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囊
蔡崇达创作散文集
《皮囊》是蔡崇达创作的一部长篇散文集,于2014年10月1日首次出版。
这是一部有着小说阅读质感的散文集,也是一本“认心又认人”的书。蔡崇达,本着对故乡亲人的情感,用一种客观、细致、冷静的方式,讲述了一系列刻在骨肉间故事。一个福建省渔业小镇上的风土人情和时代变迁,在这些温情而又残酷的故事中一一体现。
本书是作家蔡崇达的首部个人散文集,以人物肖像画的方式描写了福建渔业小镇的风土人情和时代变迁,阐述了作者对父母、家乡的缅怀,对朋友命运的关切。文集风格沉稳,表达了“80后”这一代理想膨胀却又深感现实骨感而无处安身的青年人对自己命运的深切思考,有较高的出版价值。
该书在上市初期就受到了广泛好评,两个多月内销量突破20万册。截至2023年8月,该书销量逾500万册。
作者简介
蔡崇达,1982年生人,闽南人。大隐隐于市的新生代媒体人,韩寒口中的“写作高手”。
现任《中国新闻周刊》执行主编。“南方国际文学周”联合发起人。
曾任职于《新周刊》《三联生活周刊》;24岁担任《周末画报》新闻版主编;27岁任《GQ》中国版报道总监,为全球17个国家版本的《GQ》最年轻的报道总监。
不断打破媒体行业记录,被流传甚广的《媒体从业者装逼指南》称为必备的崇拜对象。在新闻特稿写作方面有独到贡献,作品多次获得“《南方周末》年度致敬”、亚洲出版协会特别报道大奖,被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博士生拿来做毕业论文研究对象。
内容简介
蔡崇达随笔集,以人物肖像画的方式描绘了福建渔业小镇的风土人情和时代变迁,在温情而又残酷的故事讲述中阐述了作者对父母、家乡的缅怀,对朋友命运的关切。文集风格沉稳,表达了这一代理想膨胀却又深感现实骨感而无处安身的青年人对自己命运的深切思考。部分作品曾收录于《一个》书系。这部特别的“新人新作”,由韩寒监制,上市之初即广受好评。白岩松阿来阎连科等评价为当下写作中的一个惊喜。
故事展开极富张力:闽南地区九十多岁的阿太,着手张罗着闺女的葬礼,一个人跑来跑去。一会儿掀开棺材, -会儿冲到厨房,走到大厅听见有人杀鸡没割中动脉,鸡洒着血到处跳,阿太一把抓住那只鸡,狠狠往地上一摔。鸡无力的挣扎了几下,终于停歇了。“这不结了——别让这肉体再折腾 它的魂灵”,没文化的阿太这句话撼动“三观”,其精神内涵神似马斯诺的“五个需求”,作为肉体的皮囊只是生存的最低生理需求,为了印证这一点,看着闺女的躯体进入焚化炉,她乜斜着眼一声不哭。事一了结,阿太迸发出她蓬勃的生命力,印证了如何从肉体到自我实现和超越,就算切断了手指也只是冷静的“唉呀!~”一声,内心坚定和踏实。
开篇是全书的灵魂,是影响蔡崇达一生的生活观,他对自己很狠,像极了阿太,就算写到煽情部分,也始终保持冷静和抽离,无论写书和为人、成长,都有来路。
书的后半部分,写的是生活在小镇的张美丽、两个发小——“文展”和“厚朴”,是影响到作者成长的外在环境,是抹不去的生命底色。
小镇,是我们当年出发的地方。书里会遇见那些和你处在同一片泥土里长出来的旧相识,有的离经背道;有的青春狗血;有的徇道;有的边缘;有的蒸发。但都在彼此艰难地心述说。在写这一部分时,作者带着优越的俯视感,岁月已经帮他剔除掉天真的虚妄,但回顾走过的路、触及过的人,无论你见与不见,他们都在那里。曾路过我们的生命、参与过我们的生活,映照彼此,把我们构建成现在这个样子。
