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学口腔医学院(College of Stomatology,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为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的
二级学院。
上海交通大学口腔医学院的前身是建立于1932年的
震旦大学牙医系,是全国最早设立的口腔院校之一。1952年院系调整时,建立了上海第二医学院口腔医学系,1987年成立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2005年,上海第二医科大学与
上海交通大学合并,更名为上海交通大学口腔医学院。
历史沿革
1932年,震旦大学院长兼常务校董
才尔孟决定在大学医学院内增设牙医系,并请
天津市法国牙医博士LeGoaer来沪筹建和主持牙医系,设在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是全国最早设立的口腔院校之一。
1933年10月,在广慈医院开设牙医系附属门诊部,由
震旦大学直接管辖。
1938年,曾被震旦大学选派赴
巴黎大学牙医学院进修3年并留
比利时的牙医系首届校友沈国医生回国主持牙医系工作,1940年至1951年任
震旦大学医学院牙医系系主任兼广慈医院牙科主任,是震旦大学第一位中国籍系主任和牙医系的实际创始人。
1941年,日军强行霸占广慈医院作为战时野战医院,牙科诊所被迫迁至Paster 研究院动物实验处。
1945年,迁回原地。
1948年春,牙医系将学制4年改为6年,名称改为
震旦大学牙医学院。
1950年春,因解放后急需医生,学院将学制又改回至4年,震旦牙医学院又改名为震旦大学医学院牙医系。
1952年,原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
同德医学院与
震旦大学医学院合并,成立上海第二医学院,牙医系则改称为上海第二医学院口腔医学系,学制4年,设在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1955年2月21日,上海第二医学院成立基础医学部、医疗系和口腔系。
1964年4月,经上海市人民政府文教办公室批准,第九人民医院重新划归上海第二医学院为
附属医院,作为口腔系教学基地。
1965年12月,口腔医学系从上海第二医学院校本部和广慈医院迁至上海第九人民医院。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口腔所有分科合并为一个科,停止一切教学与科研活动。
1972年,口腔系恢复招生,学制为3年。
1987年10月,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口腔医学系改名为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
2001年,经上级主管部门批准,停招5年制本科生,全部招收7年制本硕连读生,同时面向海内外招收硕士研究生、
博士研究生、硕博连读生、
博士后研究人员等,并承担口腔医学专业成人
统招专升本教学任务。
2005年7月,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归与
上海交通大学合并,10月,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更名为上海交通大学口腔医学院(College of Stomatology,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2006年,学院
口腔医学荣获
上海市高水平特色建设项目。
2008年,学院口腔医学荣获上海市本科教学高地第三期建设项目。
2009年,学院口腔医学荣获上海市本科教学高地第四期建设项目。
2013年,为进一步整合资源,上海交通大学口腔医学院成立口腔颌面外科学系和口腔医学系。
教育教学
院系设置
根据2017年12月学院官网信息显示,学院设有口腔颌面外科学系和口腔医学系2个学系,设置1个本硕连读专业,1个本博连读专业。
师资力量
根据2017年12月学院官网信息显示,学院有教职员工513人,有
中国工程院院士2名,有
终身教授3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名、教育部“
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名,卫生部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名,“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名,教育部新世纪人才计划1名;
博士研究生导师42名,硕士研究生导师50名,35名专家荣获国际牙医师学院(ICD)院士称号。有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
上海市优秀教学团队1个。
国家级教学团队:口腔颌面外科学教学团队(负责人:张志愿)
上海市优秀教学团队:口腔颌面外科学教学团队(负责人:张志愿)
教学建设
根据2017年12月学院官网信息显示,学院教育部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1个,上海市高水平特色建设项目1个,上海市本科教学高地第三期、第四期建设项目1个;国家精品课程3门,国家双语教学示范课程1门,上海高校市级精品课程3门,上海高校示范性全英语课程建设项目1项,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本科重点课程1门,上海市属普通高等学校市教委重点课程5门;有口腔临床教研室10个,口腔
基础医学教研室1个,设医学英语教研室1个,思想政治教研室1个,
口腔医学临床实训中心1个,口腔教学实验室1个,医学
多媒体课件数据库1个,有临床科室14个。
教育部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口腔医学
上海市本科教学高地第三期、第四期建设项目:口腔医学
国家精品课程:口腔颌面外科学、口腔黏膜病学、口腔
解剖学国家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口腔正畸学
上海高校市级精品课程:口腔组织病理学、口腔临床免疫学、口腔预防医学
上海高校示范性全英语课程建设项目:正颌外科学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本科重点课程:牙体牙髓病学
上海市属普通高等学校市教委重点课程:口腔生物学、牙周病学、口腔临床免疫学、神经病学、
整形科口腔临床教研室:口腔颌面外科学教研室、牙体牙髓病学教研室、牙周病学教研室、口腔黏膜病学教研室、口腔修复学教研室、口腔正畸学教研室、口腔预防医学教研室、儿童口腔医学教研室、口腔种植学教研室和口腔急诊学教研室
