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簪花仕女图》传为
唐朝画家
周昉所作的粗绢本设色图,横180厘米,纵46厘米。现藏于
辽宁省博物馆。该画描绘了五位衣着精致的贵妇和一位持扇侍女,其中点缀有犬、
丹顶鹤、花束等物件。图中的贵妇形象丰腴,端庄典雅,皆梳高髻并簪有头饰。衣物图案繁复,坦胸露臂,足见唐人思想开放程度。
《簪花仕女图》线条流畅,画中线条以
琴弦描为主,勾勒出衣衫之飘逸,双手之灵动;仕女大小不一,体现了近大远小和主大仆小的构图原理;整幅画作以朱红色为基调,以黄、青、绿为辅色,色彩明艳而不失协调感。《簪花仕女图》中的仕女目光平和,神情惬意,画家通过对仕女面部表情的精妙刻画,突出人物的内心情感活动。仕女或赏花、或戏犬、或扑蝶,看似怡然自得,但内心却茫然无聊,揭示了贵族奢侈生活背后的精神困境。
画作内容
画面描绘了六位身着纱质衣物的贵妇和她们的侍女在花园里赏花的情景。本画作背景简单,人物间点缀有
幼犬、
丹顶鹤、花卉。画家巧妙地安排了人物的主次关系和远近距离,以少量而又精致的景物衬托主人公的形象。图中的小狗、仙鹤、花卉巧妙地串联起了整幅画,加强了画面中独立个体的联系。四位贵妇衣着华丽,体态优雅,神情安然娴静,半透明的衣物下圆润丰腴的臂膀若隐若现;贵妇圆脸丰颊,八字短眉,眉头略翘,眉尾下撇,眉间点饰豆般大小的金色小花;眼细眯成一线;朱唇小嘴,给人悲怜、娇痴的感觉。
整幅画作可以分为三段。画作右边两名贵妇相对而立,其中一位身着红衣,身披紫纱的贵妇手握拂尘,正在逗弄一只
幼犬,小狗毛发松散,充满动态之美,她的头上簪着一只很大的
牡丹,发钗华丽复杂,发髻高耸,正是
唐朝贵妇流行的发式,另一位身着单薄清透的丝绸,在半透明的外衣下,还可以看见底下衣物的花纹;中间的贵妇头簪荷花,身披白格纱衫,神情安然,体态优雅,正在拿着一朵红花仔细端详,她身前有一只
丹顶鹤正在舒展翅膀,她的身后跟着一位侍女,侍女手持纨扇,衣着朴素,头上只用红色发带束起头发,并无多余华贵的发饰,神情温顺安静,与其他贵妇形成鲜明对比;画面左边是两位妇人和一只
幼犬,其中一个妇人身体微侧,似乎正在弯腰注视小狗,她的右手还拈着一只蝴蝶,丰硕健美中显出窈窕婀娜之态,另一位妇人则相较之其他贵妇更小,她正在从远方奔忙而来,身着朱红披风,双手紧拽罩纱,衣着头饰华贵,神情傲然。
创作背景
审美转向
唐朝经济繁荣,文化多元包容,国家强盛繁荣,国力的提高部分依赖于清明的政治制度,
李世民即位后厘清官制,发展并完善
科举制度,这使得很多寒门子弟有机会参与到政治生活中,最终推动了唐朝的昌盛强大。同时,
唐朝不仅重视文化教育,也出现了武举,这一制度促使官员和百姓积极参加体育运动,锻炼体魄。这些通过武举选拔的官员往往出身微寒,他们受教育程度以及社会地位都比较低,因此,对于
魏晋文人所追求的精神超脱的玄学审美思想或是“成教化、助人伦”的绘画题材并不感 兴趣,他们追求现实的、享乐的 人间生活,上级的喜好往往会带动整个社会的风气。到了中晚唐时期,随着政治腐败,经济凋敝,及时享乐和逃避现实的思想日益增长,并反映在艺术作品之上,精神面貌出现了萎靡浮华之风气。《簪花仕女图》中的仕女体格健美,身姿优雅,丰腴肥硕,与魏晋时期的审美有较大差别,题材选自宫廷贵妇的日常消遣,更贴近实际生活,无论是从题材还是美丽仕女的描绘,都证明了
唐朝绘画的审美转向。
女性地位
唐代社会对于女性的禁有所放松,国家出台法律保护女性权利,对于离婚再嫁的态度开明;“胡文化”和“汉文化”交锋融汇,李唐王室本与
