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门答腊猩猩
人科猩猩属下的一种猩猩
苏门答腊猩猩(学名:Pongo abelii),是人科猩猩属的一种动物,无亚种分化。苏门答腊猩猩雄性雌性更大。雄性体长为1.37米左右,雌性体长为1.1米左右;雄雄性体重为50~90千克左右,雌性体重为30~50公斤左右。通身被长而细的红色毛发,脸较长。前额很大,并微微隆起;鼻子扁平,鼻孔大,嘴和下颚向外突出,长有胡子。手臂较长,臂展可达2.25米;腿则显得较为瘦弱;指甲呈黑色。苏门答腊猩猩在野外可活约40年,圈养可活约50年。
苏门答腊猩猩生活在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分布于苏门答腊岛北端亚齐省的森林里,喜欢栖息于海拔1500米以下的热带雨林、沼泽森林和山地森林中。
2017年,苏门答腊猩猩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1,等级为极危(CR);2023年,苏门答腊猩猩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Ⅰ。大概50年之后,苏门答腊猩猩可能只剩下250只。
苏门答腊猩猩在种子传播的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除此之外它们还可以通过吃掉植物嫩芽以解除植物顶端效应,从而促进植物生长。
形态特征
苏门答腊猩猩雄性雌性更大。雄性体长为1.37米左右,雌性体长为1.1米左右;雄性体重为50~90公斤左右,雌性体重为30~50公斤左右。在圈养环境下,它们的体型则会大得多:动物园里一些个体的体重是野外的两倍,可达到136~180公斤。
苏门答腊猩猩苏门答腊猩猩通身被长而细的红色毛发,脸较长。前额很大,并微微隆起;眼睛是棕色的,由眼睑和睫毛保护;鼻子扁平,鼻孔大,嘴和下颚向外突出,长有胡子。它们像人类一样有32颗牙齿,但犬齿和门牙更长,牙釉质表面更厚;与头的大小相比,耳朵显得相当小;手臂很长,臂展可达2.25米,与肌肉发达的手臂相比,腿则显得较为瘦弱;指骨向内弯曲,并有肉质脚垫,可以提高抓地力,并使它们能够在树上支撑自己的体重,指甲呈黑色。
苏门答腊猩猩雄性的脸颊比雌性大,并且上面覆盖着一层细白毛。占统治地位的雄性苏门答腊猩猩会长出巨大的喉袋和巨大的脸颊隆起,称为翼缘。苏门答腊猩猩幼崽出生时脸呈粉红色,随着年龄的增长会变成棕色。
分布栖息
分布范围
苏门答腊猩猩生活在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分布于苏门答腊岛北端亚齐省。在爪哇、中国和越南发现的化石表明,苏门答腊猩猩曾经的生活范围远远大于如今的分布范围,它们可能出现在整个苏门答腊岛和爪哇岛
栖息环境
苏门答腊猩猩主要栖息于海拔低于1500米的热带雨林、沼泽森林和山地森林的环境,通常远离人群、果树密集。
生活习性
觅食行为
苏门答腊猩猩喜食水果和昆虫,最喜欢的主食是泰国榴莲。也会吃树叶、树皮、花、蚂蚁、白蚁鸟卵和真菌等,水果占它们总膳食摄入量的60%以上。苏门答腊猩猩知道至少一千种植物,并会将这些知识传递给他们的后代;此外,苏门答腊猩猩还知道如何使用工具来获取食物:尼西亚树的果实很难敲碎,且水果内部有一层与皮肤接触就会发痒的草酸钙晶体,但因其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是苏门答腊猩猩喜爱的食物,于是它们会使用细棍子把种子取出来,避免手指与水果接触。
社群行为
