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隆大教堂(
德语专业:Kölner Dom),全称圣彼得和圣玛丽亚高等主教座堂(Hohe Domkirche St. Peter und Maria),是位于
德国科隆市的哥特式天主教堂,科隆的标志性建筑。
科隆大教堂是
德国占地面积最大、世界第三高的基督教堂,与
巴黎的圣母院大教堂和
罗马的圣彼得大教堂并称为“
欧洲三大宗教建筑”。科隆大教堂始建于1248年,竣工于1880年,是欧洲建筑史上建造时间最长的建筑物之一。教堂在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较为完好地保留下来,并于1996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科隆大教堂被誉为
哥特式建筑建筑中最完美的典范,是德国最受欢迎的旅游景点之一。
建筑概况
科隆大教堂被誉为哥特式教堂建筑中最完美的典范,其尖塔、尖形拱门、长束柱、大窗户及绘有圣经故事的
花窗玻璃都是典型的哥特式建筑风格。
建筑外观
科隆大教堂位于科隆市中心,教堂总占地面积约80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6000平方米。教堂区域呈拉丁十字形布局,东西长144.58米,南北宽86.25米。教堂大门位于西侧、十字的最长端,两座尖塔与门墙连砌在一起。南塔高157.22米,北塔高157.18米,为教堂的最高点。
科隆大教堂的屋顶高度为69.95米,表面面积超过12000平方米。由3毫米厚的大型铅板覆盖,总重量约为600吨。屋架由铁梁制成。教堂周身有1.1万座小尖塔(每座塔的高度约3米),精致华丽。外墙由磨光石块砌成,饰以细腻精美的
浮雕图案。整个工程共用去40万吨石材,加工后构件总重约16万吨。教堂中共有11座钟,钟楼上装有5座吊钟(响钟),最重的圣彼得钟达24吨。
从教堂底部到南塔的观景台共有533级台阶,高度为97.25米,登上后可眺望
莱茵河风光和整个科隆市容。
结构体系
科隆大教堂的结构体系主要由
飞扶壁、尖拱、肋
拱顶等券架结构构成。
尖型拱门采用两圆心尖券结构。尖券的左右两边在顶部连接成尖角,互相支撑,比圆形拱券更为稳固,可以将侧推力施于柱脚上,让柱子可以承受更大的重量,也使整体结构更加轻巧,节省材料。这样教堂就可以建得更高,也能保证根基更稳固。尖券自身的造型也与大教堂整体轻盈、雅致的风格相符合。
而飞扶壁位于教堂外部,提供支撑,平衡拱顶给墙面带来的侧推力,使侧墙不必建得太厚,而可以大面积开窗,让光线充足地进入教堂内。成排高高跨越于侧廊上空的
飞扶壁,也为建筑在垂直方向上带来了很强的动势。
内部构造
内部空间
大教堂的西侧,即拉丁十字较长的一端,为中殿及侧廊。南北两侧凸出的部分是
耳堂(也称袖廊)。东侧为圣坛及周围的回廊。
夹在两座塔楼之间的中厅拱顶高达43.35米,宽度为15.5米。厅内为垂直的高窄、狭长空间。两侧每间隔7.50米有一根支撑柱,每根支撑柱由8-12根细长的束柱组成,汇聚成尖形拱门,高19.75米。尖拱之上是被称为“教堂楼廊”(
德语:Triforium)的夹层,宽约1米,高5.80米,有着精美的窗饰。夹层上方为高17.8米的天窗。柱、拱、窗形成的垂线排列成行,使得空间界线明确、清晰。用作支撑的
飞扶壁等结构位于室外,使内部空间空旷,具有超凡脱俗的失重感。
居于圣坛核心位置的是大
祭坛,位于教堂东端,指向耶路撒冷。大祭坛由整块黑色
大理石雕刻而成,总面积9.58平方米,是大教堂中最大的石头,也是已知的
中世纪最大的祭坛石。祭坛石四面装饰着
圣母玛利亚、使徒、先知和圣徒的雕像。这些人物雕饰由白色卡拉拉大理石雕刻而成,与祭坛主体的黑色形成鲜明对比。祭坛石上方放置着圣物三王圣龛。
内部装饰
科隆大教堂的窗户面积约为10000平方米,堪称是极其和谐的玻璃屋。色彩斑斓的玻璃窗是哥特式建筑结构的典型特征。一片天窗又被直分成四个小拱,与纤细的横棱形成轻巧的框架。图案呈纵向排列,题材多为宗教内容,意欲对教徒们起训诲作用。堂内还有众多的雕塑、壁画、油画等装饰品,地板铺满华丽的马赛克。
建造历史
今科隆大教堂于1248年奠基,1880年竣工,建造时期长达632年。若考虑教堂的前身,其建造历史则可能有1700多年。
前身
大教堂的历史或可追溯到基督教早期(1世纪—4世纪早期),教堂下方曾挖掘出这一时期的
罗马住宅遗迹。已知最早的科隆主教是活跃于313年前后的圣马特努斯,当时的主教座堂很可能就位于今天大教堂的位置。可以确定的是,
