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祭》是著名军旅作家、武警辽宁总队副政委
党益民酝酿近20年的长篇小说,也是
长江文艺出版社“新世纪作家文丛”推出的首部原创长篇小说。2017年9月,该书获第十四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
该小说通过七连官兵的各自不同的命运,讴歌了几代西藏军人的使命担当、牺牲奉献与异乎寻常的情感坚守。小说从代理排长刘铁擅自离队探望因失去女儿而患上精神疾病的妻子,正式拉开了帷幕。接着,作者便用刘铁的父亲,老一代西藏军人刘德厚的回忆,在小说中展开了属于故事时间的往事。后来,方文的
伯父方凯,这个第一代
西藏自治区军人,也开始了他对于西藏筑路史的讲述。在这两个老兵的讲述里,十八军进军西藏、1959年
西藏平叛、1962年对印自卫反击作战、川藏公路和
青藏公路的修建等重大历史事件,被勾勒出了与七连主要人物发生着密切关连的清晰轮廓。
连长赵天成是一位沉稳内敛、品性纯厚、富于牺牲精神的部队基层干部,他夜以继日地带领连队完成着打通鹰嘴崖这个艰巨而危险的任务。作为一个铁骨铮铮的汉子,因与妻子毕秋聚少离多而致其出轨,承受着内心的隐痛,为在
雪崩前抢回施工机械奋不顾身,遭遇掩埋数日却死里逃生。
妻子秀芸身患精神疾病,还乡的老军人父亲双目失明,排长
刘铁在部队繁重的任务、钢铁般的纪律与家庭沉重负担的巨大矛盾之间,艰难而毅然地选择了前者,即使在职务提升等问题上遇阻,仍然坚忍地在那世界的高处奋斗拼搏,在施工任务即将完成之际,不幸地因患
肺水肿而壮烈牺牲。
从叙事策略上来说,该小说叙述人称与叙述时态的变化,模糊了真实与虚构的界限,表现出一种“静穆的伟大”。小说可分为楔子和“西藏往事”两个叙事单元。在楔子里,作者用第一人称交代了小说人物ABCDE的“后来”,接着果断切换成第三人称,追溯了ABCDE的西藏往事。ABCDE是谁,作者在楔子部分留下了一个谜面,并请读者来猜谜。当读者参与进来之后,这些符号化的人被还原成了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小说是想象和虚构的艺术,而《雪祭》对仿真的叙述情境的使用,让人产生一种强烈的代入感,混淆了历史、现实与虚构的界限,达到了亦真亦幻的艺术效果。
随着叙述视角的变化,叙述时态也相应发生变化。ABCDE的西藏往事是发生在多年前的事儿,而楔子所讲述的是人物“后来”的命运。换言之,作者用第一人称讲述了“将来”发生的事情,用第三人称讲述的是已经过去的“现在”。尽管作者对西藏往事的讲述是现在时态的,但楔子对人物后来命运的交代却具有未来时态的意味,两相对照,给读者带来了一种神奇的阅读体验。未来时态的运用赋予作者以俯视人物命运的超然高蹈的精神,其与客观冷静的第三人称相得益彰,使小说在总体上保持了一种倒叙的风格:许多年之后,“我”,赵天成,站在零海拔的地方,开始追溯高海拔藏地的往事。楔子里汹涌而至、难以言表的悲伤因为叙述人称与时态的变化而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和适度的表达,作者平静而节制的叙述语调表现出一种“静穆的伟大”。
与叙述语调的节制相应,小说对理想主义精神和英雄主义品格的潜在书写表现出一种“高贵的单纯”。和平时代,英雄何在,英雄何为,作者对理想主义精神和英雄主义品格的坚守呈现出一种“高贵的单纯”。在小说中,英雄与非英雄之间并没有人为设定的界限,每一个人都有可能成为英雄,每一个人身上都闪烁着英雄主义品格:忠于职守,无私忘我,不辞艰险,为国家的利益而英勇奋斗。作者没有刻意拔高或升华这群高原筑路兵,其对理想主义精神和英雄主义品格的书写,也同样表现出一种克制:英雄不是被塑造出来的,而是通过自己的行动成其为英雄的。他们将青春、健康和生命奉献给雪拉山,开通了通往
西藏自治区的
青藏铁路;他们与藏民和睦相处,生死相依,谱写了军民团结、汉藏友谊的故事;他们的故事已经成为西藏的历史记忆,他们的故事还在继续。他们不是不追求个人幸福,但为了国家利益或更高的幸福,最后都选择了牺牲个人利益。小说没有正面描绘筑路兵所遭受的痛苦,读者只能看到他们在痛苦里所表现出的平静以及大难临头时的坦然。不论是从精神意义还是美学意义上来说,《雪祭》对英雄的书写均表现出一种高贵的单纯和静穆的伟大,彰显了信仰之美和时代之美。
党益民,陕西富平人,诉讼法学研究生,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中国报告文学学会理事。出版长篇小说《
喧嚣荒塬》《一路格桑花》《
石羊里的西夏》《
阿宫》《
父亲的雪山,母亲的河》,长篇报告文学《
用胸膛行走西藏》《守望天山》等。《
一路格桑花》改编成20集电视连续剧,在
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黄金时段播出;《
守望天山》改编成电影和
歌剧。作品曾获全军新作品
一等奖、中国作家“大红鹰”文学奖、第三届和第四届徐迟文学奖、
陕西省政府第二届
柳青文学奖、
第四届鲁迅文学奖等多种奖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