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地区民谚中有“冬天
打雷雷打雪”的说法,含义为冬季打雷是出现暴雪的先兆。值得注意的是,雷打雪现象虽然罕见,但并不是反常现象,和冤屈、吉凶等也无直接关系。
雷打雪现象发生时,降雪与
雷电气象并生。从
气象学上来说,雷电的发生,首先要有充足的水汽,其次空气还要产生剧烈的对流运动,在强对流作用下,云的上下运动,使得云内的
冰晶相互摩擦,导致电荷逐步增多,云的内部、云与云、云与地面之间的不同电荷区,由此形成巨大的
电压,当电位差达到一定强度后,会发生放电现象,即闪电。放电过程中,由于闪电通道中,温度骤增,使得空气体积急剧膨胀,从而产生冲击波,由此伴随着强烈的雷鸣。
北半球的雷电多发于夏季,因为夏季空气湿润,太阳辐射强,容易发生强对流天气,而冬季则空气干燥,太阳辐射弱,不容易发生强对流天气,导致雷电现象较少。当北半球的某个地区冬季气温偏高,暖湿空气势力较强时,如果遇到较强的冷空气汇入,导致冷暖空气交汇激烈,暖湿气流快速抬升形成垂直对流,就会产生雷雨云团,而此时,上升的暖湿空气发生凝华,形成降雪,这两者同时出现时,雷打雪现象就出现了。
雷打雪的现象在世界范围内拥有广泛记录。2008年至2023年间,
中原地区的
云南省、安徽省、
山东省、
河南省、
湖北省、
上海市、
江苏省等地,以及
美国东北部的
宾夕法尼亚州、
新英格兰地区等,都曾发生过雷打雪现象。其中,中国的华北、
东北地区,因为地理原因,比较容易满足产生雷云的条件,遇到雷打雪这种罕见现象会相对容易些。
遇到雷打雪天气时,应尽量做好家畜的防寒工作。同时,个人应尽量避免外出,如须外出,应做好个人防护工作,如穿胶鞋,披雨衣,远离电力设备、金属管线等。同时,还应关注积雪、道路结冰对交通出行的影响。电力、通讯、燃气等部门还涉及用电、用气安全等。
又如“正月雷打雪,二月雨不歇,三月少秧水,四月秧上节”,指的是中国农历正月出现暖湿空气北上与冷空气会合,这种情况下,一般中国农历二月份的雨水就不会短缺,而三月份的雨水可能较少,四月份时,天气暖和,水稻就开始拔节了。
在一些文化体系中,雷打雪的现象被解释为冤屈、吉凶等,但实际上,雷打雪现象只是发生在特定天气条件下的一种特殊天气现象,虽然罕见,却并不反常,也并不预示着冤屈或吉凶等。