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族之家》是
俄罗斯作家
伊万·屠格涅夫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
《贵族之家》鲜明、形象地描绘了俄国贵族的兴亡史。拉夫列茨基虽有远大目标,但怯懦得不知所措,甚至寄希望于贵族少女的指点与拯救。
在《贵族之家》中,作家通过拉夫列茨基与丽莎的爱情波折,探索了人生和个人幸福问题。
《贵族之家》在
俄语原文中称为《Дворянское гнездо》(Dvoryánskoye gnezdó),意为“贵族的巢穴”,也有译作《贵族之巢》和《丽莎》。小说自问世以来,受到
俄罗斯社会的热烈欢迎,成为
伊凡·屠格涅夫最广泛阅读且最少争议的作品,直到19世纪末。
内容情节
小说叙述了贵族青年拉夫列茨基由于年轻迷恋上了
莫斯科退伍
少将之女——美丽的瓦尔瓦拉,并轻率地与她结了婚。后来夫妇定居
巴黎,瓦尔瓦拉成为社交场上的“名人”。拉夫列茨基发现妻子不贞后愤然离家。回国后与
莉莎邂逅,互生爱慕之心。这时报刊登了他妻子的死讯,这燃起了他对幸福追求的希望。就在他与莉莎互托终身后不久,瓦尔瓦拉突然出现。那则死讯竟是讹传。幸福的希望化为泡影,莉莎进了修道院;拉夫列茨基虽然在妻子的恳求下没有离婚,从此一个人孤寂地度过余生。八年后当他故地重游再访莉莎家的宅邸时,已经物是人非,故人相继作古,莉莎还在修道院;年轻的一代长大成人,入住故宅。他在花园里昔日与莉莎互表衷情的长椅上静静地回忆过去,然后悄然离去。
创作背景
1858年6月,
伊万·屠格涅夫在出国旅行之后回到了祖国。几年来,国内的政治生活有了明显的重大进展,农民起义已严重地威胁着沙皇专制制度,而在《现代人》杂志内部,民主派与自由派之间的裂痕也更加深了。现实的刺激使屠格涅夫加紧了思考,不久他便离开
圣彼得堡,回到自己的领地斯巴邦科耶,平心静气地写《贵族之家》。
《贵族之家》是屠格涅夫的第二部长篇小说,于1858年10月27日脱稿,最初发表在1859年1月号《现代人》杂志上,同年在莫斯科出版了单行本。
角色介绍
拉夫列茨基
拉夫列茨基是一位贵族,
伊万·屠格涅夫塑造了一个比罗亭更高的形象,不仅在爱情上,而且在事业心上,在义务感和责任意识上都更为先进的贵族知识分子新形象。他是作家积极探索的结晶,也代表了作家思想发展的新高度。屠格涅夫终于实现了自己以及那一时代所有
自由主义作家在苦闷中怀揣着的梦——一个
俄罗斯上流社会与人民的精神和力量融合起来的梦。
莉莎
莉莎是俄罗斯文学中最圣洁、美好的女性形象之一。她笃信宗教,把宗教信条奉为人类优秀品德和行为的源泉。“她心中满怀着一种义务感,怕让任何人受到委屈,她有一颗善良、柔软的心,喜欢所有的人,却并不特别喜欢谁,她热情洋溢、羞怯而又满怀柔情的心中,唯有一个上帝。”在这里,在思想性上,
伊万·屠格涅夫与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惯有思想相呼应,即人不可离开对上帝的敬仰。莉莎真诚地爱着所有的人,这种爱中体现出的不仅仅是作家对
基督教情感最直接意义上的渗入,同时又完全朗够感觉得出作家自己的理念;宗教感受如同一种内在心灵力量与纯洁的源泉,正是这种宗教性使得
莉莎与人民很接近,并且使得她在贵族圈内外格外的醒目。
