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凡·谢尔盖耶维奇·屠格涅夫
俄罗斯作家
伊凡·谢尔盖耶维奇·屠格涅夫(俄语:Ива́н Серге́евич Турге́нев,1818年10月28日-1883年8月22日)是十九世纪俄国现实主义作家、编剧。
屠格涅夫1818年出生在奥略尔省的一个贵族家庭。1827年,9岁的屠格涅夫随全家迁居莫斯科。1833年,他在莫斯科大学文学系受到资产阶级启蒙思想的影响,加深了对农奴制度罪恶的认识。1834年屠格涅夫转入圣彼得堡大学开始文学创作。1837年大学毕业后,他前往柏林洪堡大学深造。在此期间,屠格涅夫结识了社会活动家米哈伊尔·巴枯宁、斯坦凯维奇等人。1843年6月,屠格涅夫结识了法国歌剧演员波丽娜·维亚尔多,两人成为终生好友。波丽娜·维亚尔多对他的生活、思想和创作产生了重大影响。
1843年屠格涅夫发表了《巴拉莎》《神甫》等诗歌,但不见成绩。后转向小说创作,第二年他发表中篇小说《安德烈·克洛索夫》。两年后,他的短篇小说《三幅画像》被《彼得堡文集》收录。1847年开始,屠格涅夫经常居住国外,为《现代人》杂志撰稿,这些文章后结集出版成为他的成名作《猎人笔记》。1852年屠格涅夫因创作《猎人笔记》被逮捕,创作了揭露农奴主专横暴虐的中篇小说《木木》。1853年他获释回到圣彼得堡,先后撰写了不少描写贵族知识分子命运和历史作用的小说,如《罗亭》等。1862年,屠格涅夫被牵扯到所谓的“三十二人案”之中,创作也逐渐下降,创作了《父与子》。1872年屠格涅夫发表中篇小说《春潮》。1882年,屠格涅夫身患脊椎癌,于一年后(1883年8月22日)逝世,安葬于彼得堡沃尔科夫公墓里别林斯基的墓旁。
屠格涅夫是第一个在全欧乃至全世界都有影响的俄罗斯小说家,他的作品充满爱国主义情感和启蒙思想。反映俄国从封建农奴制向资本主义制度转型期间的社会生活,塑造具有时代特征的艺术典型,是俄国解放运动艺术编年史上重要的部分。他的现实主义写法,在俄国甚至全球文学界都产生了巨大影响,与列夫·托尔斯泰和陀斯妥耶夫斯基一起被誉为俄国文学的三巨头。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屠格涅夫1818年10月28日(公历11月9日)出生在奥略尔省斯巴斯科耶-鲁托文诺夫村的一个贵族家庭。父亲是一位曾在沙皇军队担任骑兵上校的破落贵族,而母亲则是一个专横、残忍的女地主。这种家庭环境让屠格涅夫对农奴制度产生了不满和反感,也为他后来的文学创作提供了重要的素材和灵感。1827年,9岁的屠格涅夫随全家迁居莫斯科。1833年,他考入莫斯科国立大学文学系。在这里,他受到了资产阶级启蒙思想的影响,加深了对农奴制度罪恶的认识。1834年秋天,由于全家迁居圣彼得堡,屠格涅夫转入彼得堡大学哲学系语文专业学习。在这里,他研究哲学和文学,并开始尝试文学创作。1837年大学毕业后,他前往柏林洪堡大学深造,并于1841年完成学业回国。在此期间,屠格涅夫结识了社会活动家米哈伊尔·巴枯宁、斯坦凯维奇等人。1842年底,他结识了别林斯基,并成为至交。1843年6月,屠格涅夫在内务部办公厅担任十等文官,但两年后被迫辞去职务。同年,屠格涅夫结识了法国意大利歌剧演员波丽娜·维亚尔多,两人成为终生好友。波丽娜·维亚尔多对他的生活、思想和创作产生了重大影响。
创作经历
