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安邦
中国无机化学家、化学教育家
戴安邦(1901年4月30日—1999年4月17日),男,汉族无机化学家,化学教育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戴安邦本科毕业于金陵大学化学系,硕士博士研究生毕业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先后担任金陵大学教授、金陵大学理学院化学研究所主任、南京大学教授等职务。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99年4月17日病逝,终年98岁。
戴安邦长期从事无机化学和配位化合物的教学和研究工作。曾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和苏联科学院丘加耶夫奖章。先后出版《无机化学教程》《配位化学》《元素周期表说明》等著作。先后获评江苏省劳动英雄称号、秋加也夫奖章、何梁何利基金奖等荣誉。其研究成果获全国科学大会奖2项,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项,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
人物经历
早期与学业经历
戴安邦1901年4月30日生于江苏丹徒。1924年毕业于金陵大学化学系;同年担任金陵大学助教。1926年任金陵大学讲师,讲授普通化学课。1928年获中国医学会奖学金,进入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学习,主要研究无机化合物沉淀的晶化作用,测定了发现的结晶酒石酸铜的晶体结构,并用X射线衍射法,发现了磷酸铬的多晶现象。1929年获硕士学位,同年12月被选为美国荣誉化学学会会员。1931年获博士学位;9月回到中国;同年起担任金陵大学副教授。
工作经历
戴安邦在20世纪30年代初博士论文“氧碘化铝水溶胶的研究”就开始涉及多碱研究。1933年起担任金陵大学教授。中国抗日战争时期兼任四川省科学仪器制造所副所长。1934年起担任金陵大学理学院化学研究所主任;同年1月中国化学会《化学》杂志(《化学通报》前身)创刊,任总编辑兼总经理长达17年。1948年9月回到中国。
20世纪50年代中国西北黄土高原的土壤加固研究工作,需找出影响硅酸胶凝材料作用的因素,在科研设备匮缺的情况下,戴安邦带领助手全面地研究了各种因素,尤其是酸度对硅酸聚合作用的影响。1952年起担任南京大学教授。1963年创建南京大学络合物化学研究室,该研究室1978年扩建为南京大学配位化合物研究所。
1978年获全国科学大会奖;并获江苏省劳动英雄称号。20世纪70年代后期因生产邮电通讯器材需要一种碱式铬盐偶联剂,戴安邦组织人员进行研制,完成了“碱式反丁烯二酸铬偶联剂的合成和作用”这一课题。
20世纪80年代后用静置平衡pH法代替传统的连续滴定pH法对慢反应类的阳离子,对国际上西仑(SiⅡ。n)学派的“根+节”理论做了重要的补充。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82年《硅酸聚合作用理论》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987年获秋加也夫奖章;同年多价金属离子水解聚合作用的研究获1987年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1988年创建了南京大学配位化合物国家重点开放实验室。1998年获何梁何利基金奖
人物逝世
1999年4月17日戴安邦在南京市病逝,终年98岁。1999年4月30日上午根据戴安邦生前遗嘱,南京大学在长江上举行了戴安邦骨灰撒江仪式。
主要成果
多碱的研究
20世纪70年代后期戴安邦组织人员进行研制,很快成功地完成了“碱式富马酸铬偶联剂的合成和作用”这一课题。鉴定投产后取代了进口。“塑料通讯电缆粘结护层”获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对多价金属离子铝、铁、铬、、等水解聚合形成多碱进行了研究。根据不同价的金属离子实验结果推出了阳离子聚沉值与它们所带电荷的关系式,通过此式可以推测高价离子的聚合方式和聚合度。20世纪80年代后用静置平衡pH法代替传统的连续滴定pH法对慢反应类的正离子,例如铬(III)的水解聚合作用的研究对国际上西仑(SiⅡ。n)学派的“根+节”理论做了重要的补充。
多酸的研究
