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刚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数学家
田刚,1958年11月出生,江苏南京人。北京国际数学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院长、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普林斯顿大学Higgins讲座教授美国艺术与科学院。中国数学会理事长、国际数学联盟执委会委员。2009年加入中国民主同盟,2012年当选为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副主席。
田刚本科就读于南京大学数学系,获北京大学硕士学位、哈佛大学博士学位。1988年完成学业后,先后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纽约大学柯朗数学研究所、麻省理工学院等多所世界一流大学和顶尖数学研究机构做研究并任教。 在学术上,田刚解决了一系列几何学及数学物理中的重要问题,特别是在Kahler-Einstein度量研究中做了开创性的工作,解决了复曲面情形,引进K-稳定性的概念,并建立该度量与几何稳定性的紧密联系。与他人合作,建立了量子上同调理论的数学基础,首次证明量子上同调的可结合性,解决了辛几何Amold猜想的非退化问题。田刚在高维规范场数学理论研究中也作出了杰出贡献,建立了自对偶Yang—Mills联络与标度几何间的深刻联系。田刚是美国沃特曼奖、韦伯伦几何学奖获得者,是国际数学家大会“1 小时大会报告”特邀报告人,是“数学界诺贝尔奖”阿贝尔奖评选委员会委员。
在国内,田刚依托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北京国际数学研究中心,推动国内数学前沿研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改进学科建设,缩短了国内国际数学科研发展差距,为国家培养了一批国际一流数学人才,为中国数学事业发展和国际影响力提高,作出了重要贡献。
人物经历
求学经历
田刚1958年11月出身于南京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父母都是大学教师,母亲王明淑中国常微分方程定性理论先驱之一。在父母熏陶下,田刚从小养成了“独立思考,耐心做事”的好习惯,对自然科学有着浓厚的兴趣。中学时代,他用课余时间阅读了古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得的经典著作《几何原本》,虽然当时没能完全理解其中的深奥部分,但这本书打开了他的数学视野,使其对数学产生了更加浓厚的兴趣。物理学科也是他的长项,1978年报考南京大学物理学院,因突出的数学成绩,被招生老师调到数学系。大学本科四年,田刚做了上万道习题,用掉的草稿纸有几大麻袋,由此打下的扎实基础让他受益至今。
1982年,田刚顺利考上北京大学硕士研究生,师从张恭庆教授。在张老师的指导下,田刚完成了一篇高质量的硕士论文,发表在当时国内最主要的学术刊物《科学通报》上,在数学界崭露头角。1984年,田刚被北京大学公派赴美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留学深造,又跟随丘成桐教授转入哈佛大学攻读博士学位。1985年至1991年,田刚全身心投入数学研究,完成了丘成桐的六个高难度课题,研究领域也从原先的微分几何拓展到代数几何、数学物理,1988年获博士学位。1990年,田刚参加在日本京都召开的国际数学家大会,并应邀作45分钟大会报告。
工作经历
完成学业后,田刚先后在纽约大学柯朗研究所、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普林斯顿大学斯坦福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等多所美国顶级大学和数学研究机构从事数学研究并任教。1992年任纽约大学柯朗研究所教授,1995年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2003年任普林斯顿大学Higgins讲座教授。二十多年间,在国际期刊、杂志上共发表论文120余篇,解决了一系列复几何、辛几何、几何分析及数学物理等重大数学问题,培养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博士及博士后40余位,成为在国际上有影响力的数学家。
