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花倒水莲(
远志属 fallax Hemsl.),
远志科(Polygalaceae)远志属(Polygala)植物,又名观音坠、鸭仔兜、白马胎、黄花参、黄花远志等。黄花倒水莲常生于山谷林下水旁荫湿处,分布于中国江西、
福建省、
湖南省、
广东省、
广西壮族自治区、
香港特别行政区、
贵州省和
云南省。
黄花倒水莲为直立灌木或小乔木,高达3米;小枝密被柔毛;叶
披针形或椭圆状披针形,先端渐尖,基部楔形,两面被柔毛,侧脉8-9对;叶柄被柔毛;
总状花序长10-15厘米,被柔毛;萼片早落,外层中间1枚盔状,内2枚花瓣状,斜倒卵形,长1.5厘米;花瓣黄色,侧瓣长圆形,长1厘米,先端近平截,2/3以下与
龙骨瓣合生,龙骨瓣盔状,
鸡冠花状附属物具柄:花盘环状;
蒴果宽倒心形或球形,径1-1.4厘米,具同心圆状棱;种子密被白色柔毛,种阜盔状。
黄花倒水莲常用种子播种或插繁殖,适宜在林下套种。以根或茎叶入药,是中国一些少数民族的常用药材,叶片还可制成茶叶饮用。黄花倒水莲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可在林下栽种或做盆栽观赏,此外还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
研究历史
黄花倒水莲由
英国植物学家威廉·博廷·赫姆斯利(William Botting Hemsley)于1886年首次发表在《林奈学会杂志》(Journal of the Linnean Society)上,模式标本由英国外交官、博物学家
郇和(Robert Swinhoe)于1870年6月采自中国福建厦门。瑞典植物学家罗伯特·乔达特(Robert Chodat)于1896年根据采自中国香港的标本发表了P. forbesii Chodat,
英国植物学家斯蒂芬·邓恩(Stephen Dunn)于1911年同样根据采自中国香港的标本发表了另一个新种P. aureocauda Dunn,以上两个名称后来在《中国植物志》及《Flora of China》中均被处理为P. fallax的异名。目前对黄花倒水莲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栽培繁育、药材质量评价、化学成分及
药理学作用等方面。
形态特征
根
根粗大,肥厚多肉,直径0.6-3厘米,多分枝,表皮淡黄色,味略苦。
茎
单叶互生,叶片纸质,椭圆状
披针形、狭长圆形或狭椭圆形披针形至椭圆状披针形,长8-17(-20)厘米,宽4-6.5厘米,先端长渐尖或渐尖,基部楔形至钝圆,叶边全缘,
叶面深绿色,背面淡绿色,两面均被短柔毛,主脉上面凹陷,背面凸起,侧脉8-9对,背面突起,于边缘网结,细脉网状,明显;叶柄长0.6-2厘米,上面具槽,密被短柔毛。
花
总状花序顶生或腋生,长10-15厘米,直立,花后延长达30厘米,常下垂,被短柔毛,具多数花;
花梗基部具线状长圆形小苞片,早落;萼片5,早落,具缘毛,外面3枚小,不等大,上面1枚盔状,长6-7毫米,其余2枚卵形至椭圆形,长3毫米,里面2枚大,花瓣状,斜倒卵形,长1.5厘米,宽7-8毫米,先端圆形,基部渐狭;花瓣黄色,3枚,侧生花瓣长圆形,长约10毫米,2/3以上与
龙骨瓣合生,先端几截形,基部向上盔状延长,内侧无毛,龙骨瓣盔状,长约12毫米,鸡冠状附属物具柄,
平邑雪萝树状,长约3毫米;
雄蕊8,长10-11毫米,花丝2/3以下连合成鞘,花药卵形;子房近圆形,径3-4毫米,具缘毛,两侧具有狭翅,基部具环状花盘,花柱细,长8-9毫米,上部略增粗,先端略呈2浅裂的喇叭形,柱头具短柄。果实
蒴果黄绿色,阔倒心形、球形或倒卵球形,直径1-1.4厘米,无翅,无缘毛,果皮具多数半同心圆凸起的脉纹。
种子
种子2,圆形,直径约4毫米,黑褐色或棕黑色,顶端突起,密被白色短柔毛,种阜盔状。
物种分布
黄花倒水莲为中国特有种,分布于中国江西、福建、湖南、广东、广西、香港、贵州和云南。
生长习性
黄花倒水莲花期5-8月;果期6-11月。喜
亚热带温暖湿润的气候,忌干旱及强光,土壤以
土层深厚,质地潮湿疏松、
腐殖质丰富的壤土为宜。在海拔300-1200米范围均有分布,其中海拔500~800米分布较多。黄花倒水莲生长的区域较为狭窄,多分布在山的北坡,尤喜生长在光照较好的山谷和小溪边的疏林或
孟宗竹林缘。在中国福建三江源保护区多见于600-1200米的山坡、毛竹林边缘及路旁,天然分布广而散,少见成片分布。在中国广西全区有分布,主要分布于生境保护较好、海拔超过400米的大山中。
群落特征
中国福建
三明地区黄花倒水莲植物群落主要分为杂木-黄花倒水莲和毛竹-黄花倒水莲两种类型,群落植物
区系地理成分具有由南亚
热带向