中世纪早期、不晚于6世纪,今天大教堂的位置上已经建有大型教堂建筑,在今天圣坛一带的下方发现了当时的
洗礼池等遗迹。此后历经扩建和改造,直到873年,加洛林风格的老教堂正式落成祝圣。与今天的大教堂不同,老教堂有两座圣坛,西圣坛献给大教堂的守护神圣彼得,东圣坛献给
圣母玛利亚。
1164年,
神圣罗马皇帝
腓特烈一世将侵略
米兰时获得的珍贵战利品——耶稣诞生时前去朝拜的东方三王的遗骸赠予科隆大主教莱纳德·冯·达瑟尔(Rainald von Dassel)。来
科隆朝圣的信徒数量骤增,老教堂难以承受,建造新教堂的计划逐渐提上日程。1238年,法国国王从拜占廷皇帝手中购得耶稣受难时戴的荆冠,
巴黎成为新的朝圣目的地,与科隆竞争圣地地位。科隆主教于是决定修建一座世界上最大、最完美的大教堂。
初期建造
1248年8月15日圣母升天节,科隆地区主教康拉德·冯·霍施塔登(Konrad von Hochstaden)为新教堂奠基,科隆大教堂正式动工。大教堂采用哥特式建筑风格,由法国建筑师格哈德·冯·莱尔(Gerhard von Rile)以法国亚眠的主教座堂为蓝本设计。老教堂的西侧暂时保留,以供宗教用途。有资料表示,当时的工匠用火拆除老教堂东侧时,几乎烧毁了整座老教堂,万幸三王遗骸从火中转移了出来。
首先完工的是包括黑色
大理石祭坛在内的圣坛,于1322年封顶,三王的遗骸便转移至新教堂。后人修复大教堂时曾在南塔
地基浅层发现14世纪的硬币,由此推断南塔的地基大约在1360年前后已打好。1448年和1449年,大教堂保存至今的
中世纪古钟中最大的两口——Pretiosa和Speziosa——铸造完成。15世纪下半叶,南塔停工,北塔开始修建。1507年至1509年间,中厅北墙的玻璃画逐渐完成。1520年后,受宗教改革影响,天主教会收入急剧下降,工程趋于停滞。当时中殿和
耳堂为临时的矮屋,南塔的高度约为现在的三分之一,北塔大部分外墙只有五米高。1560年,大教堂因为资金原因完全停工,就这样在
科隆伫立了300多年。
续建
法国大革命战争期间,
法军于1794年占领科隆,大教堂此后遭到严重破坏。1796年,教堂被停止宗教用途,用作马厩和仓库。金属物件遭熔化,木制品被用作柴火。1803年,大教堂重新启用为教区教堂,但建筑本身已岌岌可危。
随着
法国大革命的衰微,人们开始重新关注
中世纪的艺术和建筑,古典浪漫主义和哥特式建筑复兴运动兴起,包括
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在内的众多人士呼吁将停工约三百年的科隆大教堂建造完成。
科隆的艺术品经销商苏尔皮兹·博伊瑟里(Sulpiz Boisserée)于1814年和好友格奥尔格·莫勒(Georg Moller)偶然发现了1370年大教堂西立面的建筑草图,此后于1821年至1831年间出版了一系列完工效果图,极大地促进了全德国民众对修建大教堂的热情。大教堂建筑主管弗里德里希·阿道夫·阿勒特(Friedrich Adolf Ahlert)于1823年建造了新的大教堂建筑工场,对现有建筑开展修复工作。
1842年9月4日,普鲁士国王
腓特烈·威廉四世主持了科隆大教堂的第二次奠基。他将科隆大教堂视为超越宗教和国家的德意志民族的象征。建设资金主要为科隆当地的中央大教堂建筑协会筹集,少部分来自威廉四世的资助。1863年,除双塔间区域外的其他部分基本完工,三百多年来分隔圣坛区域与中殿、耳堂区域的临时墙壁被拆除,人们可以首次完整参观大教堂的内部整体。1880年10月15日,科隆大教堂举行了盛大的竣工典礼,是当时世界最高建筑物,也是人类建筑史上最杰出的作品之一。
二战影响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盟军对
科隆进行了262次轰炸,整座城市化为一片废墟。大教堂因本身并非轰炸目标而总体幸免,但对周边火车站、大桥的轰炸仍使其先后被14枚重炸药、70多枚
燃烧弹以及众多炮弹击中,中殿和
耳堂的多处拱顶倒塌,
管风琴等被毁。幸运的是,中世纪玻璃窗和许多重要部件已提前拆除,存放在北塔下的掩体中或运到科隆以外的偏远地区。1948年,大教堂的圣坛部分已修复,并举行了奠基700周年庆典。1956年,中殿和耳堂也修复完成,教堂重新对信徒开放。
文物收藏
科隆大教堂里收藏着许多珍贵的艺术品和文物。其中包括成千上万张当时大教堂的设计图纸,成为研究
中世纪建筑艺术和
装饰艺术的宝贵资料。在圣坛回廊,还保存着15世纪早期科隆画派画家斯蒂芬·洛赫纳(Stephan Lochner)1440年为教堂所作的壁画和法衣、雕像、福音书等文物。