苏门答腊猩猩幼崽会表现出大量的嬉戏互动,如非攻击性的咬人和被当作游戏的简单的肢体语言。青春期的雌性是最合群的,它们会为彼此梳理毛发,也会为成年雄性梳理毛发,大多数梳毛都是通过口腔完成的,很少用到手。梳毛时,它们通常用一根手指朝一个方向移动。苏门答腊猩猩在自我梳理毛发时,还会用嘴唇翻动毛发。
苏门答腊猩猩除了交配、社交和玩耍时间以外通常是独立的,只有生育过的雌性会带上它们的幼崽群居。因为苏门答腊岛的水果特别丰富,所以在果树结果期时,几只猩猩同时在同一棵树上进食并不罕见。
占域行为
占统治地位的雄性苏门答腊猩猩的领地通常覆盖10平方公里,雌性领地跨度可达5平方公里,具体的领土大小取决于食物的丰富程度。雄性和雌性的活动范围相互重叠,占统治地位的雄性最多可覆盖三个雌性领地。
节律行为
苏门答腊猩猩从日出时开始活动,早晨进食后会在自行搭建的简陋巢穴小睡,之后继续进食。苏门答腊猩猩的一天在下午5点左右结束,此时它们会通过弯曲的大树枝和小树枝来编织建造另一个坚固、舒适的圆形巢,如果它们感觉到暴风雨要来了,会用树叶盖上屋顶。
交流行为
与其他类人猿相比,苏门答腊猩猩的面部表情最为丰富,因为它们的嘴唇非常灵活:苏门答腊猩猩幼崽会发出呜咽声或叫声吸引母亲的注意,让母亲知道它们需要食物或帮助;雌性会发出独特的声音来安抚它们的后代。
雄性苏门答腊猩猩能够发出森林中传播1公里的、长而异常响亮的长叫声,这种叫声可以帮助雄性占领领地,呼唤雌性并阻止其他雄性入侵,有时它们会把小树和树枝拉下来,在叫声中添加撞击声。
苏门答腊猩猩在彼此相遇时会发出咕噜声、嘟囔声和吱吱声。成年期和青年期的苏门答腊猩猩都会用它们的嘴唇和喉咙发出各种各样的声音,如吸吮、呃逆和磨牙等。雄性和雌性有时都会发出“亲吻吱吱声”来威胁另一个个体。
活动特点
苏门答腊猩猩几乎完全生活在离地面20~30米的树上,是典型的树栖动物。它们在树上筑巢、打盹或睡觉,苏门答腊猩猩体重越大,选择筑巢的树直径也越大,因其常常与树叶混在一起,不容易被发现,故被称为“难以捉摸的猿猴”。一些雄性老去后因为体积太大,无法在树上轻易移动,于是只能在地上行走。
苏门答腊猩猩非常聪明,会为日常生活中的问题找到创造性的解决方案,如睡觉时用树叶当枕头,或者用树叶遮头避雨等。
苏门答腊猩猩的移动方式被称为“四足攀爬”,因为它们体积较大,不能在树枝间摇摆,所以它们用脚和手抓住树枝,爬到树顶,之后它们把重心放在一个特定的方向,迫使树枝弯曲,直到它们能抓住另一根树枝,然后继续前进。
自我用药行为
苏门答腊猩猩能够通过选择并某些有毒植物的特性来治疗它们自身的疾病。
生长繁殖
生长
在苏门答腊猩猩3岁以前,需要时刻与雌性猩猩在一起,这可能就是野生苏门答腊猩猩幼崽死亡率很低的原因,此时它们已经学会筑巢了,但在断奶之前,它们通常与雌性猩猩共享巢穴。它们大约在7岁时断奶,其间幼崽由雌性猩猩照顾,与雄性猩猩几乎不会再见面。苏门答腊猩猩雄性幼崽会在15岁时性成熟,开始离开母亲独立生活,一般会选择在母亲的领地附近定居;雌性在11岁时性成熟,但会和母亲一起多待几年,学习如何养育后代。苏门答腊猩猩没有更年期,雌性从性成熟到死亡无绝经迹象,在圈养情况下可以在51~53岁时生育;雄性的寿命略长,47~58岁时仍然脸颊紧致,没有秃斑。苏门答腊猩猩在野外可活约40年,圈养可活约50年。
繁殖
苏门答腊猩猩的大多数交配发生在水果成熟、食物充沛的季节,即12月至次年5月,因为此时雌性卵巢功能更活跃,亚成年雄性会在这段时间通过性侵犯的方式追求有断奶婴儿的雌性,甚至会夺走雌性的幼崽。雌性为避免被性侵犯,通常选择与成年雄性或其他雌性保持空间联系,这会降低被侵犯的几率。但无论是对成年雄性还是亚成年雄性,雌性常常拒绝交配,雄性则会通过武力强迫交配。
苏门答腊猩猩雌性一生中会生育4~5个后代,平均在15.4岁时会有第一个后代,之后平均每9.3年生产一次。雌性苏门答腊猩猩妊娠期约254天,在怀孕期间,它们的嘴唇会出现苍白的肿胀,之后产下一个幼崽(双胞胎的情况很少发生)。