屠格涅夫的创作活动主要在19世纪40年代至70年代,也就是革命民主主义活动从开始到结束的历史过程。在这个时期,围绕农奴制改革的政治力量和观点的斗争非常激烈。屠格涅夫从一开始就明确地站在进步的一方,他写了许多揭露农奴制罪恶的作品,向封建专制制度发起了连续的攻击。
1843年屠格涅夫发表了一系列小诗以至长篇叙事诗,如《巴拉莎》《神甫》《交谈》等,但不见成绩。后转向小说创作,1844年,在《祖国纪事》上刊载第一篇中篇小说《安德烈·克洛索夫》。1846年,尼古拉·涅克拉索夫编辑的《彼得堡文集》收入了他的短篇小说《三幅画像》。此后,随着农奴制改革在俄国的愈演愈烈,屠格涅夫彻底摆脱了浪漫主义的影响,坚定地走向现实主义道路。
1847年开始,屠格涅夫经常居住在国外。并开始为《现代人》杂志撰稿,几年间陆续在上面发表了20多篇特写和随笔,这些文章后结集出版成为他的成名作《猎人笔记》。与此同时他还创作了多个剧本,为俄罗斯民族的戏剧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1848年欧洲大陆革命运动展开,对他产生深远影响。1850年11月,屠格涅夫的母亲去世,他在继承巨额财产之后立即在自己的庄园中开展农奴改革。
1852年,果戈里去世,屠格涅夫在《莫斯科新闻》上发表了悼念文章《彼得堡来信》,当局以他违反了审查制度为由将其逮捕,随后放逐故乡一年,但实际上是因为他创作了具有鲜明的反农奴制的作品《猎人笔记》。监禁期间,他又创作了揭露农奴主专横暴虐的中篇小说《木木》,向农奴制发出有力一击。1853年,他获释回到圣彼得堡,积极投入到《现代人》杂志的编辑工作当中,先后撰写了不少描写贵族知识分子命运和历史作用的小说,如《罗亭》等。
19世纪50年代末,俄罗斯的革命形势日益高涨,文坛也围绕着农奴制改革进行了激烈的思想斗争,平民知识分子逐渐取代贵族知识分子成为俄国文坛的主力。屠格涅夫敏锐地洞察到这一变化,把目光转向平民知识分子。创作了《长夜》《父与子》。虽然他反对农奴制,但他主张通过自上而下的改革废除农奴制,因此与民主革命派产生分歧,退出了革命民主主义阵营。1860年10月屠格涅夫正式宣布退出《现代人》杂志。这一时期,屠格涅夫在短篇小说和剧本上也有一定的成绩,其中比较著名的有小说《阿霞》(1858)、《初恋》(1860);剧本《食客》(1848)、《贵族长的午宴》(1849)、《村居一月》等等。
到了60年代,屠格涅夫一方面哀叹贵族知识分子的失落,一方面又肯定民主力量的存在,但他并不希望这些力量过早地登上历史舞台。1862年,屠格涅夫被指控与流亡国外的革命者赫尔岑、巴库宁等有联系,被牵扯到“三十二人案”之中,他立即上述亚历山大二世,称自己是“温和派”,以表忠诚,因而遭到赫尔岑的讥讽和痛斥。再加上当时农奴制改革以后反动势力甚嚣尘上,没有给俄国带来伊万·屠格涅夫所期待的“新世界”,他逐渐对社会斗争失去兴趣,创作也逐渐下降。此后七年间,他只写了几篇短篇小说和长篇小说《烟》,这些作品都充满了悲观主义情调,反映了其思想危机的状态。
晚年经历
19世纪70年代,屠格涅夫与波丽娜·维亚尔多一家长期居住在巴黎。七十年代和八十年代初,为促进俄国文学与西欧各国文学,特别是与法国文学的接近做了许多努力。在他的协助下,亚历山大·普希金果戈里克雷洛夫、莱蒙托夫等人的作品译成了法语、英语和德语。他还为某些译本撰写了序言,使得俄罗斯文学的优秀作品在国外得到了广泛传播。另一方面,他极力促进俄国杂志发表福楼拜、爱弥尔·左拉莫泊桑海因里希·海涅等作家的作品,甚至亲自帮忙翻译。在这段时期,他常常回国进行短期逗留,受到世界进步人士的钦佩和爱戴。
