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催花牡丹”,是指运用高科技促成栽培技术,打破牡丹的自然生长规律,形成反季节盛开。
菏泽的“催花牡丹”起源于
清代时期,催花技术早已炉火纯青,可催花的牡丹品种已有上百种。
“听老辈人讲,清朝时期冬季时,赵楼人推着红车子浩浩荡荡将牡丹植株推到
北京市、
广州市、
天津市等地催花,一车能推1000多棵,赚了钱回来就能买一亩地。”但当时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催花术,只是依靠“提高温度与湿度,注重施肥与光照”来达到牡丹提前开花的目的,其在延迟开花及掌握牡丹的生态习性和开花生物学特性上研习不深。当时没有煤炭就靠烧柴提高温度,没有塑料纸就用普通纸涂一层油来代替。到了20世纪30-70年代,由于自然灾害和社会动荡的频繁,牡丹
催花术处于停滞状态。
十一届三中全后,催花业再次展开。1978年和1979年的
春节,对
菏泽市人民来说是一个令人振奋的日子:在澳门和
香港特别行政区的两次牡丹花会展上,菏泽催花牡丹以其卓越的风姿赢得了港澳及社会各界人士的极高赞誉,被当地媒体称之为“四百年首见”的盛会。于是,80年代以来,菏泽人上
北京市下
广州市,大规模的异地催花逐渐展开。时任牡丹栽培策源地赵楼村负责人的赵东升说:“1980年冬季下广州催花,牡丹一朵就卖50元,一季就为集体揣回来几十万元。”菏泽催花牡丹多次参加全国性及世界级盛会,在国家举办的1-5届全国
中国花卉博览会上,
菏泽牡丹获奖60余项。在’99
昆明市世界园艺博览会上更是冠压群芳,一举夺得世界牡丹
单项奖111项奖中的81项,占总奖项的73%,不仅宣传了菏泽牡丹,也为国家争得了荣誉。在2005年9月28日至10月7日举行的第六届中国花卉博览会上,菏泽牡丹囊括了牡丹专项奖全部五项金奖,为生活在“中国牡丹之乡”的菏泽人挣足了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