
二卖品牌:品牌是心灵的烙印,通过品牌,能够提升项目地的形象,提高地块的潜在价值,形成巨大的
无形资产。
三卖生态:强调的是一种
生态环境,一种低碳环保、有机乐活的理念。充分发挥
都市农业净化、美化、绿化环境的作用,为城市输送新鲜的空气,建立人与自然、城市与农业和谐的生态环境,使城市充满生机和活力。
四卖生产:对于农业型休闲庄园,农业仍然是其长期发展的主导产业,应奠定其主导产业的基础。因此从产业化角度考虑,发展一要脱离初级农产品的发展模式,延伸农业产业链条;二要通过农产品的研发、种植、深加工、包装、储藏、物流运输、销售等一系列活动实现产业化的发展,形成农庄的核心产业基础。
五卖生活:开发休闲农庄度假项目并结合休闲地产项目,让久居都市的游客在乡野田间享受一种慢节奏、自然品质的生活方式,而这正是市场的需求。
六卖项目:是卖市场升值后形成的溢价区间。这里面积很大,里面有很多具体项目,有些项目做初期开发,然后再把它卖掉,这就是卖市场升值以后的溢价空间。
七卖综合:形成多产业融合。根据我院多年研究,农业产业是农业型休闲庄园的核心产业基础,但不是唯一。休闲农业项目能够整合资源,向旅游业、地产业等方向发展,实现产业融合。对旅游产业和房地产产业的开发与引入,应遵循“农业为基础,旅游创品牌,地产求收益”的原则,分期投资,逐步发展。
政策补贴
政策补贴对于现代农业产业园区来说十分重要。产业园区可以获得还林造林补贴、水电路补贴、农机购置及更新补贴、土壤改良及提升补贴、基建补贴等红利。
农业产业园区重点补贴项目:
林业局农业综合开发名优
经济林示范项目,补贴金额150万元至300万元。
农业局菜果茶标准化创建项目,50万元至100万元。
农业局农业综合开发
园艺类生产示范基地项目,200万元。
农业局水果蔬菜标准园创建项目,5万元至100万元。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