棠湖公园,位于
成都市双流区棠湖西路一段2号,是双流区建设最早历史最为悠久的市政公园。棠湖公园距
天府广场18公里,占地约250亩,其中水域面积70亩。园内以
川西特色植物
海棠花为主,园内广植各类海棠,棠依湖就、湖以棠名,故名“棠湖公园”。
棠湖公园以古巴蜀秀丽的自然风光为主调,建造了绿柳风荷、瞿上撷秀、海棠春坞、熏风雄峙、隔湖烟雨等八大景区,突出海棠和湖泊两大置景要素。
棠湖公园自建园以来,成功举办多届成都市棠湖水上灯会,国际书画邀请展、海棠花节等。棠湖公园留存
中原地区各地名家字画420余幅。2023年,棠湖公园入选
成都市20个“最美公园”。
名称由来
棠湖公园园内广植各类
海棠花,棠依湖就、湖以棠名,故名“棠湖公园”。
历史沿革
棠湖公园创建于1986年,正值中国“七五”计划的初期阶段。在这一时期,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城市绿化和公共休闲空间的建设,棠湖公园应运而生,成为了一个重要的城市景观项目。
选址与规划阶段(1986年)
在选址方面,棠湖公园充分利用了旧河道和
川西地区特有的竹林深院,这一选择不仅体现了对自然环境的尊重,也展示了设计师对于和谐共生理念的追求。设计团队通过精心规划,将自然景观与人文元素有机结合,力求打造出一个既展现巴蜀山水之美,又融入北国、江南、岭南园林特色的公园。
建设阶段(1986-1988年)
棠湖公园的建设历时两年,期间设计师和施工团队面临着将不同地域园林特色融合的挑战。他们通过巧妙布局和精心设计,使得公园内的湖泊、山石、植被等元素相互映衬,呈现出一种和谐、自然的美感。同时,公园内还修建了各种设施,如亭台楼阁、桥梁、亲水平台等,为游客提供了丰富的休闲体验。
装修与完善阶段(1988年后)
随着棠湖公园的基本建成,后续的装修和完善工作也陆续展开。设计师们在保持原有景观的基础上,对公园进行了进一步的美化和完善,如增加雕塑、壁画等艺术元素,提升公园的文化内涵。此外,他们还对公园内的设施进行了定期维护和更新,确保游客的安全和舒适。
现代更新与维护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棠湖公园也在不断地进行现代化更新和维护。例如,公园内增加了智能监控系统,提升了安全管理的水平;同时,还引入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如使用
太阳能照明系统、雨水收集系统等环保设施。这些更新和维护工作使得棠湖公园始终保持着良好的状态,成为了市民休闲娱乐的首选之地。
景区特点
棠湖公园是一座蕴含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园林,凝聚了双流山川的灵气与地域的精华。在这片四百六十六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历史遗迹、人文景观、河山秀色与时代风貌相互交织,共同浓缩成一个璀璨的文化明珠。园内的建筑群落形态各异,楼、台、亭、阁、廊、祠、轩、塔错落有致地散布其间。它们或濒湖而居,轻波拂面;或临渠而建,水声潺潺;或筑台而立,一览无余。每一处建筑都以其独特的芳姿和风骚,展现出不同的魅力。
棠湖公园十五座各式桥廊将其联成片、缀成串。漫步其间,仿佛进入西湖的桃柳长堤,
苏州市的园林亭阁,
滇池的涟漪碧水,花溪的回环往复,令人心旷神怡,如入仙境,充分展现出中国古代皇家园林多景区集锦式的格局。其熏风塔,蒋琬祠尤其著名。熏风塔共七层,站在第七层之上可鸟瞰整个公园乃至县城的全貌。
棠湖公园竹海森森,秀林亭亭,晨昏雀鸟啁啾,四时花开不败。尤以“蜀地独垂名”的
海棠花遍布全园,品种之多,花质之佳,名闻遐迩。特别是产于古府河之滨、牧马山丘的铁脚海棠更是堪称一绝,重现了
唐朝“濯锦江头几万枝”的胜景。公园也由此而得名。十余年来,棠湖公园突出了公益性、社会性和文化旅游内涵,成功地举办了“
成都市第21届灯会”、“五洲国际灯会”和一年一度的海棠花会,还举办了享誉国内外的“棠湖国际书法邀请展”等文化活动。常年国内外佳宾云集,骚人墨客频频青睐,年均游人50万人次以上。
主要景点
棠湖公园,一处融合自然与人文的风景胜地,精心规划为八大主题景区,分别是“绿柳风荷”“瞿上撷秀”“海棠春坞”“薰风雄峙”“隔湖烟雨”等,每个景区都有其独特的魅力和特色。在公园内,游客可以尽情探索包括“玉流听涛”“棠林春色”“文津观鱼”“绾霞夕照”“凤凰絮语”“金花夜月”“古渡竞舸”“竹岛凉风”及“古塔揽胜”在内的数十个精彩景点。
交通信息
成都棠湖公园公交站,途径棠湖公园公交站的有804路、820路、双流2路等7条公交线路。成都棠湖公园附近有30个公交站,分别是棠湖南路一段(75米)、棠湖北路(215米)、双流中医院(278米)、城西路口(281米)、西安路一段(281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