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黄公
秦汉之际的隐士
夏黄公,本姓崔,名广,字少通,鄞县(今浙江宁波)人。一说本是齐国人,因隐居夏里修道而得名。
夏黄公为秦汉之际一位著名隐士,与隐士绮里季东园公、甪里先生并称为“商山四皓”。秦末天下大乱,四位老人为躲避战乱而隐居商山。汉高祖曾召夏黄公入廷为官,辅佐太子(即后来的刘盈刘盈)。
人物传说
夏石公秦时曾为朝庭的博士,后来回故里隐居,并在西一带行医。四皓隐士夏黄公,为东周、秦、汉时的著名三朝儒学文人之一。他因与东园公、里先生、绮里季三人在秦朝时不满秦始皇的焚书抗儒暴行,遂在秦及汉初同时隐居于陕西省商山,故被世人并称为“商山四皓”。又因四人都是“年皆八十有余,须眉皓白,衣冠甚伟。”故也称“四皓隐士”。他们的事迹经常进入历代文献对《周易风水》中的相关“贞寿、颐寿、隐德、嘉遁”等词义注解或条文解释,“须眉皓白”一词,也因他们的“四皓”而出。
历史记载
据《史记》记载:刘邦曾多次相邀他们四人出仕,但都被拒绝。后刘邦欲改立戚夫人所生的赵王如意为太子,吕雉听了很着急,张良就献策请来了四皓以辅助太子,终于使太子的地位得以保住。但在太子刘盈即位汉惠帝后,朝政大权旁落其母吕后,四人预感报国无望,就又重归深山隐居。后来夏黄公终老夏禹故里(四明山国家森林公园石钮村),葬于四明江南岸的福泉山遗址(今河姆渡村的福寿山)。为了永世纪念他的功德,乡民将夏黄公墓的渡口,历世称为夏墓渡(“河姆渡遗址”实际为“夏墓渡”的方言误音)。
大隐为古句章的发祥地之一,因传为大禹的石钮村故里,故有“夏里”之称。“夏黄公”实际是“夏里黄公”的一种简称,故也有“大里黄公”的称呼。
《陈留志》中称黄公姓崔,名广字少通,齐人。隐居夏里修道,故号夏黄公;
三国虞翻的《答王府君》中,“则黄公定鄞人,非齐人也”;
廿四史》中也认为,陶渊明诗句有“黄绮之终南”、杜甫诗句有“黄绮终辞汉”的一说,则黄为姓无疑;
《会稽地志》中称为“大里黄公”;
《甬上耆旧传》中说,县西二十五里地名为黄公林,相传为汉黄公隐处,即古之大里也;
《四明谈助》载,大隐山本名句章,以大里黄公居此,故称大隐;
《慈溪志》先贤人物记载为“荒周时四皓大理(同里)黄公”;
清王渥在《大隐山即事》中也有云:“此亦四明真福地,当年曾隐夏黄公。
凉生古井春波绿,秀拥层峦夕照红。”凡此种种,都已能证明夏黄公在历史上是确有其人的,并可初步断定为是东周战国时期,跨秦到汉初的著名历史人物。
主要事迹
刘邦登基后,立长子刘盈为太子,封次子如意为赵王。后来,见刘盈天生懦弱,才华平庸,而次子如意却聪明过人,才学出众,有意废刘盈而立如意。刘盈的母亲吕雉闻听,非常着急,便派自己的哥哥建成侯吕释之去请开国重臣张良出面。吕释之对张良说:“您是皇上的亲信谋臣,现在皇上想要更换太子,您岂能高枕而卧?”张良推辞道:“当初皇上是由于数次处于危急之中,才有幸采用了我的计策。如今天下安定,情形自然大不相同。更何况现在是皇上出于偏爱想要更换太子,这是人家骨肉之间的事情。清官难断家务事啊!这种事情,就是有一百个张良出面,又能起什么作用呢?”吕释之恳求张良务必出个主意。张良不得已,只好说:“这种事情,光靠我的三寸不烂之舌恐怕难以奏效。我看不如这样吧!我知道有四个人,是皇上一直想要罗致而又未能如愿的。这四个高人年事已高,因为听说皇上一向蔑视士人,因此逃匿山中,不作汉臣。然而皇上非常敬重他们。如果请太子写一封言辞谦恭的书信,多带珠宝玉帛,配备舒适的车辆,派上能言善辩之人去诚恳聘请他们,他们应该会来。然后以贵宾之礼相待,让他们经常随太子上朝,使皇上看到他们,这对太子是很有帮助的。”于是吕氏兄妹和太子当真把这四个后人称之为“商山四皓”的老人请来了,把他们安顿在建成侯的府邸里。
