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利牛斯山脉(英文名:Pyrenees;
西班牙语:Pirineos;法语:Pyrénées)是位于欧洲西南部的山脉,长约430千米,宽80-140千米,
平均海拔1067米,是
法国和
西班牙的天然界山,安道尔公国也位于山脉中部。
比利牛斯山脉的成因是
伊比利亚半岛板块与欧亚大陆发生碰撞,其相关的大部分造山运动发生在5600万至2300万年前。比利牛斯山脉由西到东被分成三大部分,分别是西比利牛斯山脉、中比利牛斯山脉以及东比利牛斯山脉,最高峰为
阿内托峰(Aneto),海拔3404米。由于比利牛斯山脉阻挡了来自北大西洋的
暖湿气流,使得其山体北坡和南坡气候差异明显,其中北坡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南坡则属于
地中海气候。比利牛斯山脉蕴藏着丰富的铁、锰、铝土、汞、
褐煤矿等矿产资源,并拥有全世界最大的
滑石矿场。当地
生物多样性丰富,拥有约4500种植物和200种动物。
比利牛斯山脉的自然-人文景观资源丰富,拥有马德留-佩拉菲塔-克拉罗尔谷、比利牛斯山脉-佩尔迪多山这两项世界文化遗产。比利牛斯山脉是世界滑雪胜地之一,但随着全球暖化等原因,比利牛斯山脉的
冰川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消融,并可能在2050年时全部消失。
命名
德国传说中,一位名叫Pyrene的公主怀了英雄赫拉克勒斯(Heracles)的孩子,却诞下一条蛇,惊恐的公主跑到森林深处最终不幸身亡。赫拉克勒斯为了纪念公主,用巨石建造了公主的坟墓,后来演化成了高山,便用公主的名字命名为比利牛斯(Pyrenees)。
而根据
希腊历史学家狄奥多罗斯·西库鲁斯(Diodorus Siculus)所著的《历史丛书》(Bibliotheca historica),当地在远古时代曾发生了一场持续数日的大火,于是人们便以古
希腊语pyr(意为火)为基础,将大火发生的山脉称为Pyrenees。
位置境域
比利牛斯山脉位于
欧洲西南部,西起大西洋比斯开湾,东至地中海利翁湾南部,长约430千米,宽80-140千米,地理中心点坐标为北纬42°40′0″,东经1°0′0″。
比利牛斯山脉是
法国和
西班牙的天然界山,此外
安道尔也整体位于比利牛斯山脉区。地理学中,比利牛斯山脉由西到东被分成三大部分,分别是西比利牛斯山脉(Western Pyrenees)、中比利牛斯山脉(Central Pyrenees)以及东比利牛斯山脉(Eastern Pyrenees)。西比利牛斯山脉从临近
比斯开湾的巴斯克山脉向东,海拔逐渐升高;中部比利牛斯山脉则从松波特山口一直向东延伸至西班牙加泰罗尼亚境内的阿兰山谷。东比利牛斯山脉地区海拔整体较为平缓,一直延伸到最东段的阿尔贝拉山脉。
历史成因
比利牛斯山脉是一串古老山脉地质的再现,而不是像
阿尔卑斯山脉那样比较近代、强劲活跃的造山运动的产物。大约5亿年前,覆盖现比利牛斯山脉区域的是海西山脉(Hercynian),这是
古生代时期造山运动所创造的山脉,现今
法国的中央高原(Massif Central)和
西班牙的中央高地(Meseta Central)均为海西山脉的残存。这些高山自出现以来地质活动较为平静,无剧烈的内部变形或
地壳变动,而比利牛斯地块则沉没在地壳较不稳定的区域之中,该区域在大约2.25亿年前开始活跃。
白垩纪时期(150-100Ma),
比斯开湾洋壳向北扩张,在晚白垩世(100Ma),
伊比利亚半岛板块与欧亚大陆发生碰撞,持续的挤压力使得比利牛斯地区的古老
地层抬升并发生强烈变形。不过,比利牛斯山脉相关的大部分造山运动发生在5600万至2300万年前的
始新世和
渐新世时期,在折叠力的作用下,较新且可塑性较强的层面被折叠抬高,而原来的坚硬底层则发生断裂,被抬高的区域的古老
沉积物经过巨大的压力和热力作用转化为
大理石和
花岗石,最终形成了比利牛斯山脉的山轴。
地理特征
气候
比利牛斯山脉阻挡了来自北大西洋的
暖湿气流,使其北坡和南坡气候差异明显。其中北坡因暖湿气流无法南下而全年温和湿润,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年降水量1500-2000毫米。南坡则属于
