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家汇天主教堂是位于上海徐家汇(今蒲西路158号)的历史建筑,也是
天主教上海教区主教座堂,其正式名称为“圣依纳爵堂”(St. Ignatius Cathedral),有旧堂和新堂之分。旧堂建于1851年,现存的主教座堂为新堂,于1906年正式动土兴建,是一幢典型的
法国哥特式双尖顶建筑,高五层,砖木结构,曾为远东第一大教堂。1989年,上海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国务院公布其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6年又入选“首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名录。
历史由来
徐家汇天主大教堂坐落在上海徐家汇附近,而徐家汇又与明末大臣
徐光启有着紧密联系。1596年,徐光启在广东韶州遇到来华传教士
郭居静,接触到
天主教,并于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在南京受
洗礼,正式成为
上海市第一个天主教徒。万历三十六年(1608年),徐光启邀请郭居静到上海传教,徐光启的一些亲属、家仆和邻居等也信了天主教,此后天主教在上海及其附近地区开始传播。1641年,在徐光启子孙的帮助下,传教士
潘国光建立了上海第一个天主教堂“
敬一堂”并开始传教活动。而徐光启子孙后代中的一支也移居徐家汇,从此就一直信奉着天主教。到明末清初,江南地区的天主教已经颇具规模,仅上海地区就有教徒4万人。但到
雍正时期,清政府下令禁止
天主教,
上海市的天主教堂也都全部被没收。
第一次鸦片战争结束后,传教士靠着不平等条约的
庇护在此重新进入到上海。1846年2月,继弛禁令之后,
爱新觉罗·旻宁又被迫下令发还已充公的天主堂教产。不久,传教士
南格禄来到徐家汇传教,并从徐氏后代那里获得了一块土地。1851年,南格禄又接受
常熟市一位教徒的8000
银元捐献,在此建立教堂。当年7月,教堂竣工。教堂以
耶稣会创始人
依纳爵·罗耀拉为“主保”,故称“圣依纳爵堂”,也就是“旧堂”。
历史沿革
19 世纪末,徐家汇地区的天主教徒人数逐渐增加,设在徐家汇的耶稣会会院成为了江南传教区的领导中心。原有的旧堂已经无法满足日益增长宗教活动需求,为此,主教倪怀纶和姚宗李决定建一座新的教堂。
1904年道达洋行的英国建筑师陶特凡(W.M.Dowdall)开始设计新堂,并于两年后开始正式动工建造。
1910年10月22日新教堂落成,教堂为砖木结构,外观是法国中世纪样式。新堂规模为东亚之冠,被誉为“上海第一建筑”。新教堂奉“
依纳爵·罗耀拉”为主保,旧教堂老堂则划归圣依纳爵公学使用,改称“圣母无原罪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反帝爱国运动的影响下,上海天主教界也开展了反帝爱国运动。1960年,
张家树成为有史以来第一个由中国教徒自己选出来的
主教,由
皮漱石总主教主礼的祝圣大典在徐家汇天主堂举行。
1966年,文革开始后,两座塔楼的尖顶及十字架被拆毁,四周的彩色玻璃花窗损坏尽。徐家汇天主堂一度被命名为“反帝大会堂”,此后又改为果品公司仓库。
1979年,已是满目苍夷的大堂重新归还上海教区,当年11月举行了文革后的第一次弥撒。次年4月,果品仓库完全迁走。到1980年
圣诞节,徐家汇天主堂除了两个尖塔外,内外已修缮一新。
1982年进行全堂大修,修复尖顶十字架,恢复钟楼,重现哥特式风格。
1989年上海市政府公布该教堂为市文物保护单位优秀近代建筑,2013年徐家汇天主堂被列入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15年,年久失修,教堂一直漏水,还发生天花板剥落事件,出于安全考虑,天主教堂自当年8月24日起关闭,随后启动自建成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修缮。全部修缮工作在两年后完成,并于当年的12月16日举行了复堂弥撒,重新对市民游客开放。
