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辫八色鸫
雀形目八色鸫科动物
双辫八色(学名:Pitta phayrei)是雀形目八色鸫科的鸟类,体长22-24厘米,体重90-100克。体型圆胖,尾短,腿长。雄鸟头顶至后颈有黑色冠纹,前额及冠纹两侧淡棕,眉纹白,各羽均具黑色细鳞纹。头后侧伸出两簇长羽,状如羊角,上具黄、黑相间的横斑。上体暗褐,下体茶黄,多覆以黑斑,以胸部最明显。雌鸟上体以及头顶冠纹均暗褐色,其余似雄。
栖于海拔600-750米的常绿阔叶林、竹林及灌丛间。以昆虫为主食。常在森林底层或低植被中找食无脊椎动物。叫声简单哀婉。分布于中国西南部及东南亚。
物种简介
双辫八色鸫(学名:Hydrornis phayrei),是八色鸫科蓝八色鸫属的一种,分布于缅甸孟加拉国老挝、中国大陆、越南泰国和柬埔寨。该物种的保护状况被评为无危。
双辫八色鸫的平均体重约为100.0克。栖息地包括亚热带或热带的湿润低地林和亚热带或热带的湿润山地林,多生活于610-750米的热带雨林中以及活动于竹林和灌丛间。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缅甸Tounghoo。
形态特征
双辫仙八色鸫的羽色比较暗,不如其他八色鸫艳丽。雄鸟和雌鸟的羽色大体相同。头顶至后颈的中央冠纹为黑色,前额及冠纹两侧皮黄色,眉纹近白,各羽均缀以黑色端斑,呈鳞状;后枕部两侧羽毛突出,具皮黄色和黑色相间的横斑,羽端白色,成矛状,形如双辫,与众不同,非常别致。背部全部为栗褐色,初级飞羽为黑褐色。颏、喉为白色,羽缘黑色,羽轴延长成须状;下体其余的部分为棕茶黄色,下喉至胸部及两胁较深浓,多少具大小不一的黑色点斑;腹部中央浅淡,几乎为纯色,肛羽为粉红色;尾下覆羽为桔红色。虹膜棕褐色;嘴峰黑褐,上嘴尖短略向下弯曲,覆盖下嘴,跗、脚爪淡肉色。 
大小量度:体重♂90-100克;体长♂216-242毫米,♀230毫米;嘴峰♂29-30毫米,♀27毫米;翅♂99-100毫米,♀101毫米;尾♂50-56毫米,♀55毫米;跗蹠♂32毫米,♀31毫米。(注:雄性—♂;雌性—♀) 
栖息环境
栖息于热带雨林中,属于罕见留鸟,见于中国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云南省南部海拔800米以上的常绿林和多荫次生林。 
生活习性
双辫八色鸫在竹林和灌丛间活动觅食,用其有力的脚爪和嘴翻拨地面上的枯叶,觅寻食物,以昆虫为食。它们是经常在地面上活动的,由于其羽色和枯叶很相似,以及善于跳跃的缘故,很容易躲避人的视线,而出现于另一地方,仍进行着翻拨枯叶寻找食物的活动。典型栖于森林底层的仙八色鸫。 
叫声如同假嗓的哨音“wheeow-whit”似蓝八色鸫,但第一音拖长。叫声多在黄昏发出。告警时发出似狗的叫声。 
分布范围
分布于缅甸中部、北部、北掸邦、南掸邦、德林达依省泰国,老挝,柬埔寨越南印度尼西亚北部等地,在中国仅分布于云南省南部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  
生长繁殖
繁殖期5-7月,5月下旬营巢于高大的天然阔叶林内,筑巢由雄鸟和雌鸟共同承担,一只亲鸟将巢址用双爪将地面杂草、落叶清除,形成圆坑,另一亲鸟则在巢周围30米左右的范围内的地面上寻觅巢材。先用枫杨、板栗等树的枯枝在地面的圆坑上堆成一个平台式的巢基,以保持巢的稳定,不使上面所筑的巢顺坡滚落,同时也有防水隔潮的作用,然后用杂草、苔藓植物,嫩枝、细茎等混合盘绕,筑成一个椭圆形的地面巢,外径20厘米左右,内径约7厘米,深15-19厘米,巢内铺垫更细的杂草、叶柄、松针及树叶等,巢口的前方多有小灌丛或蕨类隐蔽巢口。 
每窝产卵4枚,卵为白色,大小为27.5×22毫米,卵重5-6克。卵未产齐时亲鸟不坐巢,也不在巢的周围活动,产完最后一枚卵后才开始孵化。孵化由雄鸟和雌鸟共同承担,它们都有很强的恋巢性。当一只亲鸟孵化时,另一只就在巢附近的树上或地上鸣叫及警戒。亲鸟换孵时,先是相互鸣叫,然后坐巢的亲鸟先从巢内飞出,另一只亲鸟间隔数分钟后再进入巢中孵化。 
孵化期为15天,出雏后,雄鸟和雌鸟还要共同育雏13天左右。它们觅食回来后并不直接入巢,而是站在离巢4米远的小树上观望,见周围没有危险时才迅速入巢,将食物放入雏鸟口中。雏鸟刚出壳时只有5克重,体长46毫米,全身无毛,双眼紧闭,嘴为黄色,脚爪为肉色,身上有明显的羽区和裸区。到出飞的时候,雏鸟体重已经增至50克以上,体长也达到90毫米以上。 
保护现状
保护级别
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等级——二级,生效年代:1989
列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等级——稀有,生效年代:1996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2013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1——无危(LC)。 
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二级。 
种群现状
该物种分布范围广,不接近物种生存的脆弱濒危临界值标准(分布区域或波动范围小于20000平方公里,栖息地质量,种群规模,分布区域碎片化),种群数量趋势稳定,因此被评价为无生存危机的物种。
目录
概述
物种简介
形态特征
栖息环境
生活习性
分布范围
生长繁殖
保护现状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