1872年发表中篇小说《春潮》,1874年发表短篇小说《活尸首》,1877年发表长篇小说《处女地》。1878年,屠格涅夫在巴黎国际文学大会上被选为副主席。1879年,他被英国牛津大学授予习惯法法学博士学位,表彰他在反对农奴制方面作出的贡献。
1882年,伊万·屠格涅夫身患脊椎癌,但他创作热情不减,向波丽娜·维亚尔多口授小说随笔《海上火灾》以及短篇小说《死亡》。1883年8月22日屠格涅夫逝世,根据临终前的遗嘱,将其遗体安葬于圣彼得堡沃尔科夫公墓里别林斯基的墓旁。
个人生活
个人爱好
屠格涅夫爱好打猎,他的《猎人笔记》就是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写出来的。他还曾经和与列夫·托尔斯泰一起打猎。除此之外,屠格涅夫也很喜欢下国际象棋,被称为“俄罗斯文学家中的国际象棋领袖。”
感情生活
屠格涅夫终身未婚,经历了三次恋爱都无果而终。
第一段恋爱发生在屠格涅夫从德国留学回到俄国期间。他在母亲的庄园结识了一个缝纫女工阿芙多琪亚,屠格涅夫与这个文静漂亮的姑娘一见钟情。可好景不长,母亲发现后,赶走了姑娘,姑娘走时已有身孕,而她腹中的孩子正是屠格涅夫一生中唯一 的女儿,屠格涅夫的初恋就此埋葬。
第二段恋爱发生在1841年冬天,他邂逅了好友巴库宁的妹妹达吉雅娜。这个极有教养的姑娘被屠格涅夫吸引,向屠格涅夫表达了爱意。但是屠格涅夫只是尊敬她,拒绝了她。
第三段屠格涅夫爱上了有夫之妇波丽娜·维亚尔多。她是法国著名歌唱家。屠格涅夫开始了这场爱情,但最终无果而终。
家庭关系
主要作品
书籍作品
创作特点
作品主题
人道主义
以深厚的人道主义观念和深刻的社会意识为基础,揭示人性的美、性格的完善和人的崇高的社会责任感,反对罪恶的农奴制,执著地追求社会的解放,这是屠格涅夫作品的重要思想和主题。
屠格涅夫从农奴心灵的美好、性格的善良和坚忍着笔而体现出人道主义思想。比如在描写《活尸首》中的露克西亚和《木木》中盖拉辛的性格形象时,他通过对农奴的不幸命运和他们的内心善良品质相对照的手法,激发了读者深深的同情和惋惜之情,从而揭示出反对罪恶的农奴制这一思想主题。同时,屠格涅夫在作品中所追求的并不仅仅是个人的自由和完善,还强调了人的崇高的社会责任感,把人性之美、个人的自由、性格的完善提到祖国和民族的解放事业这一思想高度来加以衡量并给以充分的刻画和揭示,让主人公肩负起重大的社会解放使命。
爱情观
屠格涅夫在写爱情故事时总是以热烈奔放的爆发开始,再以猝然失败结束,没有好的结果。屠格涅夫的爱情观是受到他父母不幸婚姻的深刻影响而形成的。在他心中,婚姻并不等同于幸福,而常常被视为一种压迫和无形的束缚。屠格涅夫没有色情描写和低级情调,他更注重感情交融和人类精神世界的展示。他相信婚姻并非是两人之间的纯粹感情交流和彼此支持,而往往受到社会和家庭等各种因素的限制和牵绊。这种观点使他对爱情持有一种较为悲观的态度,并将其描写在他的作品中。
在《贵族之家》中,里拉夫列茨基和丽莎的缠绵一方面是拉夫列茨基严肃而认真的探求;另一方面是丽莎谨慎而真挚的倾心,既有爱情的甜蜜,又有道德的崇高。因此屠格涅夫作品中的爱情是区分人物性格的界标。
屠格涅夫在《贵族之家》中展现了复杂而痛苦的爱情观。主人公拉夫列茨基是一个典型的“多余人”,他在爱情方面表现出责任感和宽容心,但也因为社会的束缚和自身的懦弱而导致爱情的失败。
艺术手法
结构布局