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年降水量500-700毫米。这种南北差异在中比利牛斯山脉区尤其明显,而在比利牛斯山脉的东西两端,海拔逐渐降低,使得湿润气流能够南下,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南北坡之间的气候差异。
此外,比利牛斯山脉区的气温具有明显的垂直变化规律。在海拔400米以下,冬季气温是零下6℃至零上2℃,湿度小;海拔400-1300米,冬季气温零下6℃至零下13℃,
降水较多;海拔1300-1700米,冬季气温零下13℃至零下16℃,降水多;海拔1700-2300米,冬季气温是零下16℃至零下 20℃;海拔2800米以上为冰雪覆盖,3000米以上则发育有现代
冰川。
地质
地质构造
从地质构造角度来说,比利牛斯山脉可归类为褶皱山,这是一种因
地壳运动,造成地表岩层大面积的褶皱而形成的山脉。
白垩纪时期(150-100Ma),
比斯开湾洋壳呈
扇形展开并向北扩张,将
伊比利亚半岛板块推向欧洲大陆,并随之带走了大量
沉积物,两个板块之间的碰撞挤压抬高了比利牛斯山脉地区的
地层。此外,比利牛斯山脉的横向和纵向
坡度具有显著的不对称性。横向上,其北侧的不均匀性要比南侧明显得多。纵向方面,比利牛斯山脉西端坡度较缓并逐渐下降到比斯开湾,而最东端的阿尔贝拉山脉则是急剧下降到
地中海。
岩石特征
形成现今比利牛斯山脉的沉积物在
古生代和中生代时沉积于沿海盆地,并在
新生代初期的
始新世造山运动中被抬升至
海平面以上。从时间跨度上来看,比利牛斯山脉古生代的结晶物质以
花岗石和
变质岩为主,而中生代和新生代的沉积物质则包括
石灰岩、
砾岩、
黏土、
泥灰岩和
砂岩。空间分布方面,比利牛斯山脉的东部主要由花岗岩和
片麻岩组成,而西部的花岗岩山峰两侧为石灰岩层。此外,比利牛斯山脉富含花岗岩的特征使得其地表特别耐侵蚀,并且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
冰川的形成和发育。
矿产资源
比利牛斯山脉蕴藏着丰富的铁、锰、铝土、汞、
褐煤矿等矿产资源。位于比利牛斯山脉北麓、法国奥克西塔尼大区阿列日省吕兹纳克(Luzenac)的特里芒斯矿场(Trimouns)是全世界最大的
滑石矿场,年产量达40万吨。此外,在
安道尔、法国奥克西塔尼大区阿列日省和东比利牛斯省有
铁矿。煤炭资源在比利牛斯山脉南北两侧均有分布,但褐煤主要分布于
法国。
比利牛斯山脉区
矿泉资源丰富,尤其是温泉,泉水中富含硫、钠、等矿物质。其中位于
安道尔莱斯埃斯卡迪斯(Les Escaldes)、
西班牙潘蒂科萨(Panticosa)和法国阿克斯莱泰尔姆(Ax-les-Thermes)等高海拔地区的温泉都是含硫的。而低海拔地区的泉水大多是硒质的且不热,如法国
巴涅尔德比戈尔(Bagnères-de-Bigorre)、雷恩莱班(
雷恩足球俱乐部les-Bains)以及奥德河畔康帕涅(Campagne-sur-Aude)等地的泉水。
地形地貌
比利牛斯山脉呈东西走向,海拔一般在2000米以上。总体为东西低、中间高,海拔前三高的山峰均位于中比利牛斯山脉,包括第一高峰
阿内托峰(Aneto,3404米)、第二高峰波塞茨峰(Pico Posets,3375米)、第三高峰佩尔迪多山(Monte Perdido,3355米)。比利牛斯山脉拥有典型的高山和中高山地貌,山口较少且海拔普遍较高,通行难度相对较大。山区内小湖泊较多且分布密集,但缺少大型湖泊。当地还拥有欧洲第三大的瀑布群,仅次于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瀑布群和瑞士赖兴巴赫(Reichenbach)的阿尔卑斯山瀑布群。山间还分布着许多峡谷,如阿尼斯科洛峡谷(Canyon of Añisclo)、蒙特雷贝峡谷(Montrebei Gorge)和卡兰萨峡谷(Carança Gorge)。
比利牛斯山脉的冰斗(cirque)地貌一般形成于
雪线附近。由于季节和昼夜温度的变化,积雪融化和冻结反复进行,融水渗入岩石裂缝,冻结后膨胀,使岩石崩解碎裂,碎屑被融水带走后形成的一个凹地就是冰斗。当地最具代表性的三处冰斗分别是加瓦尔尼冰斗(
