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教,是大学
教师职称的最低等级,是高等学校教员老师中职称低于讲师的一种初级职称,助教原则上不能单独授课,或不能教授全部一门学科的课程,应跟随讲师或教授批改作业,辅助其教学。教师职称等级由低到高依次是,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基本意义就是协助教学。
1. [assistant]
2. 古代学官名。协助国子
祭酒、博士教授生徒。是
国子监或太学的学官,协助国子祭酒和国子博士教授生徒,又称国子助教明代置十五人,品序
从八品。
3. 高等学校教员中职别低于讲师的一种职称。
学
文华殿大学士。西晋武帝咸宁间立国子学,始置助教,协助博士教授生徒。
南北朝、隋、唐相沿设置。
唐朝国子学、太学、
广文馆、四门馆等,也都设助教。明、清两代,仅国子监有助教。《晋书。职官志》:“武帝初立国子学,定置国子祭酒、博士各一人,助教十五人,以教生徒。”《新唐书。百官志三》:“国子学。博士五人,正五品上......助教五人,从六品上。掌佐博士分经教授。”
助教,指的是在大专院校及中小学内,协助教师教学工作的一种职务。通常助教来自于同领域的毕业生(不一定同校),有些则是由硕士班或博士班研究生兼任、另外也有外聘的。在一些学校,要能升任为讲师及教授、副教授前必需要担任过助教。
晋 咸宁时设置,协助国子
祭酒、博士教授生徒。其后除个别朝代外,国学中都设
经学助教,称国子助教、太学助教、四门助教、广文助教等。州(郡)县学亦有设经学助教者。
北魏 增设医学助教,隋 增
算学助教,唐 增律学助教,协助博士传授专门知识,至 宋 代废止。
2. 高等院校中教员的一种职称,职别低于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