屠格涅夫的小说结构紧凑,情节发展迅速,主线分明。他的作品不加入过多的插叙和倒叙,主要人物始终处于情节的中心。《罗亭》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情节在四天内完成,给人以完整的印象。而且屠格涅夫的布局也很精巧,例如《罗亭》以拉松斯卡娅田庄为中心,旁及两个小田庄,为读者提供了充足的背景条件。《父与子》则以阿尔卡狄家所在的玛利因诺田庄为中心,揭示了民主力量与贵族保守力量的冲突,同时描绘了巴扎洛夫的矛盾和困境。这些作品的情节虽然分散在不同地方,但都由主角牢牢地连在一起,形成了完整的整体。
屠格涅夫在文学体裁的运用上也有着自己的特色,他开创了“猎人笔记”式的短篇特写文体,形式活泼、自由,便于把零散的生活见闻和感受不受拘束地随时表达出来。在这种体裁下,他可以随情感的驱使,先大段描绘大自然的美妙景色,然后缓缓地回到他所要叙述的一段生活见闻。
比如在《猎人笔记》中,“我”既是叙述者,也是本部作品中故事的参与者,并且被赋予了猎人的身份。碍于当时的政治环境,作者不能把所有想说的话诉诸笔端,便借助猎人的身份,随心所欲地转换事件发生的场景,把农奴制度下俄罗斯大地上农民的生活广泛而又真实地描述出来,以此来揭示农奴制的罪恶。
心理描写
屠格涅夫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和细腻的心理描写而闻名。其中一种突出的手法是通过动作揭示人物的心理特征和内心活动。这种手法在《父与子》中得到了充分展示。在小说开头,当巴扎罗夫被阿尔卡狄介绍给自己的父亲时,他 “停了一忽儿才把手伸给他”。这个简单的握手动作揭示出巴扎罗夫鄙视贵族,对于与贵族握手并不情愿,但考虑到对方是同学阿尔卡狄的父亲,为了维持社交礼仪,他最终还是主动伸出手来。
另一个例子是阿尔卡狄和巴扎罗夫去见奥金左娃时巴扎罗夫的反常动作,生动地揭示了巴扎罗夫被有魅力的贵族遗孀奥金左娃所吸引的心理状态,展现了人物内心的复杂情感和纠结。
风景描写
风景描写在屠格涅夫的小说创作中有着重要的艺术功能和抒情作用。在他的作品中人物的情感、意念、思绪对象化、形象化、审美化,从而把主人公置于一种更广阔、更丰富的世界里,更充分、更富诗意地暗示和烘托出人物复杂难言的内心感受。同时还使读者也从令人压抑的情绪中得到心灵和情感上的某种调节,增添丰富的艺术联觉。
比如《贵族之家》中的景物描写并不多,但每一处描写,不仅是故事场景的交代,更与人物的内心活动密切相关。第33章在描写拉夫列斯基在丽莎家中与沙龙里的客人交谈的情景时穿插了一段景物描写——“卡利京家花园里一片很大的丁香丛中有一只夜莺;在他雄辩地高谈阔论的间隙,传来了夜莺晚上最初的啼啭声;静止不动的椴树梢上方,玫瑰色的天空中,几颗最先亮起来的星星闪闪烁烁”。室内的谈话,室外的景色,恰恰反映出当时拉夫列斯基对谈话毫无兴趣,他的内心只因丽莎也坐在现场而莫名的开心,其内心喜悦映射到了屋外的种种佳境。
现实主义手法
屠格涅夫的小说大多以俄国社会的现实为题材,展现了农奴制改革前后俄国社会和思想领域的巨大变革,彰显了作家对社会的强烈责任感。其中他的代表作《父与子》就是在农奴制改革时期的革命民主主义和贵族自由主义之间激烈斗争的背景下创作的,小说通过父与子的争论,真实地再现了这两大阵营之间的对抗。其中主人公巴扎罗夫和同学阿尔卡狄与同学的伯父巴威尔·基尔沙诺夫发生了尖锐的冲突,就社会制度、俄国人民、科学、哲学等展开激烈的论战。巴扎罗夫以自己的平民出身为豪,他蔑视贵族,反对他们的制度、原则和权威。
人物评价
俄罗斯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称:“屠格涅夫是俄罗斯语言的巨匠。”