法语:Cirque de Gavarnie)、特罗莫斯冰斗(法语:Cirque de Troumouse)和艾斯多蓓冰斗(法语:Cirque d'Estaubé)。
此外,当地还拥有夷平面(Peneplain)地貌。比利牛斯山脉附近的
地壳在隆起后获得较长时间的稳定,或仅有轻微的
地壳运动,地面经过悠久的
侵蚀作用后,使得后来的山地高原逐渐夷平,最终变成了一个所谓夷平面的平坦地形面。
水文
河流
北坡
比利牛斯山脉是许多重要河流的发源地,其中
加龙河(Garonne)是山区北坡最主要的河流。该河发源自
西班牙加泰罗尼亚省的阿兰山谷,之后向北流入
法国,流经
图卢兹(Toulouse)和
阿让(Agen),在昂贝斯角(
法语:Bec d'Ambès)与
多尔多涅河(Dordogne)汇聚为吉伦特河口(Gironde estuary),最终注入
大西洋比斯开湾。加龙河总长575千米,垂直落差达到2600米,
流域面积84811平方千米,平均流量为650立方米/秒。
比利牛斯山脉北坡其它河流还包括泰克河(Tec)、泰特河(Têt)、
阿列日河(Ariege)、奥德河(Aude)以及阿格利河(Aglí),这些河流最终均注入
地中海。
南坡
发源自比利牛斯山脉南坡的阿拉贡河(Aragon)、辛卡河(Cinca)、埃塞拉河(Ésera)、诺格拉帕利亚雷萨河(Noguera Pallaresa)、诺格拉里瓦戈萨纳河(Noguera Ribagorçana)以及
塞格雷河(Segre)最终均汇入埃布罗河(Ebro)。
埃布罗河发源自比利牛斯山脉西部的坎塔布里亚山脉(Cantabrian Mountains),河流整体都在
西班牙境内,自西向东流经坎塔布里亚(Cantabria)、卡斯蒂利亚-莱昂(Castile and León)、
拉里奥哈(La Rioja)、
巴斯克自治区(Basque Country)、
纳瓦拉(Navarre)、阿拉贡(Aragon)和加泰罗尼亚(Catalonia)等7个自治区,总长910千米,
流域面积85362平方千米,河口平均流量为426立方米/秒。
比利牛斯山脉南坡其它河流还包括特尔河(Ter)、
略夫雷加特河(Llobregat)、穆加河(Muga)以及
弗卢维亚河(Fluvià),这些河流最终均注入
地中海。而
比达索阿河(Bidasoa)是发源自比利牛斯山脉南坡唯一一条注入
大西洋的河流。
湖泊
比利牛斯山脉区内小湖泊较多且分布密集,部分湖泊的深度可达100米,但总体而言缺少大型湖泊。一些著名的湖泊有圣毛里奇湖(Sant Maurici)、科洛默斯湖(Colomers)以及伯伊鲁塞斯湖(法语:Lac des Bouillouses)。其中伯伊鲁塞斯湖位于法国的
东比利牛斯省(法语:Pyrénées-Orientales),为1910年竣工的一个人工湖,湖面海拔2017米,面积1.49平方千米,蓄水量超过1900万立方米。
瀑布
比利牛斯山脉拥有
欧洲第三大的瀑布群,其中位于加瓦尔尼冰斗的加瓦尔尼瀑布(Gavarnie Falls)不仅是
法国最高的瀑布,同时也是欧洲最大的瀑布之一。该瀑布属于分层瀑布,总落差达到422米,年平均流量为3立方米/秒,而在融雪最强的夏季,其流量可达200立方米/秒。
冰川
一般来说,比利牛斯山脉冰川的特点是面积小,它们大多位于
冰斗中,没有发育出通常在
阿尔卑斯山脉、
高加索山脉等地区冰川中形成的冰川舌。截至2021年,比利牛斯山脉9个地块内共有19条冰川。
位于
西班牙境内的阿内托冰川(Aneto glacier)是整个比利牛斯山脉面积最大的冰川,为0.561平方千米。其海拔达3180米,整体走向为北-东北。自小冰川期(Little Ice Age)以来,阿内托冰川的面积持续缩小,在过去一个世纪内,其冰面面积更是减少了一半。
佩尔迪多山冰川(Monte Perdido glacier)位于西班牙境内佩尔迪多山顶峰的东面,面积0.378平方千米,是比利牛斯山脉第二大的冰川。其海拔为2940米,整体为东北走向。由于全球暖化等原因,该
冰川发生多次断裂,并且在厚度上也有所减小。
奥苏埃冰川(Ossoue glacier)位于
法国和
西班牙边境的维涅马尔峰(Vignemale massif)顶峰的东面,面积0.372平方千米,是比利牛斯山脉第三大冰川。其海拔为2900米,整体为东走向。尽管自2016年以来发生过数次小规模断裂,但是奥苏埃冰川仍然保持着可观的厚度和活动性。
