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拯救大兵瑞恩》(英语:Saving Private Ryan)是一部战争
剧情,由
史蒂文·斯皮尔伯格指导,
罗伯特·罗达特编剧,
汤姆·汉克斯、
汤姆·塞兹摩尔、爱德华·伯恩斯、杰瑞米·戴维斯马特·达蒙等主演,于1998年7月21日在美国首映,于24日在全美正式上映,并于1998年11月13日在中国大陆上映。
《拯救大兵瑞恩》讲述了因
空降部队士兵詹姆斯·瑞恩的兄弟相继战死,为了不让其母老无所依,马歇尔将军便派遣以米勒上尉为首的作战小分队深入战区,穿越层层战火,以多人牺牲为代价,成功救回士兵瑞恩的故事,既折射出了个人英雄主义和
自由主义等美国文化价值观,亦表现了反战思想等普世价值,引发了众多观众的广泛共鸣。影片多次被列入影史最佳战争片名单,对后来的战争片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1999年,《拯救大兵瑞恩》获得了
第71届奥斯卡金像奖颁奖典礼包括
奥斯卡最佳影片奖、最佳导演和最佳男主角在内的11项提名,并最终拿下5项大奖;影片还在第52届
英国电影和电视艺术学院奖获得了8项提名,并同时获得了第56届金球奖电影类最佳
剧情等奖项。商业成就方面,影片以7000万美元的成本,在全球范围内收获了4.82亿美元的票房。2014年12月17日,影片入选2014年
美国“国宝影片”名单。
影片情节
一个年迈的
第二次世界大战老兵在家人陪伴下,走进了位于法国诺曼底的美军纪念公墓。在一个墓碑前,老兵情不自禁地流下泪来,并开始讲述了一段往事。
1944年6月6日,美国作为二战的
反法西斯同盟之一,派遣军队参与了“诺曼底登陆”行动。约翰·H·米勒(
汤姆·汉克斯饰)上尉所在的部队成功完成了登陆任务,但伤亡惨重。在登陆过程中,美国战争部获悉美军101号空降兵部队一名名为詹姆斯·瑞恩(
马特·达蒙饰)的士兵报告失踪,他的三个哥哥亦相继在战场上牺牲。为了不让瑞恩的母亲老无所依,
美国军队的乔治·C·马歇尔将军便下令让米勒上尉带领一组小分队,深入至空降兵部队所在区域,找回瑞恩并将其带离战场。
米勒带领的小分队来到了一处小城,这里是
德军占领区和
空降兵所在区域之间缓冲地带,与此地残留的德军力量展开了一场遭遇战。在交战过程中,小分队的士兵卡帕佐(
范·迪塞尔饰)死于德国士兵的狙击枪下。小分队在中途找到了一个名为瑞恩的伞兵,经过核查身份后却发现并不是他们要找的瑞恩。在其他部队的指引下,小分队来到詹姆斯·瑞恩所在兵团的驻扎地。米勒通过询问了解到,瑞恩正在一个小城的桥上驻守。小分队在行进过程中,遇到了德军的一个装有
机关枪的雷达指挥所据点。小分队的其他成员都认为应当绕道而行,但米勒为了替兄弟部队扫清障碍,坚持要摧毁该据点。在双方交火过程中,小分队的
医疗兵韦德(
吉奥瓦尼·瑞比西饰)被
德军士兵重伤后死去。
小分队将据点的存活
德国士兵俘虏后,因无法带着他继续执行任务,队员内部就如何处置该俘虏发生了争论。小分队的随行翻译厄本(
杰瑞米·戴维斯饰)出于对战争与死亡的恐惧,坚持认为不应该伤害俘虏。在他的斡旋下,米勒上尉决定以蒙住战俘双眼的方式,命他独自离开,向其他盟军部队自行投降。米勒的决定引起了士兵鲁本(爱德华·伯恩斯饰)的不满,他开始质疑寻找瑞恩的意义。就在小分队的士兵们拿枪互相对峙的时候,米勒忽然说起了自己在战前当中学老师的经历,表示他只是站在普通人的立场希望瑞恩能够回家,希望自己能够回家,他并不想杀人。米勒的一席话感动了小分队的所有人,化解了大家心中的隔阂。