前苏联作家马克西姆·高尔基说:“未来的文学史专家谈及俄罗斯语言发展时,一定会说,这种语言是亚历山大·普希金、屠格涅夫和契诃夫创造的。”
无产阶级革命家列宁称赞屠格涅夫语言“伟大而雄壮”,认为屠格涅夫羡慕君主制的宪制,而厌恶尼古拉·杜勃罗留波夫尼古拉·车尔尼雪夫斯基主张的农夫民主制。”
人物影响
对本土
屠格涅夫的作品对俄国社会、文化和政治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揭示了农奴制度的罪恶和不人道,谴责农奴主对农奴们的剥削和虐待,同时表达了人道主义思想和温和自由主义立场。他主张用渐进改良的方式推动俄罗斯社会的发展进步,为俄罗斯的觉醒和提升起到了推动作用,为俄国改革开放做出了重要贡献。他致力于体现俄罗斯民族的独特风骨,通过对社会各阶层人物的形象刻画和心理描写,表现出俄罗斯民族特有的思想、情感和价值观。
屠格涅夫在不同文学体裁上都有辉煌的成就,他的创作探求适逢俄国诗歌时代结束、现实主义兴起的历史时刻,他的作品也在这一时期起到了填补和引领的作用。诗歌方面,他的“诗体短篇小说”在俄国诗歌中属独创性作品。戏剧方面,他的社会风俗剧填补了作家尼古莱·瓦西里耶维奇·果戈里与奥斯特洛夫斯基之间的空白,抒情心理剧也很有新意,成为契诃夫的先驱。散文方面,屠格涅夫深刻挖掘各种新的题材和人物。他所描述的人物包括从农民到贵族知识分子,既有“旧人”,又有“新人”,每一步都恰如其分地抓住了时代脉搏,展现了社会的氛围和情绪,给社会和民众带来深刻思考。
对国际
在欧洲,屠格涅夫创造的艺术体系不仅影响了俄罗斯的诗歌,也影响了19世纪下半叶的西欧小说,是俄罗斯文学中第一个开始研究新人的个性的人。
在中国,自五四时期至1949年以前,屠格涅夫在中国大肆传播。译介与研究同步进行,互相推动。很多作品都有了好几个译本。对其作品的思想性、艺术性,学者们都给予了高度评价和透彻揭示。同时,很多著名作家都坦言曾经受过屠格涅夫作品的影响,如巴金、鲁迅、郁达夫等。其经典作家的地位在中国完全确立起来。
对全社会来说,作家萨尔蒂科夫和谢德林提到屠格涅夫的作品充满了爱国主义的感情、崇高的道德观念和启蒙的思想,对文学活动及社会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彼得罗夫在《屠格涅夫》中提到屠格涅夫是第一位在全欧洲甚至全世界产生广泛影响的俄罗斯小说家。他的作品充满了深沉的爱国情感、崇高的道德观念和启蒙思想。
后世纪念
人物传记
故居博物馆
屠格涅夫故居博物馆是一座后古典主义风格的公馆,位于莫斯科的奥斯托冉卡街37号。 这座房子当时是他的母亲瓦尔瓦拉租下的,1841年,屠格涅夫从德国留学回来后,便在这里落脚。他在这里有一间自己的书房,并在其中完成了个人最早的诗歌和小说创作。而从1851年告别这里后,他便逐渐进入到思想和创作的成熟期,陆续写出了长篇小说《罗婷》《烟》《父与子》《处女地》等等。
目录
概述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创作经历
晚年经历
个人生活
个人爱好
感情生活
家庭关系
主要作品
书籍作品
创作特点
作品主题
人道主义
爱情观
艺术手法
结构布局
心理描写
风景描写
现实主义手法
人物评价
人物影响
对本土
对国际
后世纪念
人物传记
故居博物馆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