土壤
比利牛斯山脉的土壤具有丰富的多样性,但由于气候变化以及其它环境和人为威胁,当地的土壤资源非常脆弱。比利牛斯山脉的土壤类型主要有4种,分别是不饱和暗色土(Dystric Andosols)、饱和始成土(Eutric Cambisols)、暗沃始成土(Mollic Cambisols)和普通薄层土(Haplic Leptosols),其中不饱和暗色土和饱和始成土主要分布于西比利牛斯山脉。
生物多样性
植物
比利牛斯山脉的植物群由4500种植物组成,其中约160种为特有植物,如
伞形科单行属植物Xatardia,它只生长于法国埃讷(Eyne)与
西班牙加泰罗尼亚之间的山口。其它特有植物还包括高山无心菜(Arenaria montana)、春季草甸藏红花(Colchicum bulbocodium)、
鸦跖花属(Ranunculus glacialis)以及数种
虎耳草属植物(Saxifraga)。
气候和海拔是对比利牛斯山脉植物群影响最大的因素,在靠近
大西洋的比利牛斯山脉北部和西部
山麓有
草甸,树木以
橡树、栗树和
冬青栎(Quercus ilex)为主。中高山区有
山毛榉树(Fagus sylvatica)和
冷杉属(Abies alba)。
植被的上限在2000至2500米之间,这一区间的植物主要包括
松树、
欧石南(Erica)和
杜鹃花属(Rhododendron)。值得一提的是横跨法国大西洋比利牛斯省(
法语:Pyrénées-Atlantiques)和
西班牙纳瓦拉自治区的伊拉蒂森林(Irati Forest),其面积超过170平方千米,是
欧洲第二大的山毛和
云杉森林,仅次于
德国的黑森林(
黑色 Forest)。
受
地中海气候的影响,比利牛斯山脉东部和南部阳光充足,植物群组成与山脉的其它部分不同。南坡的中高山区域气候干燥,呈现出典型的地中海
植被,主要包括
灌木丛、
欧洲山毛榉(Fagus sylvatica)、
欧洲黑松(Pinus nigra)和
欧洲赤松(Pinus sylvestris)。
2015年8月17日,
美国植物学家发表研究称在比利牛斯山脉地区的
石灰岩沉淀物中,发现了可能是全球的“第一朵花”。这种古植物学名为蒙特塞克藻(Montsechia vidalii),它生长在淡水中,形似水草,只有单一种子,这是称为“
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的开花植物特征。其历史可溯及1.25亿至1.3亿年前,大约是禽龙和腕龙等恐龙生活在地球的年代。
动物
有近200种动物生活在比利牛斯山脉,其中包括42种哺乳动物,较常见的有棕熊、土拨鼠、野猪、羚羊、狼、鹿、伊比利亚山猫等。其中棕熊在20世纪90年代几乎被猎杀尽,后于1996年从斯洛文尼亚引进了一部分,使得种群得以恢复。
当地鸟类中,最引人关注的是
胡兀鹫(Gypaetus barbatus),它几乎在整个
欧洲都绝迹了,估计只剩下500到600只。比利牛斯山脉的其它鸟类还有
金雕(Aquila chrysaetos)、
红鸢(Milvus milvus)、
黑鸢(Milvus migrans)、
红隼(Falco tinnunculus)、
鬼鸮(Aegolius funereus)等。比利牛斯山脉北坡和南坡生活着面临灭绝风险的木松鸡(Tetrao urogallus),总数少于4000只。当地高山上还生活着约700对岩
雷鸟(Lagopus muta)。
比利牛斯山脉的一些特有动物已经灭绝,例如1998年至2001年间灭绝的比利牛斯羊(Capra pyrenaica pyrenaica)。但也有一些濒临灭绝的物种得以恢复,如
比利牛斯臆羚(Rupicapra pyrenaica),其在19世纪初曾濒临灭绝,
种群现已恢复至45000只。比利牛斯山脉其它特有动物还包括比利牛斯石蜥蜴(Iberolacerta bonnali)、毒(Vipera aspis)、比利牛斯蝾螈(Calotriton asper)、
比利牛斯鼬鼹(Galemys pyrenaicus)等。
自然保护地
奥尔德萨和佩尔迪多山国家公园