自上个世纪90年代起,田刚每年都回母校北京大学进行学术交流,组织讲座, 他主持的“北京大学特别数学讲座”,在国内外产生较大影响,培养了一批人才。被外界评价为“北大数学黄金一代”,就是那个时期的学生,现在活跃在国际数学界。1998年,田刚受聘教育部第一批“长江学者”,任北京大学特聘教授,他积极调动海外学术资源,推动国内数学事业发展,在创新教学体制,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国内国际交流与合作等方面都取得成果。2005年开始,田刚把主要精力放在国内,由他牵头筹建的北京国际数学研究中心,按照国际标准和规则运行,致力于数学学科前沿问题研究,为数学思想和成果交流提供平台,与北大数学学院紧密配合,优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培养了一大批国际一流数学人才。北京国际数学研究中心自2005年成立以来,成功举办了6个主题学术年活动,20多个重要国际学术研讨会和研讨班,25个高水平学术专题或系列讲座,国内外550多人到中心正式访问,1800多人参加中心举办的学术活动,其中不乏国际数学界的著名专家学者,包括多名菲尔兹奖沃尔夫奖等国际数学大奖获得者,在国内外数学界产生广泛学术影响。 社会任职增加,田刚十分关注数学未来人才培养,他深入中小学调研,在师资队伍建设,未来人才挖掘等方面,提出许多具体举措。他还通过发起数学大赛,亲自参与科普讲座、集训队、夏令营等数学推广活动,主动与青少年接触,激发他们对基础科学的兴趣,对发现和挖掘数学未来人才起到积极推动作用。出任中国数学理事长后,田刚主导在中国数学会设立数学教育分会,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面向更多孩子,培养他们的思辨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以响应国家对素质教育的呼吁,推动全民科学素养提升。
担任职务
人物成就
学术成就
田刚在复几何、几何分析及数学物理领域的突出贡献主要包括:在Kahler-Einstein度量研究中,完全解决了复曲面情形,引进了K-稳定性的概念,并证明了该度量存在性与K-稳定性的等价关系。与人合作,建立了量子上同调理论以及GW-不变量的严格的数学基础,首次证明了量子上同调的可结合性,解决了辛几何中著名Arnold猜想的非退化情形,以及接触几何中Weinstein猜想的稳定情形;在高维规范场数学理论研究中,建立了自对偶Yang-Mills联络与标度几何间的深刻联系,给出了用标度闭链对该种联络进行紧化的途径等。与人合作,提出了有关分类凯勒流形的解析极小模型纲领,并取得重要进展。
人才培养
1998年—2012年,田刚连续十五年在北京大学主持举办暑期“特别数学讲座”,影响了一代学子,这批80后学生当中,许多人成长为中国数学界新一代领军人物,活跃在国际数学领域,是拉马努金奖斯隆奖、美国国家数学学院百年纪念奖、求是杰出青年学者奖、克雷研究奖、未来科学大奖晨兴数学奖等国内外数学大奖的获得者。他们当中的佼佼者刘若川许晨阳,肖梁、袁新意等,成为国际一流名校的教授后,现在又回到当年培养他们成长的母校,加入到北大培养新一代数学人才的师资队伍中。
2009年,田刚牵头在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实施“拔尖人才培养计划”,选拔培养优秀年轻学子快速成长。启动了“3+X”讨论班、“本博连读特别计划”、“拔尖计划2.0等多项培养计划,形成了“一手抓课堂教学,打下坚实学科基础;一手抓科研训练,提升科研创新能力”的顶尖数学人才培养模式,面向不同特长、天赋和不同研究领域的学生,让他们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计划。
计划正式开启后,田刚带领数学科学学院和北京国际数学研究中心的老师,进一步优化原有课程,建立了个性化的精准教学体系。在课程设置上,总结过往数十年优秀人才培养经验,借鉴国际一流的数学人才培养方式,构建了从本科到博士全流程的纯粹数学培养课程体系。开设的课程有本科生基础课程、核心课程、研究生课程和前沿热点课程,基本都向本科生开放,学有余力的学生,大一也可以去听研究生的课程。田刚特别鼓励优秀的学生尽早地跟研究方向的老师取得联系,学院通过为师生提供“数学一小时”系列报告、“赴饭空间”午餐会、“拔尖师生交流会”和“拔尖毕业生科研报告会”等交流展示机会,尽量多的创造师生沟通交流平台,这样同学们就有机会把他们目前所作的最新成果和掌握的国际上最前沿动态分享出来,有问题现场就能提问,对这个方向感兴趣就可以联系老师作为自己的本科生导师。
这个“建设世界一流数学人才培养高地——北京大学基础数学拔尖人才培养创新与实践”项目,2011年正式列为教育部“拔尖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荣获2021年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特等奖。90后学生韦东奕是这个“拔尖人才培养计划”培养出来的成功范例。从事基础数学研究的博士一般需要5年的时间才能毕业,但是韦东奕就用了3年半时间,实际上只有3年时间,他就毕业了,其中固然有他具有超越常人的天赋和勤奋的因素,但更是这个人才培养创新机制为韦东奕的快速成长提供了土壤。
荣誉奖项
个人荣誉
人物争议
田刚是丘成桐教授的三大得意门生之一,在学术上得到过他的大力提携。2005年8月,丘成桐在接受《北京科技报》采访时,不点名批评田刚涉嫌剽窃,抄袭他的论文,批评北京大学数学学风浮夸。田刚兼职任教的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以《“丘成桐炮轰”一文真相调查》回应了丘成桐的指责和攻击,驳斥丘成桐对北大数学系的三个批评,并称其对田刚剽窃的说法是“歪曲事实”。此后,丘成桐又在各种场合多次批评北大和田刚,表达不满。但海外数学界对田刚的评价没有变化,2012年聘请他加入阿贝尔奖评委。
目录
概述
人物经历
求学经历
工作经历
担任职务
人物成就
学术成就
人才培养
荣誉奖项
个人荣誉
人物争议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