作品鉴赏
作品思想
《贵族之家》的故事发生在1842年及8年以后;主人公拉夫烈茨基是已经丧失了农奴主“热情”的贵族的最后代表。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拉夫烈茨基仍然是
俄罗斯文学中已不止一次出现过的“多余的人”。但他已经不同于
亚历山大·普希金的长诗《叶夫根尼·奥涅金》中的奥涅金和莱蒙托夫的《
当代英雄》中的毕巧林。《贵族之家》发展了“多余的人”这一类型。奥涅金和毕巧林是利己主义者,他们只考虑个人享受,他们活着只是为了满足个人的欲望;
伊万·屠格涅夫笔下的“多余的人”却充满热情,愿意为了大众的利益而献身。然而他们只是模模糊糊意识到,应该做点儿什么,却不知道究竟该做什么。米哈列维奇责备拉夫烈茨基无所作为,说他是“懒汉”。拉夫烈茨基回答:“你最好说说,该做什么”。米哈列维奇却说:“这我可不告诉你,老兄,这一点每个人应该自己知道。”其实,就连米哈列维奇那样的理想主义者,自己也不知道究竟该做什么,否则,他就不会漂泊半生,一事无成,最后为获得一个“学监”的位置而感到心满意足了。这并不奇怪,因为就连小说的作者,恐怕也无法回答拉夫烈茨基提出的问题。
于是,拉夫烈茨基所追求的只能仍然是个人的幸福了。《贵族之家》的“重大、现实思想是幸福问题,是人追求幸福的规律,是个人幸福的思想与有益的劳动思想、进步思想的和谐融合”。然而拉夫烈茨基没能获得个人幸福。个人幸福碰到了“义务”设置的障碍,他的“幸福”“还没开始”就结束了。
对于
莉莎来说,爱情不仅是幸福,而且是义务,信任,意识到自己道义上的责任。“上帝结合起来的,怎么能拆散呢?”莉莎问。因此,她和拉夫烈茨基的“幸福”从一开始就是虚幻的,建筑在一个极不可靠的基础上:瓦尔瓦拉·帕夫洛芙娜故意散布的关于她已经死了的谣言。
伊万·屠格涅夫在小说中反映了十九世纪三十—四十年代在“贵族之家”的温室里培育出来的贵族知识分子的精神悲剧,这一悲剧的实质已经“不在于必须与自己的软弱无能斗争,而是因为”“与一些概念和道德规范发生了冲突。与这些概念和规范相抗衡,确实连那些坚决果断、勇敢大胆的人都会感到可怕。”(
尼古拉·杜勃罗留波夫)《贵族之家》异常深刻地提出了贵族教育的问题。贵族的教育制度扭曲了人的优秀品质,使之畸形化了。
莉莎的笃信宗教、忍让、顺从,拉夫烈茨基的消极
无为,就都是这种教育的结果。杜勃罗留波夫正确地指出:“
伊万·屠格涅夫选择的、为
俄罗斯生活如此熟悉的冲突”应该“成为强有力的宣传鼓动,促使每一位读者思索:那些主宰我们生活的整整一大批概念究竟有什么意义”。
不过莉莎的“义务”并不仅仅是来自对瓦尔瓦拉·帕夫洛芙娜的负罪感。她想要在修道院中寻求的并不是慰藉,她所期待的也不是忘却;她认为,她的“义务”是“赎罪”!她对玛尔法·季莫菲耶芙娜说:“我什么都知道,无论是自己的罪孽,还是别人的罪孽,还有爸爸是怎样聚敛自己的财富,我全都知道。这一切都需要祈祷,以期得到赦免。”于是个人的悲剧就具有了社会意义:在农奴制社会里,不仅有良知的贵族知识分子不可能获得真正的个人幸福,而且几乎人人都与真正的幸福无缘。“你看看四周,在你周围有谁在享福,有谁感到心满意足?”个人幸福幻灭之后,拉夫烈茨基这样想:正去割草的农人显然并不幸福,他那个对生活并没有多少要求的母亲,更没有获得过真正的幸福。就连玛尔法·季莫菲耶芙娜也对他说:“你很难过,这我知道,可要知道,大家也并不轻松。”总之,在农奴制的社会环境里,个人幸福是虚幻的,不完满的,根本不可能的。