中亚热带过渡的性质,群落垂直结构可分为
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乔木层高度和郁闭度相对较低,草本层的各项多样性指数均显著大于其他层次,以
蕨类植物门和多年生草本植物为主。
繁殖方式
自然繁殖
野外调查发现黄花倒水莲在自然条件下有种子繁殖和根蘖繁殖2种方式。果实成熟后开裂,种子掉落在植株周围,但由于黄花倒水莲生长环境较为潮湿,种子容易发霉,因此其种子繁殖能力较低。
人工繁殖
黄花倒水莲的人工繁殖方式主要有播种、扦插和组培繁殖。
播种繁殖
当果皮呈浅黄色、皱缩,尚未开裂时应及时采收,此时种子活力最高,发芽率在96.0%左右。黄花倒水莲种子发芽的最适温度是25
摄氏度,以赤霉素浸种可以提高黄花倒水莲的种子发芽率。一般在11月初至翌年3月播种,以11月播种较好,可采用条播或撒播,播种后约20天发芽,30天出苗。
扦插繁殖
影响黄花倒水莲扦插生根的主要因子是扦插季节和扦插基质,黄花倒水莲扦插一般在秋季进行,基质选用林下
腐殖质土。选择一至二年生的枝条,剪成插穗,将基部置于
生根剂(NAA)溶液中浸泡后扦插。处理后的插穗生根时间显著缩短,成活率可达90%。扦穗处理后,在事前准备好的苗床上,斜插入土,留1芽露出地面,按紧,浇透水。扦插后30天左右开始生根、萌芽。
组培繁殖
组织培养技术将是黄花倒水莲扩大繁殖的主要手段。黄花倒水莲实生苗的胚轴、幼嫩茎段均可在培养基上诱导产生不定芽,叶片在培养基可诱导出愈伤组织,后能分化出不定芽。黄花倒水莲组培苗最佳移栽基质为
泥炭土:
珍珠岩:黄泥土(2:1:1),成活率可达92.6%,且
茎秆呈半木质化,叶色浓绿。黄花倒水莲组培苗在春、夏、秋三季移栽时成活率均较高。
栽培技术
林下套种
黄花倒水莲平地田间栽培不易成活,需在山区与野生环境相似的生境中才能栽培。可在海拔850米、较湿润、郁闭度0.2-0.7的林下坡地种植。在杉阔混交林、毛竹林、杉木林、香樟林下均可套种。在郁闭度为0.4-0.6的
杉木王人工纯林下套种黄花倒水莲,其生长量、药材产量及质量均较高。有选择性地在林下套种与黄花倒水莲正联结关系的药用植物,将有利于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采收加工
茎叶春、夏采收,切段晒干;根秋、冬采挖,切片晒干。黄花倒水莲产量在第3年达到高,第4-5年生黄花倒水莲根中大多数品质指标均处于最低值,因此第3年是较为理想的采收期。
病虫害防治
黄花倒水莲虫害较严重,一般植株直径在1厘米以上的茎内都有虫害,主要虫害有马、尺蠖,用灭幼脉胶悬剂或阿维菌素乳油喷雾。2019年中国首次报道黄花倒水莲遭受
南方根结线虫Meloidogyne incognita的严重侵染。
黄花倒水莲主要病害为
炭疽病,可用多菌灵悬浮剂或托布津悬浮剂稀喷雾处理。
功用价值
经济价值
根据2000年在中国广西调查的结果,黄花倒水莲主要限于民间应用,据初步估计每年可收购100000千克以上。
观赏价值
黄花倒水莲为灌木或小乔木,
总状花序柔软下垂,花较密集,鲜黄色,花期长可达6个月,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可以栽种在公园、庭院,适宜在林下种植做观赏用,也可做盆栽观赏。
药用价值
黄花倒水莲以根或茎叶入药。味甘、微苦,性平。归肝;肾;脾经。中医功效主要为补益气血,
健脾利湿,活血调经。用于病后体虚,腰膝酸痛,跌打损伤,
黄疸型肝炎,肾炎水肿,
子宫脱垂,白带,
月经失调。黄花倒水莲在中国民间有悠久的药用历史,是一些少数民族的民间常用药材,壮药称“棵花显”。主要功效为补气血,壮筋骨。用于治病后虚弱,产后
血虚,
肾虚腰痛,脾虚水肿,子宫脱垂,月经不调。
食用价值
黄花倒水莲可与鸡和
猪蹄同煮,具滋补作用。黄花倒水莲叶片还可制成茶叶泡水饮用,有补益气血、健脾利湿、活血调经的功能。
相关研究
内生菌研究
从黄花倒水莲中分离的内生真菌对香蕉专化
尖孢镰刀菌、柑橘树脂病菌、叶点
霉菌、香蕉具条叶斑病菌、茄病镰刀菌、三七
根腐病菌具有明显的抑菌活性,抑菌率在50.3%-91.4%之间。黄花倒水莲内生真菌发酵液具有良好的
抗氧化活性。
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
黄花倒水莲主要含有皂苷类、口山类、多糖类、甾醇及其类、有机酸及其类等成分,其总提取物具有调血脂、抗凝、抗氧化、降血糖、抗心肌损伤、保肝、抗病毒、抗炎、增强免疫等作用。
黄花倒水莲种子油中富含11-碳烯酸,为长碳链烯酸开发利用添加新资源,可用于合成不饱和的酯蜡,供制造润滑油添加剂和
聚氯乙稀增塑剂等,同时也反映出
远志科与
无患子科之间在系统位置上存在一定的亲缘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