在一次宴会中,太子侍奉在侧,四个老人跟随在后。刘邦突然见那四个陌生的老人,都已八十开外,胡须雪白,衣冠奇特,非常惊讶,问起他们的来历,四人道出自己的姓名。刘邦听了大吃一惊:“多年来我一再寻访诸位高人,你们都避而不见,现在为何自己来追随我的儿子呢?”四个老人回答:“皇帝一向轻慢高士,动辄辱骂,臣等不愿自取其辱。如今听说太子仁厚孝顺,恭敬爱士,天下之人无不伸长脖子仰望着,期待为太子效死,所以臣等自愿前来。”刘邦说:“那就有劳诸位今后辅佐太子了。”四人向刘邦敬酒祝寿之后就彬彬有礼地告辞而去。刘邦叫过戚夫人,指着他们的背影说:“我本想更换太子,但是有他们四人辅佐,看来太子羽翼已成,难以动他了。吕雉这回真是你的主人了!”戚夫人大哭。刘邦强颜欢笑:“你给我跳楚舞,我为你唱楚歌。”刘邦便以太子的事件即兴作歌:“鸿鹄高飞,一举千里。羽翼以就,横绝四海。横绝四海,又可奈何!虽有缴,尚安所施!”
命名纪念
①宁波鄞州区古林镇,古林原来叫做作黄公林,以纪念商山四皓之一的夏黄公。
③浙江奉化黄贤森村
④浙江奉化黄甘岭。楼岩乡印家坑村西北1公里。《光绪奉化县志·山川》“黄公过此,饮水而甘。”故名。
遗迹
黄公林庙,距今已有两千余年的历史。现存为清代建筑,位于古林镇古林村。据旧志记载:庙本祀黄姑。康熙间毁于火,咸丰九年重建,改祀汉夏黄公。光绪二十九年重修。由门楼、前厅、中厅、后厅组成的连四进建筑。纵进深70.6米,通面宽24.1米,总面积1700平方米,为宁波市规模宏大的庙堂建筑之一。
历史年纪
七国争雄成形于公元前403年东周末年约为公元前256年
七国并列于公元前256年到221年;秦朝大统于公元前221年到206年;初汉刘邦到刘盈为公元前206年到194年。其中七国至秦只有35年的历史,整个秦朝只有15年的历史,汉初刘邦到刘盈也只有12年的历史,四个时期跨朝相加为62年。夏黄公至刘盈元年时称为八十龄皓首,其约十八岁前是可算在东周末期的。所以《慈溪志》定位于“荒周”先贤(以出生年代为准),相对还是比较正确的,但称之为战国、秦、汉人也无不可。夏黄公是当前慈溪市志中有记载的最早名人,其同汉朝的乡贤名人尚有从事王修、主簿郑云、梁宏、孝子董黯等。其实黄公名字前还可列入越国大夫文种,文种助越王勾践从越国首都之一的勾余城起,最后成就了吴越大国的霸王伟业。而夏黄公的隐居墓葬地勾(同句)章大城,正是为了永久性地彰(同章)显勾践的伯爵功勋而建。文种因为是文(同汶)溪人,这才进入宋建慈溪孔庙的“忠义孝弟(同悌)祠”乡贤神主牌位(慈城镇原还有文种巷流传纪念)。可能因为文种是何地人的历史说法较多,夏黄公也欠确全名又有齐人一说,故作为宁波市地区(于勾余、勾章演变而来)最早的全国名人,这才有些根据不足。但无论如何“勾章”作为“越王勾践”的功勋大城,“黄墓渡”因“黄公墓”而得名,都是现代宁波不可忽视的重大文化名人遗产之一。
目录
概述
人物传说
历史记载
主要事迹
命名纪念
历史年纪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