行进多日后,小分队终于抵达了瑞恩的驻扎地小城兰姆勒。米勒成功地和瑞恩取得了联系。米勒向瑞恩解释完自己的来意后,瑞恩却表示自己有驻守的任务和责任在身,不愿意跟随米勒的队伍离开。
德军的又一波攻击即将来临,米勒和队员们决定留下来和瑞恩的队伍一起抵挡德军。德军凭借装备优势攻势迅猛,留守的
美国军队受到重创,但仍拼死抵抗。小分队的士兵杰克逊(
巴里·佩珀饰)和霍文斯(
汤姆·塞兹摩尔饰)死在德军的炮火之下。小分队的另一个士兵梅乐思(
亚当·戈德堡饰)在与德军的肉搏中死在敌人的刀下,而厄本则因恐惧而全程躲在角落里,没有出手。
为了阻挡德军的攻势,米勒和其他
空降兵决定用炸药引爆桥梁,就在米勒前往炸药的引爆点时,被德军的子弹打伤。开枪者就是之前米勒和厄本放走的
德国士兵,米勒的小队陷入困局,受伤的米勒朝着坦克开枪,此时盟军的火力援助突然到来,
战略轰炸机和坦克将进攻的
德军全部歼灭,而米勒却因重伤而牺牲。厄本面对队员的死亡,端着枪找到那个恩将仇报的士兵,无论那个士兵如何狡辩,厄本还是开枪将那个士兵击毙。
米勒在弥留之际,嘱托瑞恩要好好地活他的后半生,因为他的后半生是米勒的小分队用命换来的。很多年过去了,瑞恩回到
诺曼底登陆的
美国军队公墓,为米勒和其他牺牲的士兵扫墓致敬。
角色介绍
影片制作
前期筹备
1994年,编剧罗伯特·罗达特从他太太那里拿到了一本讲诺曼底登陆的书,其中一个真实事件令他印象深刻:一家的四兄弟全部参军,三个在战场上牺牲了,美国战争部便把他们家最小的孩子从诺曼底的战场上召回了。
罗达特拿着这个故事找到制片人
马克·戈登,希望把它拍成电影。戈登又找了
派拉蒙影业公司。派拉蒙的高层也很喜欢这个故事,为这个项目开了绿灯,让罗达特把这个故事写成剧本。
戈登和派拉蒙最开始接触的导演是迈克尔·贝,但被他拒绝了。创新艺人经纪公司的经纪人拿到剧本之后,把剧本拿给了
史蒂文·斯皮尔伯格。斯皮尔伯格那个时候刚刚新成立了
梦工厂影业,恰好正需要一个项目来打造自家的品牌。斯皮尔伯格一直都对
第二次世界大战题材很感兴趣,他之前拍过《
太阳帝国》《
辛德勒的名单》等片,所以当《拯救大兵瑞恩》的剧本递到他面前的时候,自然就引起了他的兴趣。
斯皮尔伯格和
派拉蒙影业公司达成的发行协议是由梦工厂负责影片北美地区的发行,派拉蒙则负责国际发行部分。
选角与备演
关于小分队主角团的演员人选,斯皮尔伯格曾表示希望演员尽量贴合二战时期新闻资料片中人们的长相。
主角米勒上尉的人选曾考虑过
哈里森·福特(Harrison Ford)和
梅尔·吉布森(Mel Gibson),但最终选择了曾经和
史蒂文·斯皮尔伯格合作过的
汤姆·汉克斯,汉克斯对
第二次世界大战题材同样很感兴趣,后来也参与了斯皮尔伯格监制的《兄弟连》。
另一关键人物詹姆斯·瑞恩的人选则考虑过爱德华·诺顿(Edward Newton),诺顿后因和《
美国X档案》撞了档期而拒绝。
在影片开拍前,为了帮助演员更好地找到角色,剧组特意安排了小分队的所有成员进行了为期六天的军训。
马特·达蒙则单独接受军训,为的是分别培养他们的情绪。
影片前半个小时重现
诺曼底登陆的部分共招募了1500余名群演,群演的人选大多来自当地的
地方武装和其他武装力量。
拍摄过程
影片于1997年6月27日开机,拍摄工期2个月。诺曼底登陆的部分是在
爱尔兰东部的
海滩拍摄而成的。
史蒂文·斯皮尔伯格特意要求外景要尽量重现历史上的诺曼底登陆的登陆点之一奥马哈海滩的原貌。
