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慎
薛慎
薛慎(?-?),字佛护,河东汾阴人,薛善之弟。他喜好学习,擅长撰写文章,尤其精通草书。年轻时与同乡裴叔逸等人交情深厚。他的职业生涯始于丞相府墨曹参军,后来担任过多个职务,包括宜都公侍读、丞相府记室、太子舍人、庶子、通直散骑常侍中书舍人、礼部郎中、膳部下大夫等。他在教育领域也有贡献,曾被任命为学师,负责监督学生的学习情况。此外,他还参与了佛教经典的研习。晚年因病辞去职务,在家中去世。他的作品流传于世。
人物经历
薛慎早年与同郡的裴叔逸、裴诹之柳虬、范阳卢柔陇西县李璨等人关系密切。他的职业生涯起步于丞相府墨曹参军。太祖在行台省设立学校,选拔品德高尚且聪慧的人作为学生。这些学生白天处理公务,晚上则参加学术研究。太祖还挑选了一些品行纯朴的学生,让他们陪伴自己阅读书籍。薛慎与其他十一位人士一同入选,其中包括李璨、李伯良、辛韶、苏衡、夏侯裕、梁旷、梁礼、长孙璋、裴举、薛同、郑朝等人。薛慎被指定为学师,负责监督学生的学业。太祖对哲学讨论有着浓厚的兴趣,因此他也选择了具有深刻理解力的一百位知名僧侣,在自己的住所讲解佛法。同时,太祖命令薛慎和其他十二个人学习佛教教义,以便他们能够内外兼修。这一举措激发了各地学者对大乘佛教的研究热情。
几年后,薛慎再次被任命为宜都公侍读。随后,他又转任丞相府记室。随着北魏建立东宫,薛慎被授予太子舍人的职位,并晋升为庶子,继续兼任舍人。在此期间,他还获得了通直散骑常侍的头衔,并兼任中书舍人,最终成为礼部郎中。六官制度实施后,薛慎被任命为膳部下大夫。他的哥哥薛善也在同一时期担任工部官员。兄弟俩均位居高位,当时人们对此感到荣耀。宇文觉登基后,薛慎被提升为御正下大夫,晋爵为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并被封为淮南县子,拥有八百户封地。此后,他曾担任师氏、御伯中大夫等职务。
政治活动
保定市初期,薛慎出任湖州市刺史。由于当地居民多为少数民族,经常发生抢劫事件。为了改善这种情况,薛慎召集地方领袖,向他们传达朝廷的政策,并规定首领每月至少一次前来汇报工作,如果有紧急事务,则不受时间限制。每次会见时,薛慎都会亲切地劝导他们,并提供饮食招待。经过一年的努力,当地的治安状况得到了显著改善。少数民族们纷纷表示:“今天才知道刺史才是真正的百姓父母。”他们都感到非常高兴。从此,许多家庭带着孩子来到这里定居,人数超过一千户。当地有一个习俗,结婚后子女就会离开父母单独居住。薛慎认为这是不良风俗,也是地方政府的责任。他亲自教导民众,强调孝顺的重要性,并指示地方官员向各自辖区内的居民宣传这种观念。有一户人家已经分开居住多年,但在薛慎的影响下,他们决定回到父母身边照顾老人,并将食物带回给他们。薛慎对他们迅速改变的态度表示赞赏,并将此事上报朝廷。皇帝下令免除他们的赋税。在这种风气的影响下,社会道德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几乎达到了汉族的水平。不久后,薛慎调回京城,担任蕃部中大夫。因为生病,他不得不辞职,在家中逝世。他留下了大量的文学作品,深受世人喜爱。
参考资料
薛慎.国学迷.2024-08-14
薛慎.搜韵.2024-08-14
目录
概述
人物经历
政治活动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