作品目录
编者按
序:生命中多添一盏明灯
序:认心、认人的《皮囊》
皮囊
母亲的房子
残疾
重症病房里的圣诞节
我的神明朋友
张美丽
阿小和阿小
天才文展
厚朴
海是藏不住的
愿每个城市都不被阉割
我们始终要回答的问题
回家
火车伊要开往叨位
后记:我想看见每一个人
创作背景
蔡崇达是个早熟的文学青年,同韩寒一样,他最初的成名也是念高中的时候。高三那年,父亲罹患重病,迟迟拿不出钱动身的蔡崇达在老师、同学的帮助下搭上了去北京参加全国创新作文大赛复试的末班车,他凭借小说《我不是素食主义者》获得一等奖,从此一发不可收拾。
大三那年他成为《新周刊》的实习生,24岁当上《周末画报》新闻版的主编,27岁成为GQ总监,30岁接任《新周刊》主编并合伙经营男装品牌单农,目前单农已成为国内具艺术感的男装文化品牌,其品牌孵化器、位于三里屯的MagMode名堂也成了国内“立体杂志”概念店店铺。
养活自己,同时暗自怀抱着目标:以现实的复杂锻炼自我的笔力,然后回归文学。这是他当初做媒体的原因。父亲中风的那年,他和母亲有约:母亲边照顾父亲边做手工,趁这五年,自己尽量往前冲。
冲到第三年,蔡崇达积攒的稿费将近20万,他萌生了把父亲送到美国治病的想法,因为听说那里深入大脑血管的纳米钳可以把堵在父亲大脑里的瓣膜取出来。可他没有告诉任何人,而是像守财奴般每天计算着网上账户增长的数字,祈求扭转困顿的家庭局面。可父亲还是在众人狂欢的世界杯开幕那天走了。他说,没有人知道,这一天,生命中最重要的一个人不见了。“我哭不出来,一直握着父亲的手。”蔡崇达回忆父亲过世的点滴。
三十岁生日的当天,蔡崇达来到大英博物馆,他在“living and dying”展览看到长长的展台上铺满各种药丸和医疗器械,每一列都隶属于最下面标注出的一个个主人公——这里陈列着已逝去的人们自认为生命最美好、最痛苦时刻的照片,以及,他最后时刻的面容。这些面孔让他想起了卧床八年后离世的父亲。“他恰是在三十岁那年有了我这个儿子。”蔡崇达陷入了深深地忧思。他回到北京,博客从此罢工,开始了《皮囊》的创作。
作品赏析
主题思想
该书有对生命终极问题的拷问,涉及信仰、残疾和死亡。母亲相信神灵,她认为,“每一种困难,都有神灵可以和你分担、商量”,“发觉了世界上有我一个人承担不了的东西,才觉得有神灵挺好的”。虽然母亲的信仰具有某种功利性,类似于鲁迅所谓的“吃教”,但也昭示了信仰对于人的重要性,人需要信仰的支撑,才能摆脱灵魂的孤独无助。母亲的灵魂中因为有了“神明朋友”的陪伴,虽然生活中苦难重重,但不会轻易被苦难所击倒,因为“神明朋友”会陪伴她,给她出谋划策,予她力量。而“我”的那个活到99岁的阿太对死亡的态度竟然如此的豁达:阿太去世前的最后一句话是给“我”的:“黑狗达不准哭。死不就是脚一蹬的事情嘛,要是诚心想念我,我自然会去看你。因为从此之后,我已经没有皮囊这个包袱,来去多方便。”阿太不是哲学家,阿太更不识一字,然而阿太的话却如此富有哲学意味。
该书同时逼真而残酷地展示了人生的困境。父亲由于中风,左半身偏瘫,但他一开始对病情恢复充满信心,制定了详细的康复训练计划,每天步行不少于8小时,期望通过训练让自己的左半身恢复正常。然而,“从夏天坚持到秋天,父亲开始察觉,某些该发生的没有发生:左手臂依然习惯性地蜷在胸前,左腿依然只有膝关节有掌控感,甚至,让他恐慌的是,脚指头一个个失去感觉了。姐姐喜欢在他睡觉的时候,帮他剪指甲,一不小心剪到肉,血流了出来,姐姐吓得到处找药布包扎,他依然没有感觉,沉沉地睡着,只是醒来的时候,看到脚上莫名其妙的纱布,才傻傻地盯着发呆。