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雕塑
名人雕塑
肖像雕塑作为一种传统文化现象,具有文化产品及其生产者的规模上的量。在中国古代,尽管某些时期和地区的作品具有较强的肖像特性,但并未形成肖像雕塑传统。然而,中原地区传统雕塑对中国当代肖像雕塑有着深远的影响。中国的真正意义上的肖像雕塑自20世纪起从西方引入,经历了多次变革和发展,现已成为中国文化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历史起源
肖像雕塑的传统起源于欧洲大陆。公元前四至三世纪,希腊化艺术后期出现了歌颂哲人、诗人的肖像。古罗马时代,王宫贵族为了彰显自己的权力,请雕塑家直接为其制作肖像,从而形成了肖像雕塑史上的第一次高潮。罗马时代的肖像雕塑以大理石青铜为主要材料,内容、形式、材料和服务对象、审美标准等方面均进行了明确界定。此后,虽然历史有所演变,但在本质上并未发生根本性改变。文艺复兴时期,肖像艺术得以复苏,并在十八、十九世纪再次迎来高峰。罗丹推崇的乌东是这一阶段的肖像巨星。即使在传统与现代激烈碰撞的二十世纪,肖像雕塑依然保持着生命力。现代主义雕塑大师曼祖的肖像作品也非常典型。
中原地区古代,尽管某些时期和地区的作品具有较强的肖像特性,如兵马俑,但由于中国古代雕塑家无法直接为帝王及达官贵族造像,因此未能形成肖像雕塑传统。相反,他们在仆人、艺妓、士兵等人身上发挥了人物塑造的才能,创造出具有肖像特性的作品。在佛教雕刻中,供养人、罗汉等形象也能体现出肖像的特点。
发展历程
中国的真正意义上的肖像雕塑始于20世纪初,随着“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到来,肖像雕塑也被引入中国。早期留学归国的艺术家创作了一系列反映革命先驱、爱国志士、文化名人的肖像作品,积极参与了反帝、反封建的进步文化运动,为民族解放做出了贡献。新中国成立后,肖像雕塑迎来了真正的高潮。留法、留日、留苏的艺术家群体,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共同构建了中国的现实主义体系。各大美术学院都将创作纪念性人物肖像作为重要的教学课程之一。老一辈雕塑家在引进西洋写实雕塑的同时,也传承了民族传统雕塑的精髓,推动了具象及肖像雕塑的民族化进程。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文化艺术进入了多元化发展的新时期。肖像雕塑作为其中的一部分,也在这一时期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发展。艺术家们创作了大量反映中国历史英雄、科学家、文化名人的室外纪念像,并参与了国内外的各种展览。新时期的肖像创作更加注重人性化和内心化的表现,强调对象的个性张扬,体现了当代社会对人本和人性的关怀。
理论与实践
“神形兼备”是中国肖像雕塑创作的基本审美原则和方法论。艺术家不仅要深刻理解人物对象的生活背景,还要通过提炼和加工,创造出既忠实于对象又体现自身艺术个性的作品。这种创作理念的提出,旨在鼓励艺术家在肖像创作中更多地展现自我,避免单纯充当对象的镜像。西方雕塑大师如米开朗基罗、乌东奥古斯特·罗丹等,都在各自的肖像作品中鲜明地展现了个人的艺术特色。中原地区肖像雕塑家也应该在保持传统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创新之路,让肖像雕塑在现代社会中焕发新的活力。
重要作品
西方雕塑大师的肖像作品展示了艺术家自身的艺术个性。米开朗基罗的《布鲁德斯》体现了他一贯的雄伟形体和英雄式审美倾向;乌东的所有肖像作品都蕴含着他个人的严谨、深邃和华贵的艺术风格;罗丹的肖像作品如《达鲁》《雨果》《法尔尼埃》和《巴尔扎克》则展现了他特有的塑造方式和光影追求;埃米尔·布德尔在其肖像作品中融入了自己的建筑感追求;伊斯雷尔·爱泼斯坦的作品则以其表面的琐碎塑造机理著称;曼祖的肖像作品则始终洋溢着简洁大方和平易含蓄的艺术氛围。
参考资料
雕塑/铜雕/肖像:名人雕塑作品——中国当代雕塑语言.雕塑/铜雕/肖像:名人雕塑作品——中国当代雕塑语言.2024-09-14
名人伟人雕塑.名人伟人雕塑.2024-09-14
古代名人石雕的魅力.知乎专栏.2024-09-14
目录
概述
历史起源
发展历程
理论与实践
重要作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