奥尔德萨和佩尔迪多山国家公园(西班牙语:Parque Nacional de Ordesa y Monte Perdido)是西班牙的一座国家公园,位于阿拉贡自治区韦斯卡省(西班牙语:Huesca),其成立于1918年,是西班牙最早设立的两个国家公园之一,面积为156.96平方千米。奥尔德萨和佩尔迪多山国家公园大部分地区属比利牛斯山脉之内,是
世界文化遗产比利牛斯山脉-佩尔迪多山的一部分。
比利牛斯国家公园
比利牛斯国家公园(
法语:Parc National des Pyrénées)是
法国的一个国家公园,位于法国和
西班牙边境。其成立于1967年3月23日,核心区面积为457.07平方千米,园区最高海拔达到3298米。比利牛斯国家公园内生活着70种野生动物,包括
胡兀鹫、
比利牛斯臆羚、
比利牛斯鼬鼹和
松鸡等。公园东部是世界文化遗产比利牛斯山脉-佩尔迪多山的一部分。此外,加瓦尔尼冰斗也位于比利牛斯国家公园的中心部位。
阿伊魁斯托特斯和圣毛里奇国家公园
阿伊魁斯托特斯和圣毛里奇国家公园(
西班牙语:Aigüestortes i Estany de Sant Mauricii)是位于西班牙的一座国家公园。该公园是
西班牙的14座国家公园之一,也是唯一一座位于加泰罗尼亚区的国家公园。其成立于1955年,面积为141.19平方千米,境内最高海拔超过3000米。该公园内有接近200个湖泊,其中最著名的是圣毛里奇湖。
波塞茨-马拉德塔自然公园
波塞茨-马拉德塔自然公园(西班牙语:Parque Natural Posets-Maladeta)是位于西班牙阿拉贡自治区韦斯卡省的一座自然公园。该公园成立于1994年,面积为334.4平方千米,是比利牛斯山脉3000米以上山峰分布最集中的区域,其中包括比利牛斯山脉的最高峰,海拔3404米的
阿内托峰。
奥尔迪诺山谷
奥尔迪诺山谷(Ordino Valley)位于
安道尔西北部,当地共有8个农村,以种植蔬菜、烟草和饲养牲畜为主,因人地关系和谐而入选
联合国人与生物圈计划(Man and the Biosphere Programme)。2020年10月,奥尔迪诺山谷正式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的
生物圈保护区(Biosphere Reserve)。
主要山峰
比利牛斯山脉有129座主峰和83座卫峰的海拔在3000米以上,几乎所有海拔超过3000米的山峰都位于中比利牛斯山脉,其中最高峰是位于
西班牙境内的
阿内托峰,海拔为3404米。
人类活动
历史沿革
比利牛斯山脉很早就有人类活动的痕迹。1971年,考古学家在比利牛斯山脉中发现了一块保存极为完整的成年男子
颅骨化石。经鉴定,它是距今已有45-46万年的早期
直立人化石,也成为欧洲地区已发现的最古老的古人类头骨化石。从公元前4万年到1万年的
旧石器时代开始,就有居民在这里居住,早期居民包括克罗马农人。公元前19年,
罗马帝国征服包括比利牛斯山脉在内的整个
伊比利亚半岛。公元711年,信仰
伊斯兰教的
摩尔人开始征服伊比利亚半岛,比利牛斯山脉成为了当时伊斯兰文明和
基督教文明的大致分界线。1635年,
法西战争(Franco-Spanish War)爆发,双方于1659年签订《比利牛斯条约》(Treaty of the Pyrenees),规定比利牛斯山脉为
法国领土。1793-1795年间,
法兰西第一共和国与西班牙王国、
葡萄牙王国在比利牛斯山脉战线发生了2年4个月的军事对抗,史称比利牛斯山脉战争(War of the Pyrenees),
法军最终获胜并占领了西班牙
东北地区部分领土。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大约有2万至3万名难民徒步穿越比利牛斯山脉前往中立国西班牙,从而逃离了纳粹的统治。
行政区划
民族与语言
民族
比利牛斯山脉地区的民族主要包括加泰罗尼亚人、
安道尔人、贝阿恩人、
巴斯克自治区人等。其中加泰罗尼亚人是伊比利亚人的后代,主要居住在中比利牛斯山脉和东比利牛斯山脉地区,安道尔人也属于加泰罗尼亚族。贝阿恩人和
巴斯克人则居住在西比利牛斯山脉地区,这两个民族都属于巴斯克
文化圈,其共同祖先可以追溯到3500到5000年前在当地生活的农民和猎人。
语言
比利牛斯山脉地区共有6种主要语言,分别是
法语、
西班牙语、加泰罗尼亚语(
加泰隆语)、