我可以看到,挫败感从那一个个细微的点开始滋长,终于长成一支军队,一部分一部分攻陷他。但他假装不知道,我们也假装不知道。他已经察觉。这种没被戳破的悲伤,像发脓的伤口一样不断淤积、肿大,慢慢地,控制不住,伤感有时候会喷发出来”。父亲曾经对恢复健康很有信心,要全力争回生命尊严,对未来充满希望,而这虚妄的希望也正是支撑父亲活下去的动力。但最终充满信心的父亲逐渐在疾病的面前败下阵来,之前强大威武、无所不能的父亲,被疾病不断羞辱、折磨、摧毁,最后精神世界塌,含恨离开这个世界。父亲的心路历程更具有另外一种隐喻意义:在现实生活中,人类往往为了一个目标而追求而活着,但最后发现了残酷的真相:这个目标不过是一个虚妄的目标,而父亲就为这个虚妄的目标而活着。因为包括“我”在内的家人都知道父亲的病没有办法恢复,都配合着父亲来演戏。总之,作者用真诚细腻的笔调,不露声色地再现父亲由希望到绝望的复杂心路历程,凸现人在疾病面前的渺小、脆弱与无奈,表现生命无常、人需要目标支撑但目标最终指向虚妄的荒诞性。
内容特点
小城的独特人文和地理景观使该书充满了地域性色彩,外部环境塑造故事里的人物性格,人物又反过来表现独特的地域文化,这种互动关系成就了作品风格的独特性,形成了一种文化传达。小城相对偏僻的地理位置形成了一种密闭的叙事空间,小城在这种封闭下保留了原始的文化传统和风景民俗,造就了独特的闽南地区地理文化景观。而现代化的推进又给小城留下了改变的痕迹,这种“常”与“变”的互动给小城打下了区别于乡村和都市的独特烙印,表现出鲜明的过渡色彩和地域特点。独特的地域文化与现代化印记影响着小城人物的成长,《张美丽》里衩开的旗袍中式屏风头的烫发,以及美美海鲜酒楼、娱乐城这些具有现代性特征的新鲜元素在经历与小城的磨合、排斥后,最终植入了小城。小城的本土文化与外来的现代文化不断碰撞与融合,审慎或被动地守卫、传承、接受和改变,作者正是试图还原和记录发生在这片土地上关于文化的继承与嬗变,表现出属于小城的过渡性特征以及属于闽南泉州的独特风情。
名人评价
阿来:当下写作中的一个惊喜。《皮囊》这个书名具有指向本质的意味,他对故乡和亲人的深情,用一种客观、细致、冷静的方式叙说出来,讲述一个一个生命的故事。
阿来
白岩松:崇达在几年时间里从记者做到了主编,快却扎实。但这本书并不是与这种事业有成关联的成功学贩卖,他不写遥远的世界与远方的别人,而是在自省中退回到内心,真正直视我们需要共同面对的问题。
韩寒:我会将这本书带上旅途,在每个静谧陌生的夜晚拿出来慢慢看。这本书他写了很久,我希望自己能读更久。慢一些,不争一些,也许得到更多,到达更快。
作品销量
截至2019年3月,《皮囊》销量逾300万册。
衍生作品
2022年7月21日,由《皮囊》改编的同名话剧在北京天桥艺术中心·大剧场首演。
出版信息
获得荣誉
2014年度新浪中国好书榜·年度新锐图书
中国图书评论学会“中国好书”
参考资料
清华大学图书馆.皮囊.2024-03-22
皮囊.豆瓣读书.2024-03-22
作者简介.网易.2014-12-13
皮囊.国图.2014-12-13
目录
概述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作品目录
创作背景
作品赏析
主题思想
内容特点
名人评价
作品销量
衍生作品
出版信息
获得荣誉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