为了增强影像的真实感染力,斯皮尔伯格在拍摄开头诺曼底登陆的情节时参考了纪录片的相关手法,他并没有构思完整情节,而是在场景中使用手持镜头对着演员们进行近景拍摄,使得整个影像有一种类似战地记者报道的真实感。为了达到斯皮尔伯格的要求,摄影师在开拍前花了两周的时间测试摄影机,同时模仿四十年代的摄影机去掉了摄影机上的保护镜,由此拍出来的画面光线更加分散和柔和。同时,摄影师对底片也进行了相应的褪色处理,使其更接近四十年代的质感。
这一段落的拍摄耗费了1200万美元。为了追求真实感,
史蒂文·斯皮尔伯格在拍摄时没有事先制作故事板,而是在真实地重现的过程中再寻找拍摄的位置。影片的其他部分则辗转于
欧洲各地拍摄,其中影片开头的部分是在
诺曼底登陆的
美国军队公墓实景拍摄的。
美术设计与特效
在拍摄影片开场的诺曼底登陆部分时,影片道具组在
加利福尼亚州找到了诺曼底登陆时曾经用过的真实船只,以达到真实感的效果。服装设计师为段落中的750为群众演员重制了二战时期的战服,并由专业的武器专家配备齐完整的武器装备。影片中出现的
迫击炮道具和爆炸场景由特效总监亲自布置,而整个战争场景的策划与排练也有专门的特效协调员进行指导。
由于影片中高潮段落的发生地法国村庄是虚构的,因此整个场景是在伦敦北部搭景拍摄而成的。为此,影片的美术指导搭建了三个街区大小的场景,每一处细节都还原到位,有时摄影师发现某处建筑过亮,剧组还会停下拍摄将该场景重新粉刷,以追求真实的质感。
影片配乐
参考资料:
主题与亮点
主题
《拯救大兵瑞恩》聚焦于战争的意义与士兵的职责,影片通过一个耐人寻味的道德悖论,即用八个人的生命换取一个人的生命是否值得,凸显了战争的荒谬性和非理性,透出浓厚的反战主义思想。
然而影片并没有一味地放大战争的残酷与死亡的恐怖,而是展现了一队烈士的牺牲拯救另一个士兵与另一个家庭的灵魂,并通过瑞恩最后成为一个高尚的人来告慰烈士的在天之灵,歌颂了该行动所彰显的
人道主义和英雄主义精神。
影片还探讨了爱国主义和个人主义的关系,一面通过士兵们对职责的不同理解和争论来赞扬个人主义精神,另一面又通过米勒上尉的自陈来表达个人也需要服务于集体与社会,必要时还要做出牺牲。
史蒂文·斯皮尔伯格在展现战争恐怖的同时,亦讨论了个人价值的实现以及战争期间人与社会的矛盾冲突。
视听风格
《拯救大兵瑞恩》的画面特点鲜明,在
诺曼底登陆的战争场景中,视点集中在实施登陆的盟军身上,以晃动手持镜头拍摄单一主观镜头,辅以逼真的服化道和具有震撼力的爆炸场景,极大程度上营造出了重现战争所需的“纪实感”,并为后来的许多战争电影提供了借鉴的案例。
影片在景别上刻意回避了常见的远景与全景等大景别,而是使用了大量中近景和特写来表现战争中的细节,将战争中的死亡如实地展现在银幕上,以此来引出影片的主题,让观众更切身地感受到生命的脆弱与战争的可怕。
影片在声音方面也极力强调真实感。同样在
诺曼底登陆的战争场景中,影片刻意将子弹飞过的声音设计成高频成分较多,同时叠加了多种枪支弹药开火爆炸的声音,使得整个场景中的声音层次丰富,营造了战场中极度混乱的氛围,提升了影片的视听体验。
叙事
《拯救大兵瑞恩》采取因果式的线性结构,在影片一开始,观众便可以明确故事的动因和故事的结果,即寻找士兵瑞恩和找到瑞恩,因此影片的情节障碍集中在执行任务时的客观困难和人物对任务的思考而产生的主观障碍。随着情节的发展,客观障碍和主观障碍被解决的同时,也明确了牺牲的含义,瑞恩的被救捍卫了家庭价值观与国家承诺,也为一开始的人物动机提供了原因,使得故事的因果互为因果,在价值观上形成了良性循环。
