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石斑鱼
鮨科石斑鱼属下的一种鱼类
青石斑鱼属鱼(学名:Epinephelus awoara),又名青斑、青鳍、石斑,是鮨科石斑鱼的一种鱼类。一般体长15~20厘米,体重350~750克。体呈长椭圆形,稍侧扁而粗壮。头和身体背部呈淡灰褐色,腹部通常呈金黄色。体侧具4条暗色横斑,尾柄处具1条横斑。体被细鳞,头部被细圆鳞,侧线与背缘平行。身体和中间的鳍有灰白色小斑点。
青石斑鱼分布于西北太平洋,包括韩国、日本、越南和中国等的一些海域中,通常栖息于沿海各地岛屿的岩礁缝隙之间,在珊瑚礁石烁底质、海水清澈通畅的水域较多存在,喜栖息在光线较暗的区域。
2007年,青石斑鱼被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经济水生动植物资源名录(第一批)》。2016年,青石斑鱼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1——数据缺乏(DD)。青石斑鱼经济价值极高,肉质细嫩,味道鲜美,富含多种营养成分,是上等海产名贵鱼类之一。·
形态特征
青石斑鱼一般体长15~20厘米,最长可达60厘米,一般体重350~750克。体呈长椭圆形,稍侧扁而粗壮。头和身体背部呈淡灰褐色,腹部通常呈金黄色,头部和身体有许多橙黄色斑点。体侧具4条暗色横斑,尾柄处具1条横斑。头大。眼中大,上侧位,眼间隔较窄,微突起,眼后具一横带,常不明显。鼻孔较小,每侧两个,紧相邻。口大,稍倾斜。
青石斑鱼体被细鳞,头部被细圆鳞,除盖骨上的鳞较明显外,其余多隐于皮下,侧线与背缘平行。各鳍均为灰褐色,背鳍鳍条边缘及尾后缘呈黄色,身体和中间的鳍有灰白色小斑点。背鳍鳍棘部与鳍条部相连,无缺刻,棘部较强,第四棘最长,约等于最长条;胸鳍宽大,后端圆形;腹鳍位于胸鳍基底下方;尾鳍后端圆形;臀鳍位于背鳍鳍条部下方,第二棘最强。
具发达的辅上颌骨,上颌骨在眼后缘垂直延伸,下颌稍长于上颌。上颌前端具3个圆锥牙和一个能向后倒伏的牙丛,两侧外行牙较大,排列稀疏,内行牙绒毛状,下颌前端具2个圆锥牙,两侧牙细尖,排列稀疏;梨骨和聘骨具绒毛状牙,舌上无牙。前鳃盖骨后缘具细锯齿,下缘光滑,鳃盖骨后缘具2扁平棘。鳃耙短小,两端退化为结节状。
分布栖息
分布范围
青石斑鱼分布于西北太平洋,包括韩国日本越南和中国等的一些海域中。青石斑鱼通常存在于南海东海南部和台湾海峡水域。
栖息环境
青石斑鱼为暖水性中下层鱼类,常栖息于沿海各地岛屿的岩礁缝隙之间,在珊瑚礁石砾底质、海水清澈通畅的水域较多存在,大多栖息在光线较暗的区域。青石斑鱼的栖息深度与水温高低有关,范围为-50~0米,春、夏、秋季分布在-30~-10米范围内,盛夏在-3~-2米也有少量存在。秋冬季水温持续下降,青石斑鱼会到达较深的水域。通常幼鱼栖息的水层较成鱼浅,高龄鱼则较少移动。青石斑鱼是广盐性鱼类,在盐度11%~41%的海水中都可以生存,最适盐度约为30%,适宜水温为22~30℃。
觅食习性
青石斑鱼属肉食性鱼类,主要以虾、蟹等甲壳亚门为食,兼食鱼类和软体动物门。随着个体的生长,其食性不断改变,幼鱼常以麦杆虫、虫戎等小型甲壳类为食,幼鱼到成鱼过渡时期,主要捕食虾、蟹、鱼类、头足纲等。青石斑鱼存在互相残食现象,个体较小的幼鱼常被个体大成鱼所吞食。
青石斑鱼由于环境中温度不同,摄食情况有所差异。在适宜其生活的温度(22~30℃)下,其摄食量大;水温下降到19℃以下时,其摄食量明显减少;水温降到10℃以下时,其不再捕食死饵,有时会摄食一些活的甲壳亚门;当水温下降到7.5℃以下时,则停止摄食。青石斑鱼一年有两个摄食高峰期,在春季的5月和秋季的8月以后。
生长繁殖
青石斑鱼为雌性先熟型的雌雄同体,存在性逆转现象。3龄性成熟,怀卵量5万~50万粒,受精卵为圆球型透明无色的分离浮性卵。产卵期在6~7月,通常在18~20时进行产卵,为分批多次产卵型。产卵行为开始时,雄鱼追逐雌鱼,后两鱼靠近并排前进,之后头及前半身跃出水面再排卵、射精,体外受精,水温22~25℃、盐度20%~34%时经23~30小时可孵化出仔鱼。