物种保护
物种现状
截至2016年,苏门答腊猩猩的种群估计为6600只,其中大约35.6%的苏门答腊猩猩生活在自然保护区,40.0%生活在湖滩林或防护林,11.8%生活在生产林,8.9%生活在其他用途林。自1985年以来,苏门答腊猩猩种群数量一直呈下降趋势。
威胁因素
造成苏门答腊猩猩种群数量急剧减少的主要原因是栖息地的丧失和碎片化,除此之外,非法狩猎和宠物交易、火灾等原因都导致了种群数量的减少。2013年印度尼西亚亚齐省政府批准的一项空间使用计划有效地合法化了大量非法砍伐森林的行为,进一步分裂了苏门答腊猩猩种群,并为狩猎和入侵提供了更多的途径。
保护级别
2017年,苏门答腊猩猩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1,等级为极危(CR)。
2023年,苏门答腊猩猩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Ⅰ。
保护措施
从非法宠物交易中解救出来的苏门答腊猩猩被重新放生到野外,如印度尼西亚占碑省廖内省的武吉蒂加普鲁国家公园和亚齐省北部的扬托松林自然保护区附近。
位于苏门答腊岛北方的古农列尤择国家公园供养并保护着34.5%的苏门答腊猩猩种群
印度尼西亚开设了减少森林砍伐造成的碳排放(红色)款项,建立了一个7500平方公里的保护区;除此之外,苏门答腊猩猩还受到《印度尼西亚国家自然资源和生态系统保护法》第5/1990号的严格保护,根据该法律,捕获、伤害、杀死、拥有、饲养、运输或交易苏门答腊猩猩都是非法的。
主要价值
苏门答腊猩猩作为广泛的水果食用者,在传播种子和维持雨林木本植物多样性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正因如此,它们被赋予了“森林园丁”的称号;除此之外它们还可以通过吃掉植物嫩芽以解除植物顶端效应,从而促进植物生长。
物种对比
苏门答腊猩猩与婆罗洲猩猩(Pongo pygmaeus)曾属于同一物种,故很容易被混淆,它们的外在形态区别在于苏门答腊猩猩比婆罗洲猩猩皮毛更长,体型更纤细,面部和腹股沟有白色毛发,雄性雌性都有长胡子。在生长繁殖方面,苏门答腊猩猩生殖周期比婆罗洲猩猩更长,因为在婆罗洲,火山石侵蚀降低了土壤肥力,进而降低了森林生产力。
物种危害
苏门答腊猩猩容易感染许多与人类相同的疾病,因此也可能携带和传播这些疾病,如结核病鼻疽病、流感、霍乱和肠道寄生昆虫等。
参考资料
Pongo abelii.ITIS.2023-03-30
Pongo abelii.COL.2024-10-21
Sumatran Orangutan.IUCN.2024-10-21
Pongo abelii.CITES.2023-03-30
Pongo abelii.neprimateconservancy.2023-03-30
Pongo abelii.ADW.2023-03-30
..2023-03-30
..2023-03-30
..2023-03-30
..2023-03-30
Pongo abelii.researchgate.2023-03-30
..2023-03-30
..2023-03-30
..2023-03-30
目录
概述
形态特征
分布栖息
分布范围
栖息环境
生活习性
觅食行为
社群行为
占域行为
节律行为
交流行为
活动特点
自我用药行为
生长繁殖
生长
繁殖
物种保护
物种现状
威胁因素
保护级别
保护措施
主要价值
物种对比
物种危害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