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世纪末,
基督教传入
英国,出现了宗教文学。僧侣们用拉丁文写书,其中
比德所著的《英国人民宗教史》(731年完成)既有难得的史实,又有富于哲理的传说,受到推崇,并译成了英文。
古英语文学
英格兰岛的早期居民
凯尔特人和其他部族,没有留下书面文学作品。5世纪时,原住北欧的三个日耳曼部落──盎格鲁、撒克逊和朱特──侵入英国,他们的史诗《
贝奥武夫》传了下来。诗中的英雄贝奥武甫杀巨魔、斗毒龙,并在征服这些自然界恶势力的过程中为民捐躯。它的背景和情节是北欧的,但掺有
基督教成分,显示出史诗曾几经修改,已非原貌。按照保存在一部10世纪的手抄本里的版本来看,诗的结构完整,写法生动,所用的头韵、重读字和代称体现了
古英语诗歌的特色。
此后,丹麦人入侵,不少寺院毁于兵火,学术凋零。9世纪末,
韦塞克斯王国阿尔弗雷德大帝大力抗
丹麦,同时着手振兴学术,请了一批学者将拉丁文著作译为英文,并鼓励编写《盎格鲁—撒克逊编年史》,这是用
英国当地语言写史的开始。
中古英语文学
1066年诺曼人入侵,带来了欧洲大陆的封建制度,也带来了一批说法语的贵族。古英语受到了统治阶层语言的影响,本身也在起着变化,12世纪后发展为中古英语。文学上也出现了新风尚,盛行用韵文写的骑士传奇,它们歌颂对领主的忠和对高贵妇人的爱,其中艺术性高的有《高文爵士与绿衣骑士》。它用头韵体诗写成,内容是古代
亚瑟王属下一个“
圆桌骑士”的奇遇。
14世纪后半叶,中古英语文学达到了高峰。这时期的重要诗人
杰弗雷·乔叟的创作历程,从早期对
法国和
意大利作品的仿效,进到后来
英国本色的写实,表明了英国文学的自信。他的杰作《
坎特伯雷故事集》用优美、活泼的韵文,描写了一群去坎特伯雷朝圣的人的神态言谈;他们来自不同阶层和行业,各人所讲的故事或雅或俗,揭示了多方面的社会现实。同时,还有教会小职员兰格伦写的头韵体长诗《农夫皮尔斯》(一译《农夫彼得之梦》),用梦幻的形式和寓意的象征,写出了1381年农民暴动前后的农村现实,笔锋常带严峻的是非之感。同样宣泄下层人民情绪的还有
民俗音乐,它们往往是在长时间的口头流传之后才写定的,其中最初见于15世纪抄本的罗宾汉歌谣,描绘了一群农民劫富济贫、打击教会僧侣和执法吏的事迹,传诵至今。
宗教文学
中世纪早期的
欧洲经历了巨大的社会动荡。发源于
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日耳曼诸部反复南进,逐渐定居到现在的
英国、
意大利、
法国、
德国等地;源于
亚洲的斯拉夫各部迁徙到今日东欧、南欧等地;7世纪信仰
伊斯兰教的
中东帝国逐渐崛起,不断侵扰
地中海沿岸地区。这些民族迁徙在带来频繁战乱的同时,也促进了欧洲各人种、各民族的融合,使得欧洲形成一种空前整齐划一的文明特性:以
天主教为核心,以拉丁语为书面语言、以封建采邑制度为社会体制。
中世纪盛期的
欧洲已摆脱遭受外来侵略的境地。一方面,天主教会成为欧洲勿庸置疑的统治力量,以拉丁语写出的宗教文学是中世纪文学的主流。
基督教文学融合了欧洲本土文化和希伯莱文化,为西方文学的发展带来了东方元素。另一方面,通过
十字军东征、对外贸易的恢复,欧洲成为
地中海东部另人生畏的势力。商业和贸易的复兴导致城镇及现代资产阶级的前身市民阶层的诞生,具有近代文学雏形的市民文学形成规模,和僵化的天主教会文学分庭抗礼。教会文学和世俗文学虽彼此抵触,却共同构成了整个中世纪文学发展的格局。
以神的存在来解释一切
尽管
中世纪各阶段彼此有许多相异之处,但始终保有一个基本的共同点,即以神的存在来解释
宇宙、世界和人,
基督教始终是这一千年中社会变迁的最重要的因素。尽管在很多时候基督教文明钳制和扼杀了世俗文化的发展,但也正是基督教文明在
欧洲社会四分五裂、互相斗争的时候以空前强大的道德力量维持并传承了欧洲的统一信仰和价值。但不可否认的是,和活泼的市民文学相比,教会文学无疑是程序化、平庸的。
中世纪文学分为三个阶段
中世纪文学的发展依社会变迁的轨迹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从
罗马帝国衰亡至公元1000年为早期,是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也是
基督教的先哲们确立教会文学规范的年代;从1000年至1300年为兴盛期,市民文学开始崛起,英雄史诗大量出现;从1300年至15世纪是衰落期,以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出现为终结。
一部手抄的拉丁文《圣经》
中世纪欧洲宗教文学作品数量庞大且种类繁多。《圣经》高居神授人录的宝座,自然是其中最重要的。
中世纪通行的《圣经》是诸多神学家反复编和修订而成的,以拉丁语(天主教会)和
希腊语(东正教会)写就。《圣经》由《
旧约圣经》和《新约》两部分组成,在整个中世纪统摄着一切文化活动。《圣经》的版本非常多,著名的包括“七十贤士译本”和“拿西山抄本”等。这些不同版本的圣经内容往往存在俗拉丁文译本。圣经成为
天主教的法定本《圣经》。在16世纪宗教改革时期,《圣经》被大量译成各种其他语言。
中世纪大部分宗教文学都是在圣经故事和使徒行传的基础上扩充的,价值不大。相反,一些
基督教的神学家的宗教著述丰富了宗教文学的内涵。
奥古斯丁(354年-430年)被认为是基督教的先哲之一,他的著述在
中世纪广泛流传,最重要的是具有自传性质的《
忏悔录》与宗教著作《
上帝之城》。尽管其中大量充斥着对上帝的虔敬溢美之词,但这两部作品在西方文学上都起到了开风气的重要作用。另一位著名神学家
托马斯·阿奎纳(1258年-1260年)的《
神学大全》和《
反异教大全》虽然是神学范畴,却有很多哲学上的深刻见地,在文学理论上也有一定贡献。
西班牙神学家贡萨洛·德·贝尔塞奥(1195年-1247年)是学士诗的鼻祖,一生创作了许多圣母赞歌。他的文风简练,很少使用拉丁语中冗繁的修辞。代表作品《圣母显圣记》。
中世纪宗教文学中最为盛行的题材是宗教剧,这也是教会普及宗教知识、煽动宗教情绪最有效的方式,内容也往往乏善可陈。
法国、
英国、
德国等地宗教节日上都有宗教剧演出。出于宣传的需要,这些宗教剧大多摒弃拉丁文,而采用各国的地方性语言,演出的地点也逐渐移至教堂之外的世俗社会,宗教剧是
欧洲近代戏剧的雏形。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