巴斯克语(Basque)、
奥克语(Occitan)和
阿拉贡语(Aragonese)。除法语和西班牙语两大官方语言外,加泰罗尼亚语是
安道尔和西班牙加泰罗尼亚自治区的官方语言;巴斯克语是南巴斯克地区的官方语言之一,此外
巴斯克语还是
欧洲唯一的非印欧语种,和欧洲任何一种语言都无法互通;奥克西坦语是阿兰山谷地区的官方语言之一。当地唯一不享有官方地位的是阿拉贡语,其使用者主要集中于
西班牙阿拉贡自治区北部。
宗教
公元711年,信仰
伊斯兰教的
摩尔人开始征服
伊比利亚半岛,并在当地传播伊斯兰教,比利牛斯山脉成为了当时伊斯兰文明和
基督教文明的大致分界线。1492年,
卡斯蒂利亚王国(西班牙语:Reino de Castilla)和
阿拉贡王国(西班牙语:Reino de Aragón)联手攻陷
格拉纳达王国(西班牙语:Emirato de Granada)首都格拉纳达,曾有近700多年历史的伊斯兰文化在伊比利亚半岛逐渐消失。至今,比利牛斯山脉地区
西班牙、
法国和
安道尔三国的绝大多数居民都信奉
天主教。
经济
第一产业
比利牛斯山脉南北两侧在地质气候和农耕特点等方面具有极大的相似性,特别是都有使用
梯田的特点,这种农业生活方式曾在
欧洲高地非常普遍,而今却仅存于比利牛斯山脉地区,当地主要农作物有小麦、马铃薯、蔬菜、烟草、
葡萄等。
当地居民从远古时代开始就从事畜牧业,养殖牛羊和马,在夏天的时候把牛羊马匹赶到山上较高的地方吃草。此外当地还有跨境移牧,比如比利牛斯山脉
西班牙一侧的人,也把牛羊赶到
法国一侧地区吃草,两国跨境移牧在山上形成的很多小道至今保存完好。
第二产业
比利牛斯山脉地区的第二产业规模不大,主要包括采矿、酿酒、香烟制造、建筑、纺织、木材和
食品加工等。
安道尔水力资源丰富,建有多座利用高山融雪发电的水电站。受环保、基础设施不足等因素制约,当地第二产业持续衰退,严重依赖外资和政府援助。
第三产业
旅游业是比利牛斯山脉地区的支柱产业,特别是在安道尔、阿兰山谷和色丹尼亚地区(Cerdanya)。以安道尔为例,旅游业占该国GDP的80%。2022年5月至2023年4月期间,安道尔共接待游客884.3万人次,同期增长23.9%。一般来说,比利牛斯山脉的旅游业是基于冬季运动,特别是与滑雪相关的高山旅游,但也包括徒步旅行、
生态旅游和乡村旅游。
跨境合作
为了进一步促进比利牛斯山脉南北两侧人民的经济往来,
西班牙和
法国在边境地区建立了一些跨境合作机制,其中比利牛斯-
地中海欧元区(Pyrenees–Mediterranean Euroregion)是最具代表性的项目之一。该项目始于2004年,由西班牙加泰罗尼亚自治区、
巴利阿里群岛自治区(
西班牙语:Islas Baleares)和法国奥克西塔尼大区(
法语:Occitanie)三个地方政府组成,旨在建立一个基于创新、可持续发展和领土一体化的区域标杆,加强经贸、环境、人文等领域的合作。
交通运输
公路
比利牛斯山脉东西两端各有一条跨境高速公路。其中东端的是法国A-9/
西班牙AP-7高速公路,起点为法国奥朗日(法语:Orange),向南经过勒佩尔蒂斯(法语:Le Perthus)进入西班牙境内,沿地中海海岸向西南抵达
直布罗陀海峡附近的
阿尔赫西拉斯(
西班牙语:Algeciras),线路总长近1600千米。西端的是法国A-63/西班牙AP-8高速公路,起点为法国
巴约讷(
法语:Bayonne),沿大西洋海岸抵达西班牙
毕尔巴鄂(西班牙语:Bilbao),线路总长323千米。
唯一一条穿越比利牛斯山脉的主要公路是连接法国波城(法语:Pau)和
西班牙韦斯卡省的松波特通道(Somport Pass)。2003年1月17日,该通道的重要连接路段松波特隧道(西班牙语:Túnel de Somport)正式通车,该隧道长8.6千米,其中的5.7千米在西班牙一侧,2.9千米在
法国一侧,项目总投资额超过2.54亿欧元。
铁路
比利牛斯山脉地区铁路的走向与公路基本一致,分为东、西、中三条线路,但由于法国和西班牙铁路轨距不同以及边境海关的要求,两国分别在
地中海沿岸接壤的波尔沃-塞尔韦拉(Portbou–Cervera)地区、
大西洋沿岸接壤的伊伦-昂代(Irun-Hendaye)地区和比利牛斯山脉区接壤的普奇塞达-昂韦奇(Puigcerdà-Enveig)设置了三处场站,用于换轨和边境检查。其中东线和西线承担了大部分跨越比利牛斯山脉地区的客运和全部
