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世珍
乾隆六年(1741),张世珍乡试中举,为三十三名,次年中
进士,为殿试三甲八十一名。乾隆十七年(1752),任福州府
屏南县知县。1757年,张世珍改双溪讲堂为双溪书院,劝捐置学田44.5亩,并勒石记其事。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闽督以其为人朴实、办事认真、才具明敏,于三月二十日调补彰化知县。
张世珍在彰化任上,为政多乖。重视教育事业,推广儒家文化,“建学立师,以彰雅化”。推崇礼教,对彰化倾颓的
孔子庙,进行大规模重修,以砖砌甬道,移礼门、义路于大成门左右,并在门外设置泮池与照墙,于泮池题石曰:“芹泉”,取“泮水采芹”之意。对
明伦堂依原址一并重修,
地基增高二尺,规模宏敞。明伦堂之后新建训导署,训导署左方建教谕署。孔庙的规模俱全,是当时台湾学宫体制最完整的学府。此次重修工程自
乾隆二十四年(1759)十月兴工,乾隆二十五年(1760)五月完工。
彰化县南门内旧有关帝庙,原系雍正十三年(1735年),彰化知县秦士望借关帝的民间信仰调处化解开垦时期土客关系捐俸创建。1759年,张世珍有感关帝庙年久失修,在重修学宫的同时,募集民间资金重修关帝庙,于次年完工,张世珍率领地方官绅举行了隆重的告竣仪式。此外,张世珍还募集资金,重修白沙书院。
自
康熙、
雍正时期起,有大陆
汉族移民台湾,在开垦种植中与原住民关系紧张,矛盾冲突不断发生。张世珍为令彰化,于
乾隆二十六年(1561)正月,勘定地界,由石冈仔
至大甲溪一带开挖土牛沟,禁止汉人越界开垦。所谓“土牛沟”,是指人工开挖的沟渠地界。由于挖出来的沟泥堆成土堆,其状如卧牛,被称为“土牛”,所以沟渠被称为“土牛沟”。此举,有效缓和了土著矛盾。
乾隆二十六年(1761)六月十七日,张世珍卸任彰化
知事,调回内地候升。同年十二月,吏部拟提升张世珍补
兴化府通判或邵武府同知,不巧其父亡故,张回
临潼区丁忧。守制服满后,于
乾隆二十九年(1764)十二月初三日到闽候补。乾隆三十年(1665),广泽县知县王瑶因亲父王元绩年老,循例告请终养,吏部以张世珍“年力强壮,政务熟谙”,于同年三月补授
光泽县知县。
张世珍任彰化知县期间,先后撰写《重修观音亭碑记》《重修邑学记》《重修关帝庙记》《温陵元清观碑记》《太极亭记》《重修文武两祠碑记》《重修文祠碑记》《文开书院公业条款碑记》《严禁占垦官山义冢碑记》《严禁抬弃病患暨强横投栖善养所碑记》《奉宪勘定地界碑》等十余篇碑记,这些存世文献成为研究台湾历史的珍贵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