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直属事业单位
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是受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委托,负责全国性综合及专业规划编制、规划设计审查和水利勘测设计咨询行业管理工作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直属事业单位。
总院主要职责为参与组织编制大江大河及重点河流、重要湖泊、国际河流规划及全国水利中长期规划;承担水资源规划、水资源保护规划、水土保持规划、防洪规划等全国性规划的编制;按规定权限,承担规划成果及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表)的预审、审查或批复工作;负责组织工程规划和大、中型水利水电建设项目各阶段(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等)报告的审查工作,承办初步设计报告批复工作等。
根据2020年4月研究所官网显示,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下设18个职能处室,同时设有7个下属机构。
主要职责
(一)参与组织编制大江大河及重点河流、重要湖泊、国际河流规划及全国水利中长期规划;承担水资源规划、水资源保护规划、水土保持规划、防洪规划等全国性规划的编制;按规定权限,承担规划成果及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表)的预审、审查或批复工作。
(二)负责组织工程规划和大、中型水利水电建设项目各阶段(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等)报告的审查工作,承办初步设计报告批复工作;承担水利水电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环境影响评价、水资源论证及相关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表)等专题、专项报告的审查工作,负责部直属单位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报告审查工作;组织重大设计变更、工程概算调整审查,承办重大设计变更批复工作。
(三)参与研究提出中长期和年度前期工作计划及资金安排意见;承担年度前期工作计划执行情况检查、督促、统计等具体工作;负责有关规划计划项目任务书审查工作。
(四)组织编制水利水电(含水土保持)勘测设计技术标准,并组织实施和监督管理。
(五)负责水利勘测设计咨询资质及从业人员执业资格管理工作,参与勘测设计招投标等市场监督管理、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资质管理工作。
(六)负责水利勘测设计咨询质量管理与监督工作;负责水利勘测设计咨询行业的优秀成果评审工作;组织水利勘测设计咨询行业重大科技攻关和技术推广工作。
(七)负责全国水利勘测设计咨询单位业务工作的行业管理。
(八)承办部交办的其他事项。
历史沿革
1951年11月,成立中央人民政府水利部工程总局。
1954年,成立水利部勘测设计管理局。
1958年2月,根据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决定,水利部与电力工业部合并,组建水利电力部。
1958年4月,水利部工程总局和原电力工业部水力发电建设总局合并为水利电力部水工建设总局;原水利部勘测设计管理局与原电力工业部北京水力发电设计总院的一部分合并为水利电力部勘测设计总局。
1958年8月,水利电力部水工建设总局与水利电力部勘测设计总局合并为水利电力部水利水电建设总局。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征地移民安置技术交流会
1967年7月12日,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中央文化革命小组关于对水利电力部实行军事管制的决定(试行)草案》,解放军水电部军事管制委员会对水电部进行军事管制。在军事管制时期,水利电力部原有机构撤销,人员精简下放。
1969年6月,水利电力部水利水电建设总局被撤销,在职干部分批下放劳动,水利水电建设总局、直属设计院相继被拆分到水电各工程局,下放到水利水电建设工地。
1975年1月,水利电力部军事管制结束。9月,为适应水利电力建设事业发展的需要,水利电力部决定成立水利电力部规划设计院,负责管理水利电力规划设计工作,抓好规划设计队伍建设,组织单位完成各项规划设计任务。
1979年2月,中央决定撤销水利电力部,分别成立水利部和电力工业部,水利电力部规划设计院分家。7月,电力工业部恢复重建电力工业部水利发电建设总局。8月,水利部成立了水利部规划设计管理局。
1980年8月,水利部批复成立水利部规划设计管理局党组。
1982年3月,第五届全国人大第22次会议决定将水利部与电力工业部合并,重新成立水利电力部。根据水利水电建设发展的需要,水利电力部将原“水利部基本建设总局(部分)、规划设计管理局(规划设计院)和原电力工业部水力发电建设总局合并组成水利水电建设总公司(水利水电建设总局)和水利水电规划设计院”。
1986年9月9日,水利电力部印发《关于调整水利水电建设管理机构的通知》,对水利水电建设总公司(水利水电建设总局)进行机构调整,成立水利电力部水利水电建设局,同时健全和加强水利水电规划设计院。水利水电规划设计院的主要任务是:全面负责编制水利水电长远发展规划;统一部署大中型水利水电项目的勘测设计工作;组织大中型水利水电项目的设计审查;归口领导和管理部属勘测设计院;对全国水利水电的前期工作和勘测设计单位实行行业管理。
1987年10月25日,水利电力部印发《关于电力、水利水电规划设计院加挂规划设计管理局牌子的通知》,同意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院增挂“水利电力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管理局”的牌子。
1988年4月13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1次会议决定撤销水利电力部,组建能源部、水利部。
1989年,水利电力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院更名为:能源部、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能源部、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系两部共管的事业单位,以能源部为主。