三王圣龛
1164年,在耶稣诞生时前来朝拜的东方三王的尸骨被带到
科隆,置于大型金雕匣中,即三王圣龛。圣长220厘米,宽110厘米,高153厘米,是
欧洲最大的中世纪金器。表面装饰有金银
浮雕、镀金人物、蓝金铭文、花丝盘、彩色珐琅条带以及超过1000颗宝石和珍珠。圣龛安放在
祭坛正中央,是科隆大教堂的核心。
格罗十字架
格罗十字架制于970年左右,为时任科隆大主教格罗委托制作。雕像有真人大小,是最早描绘
耶稣钉在十字架上死去之形象的艺术品之一,写实地展示了耶稣眼睛闭上、嘴巴微张、低着头死去的受难场景。格罗十字架曾经被放置于旧教堂的最中央,于1350年左右移至十字架小堂的东墙上。
圣克里斯托弗雕像
圣克里斯托弗雕像由凝灰岩制成,高达3.73米,创作于1470年左右,作者是
科隆地区杰出的晚期哥特式雕塑家蒂尔曼·范德伯奇(Tilman van der Burch)。雕像兼具艺术性和写实性:圣人克里斯托弗穿着长袍,拄着权杖,背着孩童走在河上,肌肉组织和脉络十分清晰。
米兰麦当娜雕像
跟三王圣龛一起从
米兰带到科隆的还有
圣母玛利亚雕像,但却毁于老教堂拆除时的大火。在新教堂中作为替代品的是1280-1290年左右制作的米兰麦当娜雕像,是
中世纪时仅次于三王圣龛和格罗十字架的第三号礼拜对象。这座高哥特式木雕体态纤细,衣着华丽,与周围的十二圣徒像风格一致。雕像的颜色以及权杖和王冠都是在1900年左右修复时添加的。
修复与保护
近几个世纪以来,大教堂始终在修缮和翻新,建筑外部一直有未拆除的
脚手架。当地居民戏称:“大教堂完工时,将是世界末日。”当前保护工作的重点对象集中在中世纪窗户和石制品上。大教堂的主要材质为岩石,本就易受水和空气中的硫及鸟粪的侵蚀,20世纪60年代以来更饱受
酸雨和工业污染的影响,导致整体已从最初的白色转变为褐色,为此当地于90年代采取了一系列大气污染防治措施。1842年建造时,立面多使用
砂岩,风化非常严重,因此工匠需不断制造部件以替代。
199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科隆大教堂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对其给予了高度评价: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给出的入选标准为:
标准(i):科隆大教堂是人类创造性天才的杰出作品。
标准(ii):六个多世纪建造的科隆大教堂标志着大教堂建筑的顶峰,同时也是其高潮。
标准(iv):科隆大教堂有力地证明了中世纪和现代欧洲基督教信仰的力量和持久性。
21世纪初,科隆市政府计划在大教堂附近建造高层建筑。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认为这将威胁到景观的完整性,于2004年7月将科隆大教堂列入《世界濒危遗产名录》。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住宅与交通部等的推动下,科隆市议会于2005年末放弃建造计划,科隆大教堂也于2006年7月脱离《世界濒危遗产名录》。该事件已成为濒危世界遗产保护的著名案例。
教堂现状
旅游开发
科隆大教堂作为科隆的地标性建筑,2022年客流量达600万人次。大教堂在礼拜时间以外对游客开放。参观中殿免费,登南塔、参观珍宝馆额外收费。
大教堂广场(Domplatze)是科隆步行区的核心,紧邻火车站,有众多文化设施和商场、酒吧、餐厅等。近年大教堂周边建筑修缮后,步行区更加多样、丰富和便捷。
宗教功能
科隆大教堂是天主教科隆总教区的主教座堂,即总教区主教的正式驻地,因而被视为教区的中心。科隆总教区有大约190万教徒(2019年),是
德语地区信徒最多的
天主教总教区。
科隆大教堂为信徒提供教会服务,每日有固定的弥撒、祷告、告解时间。每个月第一个周日上午10点的弥撒使用拉丁文,且固定祷文篇目,方便不会德语的游客信徒参与。
形象标志
2019年,科隆大教堂举办了logo设计竞赛,Jäger \u0026 Jäger的作品从中胜出,成为大教堂专属logo。该图案由七个
等腰三角形组成,下方的三个金色三角形构成了王冠,寓意大教堂围绕三王圣龛建造,上方的两个红色三角形为两座尖塔的造型,中间的两个紫色倒三角形是其在
莱茵河中的倒影。
参考资料
科隆大教堂.世界文化遗产名录.2022-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