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劳斯-玛菲(Krauss-Maffei AG)是在1931年成立,由玛菲机车厂(1838年始建于慕尼黑-希尔绍)通过对因
经济危机而破产的竞争对手克劳斯机车公司(1860年始建于慕尼黑-阿拉赫)进行并购而来。两者当时都是德国铁路
机车制造商:玛菲自1908年以来也生产蒸汽压路机,并在1927年起生产机动车(获得
法国授权的
牵引车);克劳斯也在1920年代末,制造
卡车。两家公司合并后,原设于
慕尼黑希尔绍的厂房在1938年被废弃,由位于慕尼黑-阿拉赫的生产场地取代。二次大战后,克劳斯-玛菲交由美国军政府托管,并按指示,在慕尼黑-阿拉赫厂房进行公共汽车研发。1945年11月14日,该公司获得200辆公共汽车生产许可证。巴士制造业务在1960年代,成为克劳斯-玛菲一个重要部门,但对
铁路机车维修、小功率机车和牵引车的建造,在战后,仍然开展。
公司随后由布德鲁斯集团接管,然后在1989-1996年间,被
曼内斯曼收购,并最终于1999年,与曼内斯曼·德马格合并为曼内斯曼·德马格·克劳斯-玛菲股份公司(Mannesmann Demag Krauss-Maffei AG)。曼内斯曼·德马格·克劳斯-玛菲股份公司在收购的过程中,又被曼内斯曼经
沃达丰,售予
西门子股份公司;然后才在2002年转售至
美国投资公司科尔伯格-克拉维斯-罗伯茨。2005年,科尔伯格-克拉维斯-罗伯茨又将整个集团售予美国麦迪逊资本伙伴(Madison Capital Partners)。自1957年以来,克劳斯-玛菲一直在拓展
注塑机业务。其
塑料机械产业自1986年以来分裂为拥有独立法人地位的有限公司。这一时期来自注塑和挤出行业的一些特殊公司开始进行整合,其中塞德尔机械制造有限公司(Maschinenfabrik Seidl GmbH)是一家专业的橡胶和旋转注塑成型企业。截至1998年1月,这项业务被整合为
曼内斯曼塑料机械有限公司(Mannesmann Plastics Machinery GmbH,简称MPM),生产场所设在
慕尼黑。MPM于2006年售予了
美国私募股权投资公司麦迪逊资本伙伴,并自2007年底以来一直使用“克劳斯玛菲股份公司”或其运营附属子公司“克劳斯玛菲技术有限公司”作为标识名称。2012年9月,该公司又被转让至
加拿大的私募股权投资公司
Onex。2013年11月8日,该公司宣布将在2015年3月前关闭规模约为150人的特罗伊赫特林根工厂,
注塑机的制造及装配线被转移至慕尼黑,并为最终迁往
斯洛伐克的苏恰尼奠定基础。
克劳斯-玛菲早在1930年代便生产履带车及坦克。二次大战期间,它专注于国防工业生产,尤其是装甲车辆。1934-1944年间,克劳斯-玛菲共向德意志国防军交付约5800辆
半履带车,当中也包括由采埃孚(1939年)、
迈巴赫(1943年)授权生产的
变速器及
内燃机。随着
德国自1950年代起进行重新武装,军工开发又被重新激活。克劳斯-玛菲在1963年,获许生产豹1型坦克(自1979年起被
豹2主战坦克型坦克取代)。经过10多年发展,克劳斯-玛菲还在豹1型坦克的基础上,于1976年,开发出猎豹式
自行高射炮。克劳斯-玛菲军工部门,在1999年,与另一家
军工企业威格曼公司合并,重组为克劳斯-玛菲·威格曼有限公司。在集团生产的坦克中,除了主战坦克外,还包括
战斗工兵车、
高射炮、
自行火炮、侦查装甲车和运兵装甲车。而如今,例如仍在使用的豹2型坦克,其出口的大部分生产形式,均为授权生产,或作为民族工业联合生产。
二次大战后,
美国占领区当局,选择克劳斯-玛菲制造公共汽车。1946年2月19日,克劳斯-玛菲制造的样车,首次进行试驾,并搭载了由
迈巴赫授权生产的HL 64 TUK型
发动机──这是一款6.2升的六缸
化油器式发动机,可输出130匹马力。从1946年起,样车被命名为KMO130型(即克劳斯-玛菲公共汽车及130匹马力的首字母缩写)。克劳斯-玛菲最初仅限于底盘结构制造,车身则主要由
慕尼黑的约瑟夫·拉特格贝尔车厢厂负责制造,并自1948年起,还会有其它,例如凯撒鲍尔。从1949年起,自己生产车身。1950年,首台自己生产车身的系列巴士(KMO133型)开始出厂。克劳斯-玛菲在1950年还制造出
德国首辆自动变速公共汽车,由福伊特提供
自动变速器。此外,首台自身研发的
发动机,一具六缸二冲程的柴油发动机被定型为KMD 6型,也投入生产。随着与威廉港的西北德车辆制造厂合作,飞机设计师
海因里希·福克根据飞机蓝图,在KML90型、KML110型巴士中,采用轻量化的自承式栅格结构,而
流线型车身也能将风阻系数降低到0.4至0.5。自1954年起,克劳斯-玛菲又开始为KML系列制造车身。
在1970年代,克劳斯-玛菲还与德国捷运快车公司参与研发单轨磁悬浮列车。当时它们在工厂建起约900米长的测试轨道,用于
德国捷运快车TR02号磁悬浮列车和3号列车试运行;1976年,又建成一条2400米长的测试轨道,用于德国捷运快车TR04号磁悬浮列车试运行。两条线路均在1980年代被拆除。自1999年起,
机车制造部门改称为
西门子股份公司·克劳斯-玛菲机车有限公司(Siemens Krauss-Maffei Lokomotiven GmbH),并自2001年起被完全整合至西门子。截至2010年,设于
慕尼黑阿拉赫的机车工厂,每年生产约200台机车,并可根据客户需求,在三个月内完成单体制造。阿拉赫机车工厂自1920年建成至今(2013年),共已出厂了21,600台机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