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文化史》是由
张昭军等人主编,中华书局出版的一部针对高校历史系中国近代文化史课程的教材。该书旨在研究中国近代文化的发展和演变规律,涵盖了传统与求变、中西体用之间、戊戌新文化、清末十年的文化变局、五四新文化运动等多个主题。
《中国近代文化史》作为一部专史,以1826至1956年间的文化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这一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将中国近代文化史划分成六个阶段,并分为九个章节。这些章节详细描述了近代新文化的成长和变迁历程。具体而言,1826至1894年被视为中国近代
资本主义新文化的准备期;1895至1912年则是新文化的草创期;1912至1927年标志着新文化的奠基期;1927至1937年是
中原地区新文化的建设期;1931至1945年期间,中国文化经历了困境并重新焕发生机,新文化的民族特性得到了显著增强;1946至1956年,新民主主义文化从小规模开始逐渐发展成为一个完整的社会文化形态,这是近代文化发展的最终阶段。
《中国近代文化史》继承了民国以来的中国文化史研究传统,强调对思想文化和学术文化的阐释。例如,在第一章中,着重探讨了19世纪中期传统学术的自我调整,涉及儒学内部的变化、经世致用思潮的兴起等内容;第二章讨论了理学的复兴、传统文化秩序的重建及“中体西用论”等问题;第三章则聚焦于
康有为与今文经学的关系、戊戌维新思潮的高涨等议题。此外,其他章节中思想方面的内容也占有重要比重。
张昭军,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
历史学博士,博士生导师。2010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人才支持计划,专注于20世纪思想文化史的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