货物运输,中线仅运营一些区间列车和夜班列车。
此外,比利牛斯山脉区还有一些仅用于观光旅游的
米轨铁路,比如努里亚山谷齿轨铁路(
西班牙语:Cremallera de Nuria)和
法国境内的拉伦小火车(
法语:Chemin de fer de la Rhune)。
航空
比利牛斯山脉区没有机场,临近地区的主要机场是法国的
图卢兹机场和
西班牙的
何塞普·塔拉德利亚斯巴塞罗那-埃尔普拉特机场。
科考设施
南峰天文台
南峰天文台(Pic du Midi Observatory)位于比利牛斯山脉的南峰(法语:Pic du Midi),始建于1870年,于1882年完工。在上万平方米的建筑群中,包括不对外开放的天文机构和政府机构,也有为旅客提供服务的设施,如餐厅和天文博物馆。南峰天文台海拔2877米,不仅是
欧洲海拔最高的天文台和博物馆,也是
法国唯一的一座自然文化双遗产。这个高山天文站取得了许多重要科学成果,包括证明
冥王星的存在和黑洞的第一个证据。
奥代约太阳炉
奥代约太阳炉(Odeillo solar furnace)位于法国
东比利牛斯省的奥代约附近。所谓太阳炉就是利用
太阳能的一种
加热炉,由
抛物面镜反射器及调整装置组成。奥代约太阳炉建于1970年,由10000面镜子组成,安装在周围山坡的
梯田上,63个定日镜将太阳光线引导到近2000平方米的巨大凹面镜上,然后聚焦到大约一个烹锅大小的区域上。
太阳的能量在一系列镜子上反射并集中在一个非常小的点上,从而产生超过3000℃的高温。在
法国,这个太阳炉被广泛应用于研究试制各种
导弹、
核反应堆等所需高温材料,以及太空航天业等尖端材料的测试。
环境问题和保护
环境问题
冰川融化
由于全球暖化等原因,比利牛斯山脉的
冰川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消融,其中下降幅度最大的是位于
上比利牛斯省、海拔3200多米的维涅马勒峰,其2022年的冰川厚度相比2021年减少了4.5米,是2002年以来平均水平的2.4倍,也是有记录以来下降幅度的新高。自2000年以来,维涅马勒峰的冰川厚度已经减少了40米。而在长度方面,其2022年的面积仅有27万平方米,相比2021年减少了4万平方米。
2000年时,比利牛斯山脉的冰川数量达到44个,但到2022年时只剩下了23个,且冰川覆盖面积较1850年时相比已经减少了90%。若按照这一速度,比利牛斯山脉到2050年时将不会再有任何
冰川。
环境污染
2022年4月,研究人员在
法国西南部阿列日省、上比利牛斯省和大西洋比利牛斯省的八个高海拔湖泊的水中检测到了151种化学分子。在收集的提取物中,研究人员发现了杀虫剂、
杀菌剂、香水和清洁产品中使用的60种杂项化合物,另有10种化学分子无法确定。这些化合物可能是随平原地区的大气进入湖泊的,会对湖水造成慢性污染,进而影响湖中的
藻类和
甲壳亚门,破坏它们的繁殖能力。
环境保护
根据2006年《法国环境法典》(Code de l'environnement)修正案,国家公园被划分为两个区域,即有严格自然保护规定的“核心区”,以及与各方共同推进当地
可持续发展的“共建区”。“核心区”“共建区”并非完全割裂,而是相互促进。以比利牛斯国家公园为例,其“核心区”面积约4.6万公顷,仅保留牧业和林业等传统活动。“共建区”面积约24.5万公顷,分布着60多个市镇,居住着约4万人口。这些“共建区”市镇与各方共同制定并遵守国家公园保护开发的章程,以实现保护自然和文化遗产、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提高公众环保意识等目标。
风景名胜
比利牛斯山脉-佩尔迪多山
比利牛斯山脉-佩尔迪多山(法语:Pyrénées-Mont Perdu)横跨
西班牙和
法国,峰顶位于西班牙的佩尔迪多山。当地包含两座国家公园,分别是位于西班牙的奥尔德萨和佩尔迪多山国家公园,以及位于法国的比利牛斯国家公园。1997年,比利牛斯山脉-佩尔迪多山以顶峰为中心,方圆30 6.39平方千米的范围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
世界文化遗产,并于1999年延伸到法国的热德尔(法语:Gèdre)。著名的加瓦尔尼
