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石石斑鱼
鮨科石斑鱼属动物
宝石石斑鱼(Epinephelus areolatus (Forsskål, 1775)),又称黄点石斑鱼、绿点石斑鱼、方尾石斑鱼,是一种海洋辐鳍鱼纲,属于石斑鱼亚科的石斑鱼
形态特征
体长椭圆形,侧扁且粗壮,背缘和腹缘均圆钝 头中大,背部斜直 尾柄侧扁吻短,钝圆,长大于眼径 眼中大,侧上位,眼间隔窄。口大,端位,上颌骨后端大,伸达眼后缘下方。上下颌具圆锥状齿。鳃孔大,前鳃盖骨后缘具锯齿,鳃盖骨后缘具2扁平棘,鳃盖膜不与峡部相连。体被小栉鳞,吻端和上下颌无鳞。侧线1条,完全 背鳍鳍式xI—17,尾鳍鳍条数18,臀鳍鳍式Ill一8,腹鳍鳍式1一5,胸鳍鳍条数l16~L17,侧线鳞77~89,侧线上鳞16~19,侧线下鳞27~29二背鳍1个,鳍棘部与鳍条部相连,无缺刻,尾鳍截形,臀鳍与背鳍鳍条部相对。腹鳍较小.位于胸鳍基底后下方。胸鳍宽大,侧下位。体棕褐色,头部、体侧和各鳍密布大于或小于瞳孔的六角形褐斑;胸鳍上的斑点较小,尾鳍后缘黄色或白色。
分布范围
国内分布南海, 南海诸岛, 广东省沿海, 台湾。
分布于印度-西太平洋区,西起红海南非,东至斐济,北至日本,南至阿拉夫拉海及大洋洲北部等。台湾各地有产,尤于澎湖及南部海域最多。
栖息环境
生活在近海水深200m以内的底层水域,幼鱼生活在水深80m以内。喜在海草床、砾石或多岩礁底质的水域活动。
生活习性
为暖温性中下层鱼类,多生活在岩礁底质海区,常栖息于沿海岛屿附近的岩礁间、珊瑚礁的岩穴或缝隙中,一般为夜行性,利用其嗅觉寻觅食物,白天则隐藏于岩穴内。石斑鱼性凶猛,肉食为主,喜食鱼、虾、蟹类,不喜欢结群,饥饿时有自相残杀现象。对盐度的适应范围很广,可生活在11—41%的盐度范围内,最适水温为22—28℃,18℃以下时食欲减退,15℃以下鱼体就失去平衡。
生长繁殖
卵生,浮性卵,具油球.雌性的最小性成熟全长为19~20c'111,雄性的最小性成熟全长约为29cm。
养殖方法
宝石石斑鱼是大约16种常见的石斑鱼之一,可以通过水产养殖进行养殖。浮网笼是主要的养殖方法,由塑料管、木材或其他材料的浮动框架支撑,并通常固定在海底。这种方法简单,投资少,利用现有的水体,因此生产可以很容易地增加或减少。与池塘养殖相比的缺点包括容易受外部水质问题和捕食者的威胁。此外,无法控制水温,而水温已知会强烈影响生长速度。香港特别行政区是宝石石斑鱼的主要养殖生产国,2004年生产了约155吨。大多数石斑鱼物种,包括宝石石斑鱼,尚不能进行全周期养殖,尽管近年来取得了一些重要进展。因此,大约三分之二的石斑鱼养殖,包括宝石石斑鱼的养殖,都涉及捕捞野生石斑鱼卵,然后在水产养殖中培育。这被称为捕捞为基础的水产养殖(中国男子篮球职业联赛)。野生鱼卵是通过各种手工方法收集的,由于成功是不可预测的,生产量也会有所变化。
用途
宝石石斑鱼低脂肪、高蛋白,营养丰富。常用烧、爆、清蒸、海带排骨汤等方法成菜,也可制肉丸、肉馅等。烹调时间不宜过长,否则会损失大量的氨基酸。
外部链接
参考资料
目录
概述
形态特征
分布范围
栖息环境
生活习性
生长繁殖
养殖方法
用途
外部链接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