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阴毛囊炎是一种常见的细菌感染引起的外阴部皮肤急性化脓性炎症。多发于中年女性,更年期女性占大多数。本病好发于臀部、肛周,且有复发倾向,常多处发生,性质顽固,迁延难愈。发病原因为细菌侵犯毛囊及其所属皮脂腺引起的急性化脓性感染。常见症状是毛囊口周围红肿以及瘙痒、疼痛,毛囊口有白色脓头,中央有毛发通过。治疗主要以清洁个人卫生为主,病变广泛时,可服用药物控制。毛囊炎向深部发展会引起尿道生殖系统感染,甚至引起脓毒血症或败血症。预后良好,及早治疗,可痊愈。
病因
外阴毛囊炎为非特异性化脓性细菌侵犯外阴部毛囊所引起的炎症。搔抓、摩擦、高温、潮湿、多汗为该病的诱发因素。
机体免疫力下降。
毛发牵拉、摩擦、搔抓。
更年期女性体内雌激素水平减低。
睡眠。
饮食因素。
环境因素。
体质因素:如胃肠功能、汗腺分泌等。
症状
外阴皮肤
毛囊口周围皮肤发红、肿胀及疼痛,逐渐形成圆锥形
脓疱,其中心为一根穿出的阴毛。脓疱可为多发性,相邻的小脓疱可相互融合形成大脓疱,同时伴有外阴严重充血、水肿及疼痛。
外阴毛囊炎主要表现为毛囊口周围皮肤发红、肿胀及瘙痒、疼痛等症状。
初表现为红色毛囊小丘疹,顶端有黄白色小脓头,周围有散在分布炎性红晕。
瘙痒明显,轻度疼痛。
一般无全身症状,经数天后可自愈。
脓疱可为多发性,相邻的小脓疱可相互融合形成大脓疱。
检查
诊断外阴毛囊炎主要依据视诊。医生通过询问症状、观察损伤程度,帮助患者及时治疗。
血常规检查,
免疫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可有升高。
毛囊脓疱的脓液可以做细菌培养和药敏实验。
诊断
根据临床表现,体征及病变与毛囊的关系可做出诊断。即以阴毛为中心的浅表性脓疱、炎症较轻、浸润不深。反复发作者,要注意检查是否同时患有
糖尿病。
医生诊断,主要结合发病年龄、症状来确诊。
一般多发于中年女性,更年期女性居多。
表现为毛囊口周围皮肤发红、
肿胀及瘙痒、疼痛等症状。
查体可见典型的红色毛囊小丘疹,散在分布。
鉴别诊断
外阴毛囊炎患者多数毛囊口周围红肿以及瘙痒、疼痛,毛囊口有白色脓头,中央有毛发通过。应与
外阴疖病区别。
如果出现上述类似的症状,需要及时去医院就诊,请医生进行检查和诊断。
医生主要通过视诊检查排除其他疾病,做出诊断。
治疗
外阴毛囊炎治疗原则是以杀菌、干燥、保持清洁为主。局部以清洁个人卫生为主,病变广泛时,可服用药物控制。
清洁治疗
每日温水清洗患处,可剪去毛发保持干燥。
药物治疗
病变较广泛时,可口服头孢类、大环内类抗生素。
去除病因,尽可能保持
女性外生殖器清洁、干燥。避免刺激和挤压。
病变早期可用0.02%
高锰酸钾温水坐浴,2次/天。
若形成多个小
脓疱或融合成大脓疱者,可全身应用抗生素治疗。
脓疱成熟者可以刺破引流清除脓液,用
生理盐水或其他外用消毒液冲冼,然后在外周涂抗生素软膏、
磺胺软膏、或2%碘酊。
脓疱经处理后3天尚未干燥结痂,应寻找原因,是否合并
假丝酵母菌感染。
危害
外阴部红肿、瘙痒、疼痛反复发作,影响正常的工作和生活。
外阴毛囊炎易反复发作,加大治疗难度,对患者心理也造成负担。
容易引起继发
生殖系统及其它器官感染,或逐渐形成慢性
毛囊炎、外阴疖病,严重的还出现
淋巴结肿大、发热、头疼、甚至导致脓毒血症以及
败血症,对机体影响较大。
预后
阴部毛囊炎预后良好,一般均可痊愈。虽易复发,复发后及时治疗也可痊愈。
预防
注意个人卫生,保持皮肤清洁。
增强机体抵抗力,防止外伤。
避免捂、热以及过度流汗,不要穿太紧或太硬的裤子。
加强体育锻炼,增强抗病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