伊万·屠格涅夫曾在《
文学回忆录》中写下了这样一段话:“我与我仇恨的事物不共戴天。在我心目中,这个敌人有固定的形象,有人所共知的名称:这个敌人就是农奴制度。”《贵族之家》谴责了当时的社会制度,因为它
庇护潘申和瓦尔瓦拉·帕夫洛芙娜之流,使他们生繁衍,而扼杀天才的性格(列姆,拉夫烈茨基),毒害人民,使他们浑浑噩噩,屈服顺从(玛兰尼娅,阿加菲娅,安东等)。
在《贵族之家》中,屠格涅夫用“春秋笔法”展示了贵族阶级日趋没落的过程:拉夫烈茨基的
曾祖父“想做什么就能做什么”,“谁也管不了他”。到了他的祖父,已经是“不管干什么,全都白搭”了。他的父亲先是受了法国式的教育,脑子里装满了
伏尔泰、
德尼·狄德罗和
让-雅克·卢梭,然而那些“深奥的道理”“没有和他的血液溶为一体,没有深入他的心灵,没有形成坚定不移的信念”;在国外待了几年以后,他又成了崇拜
英国的人,“瞧不起自己的同胞”,要用英国的制度和方法来改造
俄罗斯;可是十二月党人遭到镇压后,他立刻烧毁了从国外带回的一切计划和来往信件,躲到自己的庄园里,闭门不出,“在省长大人面前吓得战战兢兢”,最后“变成了一个十足的废物”。
贵族之家的没落已无可挽回,农奴制的崩溃也不可避免;然而由谁来给俄罗斯社会注入新的活力,俄罗斯又该往何处,无论是拉夫烈茨基,还是作者本人,都无法作出明确回答。拉夫烈茨基只是模模糊糊感觉到,应该做点儿什么有益的事情,未来应该是光明的。而作为农奴制贵族阶级的最后代表,回首往事,拉夫烈茨基却感到虚度了一生。“熄灭了吧,无益的一生!”在抒情诗一般的“尾声”中,拉夫烈茨基无可奈何地这样悲叹。故事的结尾无疑带有浓郁的伤感色彩,不过
伊万·屠格涅夫把希望寄托于青年一代。拉夫烈茨基是在青年一代的欢声笑语中悄然离去的。
艺术特色
生活场面和自然风景的描写在他的小说中随处可见,但这些描写从不喧宾夺主,遮掩情节。他的小说是单一结构的,在这一点上不同于
列夫·托尔斯泰的长篇小说。
《贵族之家》的结构尤其严谨,对人物都有简明的交待。作者自己曾说:他对这部小说的情节考虑了很久,希望避免像《
罗亭》中那样令人感到意外的结局。的确,《贵族之家》情节十分紧凑,故事迅速展开,简练凝缩,不蔓不枝;中间几处插叙主人公的往事,都是读者进一步了解他们所必需的。在这方面,可以说
伊凡·屠格涅夫是
亚历山大·普希金、莱蒙托夫的直接继承者。
屠格涅夫对人物的心理描写很有特色。他不是对主人公的感情作详尽的心理分析,而是把读者的注意力集中到人物内心活动的结果上。我们知道
莉莎对拉夫烈茨基的感情是怎样产生、怎样发展的,可是我们不知道莉莎心里究竟在想些什么。屠格涅夫甚至宣称,她的内心活动不可能用语言表达出来。“然而语言不能表达一个姑娘纯洁的心灵中正在发生的事情:对于她本人来说,那也是秘密;就让它对于大家也始终是一个秘密吧。”他还借玛尔法·季莫菲耶芙娜之口说:“别人的心,就像不透光的树林,女孩子的心就更不用说了。”正是因此,他也拒绝写出拉夫烈茨基和莉莎在修道院里最后一次见面时的感受。
伊凡·屠格涅夫并不深入描写主人公的内心活动,却十分巧妙地让读者能充分理解他们的内心生活。他经常利用潜台词,对主人公的微妙感情只是点到为止。
莉莎和拉夫烈茨基的爱情几乎是默默无言的。他们在卡利京家的客厅里、花园里和拉夫烈茨基家池塘边单独待在一起的时候,往往很少谈话,而是默默地感受对方心中正在发生的一切。