鲜卑族有深厚的血脉关系,唐朝女子审美观因“胡风”浸染而由魏晋时期的崇尚纤瘦变为崇尚健硕丰腆;同时,许多少数民族的婚姻关系还比较原始,女性地位较高,性生活较为自由。在少数民族文化的浸润之下,唐朝女性思想开放,社会地位高,外观上表现则是穿着较为开放,展现女性身体之美。《簪花仕女图》中的贵妇袒胸露臂,轻纱之下雪白的肌肤若隐若现,极具肉体美感。
艺术特色
构图
《簪花仕女图》并不是一幅整卷,而是由五幅单片拼合而成,此作可分可合,达到了天衣无缝的境地。最初发现这一事实是在1972年重新装裱此画时,发现此画系后拼接而成,白鹤与画左小狗亦为剪裁而来,有研究者据此认为其原为屏风画。分开则是五幅独立的人物画,拼合起来又是一整幅完整的仕女图,可见
周昉高超的艺术造诣。图中的六位仕女几乎以相等的间隔分布于画面之中,呈现出列式排列的效果。从左向右望去,几位仕女遥相呼应,大小不一,仿佛她们正慢慢从远处走来,这种构图规律即为散点透视构图方法。《簪花仕女图》中四位仕女取近景,两位取远景,乍看之下,每个仕女的大致体态和形象相似度较高,但仔细看来,会发现她们头饰衣着各有特色,姿势也有所不同,并无呆板单调之感。周还在人物中穿插描绘了动物、植物,即能够表现仕女们不同的性格爱好,也能每个孤立的个体统一在一卷完整的画面中,创造出动静结合、形神兼备的艺术。
一般而言,早期绘画中人物大小往往取决于人物地位的高低,地位高者在画面中的形象大,反之则形象小。但《簪花仕女图》中左起第二位贵妇较之其他几位贵妇形象较小,这并非社会地位的写照,而是为了开阔观者的视野、拓展画面空间,按照近大远小的原则安排的;左起第四位仕女也较其他仕女较小,原因是该仕女是仆从,地位较低。故本画兼具了近大远小和主大仆小的人物比例处理方法。
线条
《簪花仕女图》中骨法用笔的线条对作品艺术语言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画中线条以
琴弦描为主,轻细柔媚,圆润平和;长线很长且条条飘逸,笔笔有飞动之势。画家通过细劲有力、典雅含蓄的线条,不仅塑造了人物的形态衣物和物件道具,而且很好地表现了仕女身着薄纱披肩的质感,以及透过薄纱隐约可见的白皙肌肤。这些为作品赋予了强烈的生命力。
周昉运用了不同的线条表现人物不同的部位。仕女发饰华贵繁杂,细节丰富饱满,发丝根根分明,飘逸柔美;手部和面部的线条简单凝练,下笔准确均匀,寥寥几笔便刻画出仕女手中复杂的动作;画家运用
琴弦描勾勒衣袂的线条,细劲有神,不仅体现丝纱的质感,而且使线条随着每位仕女的身姿动态而变化,衣纹运用长线条利落而流畅,一气呵成。衣着上断断续续的花纹巧妙地贴合了衣物褶皱处实际出现的状态,规整又富有流动性,生动地反映了衣裙图案的原貌。对于小狗和
丹顶鹤的处理简单准确,凝练的线条勾勒出因运动而导致的飞扬毛发,表现出来动态之感。
色彩
《簪花仕女图》的色彩语言具有鲜明的的时代特色。整个画面的主色调是暖色,朱红色为主色。温暖的色彩主要通过仕女的衣裙展现,仕女衣裙以朱红、紫红为主要基调,色彩
明度较高。衣物上间或点缀黄色、棕色、青色的花纹,形成色彩对比和互补。头上的发饰主要是红色的花朵配金色的珠钗,绿叶作以点缀,红色、金色、绿色在仕女乌黑的发髻上显得耀眼夺目。面部和身体部分则用少量的肉色,染出眼、耳、口、鼻等暗的部分,再用重粉提染额头、鼻梁、下颌等高的部分以达到浓妆艳丽的效果,真实地再现了