青石斑鱼的生长速度与水温、摄食量和饵料营养价值等有密切关系,通常在秋冬时期生长缓慢,甚至停止生长,春季到夏季生长速度明显加快。刚孵仔鱼全长约1.58毫米,1龄青石斑鱼平均体长156毫米,2龄鱼平均体长237毫米,3龄鱼平均体长300毫米,4龄鱼平均体长349毫米,5龄鱼平均体长363毫米。
人工养殖
养殖技术
研究青石斑鱼的人工养殖技术对于保护青石斑鱼珍贵物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中国广东制定了《青石斑鱼养殖技术规范》,对人工养殖过程中亲鱼的选择、催产、产卵受精和孵化管理等方面进行了说明,以确保人工养殖的顺利开展。
人工养殖需选择体表光滑、体色和游泳正常、反应灵敏、摄食正常;无疾病、不带病原体鳍条、鳞背完整,无畸形,无伤残的繁殖亲鱼。催产时注意观察水质、溶解氧、盐度、水温、以及催产剂的剂量。孵化用水须清新并严加过滤,防止大型浮游生物和其它敌害进入,防止鱼卵发生病害,定时加强观察,做好记录。
病害防治
病毒性疾病
症状:体表发黑,局部溃烂,肝脏、肾脏肿大,鳃发白或出血(彩虹病毒);游泳无力,腹部肿大,肾脏糜烂(神经坏死病毒)。
防治:预防为主,发现病鱼及时处理。
细菌性疾病
症状:眼球外凸且呈黄绿色,背部、尾部鳞片溃烂,鱼骨外露(哈维氏弧菌);体表白斑,鳞片脱落,肌肉溃烂,浮于水面(溶藻弧菌);体色发黑,黏液增多,肌肉红肿、溃烂,肝脏、肾脏肿大(河流弧菌)。
防治:药物防治,并加以预防。
物种保护
物种现状
2016年,在南海东海日本朝鲜韩国以及越南的青石斑鱼数量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威胁因素
造成青石斑鱼种群数量逐渐减少的主要原因是人类的过度捕捞,除此之外,受集约化程度、鱼类捕捞量巨大、环境污染、管理技术相对落后等诸多因素影响,青石斑鱼各种病害频繁发生,严重时造成其死亡。
保护级别
2007年,青石斑鱼被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经济水生动植物资源名录(第一批)》。
2016年,青石斑鱼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1——数据缺乏(DD)。
保护措施
东海南海和台湾海峡,每年有2.5~3个月的禁渔期,在此期间禁止拖网和一些其他形式(钩网和刺网除外)捕捞青石斑鱼。在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自2012年起严令禁止使用拖网进行捕捞,从而降低了青石斑鱼的捕捞风险。
除此之外,为应对青石斑鱼逐渐减少的威胁,在中国广东省厦门市上海市等一些南方沿海地区逐渐对青石斑鱼进行了大规模的人工养殖。
主要价值
青石斑鱼营养价值极高,富含蛋白质、不饱和脂肪酸、必需氨基酸、钙、磷、铁和维生素等多种营养成分,是上等海产名贵鱼类之一。
青石斑鱼因含有多种滋味的氨基酸,肉质细嫩,味道鲜美,是优质的食用鱼类。20世纪80年代,在中国福建省的食用青石斑鱼已被销售至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市场,还进行对外出口,不仅畅销而且售价非常高。
参考资料
青石斑鱼.itis.2024-10-13
..2024-10-13
Epinephelus awoara.物种2000中国节点.2023-01-14
..2023-01-14
《国家重点保护经济水生动植物资源名录(第一批)》.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2023-01-14
..2023-01-14
..2023-01-14
..2023-01-14
..2023-01-14
..2023-01-14
目录
概述
形态特征
分布栖息
分布范围
栖息环境
觅食习性
生长繁殖
人工养殖
养殖技术
病害防治
物种保护
物种现状
威胁因素
保护级别
保护措施
主要价值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