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明诗(1865—1923),字麟洲,
绍兴市(今浙江绍兴)人,父
俞文葆曾任
湖南省知府,兄
俞明震,官至台湾布政使。光绪八年(1884年),堂姐俞镜秋为媒,时年十八岁的俞明诗嫁给三十岁的
陈三立为继室。俞明诗善操琴,自号“神雪馆主”,操琴雅室为“神雪馆”,癸亥年(1923年)六月二十九日卒于金陵散原别墅(又作“散原精舍”),有《神雪馆诗》。俞明诗嫁陈三立后,育四子两女,四子:
陈隆恪、寅恪、方恪、登恪。其中,以一代国学大师陈寅恪最为著名;两女:一名康晦,一名新午,陈新午后嫁
俞大维为妻。
俞明诗的父亲
俞文葆,与
陈寅恪的祖父
陈宝箴同为
咸丰辛亥年的恩科
举人。俞明诗有兄弟三人,长兄
俞明震,字恪士,号庵,他的《觚庵诗集》由上海古籍出版社整理出版;次兄俞明观,字用宾;弟
俞明颐,字寿臣,娶
曾国藩孙女
曾广珊,其子俞大维,又娶了
陈三立的女儿陈新午,因此俞大维回忆陈寅恪时有“两代姻亲、三代世交”的话。
根据陈三立所撰墓志铭,俞明诗十八岁时成为陈三立的继妻,当时
陈三立父母远在
武陟县,婚礼遂在俞家举办。直到陈宝箴罢
浙江省按察使职,回
长沙市居住,新媳妇才第一次见到公婆。陈父“奖其解文字,习礼晓大谊”,陈母“悦其‘澹素黜
华饰类我’”。照顾婆婆外,俞明诗“迭育子女,提携;量其少长,曲施教督”。对陈三立前妻所生的长子陈衡恪,她“屡举其行谊为诸弟率,所最笃爱者也”。
陈三立平时撰著,都由她“为细楷录副,至数十万言”。一九二三年八月十一日,俞明诗病逝于南京,享年五十九。当时
陈寅恪正在欧洲留学,未能回国奔丧。
俞明诗能诗好琴,自署“神雪馆主”,“神雪者,列仙琴名”。她的诗集恐怕已很难找到,偶然在
王蕴章所撰《燃脂余韵》看到一段文字:“伉俪能诗,每多相似,今观俞夫人所作,澹秀清婉,与伯严先生(陈三立)绝不相类,可贵也。”王蕴章抄录了几首俞诗,吉光片羽,弥足珍贵。现转录两首:“钟声摇落万山巅,残醉模糊欲曙天。怪杀小鬟呼不醒,竹篱门外雨如烟。”“登楼携得一枝箫,曙色含山浅欲描。几点疏星数枝柳,行人扶梦过平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