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狭口蛙(学名:Kaloula borealis),别称北狭口蛙、气哈蟆、气鼓子、雨蛙,是
姬蛙科狭口蛙属的一种蛙类。卵生,成体体长43毫米左右,头尖而小,鼻子短而圆,前肢细而长,后肢短而粗。皮肤光滑,背部呈橄榄色或浅棕色,有不规则的黑色斑点呈四条纵向排列;腹部颜色呈灰色、白色或肉粉色,并有分散的黄色斑点。
北方狭口蛙分布于中国、
朝鲜、
韩国等地,在中国分布于中部到
东北地区,喜欢生活在海拔1~1200米之间水域附近的草丛中、土穴内或石头下,通常在静水水体产卵繁育后代。
2014年,北方狭口蛙在韩国被列为韩国“濒危Ⅱ类”物种。2016年,北方狭口蛙被列入《中国脊椎动物红色名录》,评估级别为无危(LC)。2020年,北方狭口蛙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1,等级为无危(LC)。
北方狭口蛙可以
捕食白蚁和小型昆虫,还具有较高食用价值。
形态特征
北方狭口蛙成体体长43毫米左右,身体结实,蛙体宽扁,短粗而胖。头尖而小,头宽大于头长,舌头呈卵圆形,枕部有明显的横肤沟。鼻子短而圆,鼓膜不明显。前肢细而长,但臂长小于体长的1/2,指端圆润,指长顺序为3、4、2、1;后肢短而粗,除第4趾外,其余各趾均有半蹼。
北方狭口蛙头肩部常见“W”状的花纹,皮肤光滑,背部有疣粒,但数量较少,有不规则的黑色斑点呈四条纵向排列;腹部皮肤光滑,颜色呈灰色、白色或肉粉色,并有分散的黄色斑点,咽部以及四肢的末端有圆形花纹。
北方狭口蛙
雌性和
雄性大小差别不大,但雄性背部多呈橄榄色,咽部呈深褐色,有折叠的
声囊,胸部有明显的皮肤腺,并具有显着的紫红色雄性线;雌性背侧呈浅褐色,腹部皮肤薄,毛细血管网和繁殖期时腹腔内的
受精卵清晰可见。
分布栖息
分布范围
北方狭口蛙是
姬蛙科中分布在最北方的一种。在世界分布于
韩国(包括
济州岛)、
朝鲜和中国。
在中国分布于中部到
东北地区,如
黑龙江省、
天津市、
山东省、湖北、
江苏省等地。
栖息环境
北方狭口蛙善于穴居掘土生活。常栖息于海拔1~1200米之间水域附近的草丛中、土穴内、石缝中、石头下或村庄周围。
生活习性
觅食行为
北方狭口蛙食性与大多数
两栖动物相似,以肉食性为主,如
白蚁和小型昆虫。
节律行为
北方狭口蛙不善跳跃,多以爬行的方式移动,通常躲在洞穴里,昼伏夜出,并且随着气温的变化在
土层上下活动:当温度高于18℃时,在土层上活动;15℃左右时土层上下活动;低于12℃时,只在土层下活动,不再上来。
生长繁殖
北方狭口蛙通过产卵进行繁殖,通常在雨季繁殖。产卵季节多以雨季迟早而定,一般在6~8月间。产卵地点多为池塘、沟渠、雨水池和任何静水水体,卵较为分散,并且会漂浮在水面上形成一层薄膜。自然条件下,北方狭口蛙交配产卵的
受精卵率很高,其产卵习性存在地区差别,有些地区的卵单个产出;而有些地区的卵则成批产出,每批约20~30粒。
大雨过后,在傍晚、夜间或清晨时,有的北方狭口蛙
雄性在产卵场所高声有节奏地鸣叫,鸣叫时,可见其单个咽下外
声囊鼓的很大,雌蛙便闻声主动寻来,与雄蛙
抱对交配,此时雄蛙停止鸣叫。
北方狭口蛙抱对时,雄蛙的胸部与雌蛙的背部紧紧贴在一起,此时雄蛙腹部
腺体能分泌粘液,使抱对更加紧密,并且有性刺激的作用。雌蛙产卵后,已经干涸的粘液成膜状脱落。已经和雌蛙抱对交配产卵的雄蛙如又遇到其他雌蛙,可再次抱对。
北方狭口蛙交配产卵时,雌雄蛙泄殖腔孔靠近,雄蛙排出的精液通过跗部收拢将其滑向雌蛙泄殖腔孔附近,雌蛙同时排出卵子,精卵相遇,在体外形成
受精卵。
北方狭口蛙同
四川狭口蛙(Kaloula rugifera)一样,是中国蛙类中发育速度最迅速的种类之一,在24~28
摄氏度的气温下,两星期左右即可完成
变态发育。
物种保护
物种现状
北方狭口蛙分布区域宽,
种群数量众多。截至2019年,北方狭口蛙的种群数量有下降的趋势。除此之外,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才能更好地了解北方狭口蛙种群规模、分布和趋势以及已知威胁对该物种的影响。
致危因素
导致北方狭口蛙种群下降的主要原因有:城市地区的发展、农业和木材作物的扩张和集约化以及娱乐活动的发展造成的
栖息地破坏和退化、
人类活动造成的水污染等。
保护级别
2016年,北方狭口蛙被列入《中国脊椎动物红色名录》,评估级别为无危(LC)。
2020年,北方狭口蛙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1,等级为无危(LC)。
保护措施
2014年,
韩国将北方狭口蛙列为“濒危Ⅱ类”物种。
主要价值
北方狭口蛙可以
捕食白蚁和小型昆虫,故能够有效防止虫害对庄稼造成的损失,是对农林业有益的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