2016年9月入选“首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名录。
建筑特色
建筑设计
徐家汇天主教堂坐西朝东,是一幢典型的法国中世纪哥特式双尖顶建筑。平面呈十字形,巴西利卡式大厅,纵向形成前厅、中厅、后厅,后厅之上是唱诗楼;横向形成南北两厢。教堂高五层,砖木结构,建筑面积为6670平方米。大堂高79米,宽28米,十字形两翼处最宽达44米,最多可容纳3000余人。中间有两行哥特式的“束柱”,地面用方砖地坪,顶脊呈尖拱状,脊高离地25米。立面的正中有大玫瑰窗,两边对称地设置尖塔钟楼,顶端均设十字架。钟楼高达57米,其中青石板瓦覆盖的塔尖高31米。
教堂为红砖外墙,墙基用青石勒脚,四周水落接头处以兽形装饰。室内以大方砖铺地,走道地坪由花瓷砖铺筑而成。教堂内有64 根楹柱,每根由十根小圆柱并合而成,全部由金山石精刻叠成。
室内设计
中厅和侧廊的天花都是木筋加
灰泥粉饰而成的四分尖券肋骨拱顶,拱顶下面有束柱支撑。中厅两侧墙面由三层构成,一层是由束柱和尖券构成的连续券廊,二层是连续尖券构成的廊栏,三层为尖券高侧窗。在装饰重点部位如玫瑰花窗、
塑像、两侧女儿墙的吐水兽、入口等处局部都采用了大理石材。分间处有石扶壁,门窗洞均为尖券,两侧窗户采用简化的火焰式双叶窗。正门上方曾耸立着
耶稣抱十字架的圣像,教堂内为方砖地坪,花瓷铺砌,顶脊呈尖拱状。深长的主殿将进入者的目光和心灵引向远端的正祭台,正祭台在教堂落成时是临时的,1919年
复活节前特地从
巴黎运来一座精致的祭台安装正中,费用由一位
法国富孀捐献。祭台正中安置有圣依纳爵及其他8位圣人像,雕刻精美,色彩鲜明。大堂的两侧还有小祈祷堂。
教堂用途
宗教活动
自
改革开放以来,徐家汇天主教堂就成为了重要的对外交流活动场所,每年有世界各地天主教人士前来参与宗教活动或访问,其中较为著名的有菲律宾海梅·辛枢机主教、英国圣公会
坎特伯雷大主教伦西博士、凯瑞博士以及法国枢机主教艾切卡雷等。除了对外交流外,徐家汇天主教堂在平日会进行“圣洗”“坚振”“告解”“圣体”“神品”“婚配”“终傅”7项宗教活动,在“
耶稣复活”“圣神降临”“圣母升天”“耶稣
圣诞节”等重要节日,教堂还会举行大礼弥撒。在1997年,教堂还举行了迎接香港回归感恩大礼弥撒活动。
文化参观
除了宗教活动外,徐家汇天主教堂的庄严肃穆,古色古韵透露出一股神秘的色彩,成为吸引众多中外教徒和游客参观访问、观光的一处胜迹。仅在1979~1990年间,到徐家汇天主堂参观访问、旅游的外宾就有5万多人次。在2012年10月,教堂所在的“徐家汇源”成功获评为国家4A级景区,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徐家汇天主教堂更是成为了景区的标志性建筑。
历史轶闻
徐家汇天主教堂虽然是由外国人涉及的,但真正的建造者却是一群来自土山湾的小建筑工人。据梁同武(P. G.Maujay)神父回忆,当时他走在街上,一群小泥瓦匠好奇地向他走来,将他团团围住。这些小泥瓦工人穿着破旧的衣服,好奇的打量着这个外国人。人群使梁神父寸步难行,于是其中一个十一二岁的孩子,立刻大声警告这群小泥瓦匠,他嘴中喊着“Veh yao vala vala vala”(意思是不要嚷嚷),而这些孩子们听到后也都乖乖服从了。
在建造教堂的过程中,这些小建筑工人主要依靠自身的体力劳动和简单原始的工具,他们没有任何安全施工的保护措施,因此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工地上就曾发生过一起事故,一名小泥瓦匠从位于和玫瑰窗同样高度的
脚手架上摔下来,当场死亡。而另一个孩子同时摔下来,但他却立马站起来了。这名受伤的童工被送到教会新医院接受治疗,经检查,男孩的内脏受损。剧烈疼痛让他难以忍受,于是医生福雷松(Fresson)第二天便为他安排了手术,缝合破裂的肝脏。在医生的治疗下,这个原本生命垂危的童工最终得以获救。
参考资料
上海名街志.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2023-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