冰斗、加瓦尔尼瀑布均位于该景区。
马德留-佩拉菲塔-克拉罗尔谷
马德留-佩拉菲塔-克拉罗尔谷(Madriu-Perafita-Claror Valley)位于安道尔公国,面积为4.247平方千米,占该国总面积的9%。当地拥有深山峡谷、高山牧场,地面乱石丛生,具有山地文化特色。2004年,马德留-佩拉菲塔-克拉罗尔谷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收入
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阿拉扎斯河谷
阿拉扎斯河谷(Arazas River valley)是奥尔德萨和佩尔迪多山
国家公园里的四个河谷之一,位于比利牛斯山脉中央, 面积达156平方千米,其源头索阿索冰斗(Soaso
冰斗)在一万五千多年前由佩尔迪多山坡上的
冰川侵蚀而成。阿拉扎斯河谷具有显著的侵蚀地貌,分布有连串的阶梯瀑布,山间生长着
山毛榉树、
落叶松和针叶林。当地还是众多野生动物的
栖息地,如
比利牛斯北山羊、
旱獭属、
狐属、野猪和
棕熊。
格兰德瓦利拉滑雪场
格兰德瓦利拉滑雪场(Grandvalira)是比利牛斯山脉和整个南欧地区最大的滑雪场,拥有超过200千米的天然雪道,是世界上最著名的滑雪胜地之一。滑雪场内拥有66台缆车,包括20台高速4人与6人缆车,以及3台登山缆车,每小时载客量可达10万人。除了休闲旅游之外,格兰德瓦利拉滑雪场还是一些顶级赛事的举办地,如滑雪世界杯和高山速降世界杯。
相关文化
《罗兰之歌》
公元778年,
法兰克王国军事指挥官罗兰(
ROLAND)在比利牛斯山脉龙塞斯瓦列斯山口战役(Battle of Roncevaux Pass)阵亡,这场战役原本是法兰克王国与
巴斯克人之间的战斗,却在之后被浪漫化成为一场基督徒与穆斯林之间的闻名冲突。后人于11世纪根据其事迹创作出了《
罗兰之歌》(La Chanson de Roland),这是现存最古老的重要
法语文学作品。它不仅勾画出
欧洲古代战争的画卷,在这部史诗的背后还折射出
中世纪的民族与政治矛盾,以及骑士时代的侠义精神。
巴斯克文化
巴斯克自治区位于
法国西南部与
西班牙交界比利牛斯山脉,区域跨越法国西南部和西班牙北部。巴斯克人是欧洲最古老的民族之一,传统上是游牧民,他们执着地保持自己的传统风俗文化至今,并且在一次次抵御外族入侵的历程中培育出了强烈的民族认同感和自豪感。
巴斯克人虽接受了罗马人带来的
天主教,但是在文化上依然保持了自己本民族的语言,
巴斯克语是
欧洲唯一的非印欧语种,和欧洲任何一种语言都无法互通。西班牙王国形成后不久,巴斯克地区的南部并入西班牙王国,成为西班牙的一部分,作为交换条件,巴斯克人享有在贸易、税收和军事领域的高度自治,巴斯克成为了王国治下一个相对独立的
政治实体。
19世纪中期,巴斯克人要求独立的呼声日趋高涨。1939年,
西班牙内战最终以
弗朗西斯科·佛朗哥为首的
右派军官的胜利而告终,从此开启了弗朗哥36年的独裁统治。坚持
民族主义立场的弗朗哥在掌权后,迅速对支持共和国政府的
巴斯克人开展清算行动,
巴斯克自治区的自治权被收回,
巴斯克语也被禁止使用。弗朗哥的倒行逆施使得巴斯克人的民族意识再次被激起,多次举行民族起义和静坐等方式反抗弗朗哥暴政,争取自治权。1959年,巴斯克激进派建立起“埃塔”(ETA),并策划了多次恐怖袭击。1979年,
西班牙颁布了新宪法,巴斯克又重新获得自治权。随着
民主化的深入和自治权的逐步实现,巴斯克的温和派掌权,埃塔的
恐怖主义行径逐渐失去了人心,最终于2018年5月宣布解散。西班牙民主化之后,巴斯克语得到了官方的认可。巴斯克通过一代代的教育,在孩子们当中传授
巴斯克语。此外,
巴斯克自治区各地还通过设立“巴斯克语日”这一重要的节日,来传承他们的语言。
除巴斯克语外,巴斯克文化的另一个符号是在
法国西南部城市
巴约讷举行的一年一度的
狂欢节。节日期间,人们会穿上节日传统的一身白色衣服,还戴着红色的围巾或红腰带。另外,还有随处可见的
红绿灯鱼白颜色组成的巴斯克旗帜。人们不仅在大街上载歌载舞,品尝美食,还会组织各种各样的体育比赛。
参考资料
巴斯克风俗.法国国际广播电台.2024-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