临床科室:口腔颅颌面科、口腔颌面头颈肿瘤科、口腔外科、口腔修复科、牙体牙髓病科、牙周病科、口腔种植科、口腔正畸科、口腔预防儿童科、口腔黏膜病科、口腔综合科、口腔干保特需科、上海生物材料研究测试中心和口腔病理科
学科建设
根据2017年12月学院官网信息显示,学院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个;有国家“211”工程重点学科1个,二级
国家重点学科1个,国家级重点(培育)学科1个,
上海市重点(特色)学科1个。
• 重点学科
国家“211”工程重点学科:口腔颌面外科学
上海市重点(特色)学科:口腔颌面外科学
• 学科授权目录
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口腔医学
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口腔医学
• 学科评估
在2013年
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公布的新一轮学科评估结果中,学院口腔医学全国排名第二。
合作交流
根据2017年12月学院官网信息 显示,学院有
美国、
日本、
法国、
韩国、
英国、
澳大利亚、
德国、
意大利等39个国家和中国香港、澳门、
台北市地区的专家学者来院参观访问,并与
宾夕法尼亚大学牙学院、
波士顿大学Henry M. Goldman牙学院、
马里兰大学牙学院、
大阪齿科大学、
马赛大学牙学院等28所国际知名院校或学术机构建立了长期、友好的校际关系。
根据2017年12月学院官网信息显示,学院有1个
上海市市级研究所,1个上海市重点实验室。
上海市级研究所:上海市口腔医学研究所
上海市重点实验室:上海市口腔医学重点实验室
学术资源
根据2017年12月学院官网信息显示,学院学院主办3本专业杂志:《
上海口腔医学》、《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口腔材料器械杂志》。
《上海口腔医学》(Shanghai Journal of Stomatology)主要 栏目有述评、基础研究、临床研究、临床总结、综述、讲座等。期刊为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被
美国《化学文摘,CA》、美国《
im》(
美国国家医学图书馆)收录、美国
EBSCO数据库收录。2012年1月,入编《
核心期刊目录》(CSCD)2011年第6版
临床医学/特种医学类的核心期刊。
《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China Journal of Oral and Maxillofacial Surgery)被美国《化学文摘,CA》、美国EBSCO数据库收录收录,2004年成为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
口腔材料器械杂志》(Chinese Journal of Dental Materials and Devices)系
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材料专业委员会会刊,为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已被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
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数字化期刊群、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等收录。
教育成果
根据2017年12月学院官网信息显示,学院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项、“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1项和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及青年项目212项(1986年至2016年底),荣获国家
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2项,省部级科学技术进步奖
一等奖6项,历年发表SCI论文1093篇(截至2016年底)。
学校文化
院徽
院徽标有1932年(建院时间)字样的以牙尖为造型的优美曲线,作为上海交通大学口腔医学院的院徽,激励全体师生博学笃志,锐意进取,发愤图强,爱国荣校。
院训
博学、勤思、大爱、精诚(TO LEARN, TO THINK, TO CARE AND TO DEVOTE)8个字,是名誉院长
邱蔚六院士为学院确立的院训。寓意深刻,催人奋进。
知名校友
李一鸣:1977届,口腔材料学专家,美国Loma Linda大学牙学院教授,美国ANSI/ADA 41号国家标准专家委员会主任和ISO/TC106 国际标准分组成员和召集人,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评议专家。
陈锦坤:1982届,口腔生物学专家,美国TUFTS大学牙学院教授,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医学研究项目常务评审员、美国癌症学会评审员、
美国国家医学图书馆全球期刊(Pubmed及 Medline)评审员,以及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重点项目)海外评审专家。
张志愿:1975届,口腔颌面外科学专家,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华口腔医学会名誉会长,国际牙科研究会(IADR)中国分会主席。
郭传瑸:1985届,口腔颌面外科学专家,
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院长,教育部高等学校口腔医学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蒋欣泉:2003届,口腔修复学专家,国家杰出青年。
朱洪水:1982届,口腔修复学专家,
南昌大学口腔医学院院长。
杨丕山:1982届,牙周病学专家,曾任山东大学口腔医学院院长。
胡勤刚:1988届,口腔颌面外科学专家,
南京大学医学院口腔医学院院长。
何家才:1987届,口腔颌面外科学专家,
安徽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院长。
高学军:1976届,牙体牙髓病学专家,
中华口腔医学会牙体牙髓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