在屠格涅夫的小说中,自然景色对于人物的精神世界往往起一种烘云托月的作用。随着人物命运的改变,自然景物的色彩也在发生变化。在《贵族之家》中,自始至终都让人感到有一种衰败没落的情调:“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小说中描写的大部分都是傍晚、黄昏和夜晚的景色,或明月当空,或星光闪烁。拉夫烈茨基回乡村去一路上看到的景色,与他忧郁的回忆和对幸福的憧憬是协调一致的。具有象征性的小说结尾是大地回春,万物复苏,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拉夫烈茨基以及他那一代人虽然一生蹉,黯然退出历史舞台,但青年一代已经接过了他们手中的接力棒,正在精力充沛地走向未来。
除了自然景色,小说中的音乐也与人物的心情相互交融。借用
彼得·柴可夫斯基评论
亚历山大·普希金的话,可以说:在《贵族之家》中,
伊凡·屠格涅夫的天才常常冲破“散文”的狭窄天地,进入音乐的无限的领域。拉夫烈茨基在花园中与
莉莎相会,知道她爱他以后,听到了列姆的奇妙的音乐,而当他的妻子突然回来,使他关于幸福的梦破灭以后,同一个列姆,也完全变了样,在他身上再也看不到二十四小时前那位充满灵感的音乐家的影子了。
屠格涅夫从不用个人的注释来代替情节的发展,从不歪曲他不喜欢的现象;他叙述故事的时候是完全客观的,决不对情节发展进行任何干预。作者的态度、作者的感情,是通过他独特的抒情风格表现出来的,这也正是他的艺术风格的特点之一。特别是在《贵族之家》中,抒情色彩更像空气和阳光一样伴随着拉夫烈茨基和
莉莎,为他们谱写出一首首同情、叹息、哀婉的抒情歌曲。一方面在叙述中力求做到客观,另一方面又要以作者的感情感染读者,在
伊凡·屠格涅夫的小说中,可以说这二者已经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了。
作品评价
俄罗斯评论家皮沙烈夫:《贵族之家》是屠格涅夫“结构最严谨、最完美的作品之一”。
出版历史
作者简介
伊凡·屠格涅夫(1818~1883),俄国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出生于世袭贵族之家,1833年进
莫斯科国立大学文学系,一年后转入
圣彼得堡大学哲学系语文专业,毕业后到德国
柏林洪堡大学攻读哲学、历史和
希腊与拉丁文。
19世纪50至70年代是
伊凡·屠格涅夫创作的旺盛时期,他陆续发表了长篇小说:《
罗亭》(1856)、《贵族之家》(1859)、《
前夜》(1860)、《
父与子》(1862)、《烟》(1867)、《
处女地》(1859)。其中《罗亭》是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塑造了继奥涅金、皮却林之后又一个“多余的人”形象,所不同的是,罗亭死于1848年6月的巴黎巷战中。
屠格涅夫是一位有独特艺术风格的作家,他既擅长细腻的心理描写,又长于抒情。小说结构严整,情节紧凑,人物形象生动,尤其善于细致雕琢女性艺术形象,而他对旖旎的大自然的描写也充满诗情画意。
外部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