唐朝妇女的丰腴华贵之风。在黑、白、灰的运用上也是恰到好处,黑色的头发显得十分深厚,人物、花卉、仙鹤、小犬上白色的晕染让人眼前一亮,毛发渲染与梳理十分周到。仙鹤通体皆白,仅颈上间以一丝黑墨,鹤翅排列从虚到实,由内向外,显出画家运用线条的手法既简单又准确。这些色彩的运用浓丽而不艳俗、厚重而不呆滞,具有炫人耳目的效果。
作品价值
艺术价值
《簪花仕女图》是目前全世界范围内唯一认定的唐代仕女画传世孤本。无论人物造型、绘画技巧、布局构图都显示出作者极高的绘画能力,为后人创作仕女图题材的画作提供灵感和范本。作为周家样的创始者,
周昉的此画更是对后代的工笔人物作品有相当大的启发及影响。此画对衣物、发饰的刻画细致入微,手部线条流畅舒展,后世画家受此启发,运用长线条勾勒衣物;《簪花仕女图》散点构图的方法也启示了后世部分画家;例如
南宋画家
牟益《
捣衣图》、
武宗元《朝元仙仗图卷》都展现出长线条勾勒、散点构图的风格。
历史研究价值
《
图绘宝鉴》上评周昉:“善画贵游人物,作仕女多为浓丽丰肥之态。又善写真,兼移其神气。”说明周昉的画作写实性较强,素材往往取自现实生活。《簪花仕女图》通过对五位贵妇日常消遣生活的描绘,活灵活现地向后人展现了
唐朝贵族妇女的日常生活,为中国唐代历史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例如,通过该画中的仕女所着衣物,可以一窥唐代贵族妇女的穿着打扮。不仅可以知晓衣物的结构,还可以对服饰比例进行分析,得出相关尺寸数据,为唐代女性服饰的研究增加新材料。
著录流转
《簪花仕女图》无作者款印,亦无历代题跋及观款。最早著录此卷的是清安岐《墨缘汇观》,认为是周昉绘制,其后《石渠宝•续编》及《石渠随笔》皆沿用该观点,皆著录为《周昉仕女图》,但近代有研究者持异议,认为此画应创作于
南唐。此卷曾经
南宋内府收藏,南宋末归
贾似道所有,元、明间流传无考,
清代为
梁清标、
安歧收藏,后入清内府。末代皇帝溥仪逊位之后,将其携出清宫,运往长春伪皇宫。其后辗转进入
东北地区博物馆,即今
辽宁省博物馆。
重要展览
以上内容参考资料:
衍生作品
中国绘画·唐·簪花仕女图特种邮票
中国绘画·唐·簪花仕女图特种邮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于1984年3月24日发行的特种邮票,邮票志号为T.89,规格为54mm*40mm。该套
邮票共三枚,面值为8分的邮票上印有两贵妇戏犬的情形;面值10分的邮票上描绘了贵妇捉蝶与其持扇侍女的情形;面值为70分的邮票上表现了两贵妇赏花、闲庭散步的情形。
以上内容参考资料:
作品争议
断代争议
目前学界对于《簪花仕女图》断代争议主要分为两派。一种观点认为:《簪花仕女图》为
唐朝周昉所作;另一种观点则认为:《簪花仕女图》作于
南唐。这两种观点主要从簪花、发饰方面展开论战。南唐派认为,《簪花仕女图》中的仕女梳高髻且簪有大花,但盛唐敦煌壁画《
引路菩萨图》中贵族妇女形象头饰上并无花朵,借此可以判定该画非唐代所作。此外,
陆游的《南唐书》记载后主
李煜的大周后“创为高髻纤裳首翘鬓朵之妆,人皆效之。”这说明,高髻簪花最早流行于南唐,故推断《簪花仕女图》为南唐作品。唐派则认为,头饰和簪花之习,在
唐朝以前就有艺术作品可供参考,如《女史箴图》《列女仁智图》等都有簪花和头饰,所以并不能证明其始于五代。而《南唐书》中的“创为高髻”的“创”,并非一定表明高髻自南唐才开始,也可能是指南唐之初并无此风气,自大周后开始才出现;但并不能说
南唐以前的朝代就没有高髻之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