戴安邦改进了盐冰点降低法测定多酸的聚合度和聚合常数。20世纪50年代中国西北黄土高原的土壤加固研究工作需找出影响硅酸胶凝材料作用的因素,戴安邦在科研设备匮缺的情况下带领助手全面地研究了各种因素,尤其是酸度对硅酸聚合作用的影响。提出了硅酸的聚合理论,说明了硅酸聚合作用的全过程和产物的性质,以理论处理硅酸聚合作用,此理论预测的现象为以后的实验所证实。
铂配合物研究
戴安邦对于铂配合物作为抗癌药物的研制、作用机理及构效关系做了系列研究。在合成的许多铂配合物中,辛铂配合物的抗癌活性与顺铂抗癌的活性相当,但肾毒性极低。对抗癌作用机理,提出了顺铂不但与癌细胞脱氧核糖核酸同股相邻鸟嘌呤的N7N7结连链内交联,且能与N7N1交联,而N7N1比N7N7交联更为完全地阻断GC对氢键的形成。戴安邦指导开展了新型功能配位化合物的合成和结构的研究,合成了系列新的西符碱及多核有机金属化合物,并测定了其结构和磁学、电学性质。
固氮的研究
戴安邦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实验和理论工作,论证了合成氨催化剂活化氮的活性中心是铁原子簇,提出了七铁原子簇活性中心结构模型和氢活化的机制以及氨合成的动力学。戴安邦及其同事对于铂配合物作为抗癌药物的研制、作用机理及构效关系做了系列研究。对抗癌作用机理,提出顺铂不但与癌细胞脱氧核糖核酸同股相邻鸟嘌呤的N7N7结连链内交联,且能与N7N1交联,而N7N1比N7N7交联更为完全地阻断GC对氢键的形成。戴安邦还指导开展了新型功能配位化合物的合成和结构的研究,合成了系列新的西符碱及多核有机金属化合物,并测定了它们的结构和磁学、电学性质。
配位化学研究
戴安邦曾担任南京大学配位化学研究所所长。用维尔纳理论的观点说明了实验中生成的氢氧化铝胶体溶液中胶粒的组成是由配位数为6的铝离子相互以羟桥联结而成的一种组成不定的多核配合物。此外,他还主持编写了《配位化学》教材。
主要论文与著作
主要论文
戴安邦与其合作者已发表科学论文240多篇,以下为部分论文。
出版著作
戴安邦先后出版《无机化学教程》《配位化学》《元素周期表说明》等著作。
社会职务
荣誉与获奖
个人荣誉
科研获奖
戴安邦的研究成果获全国科学大会奖2项,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项,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
人才培养
戴安邦讲授过普通化学、无机化学胶体化学、配位化合物吸附理论等十余门基础和专业课程。主编了我国第一部高等学校统编化学教材《无机化学教程》,还主持编写了《配位化学》。20世纪50年代末在南京大学创办了全国络合物化学(现名配位化学)讲习班及为本科高年级学生开设“络合物化学”课程,并开设实验课。创建了南京大学络合物化学研究室,并扩建为南京大学配位化学研究所。在教学理论方面先后发表了《基础化学教学启发式八则》《全国的化学教育和实验学》等文。培养了中原地区多代化学人才。与研究生副导师共同培养了14名博士研究生
影响与后世纪念
走近戴安邦展览
走近戴安邦展览设立于南京大学,从2022年11月23日起正式开幕,分六个部分阐述了戴安邦先生的生平、科研态度与治学精神。
中国工程院院士馆
中国工程院院士馆官网设置了戴安邦专栏,集中展示了戴安邦的生平事迹。
人物评价
南京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院长黎书华表示:“戴安邦先生是南京大学化学学科发展历史上的一座丰碑,对南大化学学科的发展做出了很多的贡献,也为中国化学的高等教育也做出了巨大贡献。”
今日镇江市在《镇江名人:配位化学的奠基人——戴安邦》一文表示:“他(戴安邦)在化学事业上,刻苦努力,大显身手,矗立了一座座丰碑。”
何梁何利基金表示:“他(戴安邦)的无私奉献和敬业精神,堪称楷模。”
人物关系
参考资料
戴安邦.中国工程院院士馆.2023-03-12
戴安邦.国家图书馆.2023-03-12
镇江名人:配位化学的奠基人——戴安邦.今日镇江-镇江日报社.2023-03-12
何梁何利基金.何梁何利.2023-03-12
戴安邦.中国知网.2023-03-12
戴安邦先生的化学教育思想.运城学院.2023-03-12
历届理事会.中国化学会.2023-03-12
戴安邦-中国配位化学奠基人.运城学院课程建设网.2023-03-12
金陵杂忆·八年离乱在成都.南京大学校友网.2023-03-12
戴安邦老师等曾为文怀恩博士治丧.南京大学校友网.2023-03-12
目录
概述
人物经历
早期与学业经历
工作经历
人物逝世
主要成果
多碱的研究
多酸的研究
铂配合物研究
固氮的研究
配位化学研究
主要论文与著作
主要论文
出版著作
社会职务
荣誉与获奖
个人荣誉
科研获奖
人才培养
影响与后世纪念
走近戴安邦展览
中国工程院院士馆
人物评价
人物关系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