1993年3月,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1次会议决定保留水利部、撤销能源部、成立电力工业部。电力工业部成立后,经水利部、电力工业部两部协商,原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按两部隶属关系分开。
1994年8月5日,电力工业部、水利部将能源部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分为电力工业部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和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
1994年12月23日,水利部批准成立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管理局)。
1995年1月1日,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举行挂牌仪式。
2013年3月4日,水利部同意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加挂“水利部水利规划与战略研究中心”牌子。
科研条件
人员编制
截至2017年1月,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共有28人次入选国家及省部级人才计划。根据2020年4月研究所官网显示,下属定额站有科研人员10人,教授级工程师3人、高级工程师6人、工程师1人;其中1人为英国皇家特许测量师协会会员,6人获得人事部、建设部颁发的注册造价工程师执业资格证书,10人获得水利部颁发的水利造价工程师证书,2人获得人事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颁发的注册咨询工程师(投资)执业资格证书。
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百千万人才工程领军人才:李原园
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陈伟、郦建强
水利青年科技英才:李云玲
科研部门
中国水利学会环境水利专业委员会2018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
根据2020年4月研究所官网显示,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下设18个职能处室,同时设有7个下属机构。
水利部科研机构:水利部水利建设经济定额站
院属机构:中水移民开发中心、注册水利水电工程师管委会、水利设计质量监督分站、江河水利水电咨询中心、北京中水源禹国环认证中心、北京川流科技开发中心
科研成就
科研成果
根据2020年4月研究所官网显示,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自1991年以来共计选送出科技进步奖141项,其中43项获部级科技进步奖,7项获国家级科技进步奖。组织编制了《中国暴雨图集》、《中国农业水利简明区划》(获水电部二等奖)、《全国水资源评价及水利区划系列成果》(获全国农业区划委员会一等奖)、《中国水资源利用》(获水利部、国家科委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国水利百科全书》-城镇供水与排水、《全国农业综合发展水利规划》、《中国大坝危险水库研究》、《中国大中型水电站规划图集》、《中国主要河口治理开发规划》等,同时还组织开展了《全国防洪规划》、《中国水资源利用》、《水资源保护规划》、《大型灌区改造规划》、《中国水行业行动计划》、《平垸行洪、退田还湖、移民建镇规划》、《蓄滞洪区安全建设规划》等,并组织编写了有关全国性规划任务书和主持审查工作。
学术期刊
水利规划与设计》是由水利部主管、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主办的综合性科技期刊(1988年创刊),为月刊,内容涉及规划战略、水文水资源、科研管理、设计施工、工程管理、信息化等方面。为《科学引文数据库》(SCD)2015、2017、2019年版源期刊。
水利技术监督》是由水利部主管、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主办、水利部唯一宣传技术监督工作的综合性期刊,是水利部技术监督行政主管部门指定的公告发布权威期刊(1993年创刊),为双月刊,内容涉及权威信息发布、标准化、检测监测、建设与管理、理论研究、工程实践、信息化等方面。
获得荣誉
2015年2月,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获"全国文明单位"称号。5月,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连续13年获"全国水利系统文明单位"称号。
2018年7月,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获“首都文明单位”称号。
2020年1月7日,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获2019年水利行业节水机关。
人才培养
2018年11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全国博士后管理委员会批准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设立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开展博士后工作。
资质证书
根据2020年4月研究所官网显示,江河水利水电咨询中心具有甲级水利工程建设监理证书,甲级工程设计证书,甲级工程咨询证书,甲级工程造价咨询证书,甲级水土保持监测证书,甲级水土保持方案编制证书,AAA企业信用等级证书,ISO9001证书,环境管理体系认证证书,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证书。
文化传统
形象标识
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形象标识为简单的英文简写“GIWP”,背景为摩尔纹
精神文化
文化理念:科学、严谨、求实、创新
参考资料
主要职责.中国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网.2022-08-14
目录
概述
主要职责
历史沿革
科研条件
人员编制
科研部门
科研成就
科研成果
学术期刊
获得荣誉
人才培养
资质证书
文化传统
形象标识
精神文化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