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国兴
北京市博物馆学会常务理事
周国兴 男,1937年9月生,江苏省南通市人。研究员、教授。
1957年进复旦大学专修体质人类学,曾任中国自然科学博物馆协会副理事长,中国博物馆学会、北京市博物馆学会等多个学会常务理事。
现任国家自然博物馆总工程师、研究员、教授,兼任柳州白莲洞洞穴科学博物馆馆长,江苏南通博物苑名誉苑长和上海复旦大学文博学院兼职教授。享受国务院颁发政府特殊津贴。
人物经历
1962年毕业后受聘于中国科学院,从事古人类学与史前考古学研究,
1979年转北京自然博物馆,任研究员、教授,从事人类学与博物馆学研究至今。周国兴在长达35年的研究中极有建树,成绩斐然,鉴于他在我国科学研究事业中的杰出贡献,
1995年被授予国家特殊津贴。在博物馆学的实践中,经他倡议和参与,筹建了7座自然科学技术博物馆,如洞穴科学博物馆和纺织博物馆。
主要业绩
在故乡度过了中小学时代,1957年进复旦大学师从人类学家吴定良教授专修体质人类学,1962年毕业后受聘于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从事古人类学与史前考古学研究,1979年转国家自然博物馆从事人类学与博物馆学至今,其间1985-1992年任该馆副馆长负责业务领导工作。在长达35年的古人类学和史前考古学研究中成绩斐然,并极有建树:对于中原地区中前文化的起源,主张“多源论”,在学术上最早正式提出了“长江流域亦是中华古文明摇篮”的论点。对元谋人化石的详尽研究及在元谋盆地长期考察所获丰富资料和科学论证基础上,将中国历史的开端坚实地推前到距今170万年以前。
元谋人及其文化研究获得了北京市科技成果奖和地矿部科技成果一等奖。五次登上帕米尔高原,研究我国新疆境内的塔吉克族,论证了他们是我国境内唯一的白色人种原住代表,是古雅利安人的后代。
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河东岸发现了吉日拉史前遗址,具有重要价值。
1981年起通过对白莲洞遗址史前遗址的详尽研究,建立了“白莲洞文化系列”的模式,证实了华南中石器时代文化的真实存在,引起国内外学术界的注目。在许昌市和云南元谋发现了两个中石器时代的重要遗址:灵井和大那乌遗址。
人类起源理论研究上提出“劳动”是人类特有的“适应手段”,有高出两级形态,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初级形态的劳动具有不可忽视的推动作用,但高级形态劳动却为人类所创造,而且在这转变过程中人类祖先的智力和性因素具有强大作用。在博物馆学的研究与实践中,经其倡议与参与,筹建了七座博物馆,如洞穴科学博物馆和纺织博物馆,在推动国家自然博物馆的发展与复兴南通博物苑方面,也作出了重要贡献。在科学知识普及工作上,也取得丰硕成果,发表了大量的科普作品,举办过多个科普展览,经中国科普作协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审定,为“成绩突出的科普作家”。
成就及荣誉
1996年被授予北京市科技科普工作者称号。至今已发表出版18部科学专著与科普作品集,不少作品获得奖励。《人之由来》展,获得很高的国际声誉,其画册获得第三届全国科普优秀作品一等奖。被列入国内外许多名人录中,英国剑桥国际传记中心将其列入当今领先人物500名之列,并授予金质奖章和“20世纪杰出人物”荣誉称号。1998年被该中心推举为副主席。两次被美国国际传记研究所授予“杰出领导人物奖”和“近四分之一世纪500名最有影响人物之一”的荣誉称号。被确认为国家级有特殊贡献的专家。
自1971年以来,周国兴发表了大量有关人类起源与进化的科普作品,举办过多个科普展览,已出版15部科学专著与科普作品集,他的科普作品主要取材于自己科学考察的经历与研究成果。他很注意作品的科学严谨性,作品文笔优美、流畅,很受读者的喜爱。他的部分著作被译为少数民族文字,《人怎样认识自己的起源》一书还被译为法文在巴黎出版。他的不少作品还获得了奖励,“人之由来”展更获得很高的国际声誉,其画册还荣获第三届全国优秀科普作品一等奖。鉴于他在科普工作上的杰出贡献,1996年被授予“北京市先进科普工作者”荣誉称号,并经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审定为“成绩突出的科普作家”。
周国兴的名字被列入国内外许多名人录中,英国剑桥国际传记中心将他列入当今领先人物500名之列,并授予他金质奖章和“20世纪杰出人物”荣誉称号。两次被美国国际传记研究所授予“杰出领导人物”奖和“近四分之一世纪500名最有影响人物之一”的荣誉称号。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
目录
概述
人物经历
主要业绩
成就及荣誉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