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塘桥位于
浙江省绍兴市东浦镇湖口村东的(犭央)(犭茶)湖上,是避塘的重要组成部分。避塘是一种特殊的道路设施,由塘堤、
石桥和路亭组成,横穿湖泊,具有避风的作用。当风起时,避塘的一侧湖面会有波浪,而另一侧则相对平静,船只可以通过避塘桥进入无风区域躲避风浪。
避塘桥的历史可以追溯至明朝时期。据
乾隆《
绍兴府志》记载,(犭央)(犭茶)湖位于绍兴府城北十里处,周围面积约广十余里,俗称黄湖,是重要的水上交通通道。然而,由于湖面宽阔,时常发生船只倾覆事故。为了减少此类危险事件的发生,明
崇祯年间,当地居民张贤臣出资修建了长达六里的塘堤,并在湖西建造了三座桥梁,分别命名为天济桥、
普济桥、德济桥、平济桥和中济桥。这些桥梁不仅方便了人们的出行,也起到了保护沿岸农田的作用。
避塘桥位于避塘中央,是连接两侧水域的重要通道。避塘本身的设计使得其能够有效地抵御风浪,从而保障航行安全。当大风吹过时,避塘的一侧湖面会出现明显的波浪,而另一侧则保持相对平稳的状态。这种设计使得船只能够在遇到恶劣天气时通过避塘桥进入避风港湾,确保航行的安全性。
避塘桥及其相关的避塘建设,在历史上有着详细的记录。《
闸务全书》提到,(犭央)(犭茶)湖曾多次发生船只沉没的悲剧,因此在
崇祯十五年,张贤臣慷慨解囊,捐赠资金用于修建塘堤和桥梁,旨在改善湖区的
航运条件。嘉庆《
山阴县志》也对这一工程进行了详细描述,指出避塘的建立不仅是为了防止船只遭遇风浪,同时也是为了保卫沿湖地区的农业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