《拯救大兵瑞恩》因其反战主题,着眼于重现战争的残酷性,譬如片尾小分队的近乎全军覆没的牺牲和米勒上尉的牺牲就呈现出强烈的悲剧叙事特点。但又因为影片的好莱坞电影属性,有意塑造大团圆式结局,因此上尉在牺牲的同时也完成了任务,而老年的瑞恩也铭记了上尉的遗言并回到诺曼底祭奠上尉。影片通过大团圆的结局,既满足了观众的期待,也呼应了和平反战的主题。
在悬念叙事方面,影片一开始设置了极为困难的情境,即在位于
德军腹地的战场上寻找一个失踪的士兵,无论是瑞恩的生死还是小分队是否能完成任务,都为故事情节制造了多重的悬念,并通过战场上的个体生存悬念,构成了影片的叙事动力。
价值取向
《拯救大兵瑞恩》在价值取向和意识形态方面带有浓厚的美式价值观色彩。影片虽然以人物群像为主,但戏份仍集中在
汤姆·汉克斯饰演的米勒上尉身上。米勒上尉忠于职守、勇敢坚定,在其他队员不理解任务的时候能够耐心开导,在生死关头牺牲自己拯救他人,体现出了强大的
人格魅力,带有强烈的个人英雄主义色彩。
同时,影片中自然的人性流露,即使牺牲8个人的生命也要拯救1个人的生命,强调了“一个人的生命也是生命”的理念,彰显了战争期间对个体生命的尊重与珍惜,传达了美利坚民族独特的文化内涵,即对自由的强烈追求,折射了美国的精神与梦想。
《拯救大兵瑞恩》中充斥着大量的
美国元素,无论是影片中经常出现的美国国旗元素,还是影片中塑造的美国士兵的形象,最终都倒向了对于美国国家形象的塑造,传达了美国主流价值观,具有一定的意识形态表达。
荣誉奖项
影视荣誉
参考资料:
发行与票房
《拯救大兵瑞恩》于1998年7月21日在美国首映,当月24日在全美正式上映,随后陆续在全球范围内上映,并于1998年11月13日在中国大陆上映。截止至2022年10月24日,《拯救大兵瑞恩》共收获全球票房4.82亿美元,为当年全球票房第二,其中
美国本土票房2.17亿美元,中国大陆票房为人民币8230万元。
反响与评价
反响
《拯救大兵瑞恩》自上映之初就收获了大量好评,截至2023年12月16日,在IMDb网站上,在超过150万人次的评分中,影片的平均分高达8.6/10。在烂番茄网站上,146条专业评论使该片获得94%的新鲜度,超过25万条观众评论使该片获得95%的
爆米花指数。在
豆瓣电影网站上,根据65万余名用户的评价,影片的平均分高达9.1/10,进入豆瓣电影Top 250榜单,并位列第74位。
评价
媒体界普遍对影片中重现
诺曼底登陆的场景给予了好评,《
泰晤士报》《
卫报》和《每日电报》都认为该部分极具冲击力;《好莱坞报道者》《芝加哥先驱报》《洛杉矶周报》和《
纽约客》则对导演
史蒂文·斯皮尔伯格的导演手法和对
第二次世界大战题材的处理给予了极高的评价。
《
洛杉矶时报》的影评人肯尼斯·图兰认为影片的黑暗程度远超斯皮尔伯格之前的所有作品,改写了既往对于二战“正义对抗邪恶”的传统叙事,表现了战争的荒谬。沙龙网的影评人认为,影片永远地改变了当代人对于
诺曼底登陆的想象。《
纽约时报》的影评人史蒂芬·霍尔顿认为尽管影片有一定的缺陷,但并不妨碍它成为之后几十年内的经典之作。
在收获好评的同时,影片也收获了部分的差评,譬如
美国联合通讯社曾批评影片在人物形象塑造上的模糊,《观察者》则批评影片的
意识形态说教感太过强烈。《芝加哥读者》认为影片只有一小部分的情节相对精彩,其他大部分内容都是在撒血浆。
影片影响
《拯救大兵瑞恩》被誉为影史上最伟大的战争片之一,其影像风格对后世诸多战争片产生了浓厚的影响。影片成功地引发了观众对于二战史的热情,片中对战争场面的残酷描写重塑了
美国社会对战争的文化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